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名家收藏趣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作者 章用秀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共选取100位古今名家——包括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作家、诗人、著名学者及其他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从他们一生的收藏活动中撷取一些令人感悟的逸闻趣事和生活片断,并配以人物简介和相关图片。通过名家收藏趣闻和他们所钟爱的五花八门的收藏品,折射出他们的生活情趣、理想抱负、人生追求、情之所系和成才道路,同时以作者对收藏的认知与体会,扼要点出内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让读者了解名人的收藏经历及其中的甘苦与奥秘,让热爱收藏的朋友增长收藏知识,提高收藏档次,让那些尚未走上收藏之路的朋友也能从中获益,在轻松愉快中得到娱乐。

目录

序………………………………………章用秀1

苏轼………………………………………l

李公麟……………………………………4

米芾………………………………………6

赵佶………………………………………9

李清照……………………………………ll

赵孟坚……………………………………l3

沈周………………………………………15

范钦………………………………………16

祁承□……………………………………17

米万钟……………………………………18

张 岱……………………………………20

徐乾学……………………………………21

孔尚任……………………………………23

黄任………………………………………25

安岐………………………………………27

高凤翰……………………………………30

金农………………………………………32

纪昀………………………………………34

汪启淑……………………………………37

毕沅………………………………………39

阮元………………………………………4l

瞿铺………………………………………43

鲍康………………………………………44

戴熙………………………………………46

陈介祺……………………………………48

潘祖荫……………………………………52

吴大徵……………………………………55

刘铭传……………………………………57

丁 丙……………………………………59

王懿荣……………………………………60

陈宝琛……………………………………63

张謇………………………………………64

徐世昌……………………………………67

刘鹗………………………………………69

端方………………………………………72

黄宾虹……………………………………74

庞元济……………………一……………78

罗振玉……………………………………80

方若………………………………………84

方尔谦……………………………………86

傅增湘……………………………………88

梁启超……………………………………90

沈钧儒……………………………………96

陈叔通……………………………………98

王襄………………………………………100

周今觉……………………………………102

于右任……………………………………103

李叔同……………………………………105

鲁迅………………………………………107

叶恭绰……………………………………111

沈尹默……………………………………113

钱化佛……………………………………114

谢无量……………………………………118

徐世章……………………………………119

张子高……………………………………123

唐源邺……………………………………125

张钫………………………………………126

董必武一…………………………………128

袁克文……………………………………130

胡适………………………………………132

周叔□……………………………………134

刘伯承……………………………………136

周瘦鹃……………………………………137

吴湖帆……………………………………140

刘质平……………………………………143

梅兰芳……………………………………145

郑逸梅……………………………………148

钱穆………………………………………155

徐悲鸿……………………………………156

韩慎先……………………………………160

张伯驹……………………………………163

张叔诚……………………………………168

郑振铎……………………………………170

林散之……………………………………175

张轮远……………………………………177

老舍………………………………………179

张大千……………………………………181

李苦禅……………………………………185

顾梅羹……………………………………188

冰心………………………………………190

谢国桢……………………………………191

李一氓……………………………………193

邓颖超……………………………………195

叶灵凤……………………………………196

苏宗仁……………………………………198

钱君句……………………………………200

尹润生……………………………………204

钱镜塘……………………………………206

叶浅予……………………………………209

钱钟书……………………………………210

唐云………………………………………212

邓拓………………………………………216

李鹤年……………………………………218

王世襄……………………………………221

齐治源……………………………………226

周绍良……………………………………229

田家英……………………………………232

陈玉堂……………………………………236

华非………………………………………239

三毛………………………………………242

试读章节

苏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嘉韦占年间进士。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安置,他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移知汝州。哲宗元祜时,累官翰林学士兼侍读。又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召为翰林承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被贬谪惠州、儋州,死于常州。他学识渊博,才情卓绝,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工诗擅词,开词中豪放一派。又擅书法,长行、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擅画竹,喜作枯木怪石。诗文有《东坡七集》。书法存世者有《黄州寒食诗》等。还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石痴”得“雪浪”

