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参考系列/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俄)B.A.利西奇金//JI.A.谢列平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多年来苏联解体的原因一直困扰着我们,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满意解答,一团乱麻般的事实得不到梳理,还有许多重要的事件由于跟踪不够,被研究者遗漏疏忽。本书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分析了苏联剧变的前因后果。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举证,分析,说明美国及西方国家如何利用信息武器击垮苏联。作者向人们敲响警钟,信息会使人丧失自我意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失控会导致民族的灭绝,会造成现代文明的毁灭。我们应重视作者提出的警示,学会小心使用信息,信息技术这柄双刃剑。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论述了施加信息心理影响的方法,叙述了50年反苏信息心理战的沧桑巨变,以及苏联人民身受的灾难;更为重要的是描述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它使民众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而是生活在外界灌输和建立的虚幻世界中。书中引用了大量实际素材。  本书是一本警示录,它告诫人们必须认清信息对民众产生控制力的本质和技巧,认清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失控不仅会导致若干民族的灭绝,而且还会造成整个现代文明的毁灭。而要想抵抗信息侵略,首先必须认清业已发生的种种事件的本质。

目录

译 序………………………………………………………………1

前 言………………………………………………………………1

绪 论………………………………………………………………1

第一章 信息战的规律……………………………………………1

  第一节 20世纪的社会………………………………………1

    世界大战及其先决条件…………………………………1

    20世纪前半叶的资本主义社会…………………………3

    两种制度:苏联的变革…………………………………5

    信息社会…………………………………………………8

    进入当代的标志——一道主要的分水岭………………10

    生态:增长的极限………………………………………13

  第二节 社会意识成为交战的战场…………………………15

    新战场……………………………………………………15

    社会意识的结构…………………………………………17

    理智和信仰………………………………………………18

    历史意识…………………………………………………20

    社会意识的变化趋势……………………………………23

    稳定问题与革命…………………………………………25

  第三节 心理战的方式和方法………………………………27

    病毒原则…………………………………………………27

    对意识施加影响的直接和间接方法……………………29

    神话技术…………………………………………………34

    历史和精神世界…………………………………………38

    通过符号对思维施加影响………………………………40

    信息技术…………………………………………………45

第二章 心理战的第一阶段………………………………………49

  第一节 心理战战前史及意识形态特殊阶层………………49

    心理战第一阶段及战前史………………………………49

    十月革命及政治力量的分野……………………………50

    革命后的对峙……………………………………………54

    第二次革命浪潮…………………………………………55

    安定时期…………………………………………………58

    意识形态专家的演变……………………………………61

  第二节 信息心理战的开端…………………………………67

    美国的战略………………………………………………67

    苏联的最初状况…………………………………………74

    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状况…………………………………76

    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抵抗的尝试………………………81

    斯大林的最后岁月:高层的斗争………………………86

    斯大林逝世后……………………………………………91

  第三节 进行反对科技进步之战的意识形态专家…………99

    意识形态专家行动的潜在目的…………………………99

    “米丘林生物学”运动…………………………………102

    反“物理学唯心主义”运动……………………………105

    反“共振理论”运动……………………………………110

    反“控制论”运动………………………………………114

    “巴甫洛夫学说”运动…………………………………116

    抵 抗……………………………………………………117

  第四节 为分裂苏联社会而战的意识形态专家……………121

    苏联社会的团结…………………………………………121

    “世界主义”事件………………………………………124

    “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事件………………………127

    “斯大林”事件及“解冻”的涵义……………………129

    “回归列宁原则”………………………………………133

    “帕斯捷尔纳克”事件…………………………………136

    “反宗教欺骗”运动……………………………………138

     定时炸弹………………………………………………140

第三章 信息心理战的第二阶段…………………………………144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专家中持不同政见者体系的建立………144

