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的继续。书中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和问题:·关注不同的实践领域,包括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所提出的法律问题;·在一般理论层次上,对实践背后的理论加以概括,试图从“全球治理”的概念中,探求法律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从全球史的角度提出关于全球法律发展中心与边缘相互依赖的整体观念;·从全球视角和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法治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前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和后法治国家。
《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一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和教育部吉林大学理论法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大项目“WTO和法律全球化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的继续。与《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相比,《全球化条件下的法治国家》提出了以下新的观点和问题:
·关注不同的实践领域,包括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领域所提出的法律问题;
·在一般理论层次上,对实践背后的理论加以概括,试图从“全球治理”的概念中,探求法律与全球化的一般理论;
·从全球史的角度提出关于全球法律发展中心与边缘相互依赖的整体观念;
·从全球视角和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结合的视角提出法治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前法治国家,法治国家和后法治国家。
导论/1
第一篇 法治国家的历史演进——国内与国际的连接
第一章 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 /27
第二章 前法治国家 /39
第三章 法治国家 /58
第四章 后法治国家 /91
第二篇 全球治理的框架与法治
第五章 全球治理的框架 /141
第六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主权 /183
第七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与公民 /221
第八章 区域一体化研究——以欧盟为中心 /235
第九章 非政府组织研究 /251
第三篇 全球经济与法治
第十章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267
第十一章 三重框架下的劳工标准问题 /299
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的全球治理——主权、人权和环境 /343
第十三章 金融法律变革:自由与安全 /376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知识产权研究 /420
第十五章 国际会计标准和中国的改革回应 /477
第四篇 全球政治与法治
第十六章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框架 /503
第十七章 国家人权机构研究——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内与国际的连接 /532
第十八章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研究 /554
第十九章 发展权研究 /593
第二十章 国际刑事法院与国际法治 /654
第二十一章 国际反腐败研究 /675
第五篇 全球文化、社会与法治
第二十二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安全及其法律对策 /719
第二十三章 跨境信息流动及其法律对策 /746
第二十四章 全球化条件下的信息公开 /768
第二十五章 跨境人口流动的法律对策 /802
第二十六章 公共卫生的全球治理——以传染病控制为例的研究 /837
第二十七章 全球环境问题 /868
第六篇 全球化和中国法律的回应
第二十八章 国内法的国际化——当代中国的法律移植 /907
第二十九章 国际法的国内化:国际标准和中国的法律改革
——以国际贸易、公司治理和金融领域为例 /931
参考文献/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