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一个身材细瘦的女子,用十年的时光走出了令人瞩目的人生四大步:央视著名主持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的研究生、香港凤凰卫视的品牌女主持、阳光卫视的当家人。《杨澜访谈录》是其领先品牌。本书中她访谈的是体坛明星:中国小巨人姚明,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跳水王子”田亮,美女加“野兽”罗雪娟……节目中畅谈的话题不仅围绕时事或专业,更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抽丝剥茧地讲述人的故事,以成败得失、人生百味体现人的智慧和感悟。让我们通过本书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名人,拉近距离,沟通彼此。
《杨澜访谈录》为“阳光文化”的名牌访谈录。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并且畅谈个人成长经历,折射出特有的历史瞬间和社会背景。访谈节目中畅谈的话题不仅紧紧围绕时事或专业,更以人的经历、感受和智慧为中心,抽丝剥茧地讲述人的故事,以成败得失、人生百味体现人的智慧和感悟,让观众通过节目去感受那些平常可望而不可及的世界名人,拉近距离,沟通彼此。
《杨澜访谈录》将以文字版的形式在中国城市出版结集出版,并配以杨澜印象、人物背景及专家点评。
总序
作者序
姚明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中国的“小巨人”
媒体传真——《姚明年》7月14日登陆中国
郝少东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亚洲第一前锋
媒体传真——郝海东与赵本山
田亮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跳水王子”田亮
媒体传真——田亮有话说:夺冠,不一定是成功
罗雪娟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罗雪娟:美女加“野兽”
媒体传真——罗雪娟自我剖析
丁俊晖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台球神童”丁俊晖
媒体传真——丁俊晖独闯世运会褪去青涩:锻炼自己才是真正目标
常昊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常昊:不断超越的人生
媒体传真——常昊赢得“最漫长对局”
贝克尔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德国网坛名将鲍里斯·贝克尔
媒体传真——贝克尔:曾经的德国传奇
戴维斯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斯诺克台球大师
媒体传真——老将史蒂夫·戴维斯虽然出局依然留下风度
诺曼
杨澜印象
杨澜访谈录
百炼成钢——格雷格·诺曼:两栖天才
媒体传真——商少“大白鲨”——格雷格·诺曼
姚明第一次接触投篮挺偶然。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校运动会,其中有个项目是罚球。同学们都知道姚明的父母是打篮球的,因此这个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他身上。尽管从来没有摸过篮球,但被同学们推举出来后,姚明非但没有紧张,上场的时候竟然表现得信心十足。同学们也都提前把手举到了空中,准备为他击掌。然而,姚明一球未进,而另外一个个子比他小很多的同学用一种极其业余的“倒马桶”动作把球扔进了篮里。当时的姚明觉得难堪极了。
也许是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在父母的安排下,姚明刚升到小学二年级便进了徐汇区少年业余体校的篮球班。但他没有一点篮球基础,心肺功能也不怎么样,绕着球场跑两圈就累得不行了。他的优势只是身材高,小学三年级时就长到了1米70。当时的教练是李章民,他带着姚明练了5年球,在姚明身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有时姚明父母上班没空,他还要亲自到高安路小学接姚明来训练。而身体单薄的姚明,从篮球中没有体会到多少乐趣,感受更多的是训练的艰苦。每天早上眼睛还没挣开就要出操跑四五公里,接下来是防守的基本步法训练,一组动作下来累得他都起不来了。早训之后,他大多时候是穿着湿透的球衣去上课……至今姚明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还心有余悸。但正是在这样的磨练下,他慢慢显示出了篮球天赋。
1994年,身高突飞猛进的姚明从体校进入上海青年队。当时执教青年队的两位教练是陈德春和王群。正是他们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为姚明后来较佳的体能和突出的下肢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海青年队时,姚明就能达到篮协规定的各项体能指标。当时,篮协规定2米1O以上的球员18分钟内要完成3200米跑,而两位教练硬是强迫他14分钟跑完全程。
P16
古希腊人说,让我们用体育和音乐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看来,身体与精神的健康对于一个人是不可或缺的。甚而,由于确信能使二者和谐统一的力量是如此美妙而不可思议,他们决定向宙斯奉献上一个隆重的仪式以示赞美,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诞生了。
很多人认为“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会的终极精神。我不敢苟同。超越自身或战胜对手固然是人性中古老的冲动,但是,当人们只是为了金牌而拼搏或呐喊的时候,荣誉也变得异常脆弱,不管这荣誉是否只属于个人。许多丑闻不正是以国家或地区荣誉的名义发生的吗?黑哨,假赛,兴奋剂,跑完马拉松紧接着再跑万米的荒唐事也出现了。看到一个个失神离场的运动员,你不会以为只有他们利欲熏心、孤注一掷吧!我甚至对他们的软弱和无奈寄予同情,虽然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于自己的命运,他们又哪里能够完全掌握?当现代科技与医学已经使人不断临近身体的极限,当“更高,更快,更强”在一些世界纪录面前已经失去意义,人类除了更早地把儿童输入严酷的训练机器,或者借助药物压榨出最后的一点潜能之外,真的还有许多其他选择吗?