    第二阶段的特点…………………………………………144

    文艺鉴赏家………………………………………………146

    “布罗茨基”行动………………………………………155

    持不同政见者越反越多…………………………………159

    60年代末的知识分子……………………………………163

  第二节 苏联共产党及其意识形态的演化…………………165

    “党是我们的舵手”……………………………………165

    “大教堂行动”…………………………………………167

    “列宁行动”……………………………………………169

    即将进入80年代时的苏联共产党 ……………………172

    两面神亚努斯……………………………………………173

    意识形态专家与社会科学………………………………175

    意识形态专家们的创作业绩……………………………178

    在心理战中解除武装……………………………………181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专家——持不同政见者体系在行动……181

    新的权力中心……………………………………………181

    “萨哈罗夫行动”………………………………………185

    意识形态规则与维索茨基现象…………………………188

    分水岭……………………………………………………189

  第四节 西方势力的代理人进入政权………………………191

    领导层的状况……………………………………………191

    “元老派行动”…………………………………………192

    “基苏尼科行动”………………………………………194

    通向死胡同之路…………………………………………198

    信仰的丧失………………………………………………200

第四章 苏联的崩溃………………………………………………203

  第一节 组织措施……………………………………………203

    美国的新战略……………………………………………203

    更换领导干部……………………………………………206

    夺取大众传媒……………………………………………210

    搞乱经济…………………………………………………212

    破坏管理…………………………………………………214

  第二节 信息进攻与意识形态掩护…………………………218

    火热的列宁主义者戈尔巴乔夫…………………………218

    新思维……………………………………………………221

    改革时期信息战的基础…………………………………225

    世界观大转变……………………………………………229

    意识形态高潮——尼·安德列耶娃的信………………234

  第三节 爬行政变……………………………………………239

    大众迷失方向,新的迷信确立…………………………239

    “选举”行动……………………………………………244

    抵抗的最后尝试…………………………………………246

    非国有化、非苏维埃化、非联邦制……………………255

  第四节 魔鬼…………………………………………………260

    群魔乱舞…………………………………………………260

    摈弃苏联的过去…………………………………………264

    斯梅尔佳科夫的继承人…………………………………270

    魔 王……………………………………………………278

    关于第三阶段的小结……………………………………285

第五章 混乱时期 战后的战争…………………………………288

  第一节 混乱时期……………………………………………288

    俄罗斯的悲剧与西方的胜利……………………………288

    大混乱时期………………………………………………291

    艾伦·杜勒斯展开了行动计划…………………………297

    大众传媒是推行“改革”的保证………………………301

    铲除历史记忆……………………………………………306

    三位一体:神话漫天飞、戈培尔手法、黑话泛滥……310

    新世界观,新信仰………………………………………315

  第二节 消灭俄罗斯的计划在实施…………………………318

    肢解苏联与俄罗斯………………………………………318

    毁灭工业…………………………………………………321

    毁灭农业…………………………………………………327

    毁灭国防潜力……………………………………………331

    毁灭科学…………………………………………………338

    打击卫生保健事业,传染病猖獗………………………345

    灭绝俄罗斯人口…………………………………………351

  第三节 美国为建立世界统治而进行的信息战……………360

    新信息战的出现…………………………………………360

    俄罗斯的最后防线………………………………………364

    美国反对穆斯林世界的斗争……………………………369

    在东亚和东南亚的行动…………………………………371

    西欧与美国………………………………………………373

    美国与犹太人的未来……………………………………375

    关于美国的全球战略……………………………………385

    美国是世界霸主…………………………………………391

结束语………………………………………………………………401

试读章节

改革时期信息战的基础

改革时期信息战的主要结构是一个三部曲:纠错一深化一破坏。第一个阶段的任务是纠正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在前一时期造成的频频出现的荒唐事件和过火行为。这个阶段客观上获得了社会的支持。深化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它在舆论摆向相反方向的过程中发生了,但还不是很明显。可是后来,现有证据表明,戈尔巴乔夫直接介入了行动,他的言行从比较温和和理智逐渐变得极其强硬。他和他的集团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一系列决定,正是这些决定标志着信息战从深化阶段向破坏阶段过渡。而对于社会舆论来说,由于大众传媒的强烈影响,向最后的破坏阶段的过渡搞得神不知鬼不觉。在所有关键性问题上,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此时,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与苏共中央并列的第二权力中心。在苏联,每家都有电视,许多出版物的印数达到数百万份。直接影响人们行为的大众传媒观点每天都在进入人们的头脑。实际上,信息心理战第三阶段一开始,大众媒体就转到了戈尔巴乔夫集团的控制与指挥之下,并开始独立于中央委员会和苏共的其他机构。所有关键岗位也逐渐转入第五纵队之手(即开始为西方所控制)。苏共中央出版社成了印制反民族出版物(如B·科罗季奇的《星火》杂志)的中心。

