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浩劫与辉煌”系列丛书之一。空前绝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史料上极富传奇色彩。本书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演义”体写历史,再现百战将军元帅的生平故事。艾森豪威尔、朱可夫、麦克阿瑟、蒙哥马利、巴顿、崔可夫、陈纳德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本书中栩栩如生,读来明快而真挚,不禁拍案叫绝!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战将星/浩劫与辉煌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兰芳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浩劫与辉煌”系列丛书之一。空前绝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史料上极富传奇色彩。本书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演义”体写历史,再现百战将军元帅的生平故事。艾森豪威尔、朱可夫、麦克阿瑟、蒙哥马利、巴顿、崔可夫、陈纳德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在本书中栩栩如生,读来明快而真挚,不禁拍案叫绝! 目录 Chapter 1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贫寒少年 婚恋生活 晋升之路 “霸王”行动 大学校长 竞选总统 我始终爱…… Chapter 2 战无不胜朱可夫 从上兵到元帅 坦克专家 1941年的列宁格勒 保卫莫斯科 斯人林格勒会战 政坛沉浮 Chapter 3 桀骜不驯麦克阿瑟 早年经历 走进二战 改造两点 从陆军参谋长么菲律宾军事顾问 血战巴丹 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 蛙跳战术 进下莱特 总州令当尖兵 主持日本投降仪式 改造日本 由朝鲜战争到解职回国 Chapter 4 稳扎稳打蒙哥马利 惟一的爱情_ 阿拉曼战役 辉煌诺曼底 两次访华 “我属于军队” Chapter 5 铁血豪胆巴顿 巴顿与战争 我不是笨小孩 尽显装甲部队威力 打耳光事件 诺曼底登陆 永别了,战场 与巴顿有关的名言 巴顿立体像 Chapter 6 骁勇善战崔可夫 崔可夫和第62集团军 贫寒的出身 崔可夫在中国 保卫斯大林格勒 攻打柏林受降德国 崔可夫的战略思想 Chapter 6 飞虎将军陈纳德 得克萨斯州的本部牛仔 陈纳德和陈香梅 陈纳德和宋美龄 陈纳德和“飞虎队” 陈纳德和史迪戚 陈纳德和蒋介石 难舍中国 陈香梅眼中的陈纳德 试读章节 艾森豪威尔,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铁路附近一个租用的房间中。他选择军人职业,并非完全出于个人爱好,也不是父母的意志,而是与他的家境有关。父母是自食其力的穷人。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半生艰难,最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于1862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芒特西尼。1885年和戴维·雅克布·艾森豪威尔结婚。她是个虔诚的教徒,当儿子去西点军校时,她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流了眼泪。她在晚年成了耶和华见证会的成员。她对艾森豪威尔的影响是巨大的,艾森豪威尔对她的母亲也做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她是一个劳动者,一个管理员,一个教师和向导,一个确实杰出的女人。”艾森豪威尔出世时,双亲除日常穿的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必需品外,一无所有。除了艾森豪威尔之外,其他的6个兄弟都没有受高等教育,艾森豪威尔也是选择了免费的西点军校读书,艰苦的环境和严格的要求,使艾森豪威尔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习惯和健壮的体魄。 少年时的艾森豪威尔脾气相当暴躁,只要他一发起火来,所有的理智都统统丢到了脑后,任谁都劝阻不了。 1900年圣诞节前夕,父母答应了艾森豪威尔的两个哥哥——阿瑟和埃德加的请求,准许他们到郊外去远足。 艾森豪威尔对此非常羡慕,他也想要像哥哥一样出去,于是他试探性地对父亲说:“我也想出去走走。” 见父母没有什么反应,艾森豪威尔觉得十分失望,于是他直截了当地对父亲再次请求:“爸爸,哥哥们要去郊游,我也想去。” 妈妈看了他一眼,微笑着对他说:“你年纪还小呢。” “我年纪还小?我不小了!为什么哥哥能去我就不能去?”艾森豪威尔因气愤而涨红了脸。 爸爸有些生气了,一拍桌子:“怎么那么多废话?不能去就是不能去。” 艾森豪威尔急了,大声喊道:“我就是要去!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那就打断你的腿!”爸爸吼道。 艾森豪威尔气愤极了,他觉得这个家庭给他的不是温暖,而是冷酷;不是平等,而是偏见。