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惟我独赢(埃利森和他的甲骨文帝国)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美)卡伦·索思威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著作全面记述了拉里·埃利森光彩再又富有争议的事业。埃利森凭借自己的决心和野心一手创建了甲古文公司,并使之跻身美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列,但他难以捉摸的管理风格使公司不断徘徊于成功与灾难的边缘。书中对埃利森的才华和贡献表示信任的同时,也发出了一个敬告:天才人物的个性可能成为他自己公司的最大敌人。

目录

序言

  “众人皆败 惟我独赢” VII

第1章  终有一别 1

  “谁最快成为靠近拉里的人 谁就最快倒台”

第2章  拉里是何许人 25

  他深夜躺在床上仍头脑清醒

  想着如何使甲骨文以及他自己成为老大

  超过微软 超过所有人

第3章  创业之初 49

  甲骨文在IBM眼皮底下占领了一个新市场

第4章  岌岌可危 67

  甲骨文陷入混乱

第5章  拯救甲骨文 87

  拉里雪中得炭

第6章  重塑甲骨文 103

  艰难的成长

第7章  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25

  个人电脑是一种荒唐的设备

第8章  甲骨文战舰转向 143

  拥抱互联网

第9章  甲骨文备忘录 P63

  别再责怪客户

第l0章 直击要害 P89

  “我们正在踢ASK的屁股 捍卫自己的荣誉”

第11章 艰苦奋战 209

  “让业内那么多人乐见你的灭亡 这真不算什么好事”

第12章 宗教狂热还是企业文化 231

  “我会为你购买……非常昂贵的通用电气公司 甚至星

  期五的晚餐”

第l3章 在悬崖边 251  

  整个甲骨文都在盯着悬崖边缘

致谢 267

作者简介 269

试读章节

2U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微软、苹果、Sun等技术巨头迅速崛起,在它们之中,甲骨文或许是领导人与其企业根基最靠近的公司。这要归功于公司那位魅力非凡、霸气十足的创始人——拉里.埃利森,他现在仍以当初创业时的方式在经营公司:自己居于中心地位,从广告到高管的招聘及解雇,一切都要自己做主。“拉里是那种传统的企业家,公司大事小情都要事必躬亲。”汤姆.西贝尔说。他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因为他曾经是甲骨文的超级推销员,后来建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即西贝尔系统公司(Siebel Systems),该公司现已成为甲骨文的竞争对手.“在公司创建初期,拉里亲自做每项决策,掌控董事会,审批每一单大的销售合同。”西贝尔记得在1985年,当时甲骨文的销售额勉强达到2 00075美元,拉里预测很快就会达到1亿美元。“我们当时都认为他有点过于乐观,”西贝尔回忆说,但他们都未表示异议,结果获得了丰厚回报。甲骨文的股票期权使其很多早期员工成为了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

现在甲骨文已拥有475名员工和大约1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即便如此,埃利森的情感影响力仍非常巨大,有一幅图景最能证明这一点:在公司参加交易展时,在投影屏幕上总能看到他大步流星跨上讲台的情景。埃利森是个蹩脚的演员,但他喜欢表演——无论面对多少观众。了解他的高管说,在进行一对一的探讨时,只要准备充分,你还是有可能让埃利森接受与其意见相左的观点。但在众人面前,就算只有几个人,“拉里都感到必须去表演。”加里.布卢姆(Gary Bloom)说。加里曾是甲骨文的执行副总裁,从前的法定继任者,他在2000年离任后创建了自己的公司Veritas。“他通过这种马不停蹄的表演传播甲骨文的福音……他会说同样的台词,将同样的信息说上十遍,”无论在交易展上面对几千名客户,还是在产品开发研讨会上面对不同公司的管理者,他都是如此。根据首席解说员埃利森的说法,“甲骨文的福音”就是:(1)我们拥有出类拔萃的技术;(2)我们的竞争对手(他会经常点名)永远追不上; (3)你们应该购买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到——为你们提供从数据库到商务应用软件在内的所有东西。