大众传媒把自由这个概念捧上了天。大家都很清楚,以前意识形态领域有种种限制和障碍,对信息报道有严格审查措施,常出现毫无道理的封禁。所有这一切的确本该抛弃。但受同一中心指挥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是根据第五纵队的计划行事的。多兀论的表象,掩盖了大众媒体上开展的一场精心组织的有目的的运动。它把矛头指向国家生活的根本。起领导作用的小集团都由往日热忱的“列宁主义者”——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亚·雅科夫列夫、瓦·梅德维杰夫、维·科罗季奇、德·沃尔科戈诺夫等)组成。这些人从前对异己思想口诛笔伐,推行严格追剿“反社会主义”观点的新闻与书刊检查制度,而现在都摇身一变,成了竭力反对“极权主义”苏维埃国家和同样“极权主义”的70年历史的斗士。他们与连续在自己的讲话中大谈社会主义伟大、必须遵奉列宁遗训和纠偏的戈尔巴乔夫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上述三个阶段中的四个具体事例。

1.与80年代初形成对照的是,坦率真诚、公开性和纠错的口号给人以更多的希望。但是,这些口号以及与这些口号相关的种种问题,却逐渐变成了重新开始攻击斯大林并随后开始攻击整个苏维埃历史的工具。前面讲过,斯大林时代已经从地平线消失了。现在人变了,情况变了,问题也变了。可是关于现实问题的讨论却逐渐被反斯大林言论偷换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报》(主编是戈尔巴乔夫)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贬损过去(从1917年开始)的揭发材料。情绪越来越趋于白热化。赫鲁晓夫一苏斯洛夫40年来的宣传达到了目的。对斯大林时代竭尽攻击污蔑之能事,把那个时代的人都说成是木头人。然后,整个苏联时期都被戴上“极权主义”的帽子,涂抹得一团漆黑。报刊上甚至有人说,战争能取得胜利只是靠了督战队(人们因为害怕来自背后的子弹)和填满德军战壕的尸体(例如,有人居然言之凿凿,说朱可夫曾经用尸体填平壕沟,让军队踩着通过)。

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但在末尾有明显的加速,从最初的纠错到彻底否定苏联的过去,其潜台词是把苏联人变为次等人。

2.80年代初,计划经济中的困难越来越严重。以前,正是计划使国家实现了强有力的飞跃,得以集中力量于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并使国家成为超级大国。但是渐渐地出现了不良趋向:高度集中、制定毫无进取心的计划、半截子工程、库存超标、计划僵硬等等。改革势在必行,但戈尔巴乔夫及其同伙实际上是在搞垮经济(其具体措施可见第4章第1节)。经济上的混乱已经过了极限,而大众传媒却还在宣布罪魁祸首是计划体制,而且被扣上了行政命令体制的帽子。于是,本来是令西方感到妒忌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和计划,反倒成了“令人羞愧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巨大的成就,什么超级大国,有的只是一个不开化的国家,只是苏联佬,在世界上只能算做二等公民。

