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代疑案之谜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金卯刀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成就了无数的历史疑案,引发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参考了国内众多历史名家的观点,力求以尊重史实为基础;同时兼顾可读性。选取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疑案,为大家解读这些疑案背后的真相。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春秋战国疑案、汉朝疑案、唐朝疑案、明朝疑案、清朝疑案五辑,解读了春秋战国疑案、吴起疑案、商鞅之死、孙膑受害案、白起之死、信陵君之死、吕不韦之死、韩信之死、晁错冤案、窦婴命案、司马迁冤案、玄武门之变疑案、侯君集叛乱疑案、杨贵妃生死之谜、朱元璋惩贪三大案、胡惟庸案、宦官魏忠贤案、孝庄下嫁之谜、顺治皇帝死因成谜、康熙钦定鳌拜案、雍正年间的年、隆案、震惊两朝的曾、吕案、和坤巨贪案、嘉庆帝遇刺案、林则徐遭贬案、张汶祥刺马案这些疑案背后的真相。

目录

春秋战国疑案

吴起疑案

 少年轻狂,杀妻求将

 弃鲁奔魏,功成名就

 变法强楚,身死异乡

商鞅之死

 力主变法,富国强兵

 立木取信,推行变法

 变法有功,身遭车裂

孙膑受害案

 出山助魏,惨遭陷害

 装疯卖傻,得助齐国

 围魏救赵,一雪前耻

 马陵之战,庞涓难逃

白起之死 

 身经百战,功绩显赫

 长平之战,大败赵军

 杀人恶魔,统一功臣

 抗命罢战,蒙冤损身

信陵君之死

 礼贤下士,名声远扬

 仗义有信,窃符救赵

 回国救魏,身死国灭

吕不韦之死

 商人本性,乱世居奇

 巧说夫人,子楚得势

 将计就计,奸雄称相

 淫乱宫闱,罪责难逃

汉朝疑案

韩信之死 

 身经百战,功高盖世

 论功行赏,衣锦还乡

 被迫谋反,身遭不测

晁错冤案

 巩固政权,力主“削藩”

 “七国之乱”,直指晁错

 “削藩”功成,晁错冤死

窦婴命案 

 田酚婚宴,灌夫骂坐

 东朝廷变,窦婴入狱

 遗诏事件,命丧黄泉

司马迁冤案

 李陵降匈奴,汉武帝大怒

 正义陈言,身受宫刑

 不惧权贵,积怨遇害

唐朝疑案

玄武门之变疑案

 争权夺利,兄弟反目

 父皇中立,坐享其成

 觊觎皇位,准备夺权

 玄武宫门,喋血推刃

侯君集叛乱疑案

 少事秦王,初露锋芒

 战功卓著,官居极品

 功高未封,心怀异志

杨贵妃生死之谜

 美人受宠,荣显家门 

 杨安争宠,祸及贵妃

 马嵬兵变,贵妃殒命

 贵妃身后,疑团难释

明朝疑案

朱元璋惩贪三大案

 空印案

 郭桓贪污案

 驸马欧阳伦走私案

胡惟庸案

 胡惟庸其人

 独断擅权,骄横跋扈

 一人之罪,三万连诛

 加强皇权,诛杀丞相

宦官魏忠贤案

 倾家贿赂,终成太监

 投机钻营,效忠熹宗

 权倾朝野,玩火自焚

清朝疑案

孝庄下嫁之谜

 端庄秀美,力佐三世

 多情亲王,倾慕庄妃

 孝庄下嫁,并非戏言 

顺治皇帝死因成谜

 重情皇帝,厚葬亡妃

 爱妃早逝,顺治意冷

 顺治出家,难成定论

康熙钦定鳌拜案

 鳌拜其人

 鳌拜作恶,大开杀戒

 智擒鳌拜,罪有应得

雍正年间的年、隆案

 雍正重臣,倍加恩宠

 年羹尧:骄横引来杀身祸 

 隆科多:贪污被判终身监禁

震惊两朝的曾、吕案

 无知书生,策反总督

 曾静义党,皇恩宽仁

 吕留良无罪蒙冤,雍正口诛笔伐

 子翻父案,一案两朝

和坤巨贪案

 少年坎坷,发愤图强

 君臣际遇,步步高升

 钻营奇才,深得圣心

 疯狂敛财,不知进退

 嘉庆亲政,和坤死期

嘉庆帝遇刺案

 途中遇刺,救驾及时

 严刑审问,一无所获

 皇帝无奈,下旨结案

林则徐遭贬案

 忧国忧民,率先禁烟

 为国除害,虎门销烟

 蒙冤受贬,一心报国

张汶祥刺马案

 巡抚遇刺,震惊朝野

 一审再审,终无确供

 曾郑结案,草草收场

 终觉疑案之莫明

试读章节

美人受宠,荣显家门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尤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这样看来实际上在名分上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因此郁郁寡欢。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荐下,唐玄宗知道这个叫做杨玉环的寿王妃姿色无双、倾国倾城,于是正在失去武惠妃的哀伤和孤寂中挣扎的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貌似武惠妃的儿媳妇杨玉环。

开元二十八年十月,与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根据唐玄宗的命令来到骊山,此时她仅仅22岁,唐玄宗时年56岁,玄宗命令她先出家为女道士,为唐玄宗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杨玉环道号为“太真”。

