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l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身体障碍,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生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获得了代表美国公民最高荣誉的总统自由勋章。她一生与疾病做斗争、最终成功的传奇经历,以及她那永不言输、执著奋进的光辉人性,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
海伦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和勇气,还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给世人以宝贵的启迪和借鉴。《我生活的故事》是她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于1902年完成的处女作,书中展现出来的顽强品质和毅力,震撼了每一位读者。
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完全是以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不停地以勇敢的方式在震撼着这个世界。她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份成绩,留下的每一份关爱,全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全身心的来应付生命的挑战,用最博大与无私的爱心去拥抱,去改变这个世界。她以其惊人的顽强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她在黑暗中感受到了人生的光明之灯,并把慈爱的种子撒向全世界。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
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是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的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本书共收录两篇作品,除了《我生活的故事》之外,还有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海伦·凯勒出色的文学才华。
第1章 早期的光明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镇塔斯坎比亚。
我的祖先是瑞士人,移民到美国后定居在马里兰州。我的瑞士祖先中竟然有一位是苏黎世最早的聋哑人教育专家,他曾写过一本关于如何教育聋哑人的书。谁能料到,他的后人中竟然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盲又聋又哑的残疾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奇的偶然。每当想到这里,我就不得不相信所谓:“国王的祖先也可能是奴隶,而奴隶的祖先中也可能诞生国王”的正确性,命运真是无法预知啊!
我的祖父,也就是卡斯帕·凯勒的儿子,到了亚拉巴马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之后,就定居下来。我曾听说,那时候由于塔斯坎比亚地处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骑马,从塔斯坎比亚镇跑到760英里远的费城,去购买家里和农场要用的各种东西。每次祖父前往费城的途中,总会写信给家里报平安,信中对西部沿途的景观,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而生动的描述。姑妈至今还保留了许多祖父的家信,这些信就好像是一本历险小说,令人百读不厌。
我祖母是拉斐特一位官员亚历山大·摩尔的女儿,又是弗吉尼亚早期殖民政府总督亚历山大·斯波特伍德的孙女,她还是罗伯特·李的堂姐。
I was born on June 27. 1880, in Tuscumbia, a little town of northern Alabama.
The family on my father's side is descend-ed from Caspar Keller, a native of Switzerland,who settled in Maryland. One of my Swiss ancestors was the first teacher of the deaf inZurich and wrote a book on the subject of theireducation- rather a singular coincidence:though it is true that there is no king who hasnot had a slave among his ancestors.and noslave who has not had a king among his.
My grandfather, Caspar Keller's son."entered"large tracts of land in Alabama and finally settled there. Ihave been told that once a year he went from Tuscumbia to Philadel-phia on horseback to purchase supplies for the plantation, and my aunthas in her possession many of the letters to his family, which givecharming and vivid accounts of these trips.
My Grandmother Keller was a daughter of one of Lafayette'saides, Alexander Moore, and granddaughter of Alexander Spotswood,an early Colonial Governor of Virginia. She was also second cousin toRobert E. Lee.
P4-5
当我提起笔来,记下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觉得惶恐不安。童年往事犹如笼罩在雾一般轻柔的薄幕下,现在要把它掀开,的确让我疑虑重重。写自传本身是件很难的事,更何况童年早已久远,我已经无法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幻觉想像。不过,在我的大脑记忆中,有些事情仍然鲜明生动地闪现出来,虽然某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人生却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避免冗长乏味,我将节选一些最有趣和最有价值的情节,来讲述我生活的故事。
——海伦·凯勒
IT is with a kind of fear that I begin to write the historyof my life. I have, as it were, a superstitious hesitation inlifting the veil that clings about my childhood like a goldenmist. The task of writing an autobiography is a difficult one.When 1 try to classify my earliest impressions, I find thatfact and fancy look alike across the years that link the pastwith the present. The woman paints the child's experiencesin her own fantasy. A few impressions stand out vividly fromthe first years of my life; but "the shadows of the prison-house are on the rest." Besides, many of the joys and sorrowsof childhood have lost their poignancy; and many incidentsof vital importance in my early education have been forgottenin the excitement of great discoveries. In order, therefore,not to be tedious I shall try to present in a series of sketchesonly the episodes that seem to me to be the most interestingand important.
——Helen Keller
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位伟大的人物,一位是拿破仑,一位是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哑残疾人,海伦·凯勒的一生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她与身体机能障碍做斗争、并最终取得成功的传奇经历,她那永不言输、执著奋进的光辉人性更使她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楷模。
正是这么一个被禁锢在盲聋哑世界的残疾人,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哑人。不仅如此,她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生致力于救助残疾人的事业,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并获得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海伦·凯勒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和勇气,还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给世人以宝贵的启迪和借鉴。海伦的一生著述颇丰,共有十多部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篇幅比较短,但都体现了海伦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与渴望,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幸福,蕴藏着巨大的精神财富。
《我生活的故事》是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于1902年完成的处女作,书中所展现出来的顽强品质和毅力,无不震撼着每一位读者。此书刚一出版,就被誉为“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美国著名文学家黑尔博士也曾这样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就是吉普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
该书出版后,不仅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百多年来,许多国家也翻译出版了各种不同的版本,世界各地的读者更是深受其影响和激励,踏上了成功的人生道路。在我国,该书也有许多种译本,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揣浅陋地将其翻译出来,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也希望读者给我们提出批评和指正。
本书除了将《我生活的故事》重新翻译之外,还收入了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使读者对海伦·凯勒的一生及其出色的文学才华有全面而清楚的了解。
本书由袁敏琴和宋保仁担任翻译工作;此外,郝静、戴忠东、宋艳丽、龙柯锋、何忠波、郝伟林、杨凤侠、瑞静、殷俊、绍玲、刘芳、石云、李平参加了部分内容的校对和整理工作,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参考了一些国内译本,在此谨对原译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后记当中,我们希望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夫人的一段话来做结尾:“人类的精神之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凯勒小姐的生活和生活乐趣,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上了永远难忘的一课——我们希望这本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并让她的精神传播越来越广。”
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就是吉普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
——美国著名文学家黑尔
人类的精神之美一旦被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海伦·凯勒小姐的生活和生活乐趣,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上了永远难忘的一课——我们希望这本书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并让她的精神传播得越来越广。
——罗斯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