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来临了,你会怎么办?等待别人的救援,还是进行自我防护?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选择后者。本书分综合自然灾害两大篇,重点介绍了自然灾害的预防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俱强的科普之作。
本书分综合自然灾害两大篇,重点介绍了自然灾害的预防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科学实用,是一本科学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俱强的科普之作。
灾害总在大自然看似平静的外表下蛰伏。在灾害来临的时候,由于缺乏防灾意识,或者没有做好防灾的准备,人们往往无奈地和生死做一次赌博。然而生命之花只开一次,并且异常脆弱。我们与灾害对抗,不能用生命下赌注。
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在客观上,由于知识的匮乏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却人为造成了人本思想的缺失。当我们沿着现代化方向推进、当我们满怀信心地憧憬着美好未来之际,我们有必要谨慎地应对可能不期而遇的灾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应急救助防范,以把可能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以保障发展的有序和百姓生活的安宁。建立防灾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是为我们自己系上一条“安全带”,为人们的生存安全加固一道防范保障。
因此,在灾害来临之前,我们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提醒。提醒人们确立防灾意识及建立防灾体系,从更深的层次讲,即提倡珍惜生命、居安思危的理念。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在《提醒幸福》一文中写道:“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的确是这样,从小,我们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P4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这样的结果是,我们避免了感冒。
灾害来临之前,如果人们都能得到这样的提醒,全民动员,广泛普及“预防文化”,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有很强的减灾防灾意识,做好灾前防范,就能有效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因为有了这些提醒和充分的准备,我们枕戈以待、无所畏惧。
P5
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孕育了人类,然而大自然的狂飙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强烈的地震能瞬间摧毁房屋、桥梁等建筑物,诱发火灾、海啸等,使大批人员伤亡。火山爆发呈现了大自然疯狂的一面,流动的红色熔岩流或喷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可能造成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惨剧。洪涝灾害不仅造成社会和人民巨额的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居住环境,可能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台风、龙卷风、泥石流、热浪、干旱、暴风雪、沙尘暴……无一不触目惊心。
自然灾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给人类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灾害频发,种类繁多,平均每年造成近2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入的1/4至1/6。与此同时,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使得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大为增加;城市化,人口的聚集,水、电、气、食物的集中供给,高层建筑的增多等又使得灾害的破坏效应增强。
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灾害自救和互救能力,是将灾害所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特地编写了《在挫折中生存——救灾防病知识》,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