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闯祸的快乐少年/双桅船经典童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英)伊迪丝·内斯比特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巴斯塔布尔家的六个孩子:多拉、奥斯瓦德、迪基、诺埃尔、霍·奥几人为了帮助帮助高尚而清贫的房主,每天在一起,蒸良心布丁救济穷人,扮演吉卜赛人给人算命、赶着驴车卖货,甚至于扮演穷孩子乞讨……这个属于孩童的故事,将会教你冒险、勇敢、也让你懂得善良和教养。

内容推荐

巴斯塔布尔家的六个孩子:多拉、奥斯瓦德、迪基、诺埃尔、霍·奥等。他们每天在一起,蒸良心布丁救济穷人,扮演吉卜赛人给人算命、赶着驴车卖货,甚至于扮演穷孩子乞讨,这一切都是为了挣钱,暗中帮助高尚而清贫的房主。在一件又一件看似荒诞而又笑话迭出的故事中,表现出了孩子们的善良、勇敢、敢作敢为的可爱性格和家庭风气。

在这些寻宝少年的身上。体现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勇于承担的高贵品质,以及活力进发的孩子生活。

古老英国的绅士风度由何而来。就是像本书的寻宝少年们从小养成。读本书,受益无穷……

目录

1.上罗马去;又名:出逃的小傻瓜 /l

2.良心布丁 /17

3.叫人伤脑筋的阿奇博尔德堂兄 /35

4.渡水去中国 /52

5.小古董收藏家 /68

6.无畏探险家及其助手 /84

7.火鸡加香肠;又名:理查德的报复 /10l

8.金凤尾船 /118

9.会飞的房客 /134

10.走私犯的报复 /152

11.神秘的东方女预言家蔡德 /170

12.红房子太太和执照事件;又名:友谊的花环 /187

13.穷人 /206

附录

关于作者 /222

关于这本书 /223

游戏中的快乐童年(精彩书评) 孙亚敏 /224

我们一起寻宝去(阅读指导) 张蕾 /227

童年的阅读计划 杨鹏 /230

试读章节

“一定又是件结婚礼物,”迪基说,“没说的,又是一个叫人受不了的惊喜。”再没说什么。我们其他人全忙着在壕沟上溜冰,因为现在冰结得很硬。多拉从来不爱溜冰,说脚会痛。

圣诞节和第二天的节礼日像美梦一样飞快地过去了,到了举行婚礼的日子。我们全都得在婚礼前上新娘妈妈的家,就是雪松庄去,好跟着参加婚礼的人一起上教堂。姑娘们一直想当什么人的女傧相,现在她们美梦成真——身上穿着马车夫那科白布披肩,上面镶着许多羽毛,头上戴着白色的海狸皮帽子。她们看上去不坏。虽然很像是在贺年卡上:她们的大衣底下是用丝绸手帕那种白绸子做的裙子。她们的鞋子有真正的银扣,是我们的印度叔叔给她们的。就在小马车要走时,霍·奥跑回去,捧着一个牛皮纸大包出来。我们想,这就是多拉一直在做的那让人惊喜的礼物,我们问她时,真是的,她点了点头。我们不去管那到底是什么,或者我们那个小弟弟要干什么。你说他也没有用。

婚礼上来了许多人——一大群一大群的。吃的喝的东西多得是。天气虽然很冷,但没关系,屋里每个壁炉都炉火熊熊。整个屋子装饰着冬青和槲树枝等等。人人看上去都玩得很开心,只除了艾伯特的舅舅和他那位红着脸的新娘子;他们简直不知道怎么办好。人人说她可爱,可奥斯瓦德想,她似乎不像原先想的那样喜欢结婚。她也不是整张脸红,只是鼻尖红了,因为教室很冷。不过她对人笑嘻嘻的。

她的牧师好哥哥主持婚礼。他祝辞读得比我知道的任何,好,一旦熟悉他,你就知道他实在不是个拘谨得叫人讨厌的人

等到婚礼结束,艾伯特的舅舅和他的新娘两个人单独坐车回家,接下来我们开始午宴,用真正的香槟酒祝福新娘健康不过爸爸说我们小孩子只能抿那么一点点。我断定,至少奥斯7德再也不想喝这种酒,抿这么一点点已经够他受的。香槟酒就重苏打水里掺药水。我们那一次把雪利酒加上糖都要好喝得多。

阿什利小姐——我是说艾伯特他舅舅的太太——回家且掉她的白长裙换了衣服回来,看上去暖和多了。多拉后来听女仆说,女厨师拿着一盘热汤在楼梯13留住她喝下去,因为新女J这位可怜的亲爱的小妇人那天一点东西也没有进过口。于是利们才明白,她为什么显得那么不开心。不过艾伯特的舅舅那天早饭吃得饱饱的——又是鱼和鸡蛋,又是熏咸肉和许多橘亍酱。因此他不开心不是为了肚子饿。也许他是想到结婚和去罗马要花许多钱。

