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研究政府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加快改革,不断完善养老保险体系,促进民族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民族自治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步伐。提出的政策建议可供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本书从全球角度历史地审视养老保险制度,并对2006—20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意义。
本书可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对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民族地区养老保险事业的中长期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养老保险体系置于不同地区的个性与共性的比较分析框架内,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经济数学分析模型,总结出宏观经济与社会管理的一般规律。本书首次对1995—2004年五个自治区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规模进行了测算;应用最新材料分析了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情况,建立了关于2006—2020年民族自治区人口增长的GM(1,1)模型,并应用于预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规模:提出了健全2006—2020年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的整体构想及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战略路径和政策措施建议。
第1章 导论
1.1引言: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1.2若干重要概念的一般理论界定
1.2.1养老保险概念的界定
1.2.2其他重要概念的解释
1.3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学的含义及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3.1国民经济
1.3.2国民经济学的含义
1.3.3国民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3.4对国民经济学学科科学性的认识
1.4研究主题及学科性质
1.4.1研究主题
1.4.2学科性质
1.5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5.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6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6.1基本思路
1.6.2研究方法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经济与社会效应
2.1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2.1.1养老问题的产生
2.1.2生命周期假说与世代交叠模型:对养老保险的新古典经济学解释
2.1.3关于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原因的其他解释
2.2 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养老保险筹资计划安排的组合安排
2.3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2.3.1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
2.3.2养老保险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2.3.3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3.4养老保险制度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2.3.5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4合适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效应
第3章 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考察
3.1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考察
3.1.1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3.1.2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3.1.3国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2 2006—2020年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
3.3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3.4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考察
3.4.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
3.4.2中国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
3.4.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3.4.4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4.5 2006—2020年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5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程考察
3.5.1民族自治区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概况
3.5.2民族自治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概况
3.5.3民族自治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概况
第4章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问题分析:基金收支缺口及其弥合
4.1民族自治区国民经济特点与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基本问题
4.1.1民族自治区国民经济特点
4.1.2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基本问题
4.2养老保险模型分析基本方法:人口统计模型和宏观经济模型
4.2.1人口模型
4.2.2人口统计学模型及其扩展:动态化的基金平衡模型
4.2.3完全积累制(基金制)下的养老保险计划均衡简化模型
4.3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
4.3.1养老保险基金供求失衡
4.3.2实证分析
4.4 2006—2020年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4.4.1 GM(1,1)模型概述
4.4.2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增长预测
4.4.3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就业人数预测
4.4.4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离休、退休、退职人员数预测
4.4.5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
4.4.6 2006~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养老金支付水平的变动测算
4.5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弥合
第5章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分析之一:体系完善与制度创新
5.1民族自治区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不利影响及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5.1.1现有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不利影响
5.1.2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有利影响
5.2世界银行的“三支柱”与日内瓦协会的“四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改革方案
5.2.1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方案和“五支柱”方案
5.2.2日内瓦协会的“四支柱”方案
5.3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
5.3.1民族自治区现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
5.3.2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缓解第一支柱的压力
5.3.3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3.4统筹兼顾,建立完善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
5.3.5关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第6章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分析之二:加强基金运营管理
6.1养老保险基金的聚集资本作用及其影响
6.1.1养老保险基金的聚集资本作用
6.1.2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6.1.3资本市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6.2国外养老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运营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6.2.1国外养老保险基金参与资本市场运营的成功经验
6.2.2启示
6.3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组合分析
6.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6.4.1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及其特点
6.4.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6.5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障碍
6.5.1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6.5.2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存在多种障碍
6.5.3民族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中存在的其他重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第7章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分析之三: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宏观监管体系
7.1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一般理论
7.1.1养老保险基金及其监管概述
7.1.2养老保险监管的若干理论解释
7.2国际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模式、监管基本情况及监管的新动向
7.2.1国际养老保险基金的治理结构与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
7.2.2国际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内容、体制及模式
7.2.3国际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基本情况及投资绩效比较分析
7.2.4国际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新动向
7.2.5启示
7.3政府监管与养老保险基金市场
7.3.1政府监管对养老保险基金市场的作用概述
7.3.2政府监管严格程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市场发展的影响
7.3.3 政府监管完善程度对养老保险基金市场的影响:模型分析
7.4 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现状及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7.4.1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现状
7.4.2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
7.5 2006~2020年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宏观监管体系的技术路径、战略构想及政策措施
7.5.1完善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原则
7.5.2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的技术路径:激进式技术路径与渐进式技术路径
7.5.3 2006—2020年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宏观监管体系的战略构想
7.5.4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宏观监管体系的时机选择及步骤
7.5.5 2006—2020年完善民族自治区养老保险基金宏观监管体系的政策措施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