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发育、觅食行为、时空行为、社会生活与通讯、学习行为等多种角度,对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书中列举的大量实例生动有趣,笔触严谨而又不失诙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动物行为学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尚玉昌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行为遗传、行为进化、行为生理、行为发育、觅食行为、时空行为、社会生活与通讯、学习行为等多种角度,对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书中列举的大量实例生动有趣,笔触严谨而又不失诙谐。 序言 动物行为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从学科建立到现在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史。该学科发展的里程碑是1973年,当年有三位终生从事动物行为学研究的生物学家K.Lorenz,N.Tinbergen和K.V.Frisch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标志着动物行为学开始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动物行为学无论从理论体系、知识深度和资料积累上都已有了很大发展,并已具备了一门独立学科所应具备的特征。当前国际上对动物行为的野外研究和室内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都已有了长足进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不断扩展。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稍有名气的大学都有专门从事动物行为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全球性的动物行为学学术会议也已举行过近三十届,其中第22届(1991年8月22日至29日)是第一次在亚洲日本京都的OTANI大学举行,因为日本是亚洲动物行为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目前,国外专门的动物行为学期刊或杂志已有二十多种,如《行为》(1947年创刊),《英国动物行为杂志》(1953),《动物行为》(1953),《动物行为实验杂志》(1963),《行为实验分析杂志》(1964),《生理学和行为》(1966),《脑、行为与进化》(1970),《学习行为与动机》(1970),《行为研究进展》(1971),《行为遗传学》(1971),《动物的学习与行为》(1973),《应用动物行为学》(1975),《动物行为过程》(1975),《鸟类行为》(1977),《行为、生态学与社会生物学》(1977),《行为和脑科学》(1978),《动物行为学》(1978),《行为学与社会生物学》(1980)等。而有关动物行为学的专著和教科书也出版了几十部之多,70年代出版的有H.Brown著《Brainand Behavior》(1976),E.R.Kandel著《Cellular Basis of Behavior》(1976),A.Payne著《Social Be—haviour in Vertebrates》(1976),P.P.G.Bateson著《Growing Points in Ethology》(1976),T.A.Sebeok著《How Animals Communicate》(1977),J.D.Carthy著《The Study of Behaviour》(第2版,1979),John Alcock著{Animal Behavior:An Evolutionary Approach》(第2版,1979),R.A.Wallace著《Animal Behavior:Its Development,Ecology and Evolution》(1979);80年代出版的有D.B.Lewis著《Biology of Communication》(1980),D.M.Guthrie著《Neuroethology:An Intro—duction》(1980),S.A.Barnett著《Modern Ethology:The Science of Animal Behavior》(1981),D.M.Bro著《Biology of Behaviour}(1981),E.M.Macphail著{Brain and Intelligence in Verte—brates》(1982),J.Balthazart等著《Hormones and Behaviour in Higher Vertebrates》(1982),R.L.Mellgren著《Animal Cognition and Behavior》(1983),K.Aoki等著《Animal Behavior:Neuro—physiological and Ethological approach》(1984),G.Horn著《Memory,Imprinting and the Brain》(1985),D.McFar-land著 《Animal Behavior》(1985);90年代出版的有D.W.Leger著《BiologicalFoundations of Behavior:An Integrative approach》(1992),J.W.Grier等著《Biology of Animal-Behavior》(第2版,1992),L.C.Drickamer著《Animal Behavior:Mech-anism,Ecology,Evolution》(第3版,1992),J.Goodenough著《Perspectives on Animal Behavior》(1993),J.Alcock著《Ani—mal Behavior》(第5版,1993),D.McFarland著《Animal Behaviour》(第2版,1993),N.J.Mack—intosh著《Animal Learning and Cognition》(1994),B.M.Bekoff著《Animal Play》(1998);进入21世纪后出版的有J.Alcock著《Teaching Animal Behavior》(第7版,2001),J.Alcock著《Ani—malBehavior》(第7版,2001),L.C.DrickameI·著《Animal Behavior:Mechanism,Ecology,Evolu—tion》(第5版,2002)。目前,动物行为学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研究成果和人才不断涌现,发展前景广阔,令人向往和振奋。 动物行为学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直到现在也还没有一种专门的动物行为学期刊,也没有出版过一本动物行为学教材,本书如能出版算是国内的第一本。我是1988年在北京大学开始主讲动物行为学的,这也是国内高校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当时还只是一门选修课,但一开讲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选课者除北大学生外,还有来自校外单位的很多人,如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选课人数最多达256人(按参加期末考试人数统计),很多人都在大阶梯教室的后面和两侧站着听课,这种状况对我是很大的支持和鼓舞,使我连续讲授了11年之久,并写了一本动物行为学讲义作教材(北大印刷厂印制),我深深感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动物行为学课程是势在必行,越早开越好。 我国从1987年开始年年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生物竞赛,适逢今年在我国首都,且在北京大学举行。在每年国际奥赛的考题中都有动物行为学方面的内容(大约占5%),这种形势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内容的改革,为了应对国际生物奥赛,在中学生物课本中不得不专门增加了动物行为学的章节,但现在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们在师范院校学习时都没有学过动物行为学这门课程,而且国内有关动物行为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又极为贫乏,其教学难度可想而知,据参加全国奥赛辅导员培训班的中学教师反映,这部分内容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最没有把握和最难教的。目前,中学生物教师急需辅导、补课,更需要系统地学习动物行为学的理论和基础知识。多年来我一直为此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走出北大为北京市和全国的中学生物教师、为参加各种培训班的中学教师辅导,并在教师进修学院讲授动物行为学,还连续多年为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生物竞赛的国家代表队进行出国前的培训,为此曾连续5年获得了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表彰和颁发的突出贡献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呼吁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农林大学和师范大学开设动物行为学课程,哪怕是选修课也好,但至今我国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还远远达不到我个人的期望c.这些年来,我与中学生物教师们接触比较多,深知他(她)们教学中的困难和需求,他(她)们一直都在期待和催促着我这本拙著能够早日出版,我现在终于可以告诉他(她)们不会等待很久了。北大出版社及本书的责任编辑郑月娥同志正在加紧工作,力争本书尽快出版,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北大出版社的领导和郑月娥同志,谢谢你们为此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深知,该书出版虽然是我国动物行为学教学和科研发展中的一件令人高兴和瞩目的事,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动物行为学的落后状况。这种落后状况时时敲打着我的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四处呼吁,并尽我个人所能做一点事,但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深感力不从心。在本书出版之际,我再次呼吁:希望教育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各级领导能够给予动物行为学这一新兴学科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希望有志于从事我国动物行为学教学和研究的人,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开创我国动物行为学发展的新局面,为早日改变我国动物行为学研究的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 尚玉昌 2005年3月于北京大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