在新娘去换衣服前不大一会儿,霍·奥站起来,从餐具柜底F拿出那个牛皮纸包,溜出去了。我们本以为不管里面是什么,他也许会让我们看着他把它送给她。多拉说她知道他打算做什么;不过这是他的秘密,她不能说。

新娘最后穿着皮斗篷离开,看上去十分舒服,艾伯特的舅舅最后也高兴了起来,一切包袱去掉了,还说了句笑话。我忘了他说什么,我并不觉得好笑,不过可以看到,他想尽量使气氛好起来。P4-5

序言

          儿童文学到底有什么用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多少年前,在山东烟台的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我提出了一个观点: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前几年,我将这个观念修正了一下,作了一个新的定义: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

换一种说法: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

这套“双桅船经典童书”,选择的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它们无疑是精神的大餐。这些书就是我所说的那种可以为人类提供良好人性基础的书。这些书,是书中之书。我曾称这样的书为王书。 我们现在先来说一说这所谓的良好的人性基础都到底有哪些基本面——

道义感。

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当初就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文学从开始到现在,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在今天的人的美妙品性之中,我们只要稍加分辨,就能看到文学留下的痕迹。没有文学,就没有今日之世界,就没有今日之人类。没有文学,人类依旧还在苍茫与灰暗之中,还在愚昧的纷扰之中,还在一种毫无情调与趣味的纯动物性的生存之中。

文学要有道义感,儿童文学更要有道义感。

必须承认固有的人性远非那么可爱与美好。事实倒可能相反,人性之中有大量恶劣成分。这些成分妨碍了人类走向程度越来越高的文明。为了维持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人类中的精英分子发现,在人类之中,必须讲道义。这个概念的生成,使人类走向文明成为可能。若干世纪过去了,道义所含的意义,也随之不断变化与演进,但它却也慢慢地沉淀下一些基本的、恒定的东西:无私、正直、同情弱小、扶危济困、反对强权、抵制霸道、追求平等、向往自由、尊重个性、呵护仁爱之心……这些道义的旗帜性内涵,与其他精神形式(如哲学、伦理学等)一道,行之有效地抑制着人性之恶,并不断使人性得到改善。

情调。

文学似乎比其他任何精神形式都更有力量帮助人类养成情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文学能用最简练的文字,在一刹那间,把情调的因素输入人的血液与灵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泰戈尔、海明威、屠格涅夫、鲁迅、沈从文、川端康成……一代一代优秀的文学家,用他们格调高贵的文字,将我们的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从而使苍白的生活、平庸的物象一跃成为可供我们审美的东西。

情调改变了人性,使人性在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情调的培养,应始于儿童。

情调应该属于审美范畴。

我的看法是一贯的,在我的意识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我认为美感的力量、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然而,在现在中国的语境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成了一个非常矫情的字眼。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

我横竖想不通:人们到底是怎么了?对美居然回避与诋毁,出于何种心态?难道文学在提携一个民族的趣味、格调方面,真是无所作为、没有一点义务与责任吗?

成人文学那里,我们就别去管它了,由它去吧。儿童文学这一块,我们还是要讲一讲的。不打这个底子不行。没有这个底子,人性是会很糟的。  美育的空缺,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失误。这一失误后患无穷。蔡元培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提出五育(德育、智育、体育、世界观教育、美育)并举的思想,其中就有美育。但美育的问题引起激烈的争论,几乎被否定掉了。后来仅仅是作为中小学的方针而不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方针被肯定下来。再后来,对美育的理解日趋狭窄,到了最后,仅仅将它与美术、音乐等同了起来。在蔡元培看来,五育为一个优质人性培养的完美系统,德育、智育、体育为下半截,世界观、美育为上半截。然而,这上半截被腰斩了。中国的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残缺的系统。

情感教育。

古典形态的文学,始终将自己交给了一个核心单词:感动。古典形态的文学做了多少世纪的文章,做的就是感动的文章。而这个文章,在现代形态的文学崛起之后,却不再做了。古典形态的文学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就正是在于它的悲悯精神与悲悯情怀。

人类社会滚动发展至今日,获得了许多,但也损失或者说损伤了许多。损失、损伤得最多的是各种情感——激情、热情、同情……

甚至是在这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所谓的“新新人类”)都已受到人类学家们的普遍担忧。而担忧的理由之一就是同情心的淡漠(他们还谈不上有什么悲悯情怀)。我们已看到,今天的孩子,似乎已没有多少实施这种高尚行为的冲动了。

种种迹象显示,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类今天拥有的由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情感的弱化就是突出的一例。 我们如此断言过:文学在于为人类社会的存在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性基础。而这一“基础”中理所当然地应包含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悲悯情怀。

若从上面所说到的这三个基本面来考量,这些选在“双桅船经典童书”中的作品是最理想的范本。它们在三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也是人的平衡,人类的平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