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奥运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澳)凯文·高斯帕//格琳达·科波拉尔
出版社 人民体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凯文·高斯帕曾是澳大利亚一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曾经两次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两次执委会委员,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副总裁。本书是他的自传,详尽地记录了凯文从年轻运动员到世界体坛领导人的经过。读者不仅可以从书中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也可以了解奥运申办工作的艰辛与复杂,感受到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相互尊重、平等竞争的精神。

内容推荐

  凯文·高斯帕曾是澳大利亚一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参加过两届奥运会,退役后,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于1977年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曾经两次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两次执委会委员,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   高斯帕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体育运动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位商界巨子。身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壳牌公司副总裁,他的人生经历独具魅力。

目录

新世纪的北京奥运会

——为本书在中国出版而作

前言

第1章 墨尔本,1956年12月1日

第2章 哈罗德的来信

第3章 尽快回来

第4章 巅峰对决

第5章 永生难忘的比赛

第6章 罗马之行

第7章 我相信壳牌不会在意

第8章 意外的邀请

第9章 抵制莫斯科奥运会

第10章 萨马兰奇时代的开始

第1l章 奥运会申办:让一切开始

第12章 奥运会兴奋剂冠军

第13章 比利总是在那儿

第14章 曼德拉的答复

第15章 2000年奥运会花落谁家

第16章 从摩纳哥到墨尔本

第17章 “最特别的”奥运会

第18章 盐湖城申办丑闻

第19章 悉尼感觉心跳

第20章 新千年新气象

第21章 悉尼奥运会

第22章 从雅典到北京

试读章节

墨尔本,1956年12月1日

“当你走进自己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参加比赛时,你可以感觉到所有的观众都在支持你,希望你取得好的成绩。”1956年12月1日,当我走进墨尔本板球体育场参加男子4×400米接力决赛时,我的心情也正是如此。这是澳大利亚首次举办奥运会,看台上每一个观众的脸上都写满了笑容,他们在大声地欢呼,我的肾上腺素有些上升,我不停地在心里告诫自己要保持镇静,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决赛。

澳大利亚接力队由我和戴维·利恩、莱昂·格雷戈里、格雷厄姆·吉普森组成。来自塔斯马尼亚岛的利恩是一个400米跨栏好手,他当时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在1954年温哥华英联邦运动会上,他和我都为澳大利亚获得了金牌。吉普森来自澳大利亚西部,当时他的状态非常好,在400米预赛中以47秒4排名第四。南澳大利亚人格雷戈里是440码前全国冠军,他在预赛中的发挥令人担忧,但我对此并不担忧。此前一天的预赛中,我们紧紧跟随德国队,以该组第二名的身份进入决赛。当时没有人想到我们能做到这一点,但我们最终成功了,所以,我们四个人都是非常杰出的。在所有参加预赛的队伍里,德国队和英国队的成绩都好于我们,美国队在预赛中并没有发挥,加拿大队同样不可小视。当我们站在决赛起点时,所有的观众都在激动地等待我们四个人去创造奇迹。

我们面对的都是世界强队,美国队当时有刚刚夺得400米冠军的查利·詹金斯,卢·琼斯当时保持着400米世界纪录,杰西’马什本是美国大学生比赛冠军,汤姆·考特尼则是奥运会800米金牌得主。英国队安排g00米亚军德里克·约翰逊跑最后一棒,另外两名选手也都杀人400米半决赛。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4×400米接力冠军牙买加队实力也非常强大,队内的斯彭斯兄弟双双进入400米半决赛,乔治·克尔则在四年后夺得罗马奥运会800米比赛的铜牌。当然,还有小组赛战胜过我们的德国队,400米亚军卡尔.哈斯担当跑最后一棒的重任。当时,我们的实力也不弱,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在比赛中发生。

利恩是练习跨栏的,400米跑并不是他的专项,但接力队原来的西澳大利亚选手约翰·古德曼发挥不佳,他因为在400米首轮仅跑出48秒5的成绩而被淘汰出局。我们的实力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决赛开始之前,我就在思考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成绩,以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奖牌。我非常了解利恩的能力,在1954年温哥华英联邦运动会上,我曾经与他参加过两次接力比赛,澳大利亚队当时获得了这两项比赛的铜牌。在本届奥运会前,利恩曾在美国接受训练,他的状态非常好,此前他已经进入跨栏比赛的决赛,并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虽然他是一个跨栏选手,我依然认为他是澳大利亚最好的400米选手之一。即使当时战胜美国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坚信作为一个好的团队,澳大利亚完全有实力夺得一枚奖牌。而要成为一个好的团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利用好利恩,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田径队队长约翰.兰迪,他也非常同意我的看法。我们又一起去找负责选拔田径选手的比尔·古约特,并成功说服他放弃古德曼而使用利恩,古德曼对于这个决定虽然很不高兴,但利恩最终还是加入到我们的团队。

格雷戈里因为此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国际性大赛,在比赛中显得经验有所欠缺,不过我认为他在预赛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而有了预赛的经验,我相信他在决赛中会跑得更好。“明天,我们将会把成绩提高好几秒,”决赛前夜在运动员村里,我告诉我的几个队友,“利恩,你的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P1-2

序言

我的好朋友凯文·高斯帕希望我能为他的自传《奥运人生》(中文版)作序,没有比这更令我欣然接受的差使了。

与凯文的深厚友谊是我在国际奥委会生涯中最丰厚的收获之一。我们俩相识于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数十年来我们相处愉快融洽,共度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我们几乎同时担任国际奥委会的副主席或执委的工作达十多年。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处理各种奥林匹克事务,在共同为实现奥林匹克理想奉献自己的过程中建立了亲如兄弟的友谊。

凯文为人正直真诚,他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明确观点,对人、对事开诚布公,从不拐弯抹角。他观察敏锐,胸怀大局,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我从与他的合作中获益良多。

我永生难忘的是,1989年西方国家利用那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掀起了一片反华叫嚣的敏感时刻,凯文却毅然表示他支持我出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并专程来北京与我同去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参加国际奥委会全会,以表示对中国的坚定支持和友谊。在那次全会上,在凯文这样忠实朋友们的支持下,排除了干扰,我以全票当选副主席。“危难见真情”,此其谓也。

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和悉尼同时申办2000年奥运会,竞争十分激烈。凯文和我都为自己国家的申办全力以赴。但我们相约,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之间的友谊不能受到伤害,候选城市之间一定要按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互相尊重的精神,公平干净地进行竞争。在申办过程中,凯文及时制止了悉尼申办班子内个别人可能危害到两国人民友谊的错误行为。凯文是一位真正的奥林匹克人。

我为有凯文这样的挚友而自豪。《奥运人生》这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凯文从年轻运动员到世界体坛领导人的经过。我相信凯文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取得自己事业成就的同时,对澳大利亚体育事业和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突出贡献的经历,一定会受到广大中国青年读者的欢迎。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

国际奥委会委员

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

何松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