在我看来,要寻找奥运的终极价值,就必须回到我们人本身。体育竞赛再次让我们发现这血肉之身躯的完美,以及健康精神带给它的神奇力量。当人类抛开肤色、语言、信仰的差异,抛开仇恨、战争与偏见,发现原来我们共同承载上天的造化与未来的命运,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觉悟!
我并非专业体育记者。也正是这个原因,我采访体坛名将时,往往把重点放在他们面对胜负的态度上,这其中既有赛场上的输赢也有人生中的得失。
当我与姚明肩并肩,不,应该是肩并腰站立的时候,他的坦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篮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战胜别人的快乐。”他说没能参加2001年的NBA选秀让他很不服气:“首先是对大郅(王治郅)的一种妒忌,心急火燎的感觉……”对于火箭队的生活,他直言竟有些迷茫:“他们的节奏很快,我想我可能会不太适应。”年轻气盛的血性和自知之明的冷静在他身上兼而有之,这或许是他日后在NBA表现稳定的重要心理素质。
丁俊晖,18岁那天成为第一个获得斯诺克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当年父母典卖房产,一家人在有老鼠出没的走廊尽头隔块板子生活,这样的牺牲使他的运动生涯充满压力,对于望子成龙、抛家舍业的父母,他是输不起的,但他需要成长的空间。终于有一天,他懒洋洋地对不断教训他的父亲说:“爸爸,这些我都知道了,您不用再说了。”父亲大吃一惊。也从那天起,他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斯诺克之路。“10年中,斯诺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礼貌,风度,对待输赢的优雅风范,让这个过早辍学的孩子进入了成人世界。
在斯诺克球桌边,有一位英国人堪为丁俊晖的楷模——史蒂夫·戴维斯,19岁打出147分满分,20世纪80年代斯诺克世界的统治者,6次世锦赛冠军,20次排名赛和73个职业赛冠军。在许多同时代选手纷纷退役的时候,他却依旧快乐地抱着宝贝球杆全世界地跋涉。“你只能红极一时,不能红极一世。但你可以享受打球的过程,只要你的排名比实际年龄低。”他狡黠地一笑,带着英国人特有的低调幽默感。
德国人就不苟言笑。网坛巨星鲍里斯·贝克尔17岁拿下温网冠军,感到“人们突然对我有了不同的表情,这是非常令人害怕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期望很高。如果你下一次拿不到冠军,整个世界都会停止。”他给自传起的名字来自《浮士德》中的一句名言“等待片刻,停留一会儿”,此处的深意是他在经历了逃税案、绯闻、离婚、父亲去世等诸多打击之后由衷的感叹:“你和你内心的魔鬼交谈,你开始思考自己能走多远,但你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这时,你就处在天堂与炼狱之间。”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近年主持的电视采访节目大受欢迎的原因,经历过人生低潮与苦痛的人,才能给予受访者真正的理解与尊重。贝克尔幸运地在人生的比赛中转败为胜。
等待着刘翔、田亮、罗雪娟们的会是什么?希望他们的路走得顺些。我想对他们说的是:珍惜你们的天赋与机遇,不要成为金牌的奴隶;舒展你们的心灵与身体,去代言人类的快乐梦想!
杨澜
阳光媒体投资集团主席
2005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