上世纪80年代前期,历史小说创作还不很兴旺。近年由于社会工作的需要,读了一批历史小说的长篇新作,也翻阅一些与之相关的史书和资料,开始思考其创作中的特殊问题,特别是历史小说与历史人事的关系问题,发表一些看法,评及某些作品,也引起学人的争论。这争论颇有益处,它促使笔者把问题想得多些、开阔些,也说得充分、明白一些。这本论集把我对历史小说的思考和论辩之文集中起来,或可略补前出《小说艺术论稿》的某种缺失。
历史电视剧是近年荧屏上的热点,较多作品也存在与历史人事的关系问题。我很少看电视剧,却对严肃的史剧和某些“戏说”感兴趣。看过之后,也偶尔写点想法、感言。那一般都不关乎电视剧的制作与表演艺术,而多关涉历史性与文学性,适可作为讨论历史小说的一种补充。
历史小说创作论评
历史小说三论
历史小说创作基本功刍议
历史小说现代性与唯物史观
历史小说第三浪潮与民族精神
睁大眼睛看世界——当代历史小说五题
厚诬与粉饰不可取——说历史小说《张居正》
再说历史小说《张居正》
关于《张居正》答论辩学人
关于《张居正》再答论辩学人
历史文学需要历史的批评
关于《张居正》的评价问题
首获姚雪垠历史小说奖作品漫评
思考《第二十幕》的缺失
纪实文学与小说创作
小说·虚构·纪实文学——“纪实小说”质疑
小说·虚构·纪实文学——“纪实小说”质疑之二
小说·虚构·纪实文学——“纪实小说”质疑之三
《隋炀大帝》:纪实历史文学的新发展
小说的常体与变体——读词典体小说随想
现实主义小议
爆出思想的火花
第一人称变化种种
写实寓意各有千秋
写打虎与写战争
电视剧创作论评
谈《汉武大帝》的题材处理
美化了赃官 颠倒了历史——《天下粮仓》人物一瞥
何厚秦王 何薄李密
正气浩歌 瑕不掩瑜——《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漫评
《康熙王朝》硬伤偶拾
“康乾盛世”的另一面——从《落日辉煌》相到清帝电视剧
喜睹凤头 痛失豹尾——谈电视剧《战国》的刺客形象
喜剧的思想严肃性与人物统一性——从喜来乐的婚外恋说起
《聊斋先生》观后感言
不可忽视事理真实——电视剧《苍天在上》人物、情节质疑
反贪剧亟需贴近生活——看《反贪风暴》感言
也谈《纵火犯》的寓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