苏东坡可谓“石痴”,他自称得石298枚。有一次,他意外地在州学后圃得白脉黑石,纹理似奔流江水,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他亲自找石匠雕就丈八盆,把石放于盆内,激水其上,怪石即刻现出,似雪浪翻滚,于是赐名“雪浪石”,并将存放之斋室定为“雪浪斋”。

“稀世之宝”仇池石

苏东坡因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而被降级。在他被贬期间,特别喜欢那些丑而雅、丑而秀,洋溢着浩然正气的怪石。一次,他的表弟程德儒送给他两块岭南奇石。一块为绿色,一块为玉白,石上山峦迤逦,有云穿于山脊。他十分珍爱,便借杜甫“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的诗句,将其名为“仇池石”。他把这两块奇石藏于书斋,置于案头,每每观赏,发出自豪的议论:“仆所藏仇池石,稀代之宝也。”他还把自己写的杂文、随笔两卷定名为《仇池笔记》。

重金购藏四门图板

苏东坡于治平年问任陕西凤翔府签书判官之职。公务之余,常深入民间收集古器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曾藏于长安古寺的经龛四门菩萨木刻图板。苏东坡慧眼识宝,遂以十万钱商购收藏。东坡何以对其产生兴趣呢?他在熙宁元年(1068年)所作《四菩萨阁记》中说:“长安有古藏经龛,为唐明皇时所建,其门四达,八板皆为吴道子画。”原来这菩萨图板乃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所画。东坡以重金购下四板,十分惊喜,常常与客观赏。他在凤翔任职期满回京,即与其父苏洵鉴赏,苏洵也喜爱玩赏古物。还有其弟苏辙也与父兄有同好,可谓一家都是收藏迷。苏东坡在其父苏洵病逝后,即携四板及其他藏品回到眉山故里。

“以武换文”得石砚

苏东坡在元丰七年(1084年)至当涂,到了郭正祥家。酒后醉画竹石于墙壁,诗云:“平生好诗仍好画,画墙夤壁长遭骂。”但画到郭君墙上却是“不嗔不骂喜有余”,且送一双古铜剑给他。不久东坡又见张近家中有“龙尾子石砚”,便欲以铜剑相易。此番“以武换文”,东坡振振有词日:“我家铜剑如赤蛇,君家石砚苍璧洼。我得君砚亦安用,雪堂窗下尔雅笺出虾。”张氏素喜东坡文才,也很豁达,他不收铜剑,只将石砚送他。东坡不忍,诗中说:“试问君砚求余波,诗成剑往砚应笑。”遂将剑送给张君。P1-2

序言

收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雅而又充满情趣的活动,是一个博大精深、扑朔迷离的奇妙世界。古往今来,它曾使无数文人骚客、布衣百姓倾倒在它的脚下,同时也造就和磨炼出~批批人品高尚、学识渊博的学问家。

收藏具有娱乐性,它能拓展和延伸人们的生活空问,使人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明人董其昌《骨董十三说》认为,品玩收藏品有助于消除疾病,延长寿命。这种活动可以与古人精神连通,抒发郁结于心中的闷气,收敛放纵不羁的恶习,实为达人高士澄怀涤虑、与物熙和的风流境界。

