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驾车行驶吗?汽车在不同的外部行驶环境下能造成适宜的车内人工气候吗?在下雨、下雪时能保持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视野吗?……所有这些问题在本书中也都有所涉及。全书介绍了蓄电池与充电系统,照明系统,仪表,车身计算机,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讲解了上述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工艺及安全操作的知识。本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具有很高参考价值。
随着电气和电子元器件及其系统的迅猛发展,在最近几年,汽车电子在整个汽车的装备中所占的份额大为提高。在1980年每辆汽车的电气电子装备的成本平均仅占整个汽车总成本的0.5%,1990年达7%,2000年已高达17%,到2020年预测将要飙升至24%。
本书开头部分的“汽车电气系统”一章叙述了当前和未来的汽车电气结构、电路图和必须满足的要求。“电磁兼容与干扰抑制”一章清晰地说明:采用什么样的措施能够防止汽车电气和电子的各个系统之间发生干扰。
在汽车电气系统中,作为电能供给者的发电机、储存电能的蓄电池、起动机和其他一些用电器件(仪器、装置等)正不断受到更大的、多方面的挑战。为此,它们之间需要仔细匹配。本书“蓄电池”、“发电机”和“起动机”各章分别说明了这些汽车重要部件的结构和功用。作为这方面题材的补充,在“发电机和起动机的开发和生产”一章中阐述了质量管理,在“车间技术”一章中列举了各种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等。
“照明技术”一章叙述了现代前照灯系统(如光电子、前照灯与照明距离的自动调节)和其他照明如何实现最远的照明距离、最佳的系统光分布以及易于察觉目标。“风窗玻璃清洁”一章指出各种静音低摩擦清洁系统如何保证汽车在下雨、下雪行驶时驾驶员的视野。“照明技术”和“风窗玻璃清洁”两个系统在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微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一章涉及电子和微电子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说明了车用电子系统的重大作用。该章还介绍了半导体元器件和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制造技术。同样,汽车上的电子技术也反映在传感器方面,因为只有传感器才能检测出汽车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很多重要数据,并通过微处理器进行处理,从而发出控制命令。同时还着重介绍了各种类型和形式的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提供了不少传感器实例和处理传感器信号的各种集成电路。
最后两章是“汽车上的数据处理”和“各电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本书还提供了术语索引以及众多的相关缩略语,使该书成为“汽车电气与电子”方面内容丰富的参考书。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