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应该了解的100个西方名画故事,100个传世的典藏故事,100个封存的历史谜团,l00个艺术的文化片段。本书共一百个小节。从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结束。每一个小节都以一幅画为主题。有时候,拉上别的画作比——同期的或者同流派的——能更充分地理解主题画的渊源或背景,它们之间的互相对照,就像主菜配菜一样,似比单一品尝滋味醇厚。全书共收入了274幅画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油画作品,只有极少数的雕塑、壁画和水彩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应该了解的100个西方名画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徐志戎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您应该了解的100个西方名画故事,100个传世的典藏故事,100个封存的历史谜团,l00个艺术的文化片段。本书共一百个小节。从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结束。每一个小节都以一幅画为主题。有时候,拉上别的画作比——同期的或者同流派的——能更充分地理解主题画的渊源或背景,它们之间的互相对照,就像主菜配菜一样,似比单一品尝滋味醇厚。全书共收入了274幅画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油画作品,只有极少数的雕塑、壁画和水彩画。 内容推荐 这本书共一百个小节。从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结束。每一个小节都以一幅画为主题。有时候,拉上别的画作比——同期的或者同流派的——能更充分地理解主题画的渊源或背景,它们之间的互相对照,就像主菜配菜一样,似比单一品尝滋味醇厚。这样,全书就共收入了274幅画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油画作品,只有极少数的雕塑、壁画和水彩画。 目录 l 春 圣母圣子圣彼得和圣约翰 圣母子 维纳斯的诞生 春 2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 岩问圣母 3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列支敦士登的妇人像 4 创造亚当 圣母怜子 创造亚当 5 末日的审判 洛伦佐之墓 末日的审判 末日的审判<局部> 6 雅典学院 圣凯瑟琳 雅典学院 7 披纱的圣母 圣母子 披纱圣母 西斯廷圣母 8 沉睡的维纳斯 沉睡的维纳斯 暴风雨 9 田野合奏曲 田野合奏曲 酒神的狂欢 lO 圣爱与俗爱 抹大拉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圣爱与俗爱 11 宙斯和伊娥 圣凯瑟琳的秘密婚姻 维纳斯、森林之神和丘比特 宙斯和伊娥 12 卸下圣体 卸下圣体 维纳斯、丘比特、时间和愚行 长颈圣母 13 农民的婚礼 阿诺芬尼夫妇像 自画像 野兔 农民的婚礼 14 亨利八世 伊拉斯谟 享利八世 两大使 艺术家的家庭 15 圣母升天 圣母升天 16 劫夺留西帕其垂的女儿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 海伦娜 美惠三女神 17 宫娥 乌尔甘的铁匠铺 宫娥 镜前的维纳斯 18 夜巡 特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夜巡 19 自画像 自画像 花神 在床上的斯托菲尔斯 犹太新娘 自画像 20 狄安娜出浴 狄安娜出浴 秋千 21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荷拉斯兄弟的誓言 马拉之死 22 泉 泉 大宫女 23 奥松维尔伯爵夫人 奥松维尔伯爵夫人 罗斯柴尔德男爵夫人 24 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 25 希阿岛的屠杀 萨达纳巴尔之死 希阿岛的屠杀 26 筛麦女 浴女 筛麦女 你好,库尔贝先生 27 晚钟 拾穗者 晚钟 28 千草车 海上渔夫 暴风雪汽船出港 干草车 29 草地上的午餐 草地上的午餐 奥林匹亚 30 奥菲莉亚 奥菲莉亚 释放令 31 白日梦 窗前的女士 海妖 白日梦 32 日出 日出:印象 33 阿让特依的花园 阿让特依的红罂粟 阿让特依的花园 阿让特依的秋天 34 干草垛 圣拉扎尔火车站 卡美伊之死 花园里的阿丽丝·奥什逮 干草垛:落日 干草垛夏末清晨 干草垛:清晨的雪景 35 睡莲 鲁昂大教堂正午 睡莲 睡莲 蓝色的睡莲 36 明星 瓦平松的浴女 舞台上的舞者 明星 舞蹈教室 苦艾酒 37 盆浴 盆浴 擦拭脚部的裸女 擦拭的裸女 ………… 试读章节 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1508-1512年 从这幅《创造亚当》中即可看出米开朗基罗与前人之不同。人物处于十足的动态之中,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亚当肌肉发达,比例和线条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雕像。很明显,他是上帝以自己的形象为蓝本创造出来的。此时的亚当只有血肉之躯,仍须上帝给他注入精神和灵魂。他左手伸向上帝,体态无力,神情中充满渴望。上帝的形象是一个令人敬畏的老者,强悍有力,被一群姿态扭曲的天使托起在空中。他右手伸向亚当。两人的手指近在咫尺,人类的命运,就在这刹那间定格为永恒。 事实上,强迫米开朗基罗画壁画的教皇朱利乌斯二世起先根本没想到事情会弄得如此复杂。他最初的设想就是几个人物,然后加上一些风景。但是论起好大喜功,米开朗基罗比起教皇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旦开始了这项工作,就立志要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工程。于是一幅画变成了九幅画,外加12位先知。又因为他不屑于画风景,空白处便全都用姿态各异的人体来填充。这样一来,工作量便大大增加了。更要命的是,凸起的拱顶也大大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为了从教堂各个位置都能感觉到上帝正面直视的效果,就必须对画面的透视进行特殊处理,以便凸起的拱顶看上去是平的、有些地方甚至是凹进去的才行。米开朗基罗紧贴墙面作画,却能算计到从地面上观看拱顶曲面的效果,不能不让人惊叹他不可思议的才能。 就这样,本来四个月就可以令教皇满意的事情,米开朗基罗却为了能让自己满意,整整画了四年多。弄到后来,教皇等得极不耐烦。不断地问他何时能够完工。有一次,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到我感到满意为止!”气得教皇暴跳如雷,抄起手中的权杖打了米开朗基罗一顿。壁画刚完成一半,性急的教皇就朝罗马民众开放了。一直到1511年的万圣节,整个工程才算完成。