谁都不可以夺去埃利森的光辉。谁敢尝试这么做就会被扫地出门。“谁最快成为靠近拉里的人,谁就最快倒台。”布卢姆这样说。在他明白埃利森永远不会让位给别人后,他就决定离开了。另一件事也可为证:雷.莱恩曾与布卢姆竞争甲骨文的第二把交椅,结果他离开公司的时间还比布卢姆早了几个月。甲骨文弥漫的“个人崇拜”气氛令少数人着魔,但同时使更多人感到寒心,后者之中就包括西贝尔、布卢姆、莱思,以及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推动甲骨文迅速成长的几乎所有高管。

埃利森不能容忍别人分享他的光辉,莱思的经历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2000年6月30日,莱恩正在俄勒冈自己的农场惬意地度假,这是他两年多以来的第一个假期,他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这位甲骨文的总裁已经53岁,他的确可以相当满意地回顾自己过去8年所取得的成绩。莱思高高的个子,体形保持得很好,头顶稀疏的红棕色头发,五官轮廓鲜明且端正。他于1992年加入甲骨文,当时公司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亏损1 200万美元,存在大量停工和跳槽的现象,不信任感在客户中间四处蔓延,因为公司售出的产品在重要时段运行不稳定。莱思是个性格温和的人,曾作为IBM的高管和博思咨询公司(Booz Allen)的顾问,他在这个危难关头与埃利森面对面深入交谈,终于使埃利森认识到,必须将甲骨文从一家“跟着感觉走”的公司转变为客户和华尔街可以依靠的公司。

埃利森是一位好高骛远的梦想家,莱恩是一位保守的顾问,他们两人的联手可以说是珠联壁合。到2000年,甲骨文已是一家身价100亿美元的公司——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软件制造商,而其股票市值已达2 200亿美元。它的数据库——信息仓库,为世界大多数最大、最强的公司输送力量。它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应用软件,用以控制一家公司的内部职能,这使它的年增长率达到50%。最值得称道的是,甲骨文已获得广泛尊重,埃利森被人们看作技术革命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个人财富甚至一度超过他的强硬对手——微软的比尔.盖茨。莱思的收获也不小。他已经拥有将近2000万股甲骨文的股票,而在几周后,他将再获得当时市值为7000万美元的股票。所以,在加州旧金山湾红木城甲骨文公司光芒闪耀的绿色办公楼里,一切好像一如往常……

事实却并非如此。

那是个星期五,莱思在他的农场突然接到了埃利森打来的一个电话,埃利森对打扰他度假表示道歉。“我当时正准备同两个朋友和(妻子)斯蒂法妮到罗格河去乘木筏旅游,”莱思回忆说,但一接到埃利森的电话,他就知道出事了。“我跑下楼,告诉他们我不去了,让他们出发。”

然后他回到电话旁,继续与埃利森谈话,其实莱思早就预料到,这次谈话早晚要到来。毕竟,他已经看到了一连串其他高管的离去,其中多数是敢于提出异议的人。不过,他还必须把戏演下去,所以就问埃利森,有什么事这么紧急,不能等他回去后再说。埃利森终于说出他的用意:他想收回总裁的头衔,将总裁、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三个职位集于一身。“有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莱思问。

“我要巩固权威性,”埃利森说,“你和我,我们俩都是头儿。关于谁真正负责的问题,我不想让大家产生误会。所以我想把这三个职位归入同一个办公室。”

“你是说你想让我走人?”莱思追问。

“这完全由你决定。”埃利森以他那种老套路回答,他从不喜欢直接 解雇人。

“可是,”莱思抗议说,“我没法想像你收回我的头衔,还指望我继续干下去。”

“如果你这样决定,我们就向世界宣布。”

接下来,曾三度离异的埃利森以他熟悉的字眼描述这次决裂。“这 场婚姻已经变味了。”他告诉莱思。

莱思感到很失落,同时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现在可以打开天 窗说亮话了。他让埃利森把甲骨文向世界宣布这一消息的新闻稿寄过去, 然后再拿出一份终止聘用关系的合同,以处理有关股票期权的问题。这 两件事埃利森都没有做,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方式,多名离去的高管曾起 诉甲骨文非法终止聘用关系,尽管莱思并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后来 我再也没有听到拉里的回音,”莱思回忆道,“第二天早上,我母亲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他离职的)那个消息。”之后莱思从未回他在甲骨文时的办公室。一位秘书寄来了他的个人用品。

