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多个国际性司法机构的案例,诸如国际法院、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海洋法法庭、审判前南斯拉夫战犯刑事法庭和美伊求偿法庭的案例,让读者在学习案例的同时,也了解这些解决纠纷的国际机构,了解这些机构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法和正义所做的贡献。
这本国际法英文案例是为了促进国际法的英文教学而编选的。国际法最早起源于欧洲,英文和法文一直是学习国际法的重要甚至不可缺少的工具。阅读英文案例,对于理解国际法和在实践中运用国际法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本书编选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多样性。首先案件的裁决机构十分广泛:本书收集了多个国际性司法机构的案例,诸如国际法院、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海洋法法庭、审判前南斯拉夫战犯刑事法庭和美伊求偿法庭的案例,编者希望在向读者介绍案例的同时,也让读者有机会了解这些解决纠纷的国际机构,了解这些机构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法和正义所做的贡献。但限于篇幅,编者所编选的案例很难充分体现这些机构的作用和成绩,编者只是希望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窗口,如果读者对某一机构的工作感兴趣,应该通过更多的资料来观看其全貌。同时编者还编选了国内法院判决的涉及国际法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够使读者了解国内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运用国际法规则的情况,国际法绝不是只在国际层面才被应用的一种规范,编者作为学习国际法的人,很盼望我国的国内法院也能很好地处理和解决涉及国际法问题的纠纷,看到国际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本书编选的案例既有法院判决的,也有仲裁解决的。就仲裁而言,既有利用常设仲裁机构解决的案件,也有采取临时仲裁的方式解决的案件。
本书编选的案例基本上是按照《国际法》教材的章节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是为了配合教学内容,但其缺点是编者不得不把案件硬性归类到某一题目下。虽然编者采取了这样的编排方法,但绝不意味着某—个案例只涉及或主要涉及某—个国际法问题,恰恰相反,几乎每—个案件都涉及多个国际法问题;有时多个案件都涉及某一个国际法问题,例如国家责任问题是很多案件都涉及的。希望读者能够不受编者的这种编排的限制,既能看到有关案例之间的类似之处,也能看到单一案例所包含的不同的复杂问题。
编者在编写案例时,尽力保留了案例判决书或裁决书的原始风格。读者可以看到不同机构判决书或裁决书的不同书写风格,例如海洋法法庭的裁决书就与国际法院等机构的判决书的写法很不相同。在本书编选的判决书里有关国际法的论证中,除了常见的引证条约和习惯规则外,还有一些我们在我国的国内判决书中很少看到的引证,例如有的引述了知名法学家的观点,有的引述了外国法院或国内法院的观点,还有的引述了非政府组织的观点。编者并无意推荐这些方法,唯愿介绍,让读者了解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的证明方法。
本书编在“英美法案例精选系列丛书”之中,似有站错队伍之嫌。英美法教学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一个特色,现籍各方支持,出此丛书,我把这本《国际法》也搭载其中,只为出版方面的便利,并非不知国际法非英美法。
本书能够完成,首先感谢我的父母和四姑姑给予我大力的支持,帮我照顾幼女,使我能有一些时间,又有弟弟、妹妹和杨艳霞博士给予我很多精神上的鼓励。伦敦大学的James Busuttil教授帮我找过两个案例,在此致谢。感谢朋友以及我的同事、学生给予我的关爱,感谢我得到的每一份温暖。
书中的错误和疏漏都是本人之责,敬请读者指正。
边永民
2005年新春于北京望京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