因为每天都要仰面作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米开朗基罗无法低头看到自己的脚面。 P20-21 序言 我觉得有必要首先向读者朋友们道个歉:这本书并不是一如书名所说一讲画家和绘画故事的。虽然内容里也有一些关于画和画家的轶闻趣事一但那远不是主要内容。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试图回答曾困惑我自己很久的两个问题:西方绘画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流派,以及它们又为什么会消亡。 关于这两个问题,美术史和艺术史方面的专业书籍里已多有阐述。绝大多数的读者大约也只是对作品本身感兴趣,而对它身属的分支族类、理论来历却并不在意一而我,就像一个厨子,殷勤得有点儿过分。上菜的时候,总是愿意唠叨几句原料的产地和菜肴的特点。 我恳请读者朋友们原谅我的唠叨。因为我希望你们通过这本书,以后再看到某幅陌生的绘画作品,即使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也仍然能够分辨出它属于哪个流派一“哦,它是一幅印象派作品”或者“这应该是一幅表现主义绘画”,诸如此类。 这本书共一百个小节。从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到二十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结束。每一个小节都以一幅画为主题。有时候,拉上别的画作比 同期的,或者同流派的一能更充分地理解主题画的渊源或背景,它们之间的互相对照,就像主菜配菜一样,似比单一品尝滋味醇厚。这样,全书就共收入了274幅画作。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油画作品,只有极少数的雕塑、壁画和水彩画。 总的看来,西方绘画可以分为古典绘画和现代绘画两个部份。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时问上的,而是根据对于“为什么要画画”这个问题的回答之不同。对于古典绘画来说,绘画只是一个手段,它需要为一个更高的目的服务,比如对上帝的尊崇、对古希腊罗马理念美的仰慕,或是表达某种激情和信仰;而对于现代绘画来说,一幅画就是一幅画。它是自洽的,自足的。它是它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某人或某种思想的奴仆。 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绘画肇始于现实主义绘画。因为正是从现实主义绘画开始,绘画才宣称拥有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权力,并籍此摆脱了“画以载道”的使命。相反,虽然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绘画在时间上晚于现实主义绘画,但它们并不真的属于现代绘画。因为它们还是宏大叙事的,是形而上学的。 关于绘画,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有了照相机,绘画还有什么用?确实,摄影技术的出现,对绘画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照相机最早的广告词就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伦勃朗”。但是在照相机刚出现的时候,画家们并没有十分惊慌,因为照相机只能拍出黑白照片,而画家则有能力提供色彩斑斓的画作。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绘画,透露出画家们在色彩上的洋洋自得一他们甚至完全放弃了线条和素描,而以小片点状的色彩直接构筑形状。可是,到了1888年,事情才真的变得糟糕起来:夏尔·克罗发明了彩色照片。同年,柯达公司成立。它的广告词是:“您只管按快门,剩下的事情我们办。” 摆在画家们面前的问题是: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它将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为了给上述问题找到答案,同时也是为自身的存在寻找一个理由,画家们在各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尝试。短短的五十年间,美术界经历了一场“寒武纪大爆发”一在一块画布上涂抹颜色的所有可能性,都被尝试过了。 绘画流派演进的逻辑,与生物进化的过程非常相似。我们知道,生物进化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比如一头鹿,“外向的”自然选择力量使它足够机敏和灵活,以逃避狮子的猎杀。这导致了它对外周环境的适应;但抛开外界的环境因素,一头鹿还会在性选择的力量下产生进化一必须要长出比其它公鹿更大的角,才能获得交配的机会。公鹿间的这场竞赛是没有节制的,它不像奔跑一只要比狮子跑得快就令人满意了。在这种“内向的”压力下,每只公鹿都会尽己所能长出最大的角来,其结果,就是“进化失衡”。 绘画流派的演进同样受到内外两方面力量的驱使。在主题和气质上,绘画必然会受到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影响,这是绘画外向的一面;同时,任何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新元素,都会被后来的模仿者夸张和放大到极致。这种进化只关乎绘画技术本身,而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这是绘画内向的一面。 二者间的不同仅在于:对于某种生物来说,进化的停止,意味着对环境的适应。从此它可以稳定地存活;而对于某个绘画流派而言,进化的停止却是意味着死亡。因为艺术的终极目的是求新,而生命的终极目的则是存活。
正是在这食意义上,才有人宣称了绘画艺术的死亡。因为,再也不可能有新的流派产生了,就像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地球上再也没有出现新物种一样。但是,即便今后再也不会出现新的绘画流派,人类的天性却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还是喜欢随意涂抹各种各样的线条和颜色~在纸上、在退潮的沙滩上、在电脑屏幕上。 而书中大师们留给我们的作品,同样也不会因为这个令人沮丧的现实而失去其光芒。时间只能证明它们的不巧,并为它们的魅力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如我们看到一万五千年前岩洞里的史前壁画时,内心升腾起的那股崇敬和畏惧。 人心是相通的。正是籍于此,真正伟大的作品将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正如罗伯特·斯密森所说:“任何作品都存在于奔腾流逝的时间里。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荒之内,又蕴涵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