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胡适词点评(增订本)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对胡适所作103首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点评,揭示了中国现代新体诗创作的先行者胡适系以倚声填词的方法写作新诗,并在不断尝试中开拓诗歌创作新路的实质。配合点评者对胡适词学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评述的论文数篇,可补学界对胡适诗词创作研究的不足。

内容推荐

本书对胡适所作103首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点评,还有点评者对胡适词学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创作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评述的论文数篇。

目录

前 言/1

为新体诗创作寻求生路(代序)/1

上编 胡适词三十一首点评/1

翠楼吟庚戌重九/3

水龙吟绮色佳秋暮/6

满庭芳/9

水调歌头今别离/11

临江仙/13

沁园春别杨杏佛/14

沁园春誓诗/16

虞美人有序/18

沁园春/20

生查子/23

沁园春新俄万岁/25

百字令/28

如梦令/31

江城子/34

鹊桥仙/36

小词(好事近)/38

多谢(好事近)/40

瓶花(西江月)/42

生疏(好事近)/44

旧梦(好事近)/46

高梦旦先生六十岁生日(好事近)/48

写在赠唐瑛女士的扇子上(好事近)/50

夜坐(好事近)/52

水仙(好事近)/54

猜谜(好事近)/55

飞行小赞(好事近)/57

扔了?(好事近)/59·

无题(好事近)/61

燕——写在沈燕的纪念册上(好事近)/63

下编 胡适词辑补/67

霜天晓角长江169

沁园春春游/70

沁园春题绩溪旅沪学生八人合影/73

水调歌头寿曹怀之母/76

沁园春过年/78  

前调新年/80

生查子/83

如梦令/85

水调歌头/87

忆秦娥/90

江城子/92

题秋女士瑾遗影(生查子)/94

和叔永题梅任杨胡合影诗(生查子)/96

作诗送叔永(生查子)/98

打油诗戏柬经农杏佛(生查子)/10l

窗上有所见口占(生查子)/102

早起(生查子)/104

他(生查子)/105

寄叔永觐庄(生查子)/107

代经农答白字信(生查子)/108

寄陈衡哲女士(生查子)/109

江上(生查子)/1lo

戏叔永(生查子)/112

十二月五夜月三首(生查子)/113

采桑子慢江上雪/115

病中得冬秀书二首(生查子)/116

小诗(生查子)/118

落日(生查子)/119

景不徙篇三首(生查子)/120

文学篇七首别叔永、杏佛、觐庄(生查子)/123

十二月五夜月三首和一年前诗(生查子)/130

小诗(生查子)/132

纪梦三首(生查子)/134

游安庆七首(生查子)/136

希望三首(生查子)/139

小刀歌(生查子)/141

沈昆三兄的四十生日(生查子)/142

和董康《柳之间吊秀次》诗(生查子)/143

题龚含真先生画册(生查子)/144

题陆小曼画山水(生查子)/145

打油诗(生查子)/146

赋得父子打苍蝇(生查子)/147

无题(四)(鹊桥仙)/148

牵牛(临江仙)/150

不作无益事(生查子)/152

附论/155

中国当代词坛解放派首领胡适/157  

中国当代词坛“胡适之体”正名/170

中国当代词坛“胡适之体”的修正与蜕变/183

旧文学之不幸与新文学之可悲哀

——二十世纪对于胡适之错解及误导/201

当代中国诗坛双向流动现象/206

一帜新张,收拾烟云入锦囊

——大陆词坛干部体举例/215

试读章节

 瓶花

不是怕风吹雨打,

不是羡烛照香熏。

只喜欢那折花的人。

高兴和伊亲近。

花瓣儿纷纷谢了,

劳伊亲手收存。

寄与伊心上的人。

当一篇没有字的书信。评:

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六日,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年三十四。原载北平《现代评论》第二卷第四十九期(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收入《尝试后集》。之所以判断其为一首词,主要看其格式。此词上片三个韵脚——“熏”、“人”为平声,属十二文、十一真,“近”为去声,属十二震;下片三个韵脚——“存”、“人”为平声,属十三元、十一真,“信”为去声,属十二震。六个韵字都在同一韵部,构成平仄通协格。这是《西江月》最突出之格式特征,因将其看作是以《西江月》格式所填制之词。词作咏花,与范成大两首绝句同题。范诗谓花,与其在风吹雨打中谢去,不如作为瓶花,在烛照香熏中供人观赏。胡词以两个“不是”否定范诗所立意,而以“只喜欢”二句,标榜另一种价值取向。谓:花瓣儿谢了,却能“当一篇没有字的书信”。另立之意,颇为新颖。此词于三年后修改定稿,并曾由赵元任谱入乐章,可见乃一篇得意之作。按:“花瓣儿纷纷谢了”,此为一九二八年改稿;原稿作“花瓣儿纷纷落了”。