有一个有趣的细节。为寻找那篇意义重大的新闻稿,我查阅了甲骨文的网站,结果发现所有提到雷.莱思的地方都被刪去了,就好像埃利森在篡改历史。莱思说,他通过小道消息听说,埃利森有一天在公司会议上大发雷霆,抱怨说“我满耳朵听到的都是雷.莱思”,然后下令将这个名字从甲骨文的网站上删除。事情过去两年多之后,莱思仍对此耿耿于怀,不是因为埃利森让他离开甲骨文,而是因为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如果你想解雇我,那就像个男人那样,面对面让我走人。”莱思说,“拉里本可以对我说,‘我认为你应该离开公司,这是退休金,花3到6个月过渡一下,与所有客户道别……’但不是这样,”莱思说,“他在电话上做出了结。”

埃利森小心翼翼,从不告诉其他高管莱思是被解雇的。而且他屡次故伎重施,总是在某人的股票期权快要兑现之前将对方解雇。“两周半之后我应该拿到约值7000万美元的股票,”莱思说。他相信,迫使他离职“显然是算好了时机,以避免兑现那些股票期权,虽然那笔钱对整个公司来说无足轻重”。埃利森让莱思辞职,既可以避免兑现股权,又不用支付遣散费。莱思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辞职总好于被别人从位子上硬拉下来。“他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让我辞职,”莱思说,“他非常清楚我会怎么做.在甲骨文,他是游戏的主人。我不会按照他的规则去玩游戏。”

莱思曾考虑提起诉讼,多年来很多被驱逐出甲骨文的主管选择这条路。“当然我有权提出诉讼,但到目前为止,我决定不这么做,因为我不想经历两年地狱般的生活。”除此之外,他毕竟还有2 000万股甲骨文的股票,这使他暂时还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在《福布斯》“2000年最富有的400人排行榜”上,莱思以8.5亿美元的净资产排名第338位,但由于甲骨文股价下趺,他在第二年未能上榜。到2002年年初,莱思所持的甲骨文股票价值已跌去一半多。)而且在甲骨文期间,他娶到了自己以前的行政助手斯蒂法妮。两人现在已有了两个小孩。他们还有三个家:一个在俄勒冈州的格兰茨帕斯市(Grants Pass),这是一个40万平方米的 农场,莱思可以在那里打猎和钓鱼;一个在南加州棕榈沙漠市(Palm Desert)的大号角路(Big Horn),还有一个在旧金山湾地区的高档住 宅区阿瑟顿镇(Atherton)。离开甲骨文之后的几个月,他因为具有在最 重要的技术公司的管理经验,所以找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成为了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公司的合 伙人,这是全球最重量级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莱思是由该公司最重要的几位合伙人亲自招入的,其中就有当时世界闻名的风险投资家约翰.多尔(John Doerr)。P2-6

序言

  人们经常将“众人皆败,惟我独贏”这句话与拉里.埃利森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多数人以为这原本就是埃利森的名言。实际上,这句话出自几百年前的成吉思汗之口。埃利森曾在谈话中引用这句话,然后非常干涩地笑笑,试图将自己与那种感觉拉开距离。但这句话已深入人心.因为埃利森作为甲骨文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他本身就像一位当代的成吉思汗,已将商业界的残酷无情提升成为一种精致的艺术形式。他的武器不是四处劫掠的游牧部落,而是他公司拥有的关键技术平台,是他开发技术的强烈意愿,是他对任何挡路者的极度蔑视。他所蔑视的人也包括他的下属,那些曾为他效命而被无情摒弃的人。他无法容忍任何胆敢反对他的人,他曾系统性地清洗甲骨文公司中多位极富才华的高层人士。在离去的人当中,很多已成为甲骨文公司的对手,如汤姆.西贝尔(T0m siebel)和克雷格.康维(Craig ConWay),还有些人已拥有辉煌的第二次事业,如雷.莱恩(Ray Lane)。但甲骨文仍在这些人的血液中流动。西贝尔是甲骨文的竞争对手西贝尔系统公司(siebclSystems)的掌门人,康维是仁科的掌门,而莱恩作为著名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KPCB)的风险投资家,正忙于寻找下一个甲骨文公司。

