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满妹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蕴积多年,和泪而成,字里行间,无尽思念,这是胡耀邦同志的女儿满妹满怀思念撰就的纪念父亲的感人文字。作者以女儿的视角,翔实地记述了父亲最后的日子,多侧面地回顾了父亲的革命生涯与精神风采。对人们了解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同志,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那段百废待兴、艰辛备尝的岁月,对于学习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追随他们的未竟之志,具有独特的价值。

目录

第一章:永远的沉默

1 想对父亲说

2 最后的故乡之行

3 跨越太平洋的焦虑

4 父亲还在吗?

5 每天4000余人自发吊唁

6 追悼会里里外外

第二章:浏阳红小鬼

1 贫苦的农家娃子

2 14岁只身投奔革命

3 大难不死

4 没见过这么年轻的首长

第三章:驰骋在疆场

1 终于上了前线

2 活跃在太原战场

3 挺进西北西南

4 解甲履新 建设川北

第四章:团旗火样红

1 “务于七月底抵京”

2 团中央第一书记

3 学生们的朋友

4 运动中的思考

5 廼兹府关东店

第五章:风雨正义路

1 代职湘潭地委

2 任职陕西省委

3 “文革”被打倒

4 “红小鬼”还是“胆小鬼”?

5 “三胡一王”的故事

6 一夜之间

7 五七干校的磨难

8 给外婆写悼文

第六章:激流沉与浮

1 新“三门”干部

2 “假如我能活到那一天……”

3 再次被打倒

第七章:真理的号角

1 带给叶帅三句话

2 拨乱反正的序曲

3 理论的旨首和投枪

4 冲破“两个凡是”

5 第一次理论交锋

6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7 一个存在不同看法的会议

8 功绩讲够 错误说透

9 几乎没有被记述过的一段

第八章:圈点平冤案

1 中组部的鞭炮声

2 积案如山步履维艰

3 雪中送炭急人所难

4 “这样的案子你也敢翻?”

5 解决殃及1亿人的问题

第九章:人格的追求

1 推不掉的重任

2 “讲真话符合人民利益”

3 “知识是领导的本钱”

4 人与神的困惑

5 宽厚博爱之心

6 “东郭先生”

7 慈祥的长辈

8 家事乡情

第十章:跋涉新长征

1 “要吃米,找万里”

2 先跑“老少边穷”

3 一心让群众脱贫致富

4 来个“反弹琵琶”

5 “星罗棋布地建设”

6 “南深北黑,比翼齐飞”

7 轻车简从首长失踪

8 “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9 “个人的作用任何时候都是第二位的”

10 未完成的夙愿

第十一章:勤政中南海

1 打开改革开放的窗口

2 文学艺术的春天

3 新闻要让人爱看,爱听,爱读

4 尊重教师尊重知识

5 “相遇贵相知”

6 批阅人民来信两千封

7 “唤起国民的竞争精神”

8 独特的外交风格

第十二章:引退勤政殿

1 推进“全面改革”

2 重建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

3 为了端正党风

4 建立“第三梯队”

5 厉行机构改革

6 坚决废除终身制

7 辞去总书记职务

第十三章:共青山水情

1 共青的来历

2 选址富华山

3 安息共青城

附录:胡耀邦生平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在沉默了两年之后,永远地沉默了。

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像平时那样的快捷和出人意料,以至于在他生病期间,我没有机会为他做上一件事,没有来得及和他说上一句话,甚至没能最后见上他一面,成为家中唯一没有尽孝的子女。

也许他的简洁朴素和不拘常理也影响了他周围的人,以至于又使我成为家里唯一没有赶上他安葬的子女。

无可挽回的终生遗憾,不断地啮噬着我的心;情不自禁的思绪,像不能平静的海浪不断涌起;无奈的内疚一遍又一遍地责问着自己:我还能为他做点什么?

父亲远行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即使作为血脉相承的女儿,我对他的了解也实在是太少,太少。回过头去细细翻检父亲的一生,希望能够搜集到与他有关的一切,哪怕是报章文件中的只言片语。许久许久,他的真正完整的形象,才渐渐在我脑海里清晰地勾画出来。

我想,应该把对父亲的了解和深深印刻在自己心底的往事,和着泪水写成文字,为父亲诞辰90周年献上一份女儿的祭奠和思念。同时也希望,为想了解父亲和热爱、崇敬他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

记得早在1982年,父亲在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上就说过:“我们在这段时间的功过是非,已经载入了党和国家的历史记录,印在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的心坎之中。公道自在人心。我们坚信历史是客观的、公正的……”