他一跺脚冲到院子里,捏紧拳头就往苹果树上猛击。 他一面哭一面狠狠地击打着苹果树,鲜血沿着他小小的胳膊流了下来。一会儿,双拳便血肉模糊了。爸爸见状,冲出门去,使劲地抓住他的双肩,才得以控制住他的疯狂举动。 艾森豪威尔委屈极了,一头扎倒在床上,脸埋在枕头里放声大哭起来。 母亲走到他的房间里,在他身旁坐下。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他的双手,细心地涂上止痛药膏,缠上绷带。 艾森豪威尔在母亲的抚摸下,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母亲拿开枕头,双眼盯着他,直到艾森豪威尔抬起头来。最后,母亲温柔地对他讲:“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加伟大。” 母亲这句看似寻常的话,跟随了艾森豪威尔的一生。他在76岁时提笔写道:“那一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的确,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比能够拿下一座城市的人更加伟大。那一直是我一生中最为珍贵的时刻之一。” 除了学习,运动、狩猎和钓鱼,几乎是少年艾森豪威尔生活的全部。他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些活动,生活将如何持续下去。 然而命运向他发出了严厉的挑战——一场富有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有一回,他在打橄榄球的时候,一个对手猛地斜传过来。他躲闪不及,被撞倒在地,膝盖也被摔破了。他忍痛爬了起来,看见鲜血透过破了口的裤子流了出来。摔破膝盖是常有的事,他心疼的是那条新买的裤子。 由于没有流太多的血,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第二天便照常去上课了。回家时,他偶尔扯动了一下伤口,一阵钻心的疼痛排山倒海般袭来,他颓然倒于沙发上,晕了过去。 闻声赶来的母亲吓了一大跳,赶紧把他扶到了床上,她惊异地发现,原来伤口已经感染了。 父母感到事态有点严重,赶紧请来医生为其诊治,但医生的药物并无回春之效,他的伤口感染一天天加重,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他数度昏厥,昏迷不醒。 医生对他的病十分尽心,他每天都跑来两到三次。母亲更是精心地为其擦拭伤口,消炎的药物用了很多,但艾森豪威尔的伤势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病毒洪水猛兽般地在艾森豪威尔体内肆虐着,炎症继续从腿部向腹部可怕地蔓延着。 医生专门从托贝卡请来一位医学专家。这位专家经过认真细致的查看,对艾森豪威尔的父母说:“挽救这个孩子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截肢。” 母亲伤心极了,她试探性地询问专家和医生:“难道除了截肢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两人果断地摇了摇头。 艾森豪威尔渐渐地苏醒过来,隐隐约约听到了母亲和医生的谈话,他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请求道:“绝不要把我的那条腿截掉。” 病情还在继续恶化着,艾森豪威尔把自己的哥哥埃德加叫到病榻前,焦灼地对他说:“哥哥,他们想要把我的腿锯掉。我要你阻止这一切。我宁愿死掉也不愿失去双腿,记着。” 从那以后,埃德加就一分一毫也不离开弟弟的床榻。医生提出要实行截肢手术,埃德加百般阻挠,决意不让医生动手。 “你们不能动手,你们没有权利让我弟弟变成残废。” 医生发怒了:“你还算他的兄弟吗?你知道吗,你这样是害他,是谋杀。” “不,不,我们谁都没有权利让小艾克成为残废人!如果我违背诺言,他将永远不能原谅我。”埃德加寸步不离地看护着弟弟,不让医生近身。看到这里,母亲心软了。她含着热泪对两位医生说:“我们不能代替儿子作出决定。让我们共同祈祷上帝,祈祷奇迹的发生吧。” 奇迹竟然真的发生了。 一个星期之后,小艾克结实、健壮的肌体战胜了病魔。 1911年6月,艾森豪威尔21岁时靠自己的努力进入著名的西点军校。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学会了如何行军,如何使用步枪和小型火炮,如何骑马,如何架桥。他还清楚地知道,一名陆军军官应当怎样才够格。他学习的军事艺术史课程介绍了许多历史和当今伟大的将领,仔细地给军校学生们描绘过理想军事领袖的形象。 西点军校的学习训练虽然十分刻板,但它使艾森豪威尔懂得了礼仪、传统,以及军人的天职。在他入学的第一天,当他站在检阅台上,目睹一队一队的学员穿着笔挺的军服、扛着油光锃亮的武器、踏着雄壮的军乐的节拍。整整齐齐地进行分列式表演时,年少的艾森豪威尔被深深地感动了。在他眼中,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不是由一个个军人组成,而是由一个整体、一种精神凝成的。在校学习期间,艾森豪威尔的成绩并不特别突出。1915年6月,艾森豪威尔在西点军校毕业,被授予少尉军衔并被派到休斯敦港口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留在国内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P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