埃利森为他的公司取名为“Oracle”,意思是古希腊传说中来自神的预言,而这种预言是由某些人在恍惚状态中说出的。他的确好像在以一种神秘的方式领导自己的公司,宣示一些他人都必须遵从的见解,从而推动甲骨文公司向前发展。这些见解常被证明的确是远见卓识。比如他几乎第一个确认,软件行业必将超越硬件行业;再如后来他决定,公司的技术必须将互联网包括进去。他大学中途退学,起步时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都很差,曾经过艰苦的奋斗历程。他是个私生子,出生于芝加哥的贫困地区,但现在已跻身于世界最富有人士的行列,净资产达几十亿美元。埃利森靠着几千美元与两位朋友自力更生创立了一家小公司;他是一股力量,能够靠意志为公司赢得成功,能够慧眼识人,挑选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人才。现在甲骨文公司已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商。在走向事业巅峰的过程中,埃利森曾追求过几十位女士,曾与其中三位步入婚姻殿堂,曾被其中一位控告性骚扰。他学会如何驾驶战斗机和马克西游艇(maxi-yachts),学会如何收集日本艺术品。他能够针对任何事情侃侃而谈,从古代武士到现代的生物技术投资。埃利森更像是硅谷早期的人物和19世纪的攫财大亨,当时形形色色的梦想家根据自己的设想创建公司,并以自己的风格管理公司。

实际上,埃利森在2003年年中又一次展现了自己敢于推倒重来的魄力,又令世界大吃一惊。他发起对康维的仁科公司的恶意收购,因为该公司刚刚宣布一项计划,准备与一家较小的公司合并,从而取代甲骨文,占据商务软件领域的第二把交椅。虽然埃利森一直在玩弄并购的概念,如声称要收购苹果电脑和网景(Netscape),但在25年的历史上,甲骨文从未有大手笔的并购活动。这位首席执行官坚信甲骨文的技术在商务方面是最好的,而且无论如何,公司的文化是外部人员不太容易适应的。然而埃利森现在宣称,技术行业的竞争者数量在未来几年将迅速减少,所以显然他觉得,对仁科的收购值得一搏。软件行业的恶意并购并不多见,因为股票期权一旦兑现,那些优秀的程序员、推销员、营销人员就会拔腿开路。但在经济不景气和技术采购量滑坡的情况下,恶意并购,只为获得市场份额而非人才或知识产权或许会大行其道。若果真如此,则又是埃利森在领风气之先。

埃利森时而英明睿智,时而又偏执狭隘,时而循循善诱,时而又冷若冰霜,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又冷漠厌倦,他是21世纪各个大公司中最引人注目、最有霸气、最误入歧途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朋友共同创建甲骨文,将之建成数据库软件的领导者,而且他自己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超过25年.这使他成为技术革命者之中居领袖位置时间最长的人,就连他从前的对手比尔.盖茨也已退出了日常的管理工作。埃利森的领导地位从未中断,加上他拥有甲骨文l/4的股票,这使他能够牢牢抓住21世纪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就是成千上万家大公司对信息的控制手段。实质上,甲骨文是仍被“私人掌控”的最大的上市公司。数据库居于公司的中心位置,而甲骨文在数据库领域的地位就好比是办公软件领域的微软,虽然居垄断地位的微软占有的市场份额要高很多。然而,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的调查结果,到2002年年底,在多数大公司使用的Unix数据库中,甲骨文占有60%的市场,而就整个市场而言,甲骨文所占的份额是39.4%。《财富》百强公司中,一半以上认为甲骨文是更好的数据库供应商。