历历往事,皆成史话;一生功过,任人评说。

父亲的沉默是从辞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时开始的。

1987年1月16日,当人们从父亲突然辞职引起的震惊中反应过来后,许多老朋友、老同事、老部下纷纷打电话、捎口信,想到家里来看望他。可他让家人一一婉言谢绝了,他是怕连累了人家。十几个月里,他足不出户,终日不语,默默翻阅了自己从1977年再度复出以来的全部讲话、文章和批示,反思自己十年间在领导岗位上的功过是非,然后开始再次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那些日子,父亲除了读书思考,总是长久地沉默着,独对晨曦和落日。

看着他沉默不语的时间太久了,我担心他会闷出病来,就怂恿孩子们去找他玩一种叫做“宾构(Bingo)”的小游戏,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可是玩着玩着,他又会走神儿,重新陷入沉思。有时我们陪他打牌,打着打着,他会突然把牌一推,说:“没意思!”然后转身走开。

父亲原本是个思维敏捷活跃、生性热情开朗的人,沉默不是他的性格。然而,此时这却成了一种无奈的必需,一种对个性的顽强抵抗,一种无可选择的存在方式。我知道,作为辞职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沉默就是他对党的忠诚,对大局的顾全,对安定团结的贡献。P2-3

后记

对于父亲的回忆和思念,在父亲谢世后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清晰,以至于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在我认识的朋友中,不断有人鼓励并督促我记下这一段也许可慰后人的历史,因为这或可寄托每一个愿意了解父亲的人的一份哀思。但我从未尝试过写作,又自感对父亲的工作了解得很少,一直不敢动笔。后来,在友人昆仑出版社编辑项小米的一再敦促下,我才鼓足勇气拿起了笔。我想,写作所需要的勇敢、勤奋和真实,也正是父亲希望看到的。

在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朋友、长辈和领导的无私帮助。在这里,我衷心地感谢父亲生前友好和同事们怀着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抽出宝贵时间,或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亲身经历,或提供并帮助核实了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感谢记者、朋友们为我们留下了父亲生前许多珍贵的照片。

然而,1999年,为纪念父亲去世十周年而写的拙作脱稿后,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久久没有能够出版。我想,这可能是命运使然,抑或是父亲希望我努力再努力,把所有的史料都反复核实清楚,把笨拙的文字梳理得更加晓畅吧。

所幸在等待出版的六年里,偶尔发表的有关父亲的文章使我又了解到一些他的生平事迹。我不断整理着史料和文字,也整理了自己对父亲的认识。修改书稿的过程,既是进一步了解父亲的过程,也是核对史实和提炼思想的过程。同时我也深切地认识到,即使是这样,我对父亲的了解还是肤浅的。

父亲是在漫长艰苦的革命岁月中得到锤炼和成长的。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儿子,逐步走向人生的终极,至今我还是不知道应该怎样看待他才准确恰当。从一次又一次地梳理他生前大事、琐事的过程中,我慢慢感觉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毕生追求真理,终生奋斗不息,善良宽厚,勤奋廉洁,真诚磊落,热情忘我,也许是他60年革命生涯最突出的特点。当然,这样说也许并不完整,因为这只是女儿眼中的父亲。

从搜集资料到写作和等待大约有八年时间,但手头的资料仍然不多,精力和能力依然有限,本书的疏漏和不足之处也就在所难免。我真诚地欢迎熟知父亲的友人、前辈和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成功是人人都渴望的,但并不是每个人、每件事都能够成功。因而此书写作的成功与否,在我看来并不重要。作为第一次习作的我,只希望本书能够带给大家历史的真实。我热切地盼望着能有一天,当读者浏览这本拙作时,能够对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那段艰难困苦的真实历史有更多一些的了解,从而冲淡我笨拙的文笔所带给你们的苦涩。

今年是父亲诞辰90周年。我希望这本献给父亲的书,不要像等待父亲的骨灰安葬那样,等得让人那样惆怅。我希望这本算不上什么的处女作,有一天能够放在父亲的墓前,使一生手不释卷的父亲感到一丝欣慰,也使我深藏心底的自责得到一些解脱。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南京军区空军创作室的作家张嵩山,在协助我收集和整理资料中所付出的大量艰苦的劳动。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爱人刘晓江,在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总之,我真诚地感谢所有为此书写作和出版给予过热情帮助的领导、前辈和朋友们。

最后,我也想祝愿世间的人们,都能够生活得更愉快更美好;祝愿我们的国家更富裕更强大,因为这也是父亲毕生的愿望和追求。

满妹

2005年8月20日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假如我能挣扎着活到那一天,我没有别的什么请求,就有一条,我来坐在一个角落里,只要给我那么一两支烟,就可以了。我想那个时候,坐在台上的是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四化贡献了力量的人,我向他们表示祝贺……

——胡耀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