3.改革开始以前,首先在思想生活领域曾有过许多严格规定。由于为改革奠定基础而特别受到推崇的著作都是一些像列·伊·勃列日涅夫和康·乌·契尔年科的“文集”,像意识形态专家们撰写的《科学共产主义》之类的博大精深的著作,像维·科罗季奇的《仇恨的面孔》那样思想性高不可攀的成果,以及由意识形态专家撰写的关于先进人物的著作。与这批“伟大著作”相对立的是,一批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侦探小说、移居国外的苏联侨民著作、抽象派艺术家的绘画作品等等等等,统统被宣布为唯心主义,遭到查禁。当这个毫无道理的禁区被取消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但是这种装腔作势的公开性却渐渐转化成对于整个苏联过去的诋毁,它集中在各种真真假假的“历史污点”上。大众传媒的做法低级庸俗。它们需要轰动效应。性的问题五花八门,沉渣泛起。开放妓院和卖淫合法化呼声日高,对各种性变态兴趣陡增。一股猛烈的反文化巨浪正在袭来。它能带来利润,还能得到拨款,而苏联曾经拥有的大量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却完全消失了。正如人们所说,印刷出版方面的限制取消了,科学出版物却消失了,相应的书店和有关图书发行部也关门了。“这么一个民族,还要科学干什么?”——有一篇文章竟这样写。

4.80年代前夕,苏共内部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消极因素:形式主义;以任命取代选举;党内领导干部素质降低;入党不是出于信仰,而是为了往上爬。因此,提倡一切问题都可以自由讨论、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取消各种特权等做法受到普遍赞许。但形势发展越来越深入,致使看起来苏共走过的这条路上不公正之处比比皆是。最后竞宣布为有罪。狂涛浊浪朝列宁袭来,对他的造谣污蔑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我们这个国家本世纪以来走过的道路竟也被说成是反文明的和有罪的。实际上,镇压在各个层次上发挥着监督作用的苏联共产党,就为全面地、不受监督地盗取一个超级大国经过多少代人创造出来的国家财富扫清了道路。这一过程以戈尔巴乔夫在第27次党代会上发誓忠于党和列宁为开端,而结局则清楚地反映在《独立报》的一篇文章中:

民主应该从悔过开始。应该从禁止共产主义,禁止它的意识形态、政策和实践开始。自命为共产主义的党,在民主的俄罗斯应当被宣布为非法。

“纠错一深化一破坏”三部曲堪称改革时期信息战的标准模式。就其显示的力量、出人意表的程度和效力而言,它们可以与以往最出色的行动相媲美。得到大多数人支持的最初阶段,借助钟摆效应,毫不显眼地转入了第二阶段。然后,在以苏联共产党名义行动的戈尔比集团与“独立”的大众传媒共同努力下,社会又进入了破坏阶段。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部分试图捍卫苏联利益的高层领导人那里。所有注意力都被锁定到第一阶段,而戈尔巴乔夫的破坏性活动始终是在暗中进行的。利加乔夫和雷日科夫在他们的回忆录中写道,他们相信了戈尔巴乔夫三年。他们没有意识到,毫不留情的信息战正在进行,于是他们自己也将死在信息武器的枪口下。P.225-229

序言

  记得那是2001年5月初的一个阴雨天,我同本书作者之一谢列平对坐在莫斯科市中心最繁华的特维尔大街中央饭店的一间办公室里,面前放着的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窗外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俄国首都经过了十年“改革”后的生活正在这条最富于代表性的大道上流淌。时间对于俄国来说是富于象征意义的:“改革”经历了十年,一个年轻力壮的总统普京取代了健康状况朝不保夕的叶利钦,也已经转眼一年。人们对于俄国的历史和现实充满了反思,对于它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话题自然是这本在俄国知识分子圈子里轰动一时广为流传的书。应我的请求,作者同意由我负责把这本书译成中文出版。谢列平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热切。这是一种期盼更多的人对自己思想观点能够有所了解的热切,这是一种期盼自己民族以血泪换来的教训能够被朋友认识的热切。我理解这种热切。  苏联是信息心理战的失败者,在战争最后,一个堪与美国匹敌的世界超级大国垮掉了。这场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也叫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型战争,其矛头是针对民众的思想意识。进攻一方施加了强大的信息心理影响,最终控制和操纵了公众意识,并使整个社会意识屈从于攻势。于是,信息心理战在内外力量的协同配合之下,使人们接受了现实的假象,生活在幻想世界,从而采取了大规模自我毁灭行动。作者认为,这就是苏联垮台的主要原因。  作者写这本书,抱有强烈的警示目的。“信息战的后果可能比生态危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趁现在还来得及,必须对这一威胁的实际规模有所认识,并就即将来临的危险向人类发出警告”,因为,当时远非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那是一场同每一个人休戚相关的战争,而事后也“远非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信息战后果可能造成的威胁。”苏联人民则亲身体验了这场战争的可怕后果——文明毁灭,文化毁灭,就连民族也濒临人口灭绝。作者在书中引用大量素材,详细地叙述了信息心理战发展的阶段和过程,从理论上分析了施加心理信息影响的基础和方法,分析了社会意识变化的原因、历史过程和后果。  本书第一版于2000年1月出版后,一万册立即一抢而空。书中的思想观点受到俄国科学院的学者们、国家杜马和联邦院左翼和右翼的政治家们、俄联邦总统办公厅及政府的官员们、实际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高度重视,引起极大兴趣。随后立即再版,又是一抢而空。