当甲骨文进入其第二个25年之时,它过山车般的历史就像一段古代的传奇,一位有缺点但魅力无穷的英雄居于中心位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几乎不复存在,因为过于激进的销售策略引火烧身,使之几乎破产。埃利森被迫起用外来的管理者,包括顾问雷.莱恩和经验丰富的首席财务官杰夫.亨利(Jeff Henley),他们三人对甲骨文进行重新定位,使之在20世纪90年代获得非凡的成长。埃利森被一位商业心理学家称为“彻头彻尾的自恋狂”,他拒绝承认最近甲骨文利润和盈利能力的滑坡部分源于人们对他的领导能力的失望,这些人既包括公司的员工和股东,也包括公司的客户。他的个性气息弥漫在甲骨文的公司文化中,使公司多处也是自相矛盾:它独立,它有能力面对众多批评进行创新,它因漠视客户需要而屡受谴责,它进行残酷无情的竞争。如果你访问甲骨文的竞争对手、合作者、用户、管理人员,他们总会表达出两种感情:对公司在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方面的成就的尊重,以及对公司人际关系糟糕状况的恼怒。

埃利森以及他的公司命运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这出戏还未落幕。在本书各个章节,我们将看到这个人物及其公司如何艰难起步,看到他们如何崛起成为巨大的力量,并惊奇地看到历史如何去报复一个刚愎自用的领导者。本书正文一开始展示了埃利森驱逐二把手雷.莱恩的场景,因为这位首席执行官觉得,莱恩曰益增长的权力威胁到他的领导地位。然后转而描述埃利森的成长历程,回顾他艰难的童年和他到硅谷的发现之旅。我们会看到,甲骨文一度曾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软件公司,甚至超过了其主要对手微软。我们将看到,甲骨文如何搁浅并最终重回正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埃利森正努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种更廉价的个人电脑的替代产品。我们会听到甲骨文客户的意见,由于甲骨文漠视他们的需要,他们已非常恼怒;我们还会听到甲骨文竞争对手的说法,他们正在努力利用用户的挫折感。本书结尾是对甲骨文独特文化所做的审视,这种文化完全来自于那位光芒四射的首席执行官;还有就是对甲骨文未来的预测一一拥有埃利森的甲骨文,或没有了埃利森的甲骨文。

无论甲骨文以后会怎样,回顾它的“心路历程”是绝对值得的,因为我们已不可能再看到埃利森这种难以抗拒的强力人物.今天的技术行业已十分壮大,将个性渗透到公司方方面面的个人主义的、反复无常的首席执行官已不合时宜。或许埃利森将成为最后一位,但他绝对令人难以忘怀。甲骨文的命运迟早会见分晓,但多年之后,埃利森以及他在旧金山湾海岸边创建的王国将成为传奇,一直流传下去。

书评(媒体评论)

卡伦.索思威克的这本著作全面记述了拉里.埃利森光彩而又富有争议的事业。埃利森凭借自己的决心和野心一手创建了甲骨文公司,并使之跻身美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列,但他难以捉摸的管理风格使公司不断徘徊于成功与灾难的边缘。对仁科公司的恶意收购就是极好的例子。拉里.埃利森以其高明的战略招数,挑起了企业软件领域一场新的竞争。

埃利森经常说“众人皆败,惟我独赢”,人们也经常将这句话与他联系在一起,所以多数人以为这是他的名言。然而这句话实际出自成吉思汗之口,不过它用在埃利森身上很贴切,不但能说明他对竞争对手的态度,而且能展现他经营甲骨文的方式。

在甲骨文内部,埃利森一次又一次地对“功高震主”的关键的运营人员、销售人员、营销人员进行系统清洗。埃利森痴迷于“绝对控制”,无法与曾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的副手共事,这种作风曾将甲骨文推向崩溃的边缘,而且很可能还会重蹈覆辙。

在2l世纪的大公司中,拉里.埃利森是最引入注目、最具影响力的领导者之一。《惟我独赢》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甲骨 文的产品如此重要,有这么多人依赖它们,那么为什么要将它们置于一个人的掌控之下?本书在对埃利森的才华和贡献表示信任的同时,也发出了一个警告:天才人物 的个性可能成为他自己公司的最大敌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