P42-43

序言

新体诗,或日新诗,乃与旧体诗或者旧诗相对而言。中国诗歌发展、演变,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旧之分,今、古之别。正如唐人以自己为界限,称此前所作为古体,此后为今体或者近体,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的区别与划分,一样名垂青史。问题是,唐人创作,无论新与旧,或者古体与近体,都曾获得极大的成功,而二十世纪则不一样。这当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旧的一百年已经过去,新的一百年刚刚开始。不管新诗作者,还是旧诗作者,都必须进行一番检讨。

鲁迅云: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

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

这是对于唐诗的定位,说得相当决绝,似乎没有商量余地。那么,唐诗的成功,究竟应当从何说起呢?着眼于好,以“好”与“不好”为标准进行判断,我看没有一个了结的时候。而着眼于诗,看其形式创造,比如众体皆备,蔚为大观,所谓做完,也就容易理解。说穿了,只有一句话:一部中国诗歌发展史就是一部诗歌形式创造史。

毛润之日:

  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

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

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诗刊》一九七八年一月号

新体与旧体,仍然处于对等地位。但成功与否,似另当别论。以为“迄无成功”,不一定带有偏见。某诗论家谓其“不但一向轻视新诗,不写也不读新诗,他对民间诗歌并不真正的重视,他写的诗都是形式严谨的IN体诗”。谓轻视、重视,只是一种推测,有点意气;而其形式创造,却不当否定。平心而论,新体与旧体,其成功与否,仍然离不开形式创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毛润之以领袖兼诗人的身份所作断言,既令人伤心,亦发人深省。至世纪之末,即有论诗体重建文章出现,谓“新诗形式建设,建树寥寥’’(吕进《论新诗的诗体重建》,《诗刊》一九九七年十月号)。

诗体重建,就是个形式创造问题。折腾了大半天,还是回到原来的位置。中国人一向不愿意走回头路,不愿意吃回头草,但是,有时候于摸索过程中,回过头来看一看,并不一定就是一种倒退,形式创造亦复如此。

回过头来看一看,只就新体诗创作而言,我以为,首先应当请教胡适之先生。弄清楚用白话写诗,其开山祖师,当时到底是怎么设想的?新体与旧体,应作何判断?而其言论与行动,又是怎么配合的?这一切,如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以倚声填词的方法写作新体诗。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为此,胡适不仅小心地求证,而且付诸行动,自己制造了一批实验品。表面上,似乎不怎么要紧,只是一种“小玩意儿”,其实,胡适一开始就将其当大事业看待,将其当作“为大中华,造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可惜,此前七十年,单枪匹马而往;此后七十年,亦引不起注意。尤其是,当新诗寻找不到出路,旧诗越写越多越无人看的时候,无论新诗作者,还是旧诗作者,都未曾顾及这一话题,则更加让人感到不幸和悲哀。

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学界对于胡适这么一位先驱人物,重新产生兴趣。热潮出现,亦不断引发思考。期间,对于其人其学,研究者众,而其词,包括以倚声填词方法写作新体诗的论题,则被忽略。本书附论所录若干篇章,点滴心得,多数只是在香港发表,《胡适词点评》香港版,行之未远,皆微不足道。至今,“胡适之体的新路”依旧得不到认同。

我的点评,实际上是一种还原。胡适创作歌词,一百零三,明确标榜并挂上招牌的,仅二十九,尚不及三成,其余不挂招牌,并以新体诗形式出现。一百零三,新体与旧体,平起平坐,都在其“尝试”系列当中。就其“立法原意”看,把戏已玩过,当时也许并不想让人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即使“异想天开,似天上诸仙采药回”,自己颇为踌躇满志,而“葫芦里,也有些微物”,却还是不愿露底。其所谓“试与君猜”,既卖关子,应当也想看看诗界诸君,到底聪明不聪明。只是不知什么缘故,从胡适当时开始设想到如今,八九十年过去,诗界诸君对于这个谜,到底猜中猜不中?似乎仍无答案。

拆除包装,将葫芦打开,把戏戳穿,看看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即将曾被卸下招牌的七十四篇章,重新挂上招牌,令之变回原来模样,并正其名为词,以见证最初意愿。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步入新世纪,新体与旧体,作为一个时代的两种主要文学样式,应当尚未做完。一个时代过去,另一个时代开始,回头看看胡适所开辟的道路,“胡适之体的新路”,相信能有所警觉。

非常感谢中华书局顾青先生,对于有关“设想”与“求证”表示赞赏,并极力支持“点评”出版。

前路多艰,众车径待。老胡于泉下有知,对于我的还原,但愿不会有太多责怪。

乙酉立冬前一日于濠上之赤豹书屋

附记:

本书插图50余幅。照片采自《胡适影集》(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九九九年十一月济南第一版);词章手迹采自《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十一册(黄山书社,一九九四年合肥第一版)及《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商务印书馆,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台北版),部分据《胡适词点评》(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香港版)辑入。特此说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9: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