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对经济生活中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的统计技术原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时间数列、统计指数、抽样调查、假设检验、相关与回归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等。注重经济生活中的统计应用性,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统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财经类专业教材,也可作为MBA、EMBA教材,还可供从事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参考。
“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以社会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统计现象的方法论科学。
本教材是基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统计制度的改革,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编写的。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指导,立足于统计方法论的视角,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着力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系统思维方式与分析能力,侧重于统计方法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突出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教材通过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剖析,紧密结合我国现代经济建设与改革的实际,从经济统计学与社会经济现象的结合点上阐述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力求在编写上有所创新。
本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统计工作过程的角度,以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核心,根据统计教学的实际需要构建本教材的内容体系,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国民经济统计等方面组织教材内容。
(2)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信息资源的采集和分析趋于复杂的特点,顺应了国际经济统计科学发展的趋势。本教材力求把数理统计方法和社会经济统计紧密结合,解决“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两门课程内容重复和理论脱离实际、方法脱离对象的弊端。
(3)注意把理论体系的严密性同教学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连贯性统一起来,努力反映长期教学实践的经验,在内容编排、概念阐述、图表配备、例题选择、附表应用等方面都能符合课程教学法的要求。
(4)从国外教材中吸收精髓,特别在内容紧凑性、语言生动性、例题实践性等方面进行创新,使本书成为统计思想的入门教材。
本书可作为经济及管理类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和MBA硕士生的必修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领域的统计实务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五、八、十、十一章由王莹编写,第一、四、九章由徐颖编写,第二、三、六、七章由王军编写。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张汇、王婷婷、傅书勇、张斌、赵炯、韩洪等同学在资料收集、书稿校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同时,编者还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教材和出版物的相关内容,在此向它们的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当及错误之处,衷心希望得到专家、同仁及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者
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