收藏带给人的美感和快乐,不仅仅表现在人们品味自己珍藏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心旷神怡,而且每当搜集到或偶尔得见一件精妙之品时也会欣然陶醉。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惜钱财购求古今名人书画和三代奇器,回到家中,共同品鉴把玩,“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金石录后序》)。”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宋仁宗时,有“华阳杨裒,好古博物,家虽贫,尤好书画奇玩,充实中橐”。又说,钱塘沈振藏唐冰清琴,知名琴家陈圣与向沈振借琴弹赏,爱不忍释。至于米芾爱石,苏轼、黄庭坚癖砚、癖墨,更是为人们所熟知。据说他们每获得一件新奇而独特的爱物,自得其乐之情便油然而生,以致内心的积郁和对时势的感叹也借此宣泄,官场的种种不快统统得到了释放,世间的一切烦恼完全丢在了脑后。这种愉悦,只有酷爱收藏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收藏既是生活和情感的“调和剂”,也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催化剂”。它是一种知识的储蓄,使人增长学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升品位,从收藏活动中得到文化的滋养和艺术的熏陶。鲁迅先生是文学家,同时又是美术作品特别是木刻、版画、笺谱的收藏家。此外,他对金石拓本、汉代画像、六朝造像、古钱、陶俑等也有浓厚的收藏兴趣,常挤出钱来到旧货摊购买。他的日记中就记有他每年到丁肆购书及文物、碑帖的账目。鲁迅在为文之余,选编出英国、德国、苏联以及中国近代不少版画家、木刻家的作品,并且亲自为其作序或小引,还同郑振铎合作选辑出版了《北平笺谱》,重印了明代胡正言的《十竹斋笺谱》等。这些无不得益于他的收藏。

收藏对一个人才智的升华和对信息的把握常常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许多名家的收藏活动与学术的研究几乎融为一体,从而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业绩。曾任民国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先生精于文学、史学,能诗能文,能书能画,同时也是位藏书家和文物收藏家。尽管他的收藏与他所从事的艺术、学术研究及社会活动不能完全画等号,但他却在它们之间找到了互补关系。他的字集刚劲、厚重、奔放于一体,驰名书坛。据说其书法除临摹褚遂良及汉魏名碑外,最得力的是他藏有宋代秦桧的字帖孤本,平时经常临摹,却不为外人所知。收藏也使他对中国文史有了更深广的感性认识,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使他有足够的条件完成了《全清词钞》、《五代十国文》、《广箧中词》等鸿篇巨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应是他收藏的“副产品”。

收藏还具有“明志”的功能。好的收藏品能使人得到一种心灵震撼,获得对社会和人生的领悟。许多人常以收藏而自慰自励,以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七君子”之一的沈钧儒老先生一生最爱收藏石头。说到藏石,沈老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吾居,安然伴石眠。至小莫能破,至刚塞天渊。深识无苟同,涉迹渐戋戋。”山,多情而又寂寞,这是它的真实性格、真实面目。多情指的是姿态万千,寂寞指的是内涵深邃。人们爱的就是这种姿态万千、内涵深邃的山。一个人既然不能天天去游山,就想到把石头带回家来,更何况沈老收藏的是_块块来自不同地方的石头。那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的石头不正是沈老性格的象征和情感志向的寄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文化品位的提高,藏玩鉴宝这种富有趣味的文化活动更为现代人所乐道。承蒙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厚爱,约我撰写《名家收藏趣谈》一书,我想此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名人的收藏经历及其中的甘苦与奥秘,让热爱收藏的朋友增长收藏知识,提高收藏档次,让那些尚未走上收藏之路的朋友也能从中获益,在轻松愉快中得到娱乐。

本书共选取100位古今名家——包括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作家、诗人、著名学者及其他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从他们一生的收藏活动中撷取一些令人感悟的逸闻趣事和生活片断,并配以人物简介和相关图片。通过名家收藏趣闻和他们所钟爱的五花八门的收藏品,折射出他们的生活情趣、理想抱负、人生追求、情之所系和成才道路,同时以本人对收藏的认知与体会,扼要点出内中所蕴含的哲理。人物排列以出生年代为序。在成书过程中,参阅了某些相关资料,因出处众多,恕不一一列出。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收藏作为当今时代理想的文化活动,它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珍稀收藏的经济价值和增值潜力更是无法估量。如果您能从本书提供的名家收藏故事中受到某种启示,从他们经历的实践中得到一些借鉴,自创一个收藏天地,并在这个天地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进而求得人生价值的实现与飞跃,我将感到无限欣慰。

章用秀

200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