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汉族,历史很长,开化较早,人口众多。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和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现在只要打开古代《岁时广记》一类的文献看看,就会使你感到惊异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么?不是的。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在被刨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打开本书,你将了解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比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的情怀,对宇宙世界期待。千古风流人物的搏斗,相互辉映,激荡交融,造成了光华灿烂的中国,博大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这套文库力求以历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背景中审视,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个方面。本书是该丛书之一《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钟敬文/序:节日与文化
溯源篇
一、上古岁时观念初探
(一)原始岁时观念的萌发
(二)上古岁时观念的文化特性
二、汉魏民众岁时观念与岁时体系
(一)汉魏民众时观念的传承与变化
(二)汉魏岁时节日体系的出现
三、汉魏岁时节日的文化特征
(一)汉魏时期时令祭礼转向节日祭祀,岁时禁忌逐渐演变为民俗节庆
(二)岁时节日中家族伦理精神凸现
(三)节日纪念意义的初步形成与节日
鸟瞰篇
一、春节与传统社会的时间意识
二、“闹元宵”
三、追寻一个逝去的节日
四、祭墓与踏青
五、“四月八,拜菩萨”
六、南北民俗的交融复合
七、七夕节俗的文化变迁
八、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
九、团圆饼与月亮节
十、菊花酒·茱萸佩·长寿节
十一、十月朔·秦岁首·寒衣节
十二、冬至大如年
十三、醉司令
十四、腊鼓鸣 春草生
余论:古今岁时节日文化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