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朱大宗祠”还是“精凿遗风”,从“循规映月”到“廉让之间”,此外,“虚竹公祠”、“三院同春”……河阳村的古建筑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阐述了河阳这块风水宝地在堪舆学方面的正误问题及对“十八间道坛”民居称谓的辨析;以大量的精美图片展现了古村落的环境、建筑、人文。一座建筑有一段特殊的历史,一个院落孕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河阳村坐落于浙江省缙云县新建镇,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有人口3000,94%姓朱,自定居以来,已繁衍42代。河阳村文化底蕴浓厚,历代祖先以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宋元两朝曾出过八位进士,也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诗派。村中现存的一溪两坑的水系、一街五巷的村落规划布局均为元代设计。此外十大宗教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十多座古祠堂乃明清两朝所建,初步统计明清建筑有1500余间,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全国少见。
本书以丰富的历史资料,阐述了河阳这块风水宝地在堪舆学方面的正误问题及对“十八间道坛”民居称谓的辨析;以大量的精美图片展现了古村落的环境、建筑、人文……读者阅后定会为它的科学价值、学术价值、旅游价值所深深吸引,必有“稀罕河阳”之感。
河阳这个千年古村,现状地域南北是宽500多米,东西长730多米,总面积约0.4平方公里,另有耕地1300多亩。因为村庄是稀世罕见的座西南朝东北,故其四至为西南背依中峰山,东南界邻韩畈、三湾、梅溪、贺川等村庄,西北毗连宏坦、潘村,东北隔溪有新建镇举目在望。
整个村庄,现存水系和街巷框架,基本上是元代重建时的框架。有明、清、民国初年三个朝代的十大宗族庄园住宅建筑群上百座和十二座朱氏各房派的宗祠。其中朱氏大宗祠、圭二公祠、荷公特祠、孝子祠、文翰公祠、虚竹公祠(俗称八角亭祠)、七如公祠、玉天公祠、丹崖公祠等甚为完好、宏伟、华丽。原有的六座村大门:一日啸风门在村南,俗名下宅门,门前护有流水,通有石桥,风景绝佳,文人学士,每每舒啸到此;一日望中门,在石栏杆沿,俗名小千门,对峙中峰,嘹然在望;一日问渔门,在村东,俗名后溪门,上有双港回澜,下有扬清石磬与武陵溪,仿佛渔人问渡焉;一日乘云门,在村北,俗名仓园门,门外,白雪缥缈,时有仙鹤蹁跹至此,是上乘境地;一日答樵门,在村西北,俗名关塘门,径通大、小岩山、玉卓峰等处,樵子往来,行歌互答,故名。但是五门已毁,仅存一座是独俱特色的“八士门”。始建于元,现存为明末遗构。前面说到明太祖朱元璋恩赐的一对石“稀罕”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至今仍悄然无声地立在大门两旁,怪模怪样的确教人感到很稀奇、很罕见。“八士门”一直作为河阳村的正大门,他们说它朝向中峰山五龙抢珠的入脉处,故此为来龙宝地。为了人生“八字”好,河阳人娶媳妇、嫁女儿,老人去世出殡均要过“八士门”。所以河阳人又叫它为“八字门”。此习俗沿套至今。乃至有“不入八士门,不算河阳人”之说。原有的十一座牌坊可惜已先后被毁。原有的三十七所庙道观现有碧山寺、岩山寺、福昌寺等保存较好。
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