我们之所以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因为相信它不能不引起中国各级领导乃至理论界和读书界的重视。多年来苏联解体的原因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得不到满意的解答,一团乱麻般的事实得不到梳理,还有许多重要的事件由于跟踪不够,被研究者遗漏疏忽了。难得有这样一部条理分明、观点鲜明的著作,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俄罗斯十余年来的沧桑巨变,尽管我们难以对其中的所有论点表示同意,但对我们真可谓启发良多。细想起来,这里也许还有另外一层更为重要的意思,那就是我们也许不该将作者们的警告等闲视之。因为信息心理战的威胁,已经成为我们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的人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而研究苏联解体的教训,正可以补足我们这条不应有的短腿。

                徐昌翰

                2002年5月26日

后记

现在,让我们来展望人类发展的前景。俄罗斯社会生态运动领导人斯维亚托斯拉夫·扎别林在他的书中写道:

以大量广告充斥于媒体的现代消费社会,是注定要没落并正在消失的文明的价值的极限表现形式。它吞噬了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向生物圈抛出了几乎全部废弃物。它应该对在我们眼前毁灭的成千上万种生物和千百万人的死亡承担责任。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智能动物的社会,人的品质受到了排斥和压制。

把尽量占有作为生存目的,把竞争、暴力甚至凶杀作为达到目的、规范人际关系、规范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规范国际关系、人和其他种类生物即大自然之间关系的主要手段——这就是消费社会的基本特点。但这些特点却一直被刻意宣传为美德和推动进步的力量。

这个社会是没有前途的。生物圈必将以某种方式去消灭它,同时自身也会起不同程度的变化。

虽然消费社会没有前途,但这个注定要灭亡的社会还在控制人们的思想。由于90年代的信息战,以及摇身一变成为“改革家”的前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为首的第五纵队的活动,使俄罗斯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或是形象地说,第四世界国家。在俄罗斯,工业、农业、科学和技术、军队和现代化武器、教育与文化在一步步被摧毁,食品安全和国防能力下降到危险的临界点之下,流行病已构成实际威胁,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所有这一切都是打着“市场”、“民主”、“人权”的旗号,在向“开放社会”过渡的口号下实现的。所谓“开放社会”,应理解为西方社会,具体说即美国社会。这个社会给人类准备了什么呢?我们应从制度内部去进行分析。为此,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开放社会”的两位大理论家提供的证据吧。

在写作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末期、曾经轰动一时的名为《历史的终结?》的一篇文章中,弗朗西斯·福山写道:

自由主义已没有任何有生命力的选择……我们目睹的不仅是冷战的结局,或是战后某一历史时期的结束,而是整个历史的结束,是人类意识形态历史的结束,是西方自由化的民主成为万能的最终统治形式。

