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世界“百富榜”首创者。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百富榜台前幕后的故事。作者在书中,不仅精彩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只身来到中国,编写中国的百富榜?等等,还披露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和百富榜(胡润首次讲述百富榜背后的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胡润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胡润,世界“百富榜”首创者。本书就是一本关于百富榜台前幕后的故事。作者在书中,不仅精彩讲述了他为什么要只身来到中国,编写中国的百富榜?等等,还披露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内容推荐 本书的看点有如下几点: 1、首次讲述1999年第一份百富榜的制作过程,以及创制的灵感来源。 2、首次展示的珍贵资料有:发给《福布斯》、《财富》和《商业周刊》等国际财经杂志的传真,为第一份百富榜发布寻找平台。具有历史意义的1999百富榜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百富榜发后国际媒体的巨大反响。 3、首次全面讲述2003年初与福布斯分手的故事。 4、首次回顾七年来制作百富榜所体验的酸甜苦辣,以及百富榜的成长(上榜企业家人数从1999年的50人,到2001年的100人、2005年的400人,和将于2006年10月发布的500人)和历年首富的变化所体验的经济发展趋势(由荣毅仁/荣智健,到刘永好/刘永行,再到丁磊,黄光裕)。 5、深入分析了人们印象深刻的2001百富榜,它引发了“纳税风波”,也是上榜富豪落马最多的一个榜单。 6、发财的5大秘密,你知道吗? 目录 第一章:我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节:1988年,我的“第一桶金” 第二节:1990年,到中国学习中文 第三节:终于把自己“空投”到上海 第四节:制榜源于一次课堂“走冲” 第二章:中国百富榜震动世界 第一节:第一份榜单是怎么出笼的 第二节:我给荣毅仁打分A+ 第三节:为何榜单冠名“福布斯” 第四节:巾国富豪震惊世界 第五节:索性辞职干起了“个体户” 第三章:我眼中的中国富豪 第一节:陈荣,第一个面对面见到的富豪 第二节:杨澜,自信自然的美丽女性 第三节:许荣茂,用售楼处电话找到他 第四节:孙广信,好心带来5万美元“天使基金” 第五节:鲁冠球,两人对话竞动用两位翻译 第六节:刘永行兄弟,让人尊敬的白手起家者 第七节:黄光裕,首富光环将继续笼罩 第八节:严介和,像当年徐明一一样的黑马 第九节:陈天桥,新中国力量的代表 第四章:排行榜引出一连串麻烦 第一节:华为发出了律师函 第二节:和《福布斯》彻底闹翻了 第三节:一度引起“税务风波” 第叫节:“财富原罪”起纷争 第五章:他们为什么会发财 第一节:先说说我的财富经验 第二节:拥有财富的五大特质 第三节:当真撑死胆大的 第四节:坚持或许就是胜利 第五节:财富观正在悄悄变化 第六章:问题富豪 第一节:平均一年出一个 第二节:德隆,扩张太快了 第三节:仰融,不懂排行榜的力量 第四节:杨斌,一年间急速坠落 第五节:周正毅,繁华如同一场梦 第七章:众说纷纭百富榜 第一节:上榜富豪们是怎么说的 第二节:“第三只眼”的监督 第三节:百富榜不可能准确百分百 第四节:未来的财富在哪里 第八章:超越财富:从财富数字到生活方式 第一节:寻找中国的卡耐基 第二节:富豪会出现在哪里 第三节:你会成为千万富翁吗 第九章:“榜爷”是怎样炼成 第一节:我成了榜上有名的1号“榜爷” 第二节:团队和我一起成长 第三节:享受工作的每一天 第四节:我们领跑“财富品质” 第五节:为募集的280万元善款自豪 后记 试读章节 离开中国万里之遥泰晤士河畔的伊顿公学(Eto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立中学之一,于1440年由英皇亨利六世创办,有着“绅士摇篮”的美称。英国有17位首相、36位获得过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英国最高荣誉的英勇奖章)的达官贵人,都是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很多中国人知道伊顿,是因为查尔斯王子、威廉和哈利两位小王子先后就读于此校的缘故。13岁的时候,我迈进了这所著名的学校,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曾经看过一些国内媒体的报道,说胡润进伊顿是因为祖先曾经是贵族。这个说法错得有点“离谱”了,哈哈,是离了家谱的“离谱”。特此更正一下,我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的英国人,所以想进伊顿这样的名校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为此,在11岁的时候,我就被送到一所英国学校去学习,准备在13岁时的入学考试。我幸运地考进了伊顿。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时伊顿公学一共有13至18岁五个年级,每年级有250人,学校因此有着1250名学生。我在当年的考生中排名前20名,这个成绩是蛮不错的。 当然,以伊顿公学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学风,同学中确实有许多人出自贵族家庭。不过,在我看来,身边并非举目皆纨绔,他们的脑袋都非常聪明,谁敢说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未来不会成为英国的首相呢! 在伊顿的时光令人难忘,学校给我提供了培养运动和各方面兴趣的机会。我喜欢的运动包括打壁球、划船、滑雪等等,后来还爱上了潜水、徒步。