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考阅读--高考现代文快速阅读策略(高中生语文素质教育及高考指导)/新课堂阅读丛书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作者 申玉辉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最具指导性的权威阅读选本,一本最优秀的高考比备的助学读物。内容包括认读和理解、分析和综合、鉴赏与评价、高考散文诗歌阅读、高考小说戏剧阅读、高考社科文阅读、高考科技文阅读等。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高考阅读动态,用最经济的技巧击破高考阅读问题,凭最实用的手段获得最理想的分数!

内容推荐

高中生语文素质教育及高考指导,新课堂阅读丛书之一。内容包括认读和理解、分析和综合、鉴赏与评价、高考散文诗歌阅读、高考小说戏剧阅读、高考社科文阅读、高考科技文阅读等。

目录

第一篇 认读和理解

第1讲 认读和理解能力 

一、什么是认读能力 

二、如何培养认读能力

三、什么是理解能力 

四、如何培养理解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二篇 分析和综合

第2讲 分析和综合能力 

一、什么是分析和综合

二、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3讲 筛选和整合能力 

一、什么是信息和筛选信息

二、怎样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什么是整合信息

四、怎样提高整合信息的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4讲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一、什么是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二、怎样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5讲 归纳和概括能力 

一、什么是归纳和概括

二、提高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方法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三篇 鉴赏和评价

第6讲 推断和想象力 

一、什么是推断和想象力 

二、如何提升推断和想象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7讲 鉴赏和评价能力 

一、什么是鉴赏和评价能力 

二、怎样培养鉴赏和评价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8讲 文学形象的鉴赏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三、怎样鉴赏人物形象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9讲 文学语言的鉴赏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二、怎样“理会”语言文字

三、怎样提升语言鉴赏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0讲 表达技巧的鉴赏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二、怎样提升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1讲 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

一、什么是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怎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2讲 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一、什么是观点态度 

二、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四篇 高考散文诗歌阅读

第13讲 散文阅读综述——诗情画意,优美空灵

什么是散文文体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4讲 怀人叙事类散文——贴近当下,因事缘情

什么是叙事散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5讲 即景生情类散文——形象意义,升华意蕴

什么是写景散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6讲 托物言志类散文——外在特征,内在品质 

什么是状物散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7讲 感怀寄兴类散文——追忆文化,抒发感慨

什么是议论性散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18讲 中国现当代诗歌——凝练含蓄,形式自由 

现代诗歌的范畴和特点是什么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五篇 高考小说戏剧阅读

第19讲 小说人物分析——典型性格,时代内涵 

什么是人物分析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0讲 小说环境分析——展现背景,暗示情节

什么是小说的环境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1讲 小说情节结构分析——峰回路转,细节丰满 

什么是小说的情节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2讲 小说语言分析——言外之意,含蓄之美 

什么是小说的语言描写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3讲 现代戏剧文学阅读综述——开掘人性,刻意之美 

什么是戏剧与戏剧文学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六篇 高考社科文阅读

第24讲 社科文综述——思考深刻,人文涵养 

什么是社科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5讲 社科文命题分析——探幽发微,延展发挥 

社科文阅读的命题特点是什么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七篇 高考科技文阅读

第26讲 科技文综述——前沿知识,因文解析

什么是科技文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第27讲 科技文命题分析——追踪信息,逐项排查 

自然科学类文章考什么 

演练场 高考高度仿真题

试读章节

5.语言——演绎内涵的密码

戏剧语言包括戏剧中的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中重要的是人物语言。

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自、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尽管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主要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因此,鉴赏戏剧文学,更要紧的是品味人物语言。

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

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因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例如《茶馆》第一幕开始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每个人只是三言两语,但却各有特色,显示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松二爷的话平稳、周详,显示出他的软弱、胆小怕事;常四爷的话硬朗、倔强,显示出他的刚强、正直不屈;二德子的话凶狠、难听,显示出他的霸道、蛮横无理。

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也就是说,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我们常常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内在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从这个角度说,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说死去的侍萍和周家“有点亲戚”关系时,有下边一段对话:

鲁侍萍:亲戚?

周朴园: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哦,——那用不着了。

这一“嗯”一“哦”,语言很简单,但发自人物的内心,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这两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心态。

最后,还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已知实情的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而又意味深长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现了她痛苦的内心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P303-30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