天宝四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迫不及待地册立杨玉环为贵妃,唐玄宗自当年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此时一进宫就深得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有一件事体现得很清楚。杨贵妃十分喜欢吃荔枝,而荔枝这种水果产地离京都很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后,就色香味都去尽了。唐玄宗为了让自己心爱的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色香味俱全的荔枝,就派人将刚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换快马于当日送到京城,因此杨贵妃一看到快马荡起的尘埃,就知道有人送她爱吃的荔枝来了。于是在唐朝诗人杜牧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能歌善舞,并且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而唐玄宗本人也非常地爱好音乐。杨贵妃本就“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帝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加上唐玄宗的宠爱,正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亲自为杨贵妃谱《霓裳羽衣曲》,在召见她的时候,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贵妃以金钗钿合,亲自插在杨贵妃的头发上。唐玄宗曾经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今夕密誓,妾死生不负。”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令人们千年难忘,自居易《长恨歌》里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写的就是七夕月夜唐玄宗和杨玉环互相盟誓的爱情故事。

杨贵妃的美丽,估计是谁都不能抗拒的,再加之杨贵妃机敏的目光往往在唐玄宗心念一动的时候就能够理解、猜到他的心意,而且能洞察时机,每每想出新鲜的点子,使唐玄宗沉溺不可自拔。由于她的美丽与聪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唐玄宗成天沉迷在杨贵妃的温柔乡中,不知觉悟。唐玄宗的英明睿智在杨贵妃的温柔乡中渐渐消磨殆尽。由于他在位的后期,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终于酿成了天宝“安史之乱”。

自从杨贵妃被封为贵妃后,她的家人便利用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肆无忌惮。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都美艳绝伦,分别被唐玄宗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宫廷,势倾朝野。“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见杨氏家族的荣显,甚至改变了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当时京都有歌谣说:“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壮门楣。”但也不全然是因为杨贵妃。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固然和杨贵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没有杨贵妃把杨国忠推荐给唐玄宗,杨国忠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小混混。但推荐之后,杨国忠能否登上权倾朝野的高位,主要还是靠他自己。应该说,杨贵妃把杨国忠荣登显赫的大门打开了,但杨国忠本人靠他自身不仅成功地登堂了,而且还人了室,真正地达到了权力的巅峰。  杨安争宠,祸及贵妃

对于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关系,历史上众说纷纭。

安禄山是胡人的后代,长大后,性情残忍,但是狡诈多智,善于揣度人意。

天宝六年,安禄山利用花言巧语在唐玄宗的内宴上讨得了唐玄宗的欢心。唐玄宗让杨玉环与安禄山以兄妹相称。而安禄山见杨玉环在六宫中高高在上的地位和其深得唐玄宗宠爱的情况,认识到与这个貌美如花的杨贵妃搞好关系对自己必然十分有利,于是尽管他比杨贵妃大18岁,却甘心做她的养儿。从此,安禄山侍奉杨贵妃如母,因而有了随意出入禁宫的权力,他有时与杨贵妃共同进餐,有时便留在宫中通宵达旦,外面流传着不少关于他们之间的丑闻。同样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还闹出了“洗三”这样的历史丑剧,杨贵妃替这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干儿子“洗三”。安禄山仍是为了讨好杨贵妃,他每次进朝拜见唐玄宗时,常常先拜杨贵妃,后拜唐玄宗,唐玄宗感到十分的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先拜杨贵妃后拜他,安禄山回答说:“胡人先母而后。”安禄山的甜言蜜语非常讨杨贵妃欢心,同时安禄山也用名贵珠宝等赠送杨贵妃,让她对这个干儿子充满了好感。

安禄山在讨好杨贵妃的同时也是决不会忘记讨好唐玄宗的。安禄山身体特别肥胖,腹垂过膝,体重为三百斤,他每次走路的时候,必须由左右抬挽其身才能迈步前进,他每次都乘坐驿马入朝,每经过一个驿站他必须换马,否则,驿马往往要累死,驿站还专门为他选用骏马,凡驮得五石土袋的马才能使用。唐玄宗见他如此肥胖,就问他的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他诙谐地回答说:“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逗得玄宗哈哈大笑。尽管他身体肥胖蠢笨,但是在玄宗面前跳起胡旋舞来,却旋转自如,唐玄宗对他恩宠有加,却没有一点戒心,更没有看到导致自己一生最大灾难的人就在眼前。

而安禄山的安稳日子也随着杨国忠当上宰相后宣告结束。也许是因为安禄山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胡人的儿子。也许是因为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同为宠臣争夺权力。据说杨国忠玩弄权势,曾经向范阳战区的节度使安禄山索取巨贿被安禄山一口回绝,杨国忠不能忍受这种轻蔑,遂决心打击他。也许是因为杨国忠确实察觉到了安禄山的谋反企图,或者三者都有,总之,杨国忠想方设法地想要将安禄山置于死地。据说唐玄宗曾经想要让安禄山担任宰相之职,杨国忠阻止道:“禄山不识文字,命之为相,恐四夷轻于唐。”就这样不见鲜血地便将安禄山晋升之路堵死了。

然而杨国忠想要安禄山的性命,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虽然杨国忠屡次上奏唐玄宗,说安禄山密谋谋反,但是唐玄宗对安禄山是喜爱和信任的,哪里肯相信杨国忠的话,杨贵妃也被安禄山的珍宝所迷惑,沉迷在安禄山带给他的富贵中,对自己的堂兄杨国忠的话置若罔闻,甚至还怀疑杨国忠在嫉妒安禄山的得宠之势。最后,唐玄宗甚至下令,但凡有上奏说安禄山谋反的人,一律送到安禄山处由安禄山自行处治。

P116-1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