福山把民族划分成历史民族和后历史民族。如果说前者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冲突和饥饿,那么困扰后者的只是后历史时期寂寞的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等问题。不清楚的是,开放的自由社会的理论在实质上究竟与希特勒的观点有何不同。希特勒致力于为高贵的雅利安民族造福,把其他民族说成是劣等民族。而“开放社会”的理论家则把历史民族说成是优等民族,把生活在贫困线上的40亿人,即世界2/3的居民列为后历史民族。贫困人口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贫困无助,沦落到与奴隶等同的非人处境。

开放的自由社会的另一位著名理论家、金融家乔治·索罗斯注意到美国社会可能出现不稳定。他在《资本主义的威胁》一文中写道:

资本主义有一个主张——对一切均可放任。这个信条的基础在于,对个人利益无节制的追求就是对公众最大的造福。如果一切均可放任、看不到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毫无节制,那么,现在我们这个虽不完善但已被认定为开放社会的制度,必将遭到毁灭。

索罗斯批判了“对市场魔力的信仰”,他指出,市场理论基础的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即:不应该把供求独立性的理论视为合理的理论。他说的这个话实际意味着,如果美国以“改革家们”在俄国运用的原则(即放任的原则)来指导,那也得垮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索罗斯关心的是美国社会。

索罗斯在这篇文章中指出了市场理论的内部缺陷。这些理论本来就是故弄玄虚的东西,然而大众媒体却在不厌其烦地往俄罗斯居民思想中灌输。如果这里把索罗斯的话同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问俄罗斯时发表的讲话加以比较,就会看出有意思的地方。克林顿当时几乎是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俄罗斯继续进行“市场改革”,或者换句话说,要继续进行消灭科学和灭绝俄罗斯民族的过程。时间会流逝,但俄罗斯科学被摧毁这件事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因为俄罗斯科学本可以在克服全球性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不应该把世界走向深渊的罪责都推到克林顿一个人身上。他只是制度的一部分。前引扎别林的书中写道:

……所有的人都想活,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同一个目的。但制度的力量更强,它迫使为它服务的人们努力去达到有害于自己的目的或是下台。也许,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意义上)国家美国的副总统戈尔,可以成为这方面最鲜明的例子。他的著作《平衡的地球》是一本畅销书,他作为颇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保护环境平衡议员团”的主席,其活动有力地证明他本人是一位同生态危机做坚决斗争的勇士。为了防止生态危机,作为生态专家,他本应支持改革后的俄罗斯成为高科技国家,即让它的技术符合生态要求。但作为美国副总统,他却希望最大限度地削弱这一战略竞争对手,因此做出了完全相反的举动:以自己全部才干去促使俄罗斯变成原料供应地和带头搞全球污染的国家,而这将使国际社会在环保上的努力化为乌有。要说作为生态学家的戈尔不知道自己在搞什么,实在令人难以相信。他是知道的。但作为副总统他还是这样做了。不仅仅是对俄国。因此,面对着根据国家和商业组织目标制定决策的人们,去呼唤他们的良知,不仅收效不大,而且很不人道。他们对自己行为后果了解得并不比我们差。他们或是感到痛苦,或是——为了不至于发疯——有意无意地编造出一些无懈可击的辩护理由,而对合理的论据则装聋作哑,置若罔闻。

在消费社会系统中,信息作用导致人们无法真切地理解世界和各种事件,一切就像在哈哈镜中。众所周知,错误的知觉是导致鲸一类高等动物死亡的原因。鲸是“自愿”冲上海岸的。看来,等待现代消费社会的也将是这样的结局。人类很可能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它的未来将是建立一个新型奴隶社会。理由是:在古代,奴隶制建立在作用于人的肉体基础之上,而现在,则被信息作用所取代。

现在远非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信息战及其后果所造成的威胁。形势与50年代初期有些相似。当时,美国曾计划向苏联投掷300颗原子弹,根本不考虑这样也会给盟友西欧人民带来致命的后果。美国为统治世界而进行的信息战同时可能造成什么样的附带后果,暂时还无法预料。但不能排除其后果要比生态危机更具有危险性。因此,趁现在还来得及,必须对这一威胁的实际规模有所认识,并就即将到来的危险向人类发出警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