这些非常活动不仅让我的体魄更加强健,也帮助我去了不少地方,让我大开眼界。18岁的时候,我随学校的壁球队出征比赛,去了非洲的肯尼亚、津巴布韦。如果不是因为比赛,这些地方我恐怕这一生都不一定有机会去,可现在居然有两周时间可以尽情饱览那里的风光,了解那里的民情,实在是太幸运了。当然,不能忘了比赛,那次我们为学校捧回了一座奖杯。 话说1988年,那年我18岁。5月的一天,很偶然地发现学校的公告栏里张贴了一张告示,说是提供一个去日本留学一年的名额。要知道6月份就是学期结束的时候了,我正筹划着应该如何上路去旅游。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比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去逛逛更令人兴奋的,何况还是免费的,当然二话不说就报名了。 没想到,申请者居然只有光棍一条,这可太出乎意外了(第二年,就有10个人申清)。要知道,对方学校开出的条件相当优厚——不仅提供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还有来回的头等舱机票。我一得到这个机会,立刻把头等舱改签成了经济舱。呵呵,发财了。 攥着自己挣来的第一桶金,我先把欧洲玩了个遍,在巴黎逛了两个月,然后是比利时,最后才是此行的目的地——日本东京。 1988年是日本经济实力空前强大的时刻,我可算赶上了好时候。因为来自著名的伊顿,学校是下了大本钱寄予厚望的。我也亮出了真功夫,到日本才一个月,我就用日语进行了20分钟的演讲。尽管那些话不少是用注音符号标示后,一个个死记硬背下来的,可还是把那些台下的日本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当时,我开始尝试着去打一些零上,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积累经验的考虑。在九州岛有一个公园,里面有个茶艺馆,据说已经有100O多年的历史了,我在那里打工,顺便也对日本的茶道有所了解。另外,我还在寿司店里干过,给师傅打下手,切切菜什么的。 在日本,非常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我们家的旧识。30年前,这个漂亮的日本姑娘和我姑姑在火车上彼此相识,就被邀请到我家作客,后来逢年过节常常互寄一些祝福的卡片。去东京前,我奶奶给了我她的地址。当我摸索着在东京的茫茫人海中找到她时,她已经嫁给了一个报业大老板。通过这层关系,我在异乡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认识了很多人。可是慢慢发现,很多老外日语非常流利,他们在那里挣大钱,但他们并不属于那里。在日本,外国人始终是异类。 P005-007 后记 正如我在书中已经提到的,我做《百富榜》是缘于在安达信培训课的一次走神,作为我回英国的家庭作业,但却从此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首席调研员”仍然是至今为止我最引以为傲的称呼。 七年来,《百富榜》的上榜企业家人数从1999年的50人,逐渐扩展到2001年的100人、2005年的400人,以及20f)6年的500人(今年10月发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的不仅仅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们作为一个群体的诞生和成长,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财富的认识也有了更为深刻和积极的变化。 我总是暗自庆幸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正是在中国一一这个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有了让我充满激情的事业和朋友。 《我和百富榜》是我对过去七年制榜工作的总结,它也是我交给国内读者的一份家庭作业。她的顺利出版,如同《百富榜》一样,也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蔡敏敏小姐做了出色的文字工作,雍和拍摄了大部分的照片,杨建勇设计了书的装帧。还要感谢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社长张晓敏和责任编辑陈翔燕,陈冰,我的助手刘秀丽,她们都做了很多幕后工作。另外,吕辛和楼于广,他们总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出现。当然,要感谢的朋友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了。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和两个女儿,她们是我辛勤工作的动力。 胡润于上海 2006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有几次我曾半开玩笑地问胡润:嗨,什么时候来《中国企业家》杂志上班?后来虽然他一直没有来,但他搞了七年的《百富榜》的确对中国新的财富价值观和商业文明的生成产生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 这个英俊的英国小伙子,让我们进入了一个“读榜时代”。《胡润百富榜》的变化曲线,也是我们时代的演进曲线。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胡润的《百富榜》在揭示了中国财富走向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财富观。 《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 胡润的慈善榜对中国的慈善事业是一个促进,号召更多的人来做慈善。 希尔顿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长余彭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