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中国建国后的生动历史,全书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直至尼克松访华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局面,内容涉及文革、医疗保健、人口控制、军事、人民公社等,带你了解更真实的新中国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漫长的革命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美)埃德加·斯诺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建国后的生动历史,全书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直至尼克松访华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局面,内容涉及文革、医疗保健、人口控制、军事、人民公社等,带你了解更真实的新中国历史。 内容推荐 本书是《西行漫记》和《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又一介绍中国的力作。全书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直至尼克松访华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社会局面,内容涉及文革、医疗保健、人口控制、军事、人民公社等。 目录 第一编 不同的国度? 1.天安门上见面 2.周总理的暗示 3.“文化大革命”的实质 4.局外的公民王某 第二编 医疗保健与人口控制 5.针刺麻醉堕胎 6.针刺疗法是什么? 7.性与人口统计 8.例外的情况 9.“把重点放到农村去” 第三编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0.个人崇拜降温 11.文化 12.宣传的阴谋 13.公开的战争 第四编 军队、党和人民 14.军事专政 15.“为人民服务” 16.作为建设者的军队 17.爱丽丝在南泥湾 18.军队和人民 第五编 人民公社 19.起点 20.令人动情的旅程 21.富人和穷人 22.回顾与展望 第六编与总理彻夜长谈 23.周恩来与敞开大门 第七编 与主席共进早餐 24.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 第八编 尼克松要去紫禁城 25.强势地位 附录一 山南海北:1965年1月9日与毛泽东主席的谈话. 附录二 1964年与周恩来的两次谈话. 索 引 试读章节 毛主席尽力把人民同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区分开来。如果这样做需要一个象征的人物,我愿意成为这个象征的人物:即代表众多的反对武装侵略和毁坏越南和其他印度支那国家的美国人。我在那里接受的,是向终于终结了马修·李奇微将军预言的“悲剧性重大错误”的美国反战者的致敬吗?是的,我接受的就是那样的致敬,但不仅仅是那样的致敬…… 外国的报纸曾谣传,毛的手麻痹了,所以始终把手掩在袖。子里,但是我注意到了,他握手时像以前一样有力。他比1965年我上一次见到他时消瘦了一些,看起来更健康了。我现在才知道,那时,他作为革命领袖,正在作出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大胆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清洗他的由党选定的接班人、党的副主席和国家主席刘少奇,以及党内其他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他们的一切走狗),他们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象。 在我们观看精巧的彩车和活报车游行时,毛向我简要地谈了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游行组织得太好了!服饰的色彩和样式与工人和知识分子平时所穿衣服的单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游行队伍里有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身影,中国大约有47个少数民族,他们讲的语言超过20种,他们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或6%——中国目前的人口在7.5亿到8亿之间。今天的主题是生产和战备,蓝色和灰色的制服随处可见,但是,除了持枪的年轻民兵(有男孩也有梳马尾辫的女孩)之外,没有其他什么武器。 按次序行进的彩车装点的,是人们在公社、工厂、文化和军事生活中遵从的毛主席著作、语录和指示。最壮观的彩车上展示的是:火车模型奔驰在布满隧道和桥梁的崇山峻岭之中,它象征着最遥远的新疆和南部的中越边境已经完全贯通。全身和半身塑像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巨大的塑像,塑造的就是站在我身边的这个顶天立地的人物。他就是第二次解放,或者说是文化解放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这个运动的目标是保持革命的纯洁性,是使空前广泛的群众投身于其中。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城楼下人们齐声呼喊着口号,许多人,不仅仅是年轻人,热泪盈眶。 “您怎么看这个游行?”我一边向满怀崇敬之意的游行者挥手,一边忍不住问道。“它给人怎样的感受?” 毛面露嗔色,摇了摇头,说:情况有所好转,但他并不满意。他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我们的谈话就被后面的游行队伍打断了。几个星期之后,我才在一次长谈中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在那次长谈中,他相当坦率地谈到了个人崇拜的“讨嫌”,、但我发现他在10月1日那天想的,不是人们用来拼组毛主席语录的场面、彩旗和鲜花。他想的是重建党和国家上层建筑的问题,是恢复文化大革命剧变期间丧失的生产节奏的问题,是促进越南战争结束和扩大中国与外部世界接触的问题。他还考虑了同理查德·尼克松进行对话的可能性的问题了吗? 他问我,美国是否也有造反的情况。他对美国的反战运动印象深刻(他在5月20日的声明中赞许了美国的反战运动),他希望对美国反战运动的政治意义做更深入的了解。他说,我们很快会再次会面。 P4-5 序言 1971年,埃德加·斯诺最后一次访华后返回了美国。1972年2月15日,他遽然长逝。如果他活着,他肯定会给《西行漫记》和《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的新版本添加注释和参考文献,为读者奉献更多的历史事实。他肯定会根据自己的记录,增加1970—1971年他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谈话的内容。 埃德加·斯诺的妻子洛伊丝·惠勒·斯诺在同意出版《漫长的革命》一书的信中写道:“这是一本没有完成的著作——我的丈夫刚刚开了个头,便出乎意料地离去了。书中播撒下了中美两国人民新关系的种子。在我们的培育下,它们将会成长壮大。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