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新西兰、意大利、印度、菲律宾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体制与发展趋势,国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预案,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有关国家和地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组建和技术建设等情况。调研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建设和参加国际重大灾害救援情况及救援案例。介绍了荷兰国际紧急救援技术培训中心的组建、培训内容和技术等,同时还介绍了有关国家和地区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社区培训、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城市应急计划编制工作以及地震应急救援的程序,危机处理的原则和应用等。
本书主要论述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菲律宾、印度、墨西哥、意大利、挪威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应急管理与紧急救援体制、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灾害救援队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灾害紧急救援队技术建设、救援人员培训、参与国际灾害救援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的资料,对我国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国家地震应急综合反应能力,具有很大的参考、借鉴价值和推动作用。
本书可供我国各级政府的管理人员和从事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地震社会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业务技术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前言
第1章 国际应急救援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国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进展
1.2国际紧急救援队的建设
1.3国际紧急救援队的技术建设
第2章 美国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2.1地震灾害
2.2主要地震应急管理和研究机构
2.3美国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法规和计划
2.4美国联邦政府对灾害性地震的反应计划简述
2.5美国地震紧急救援队的组建和救灾活动
2.6阪神大震和北岭地震后重新考虑国家的地震策略
第3章 俄罗斯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3.1俄罗斯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
3.2俄罗斯联邦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3.3俄罗斯联邦应急管理机构
3.4俄罗斯地震安全计划简况
3.5俄罗斯有关地震研究和观测的管理机构
3.6俄罗斯EMERCOM的国际救援行动
3.7俄罗斯地震应急救援机构及工作
3.8紧急状态的分类
3.9俄罗斯地震应急计划的编制
第4章 日本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4.1日本的地震活动与灾害
4.2日本地震应急管理和救援体制
4.3东京都防灾中心
4.4地震观测技术
4.5灾害对策有关法律
4.6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简述
4.7对日本地震防灾体系的评价
4.8阪神地震中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4.9阪神地震后的新举措
第5章 土耳其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5.1土耳其地震灾害及危险性
5.2应急救援管理机构
5.3土耳其的防灾对策简况
5.4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5.5第7269号法案——影响公众生命的自然灾害的防御和援救预案(节录)
5.6现行防震减灾策略和教训
第6章 澳大利亚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6.1澳大利亚的地震灾害
6.2应急救援组织和体制
6.3澳大利亚紧急事务管理局(EMA)
6.4澳大利亚自然灾害研究中心
6.5应急管理体制
6.6地震减灾思路与战略
6.7应急对策与措施
第7章 新西兰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7.1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
7.2防灾应急管理体制
7.3防震减灾机构与研究工作
7.4防灾应急对策
7.5国家民防计划概要
7.6政府应急反应计划要点
第8章 菲律宾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8.1菲律宾的地震活动
8.2菲律宾的地震灾害
8.3菲律宾防灾应急管理机构
8.4菲律宾地震与火灾观测工作
第9章 印度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9.1自然灾害和应急管理工作
9.2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
9.3地震研究与管理机构简介
9.4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和减灾措施
第10章 墨西哥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10.1自然灾害概况
10.2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
10.3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10.4防灾应急机构及工作
10.5地震研究机构及应急工作
10.6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第1l章 意大利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11.1地震应急管理机构——民防部
11.2地震监测与研究工作
11.3地震灾害应急对策
11.4意大利搜索救援队
第12章 挪威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12.1民防与应急计划局
12.2挪威民防与应急救援工作
第13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应急救援机构和组织
13.1荷兰国际紧急救援技术培训中心
13.2加拿大重要设施保护和应急准备办公室
13.3加勒比灾害与应急响应组织
13.4英国皇家国际医疗营救队
13.5德国国家灾害救援组织
13.6瑞士灾害减轻队(SDR)
13.7瑞典搜索救援队
13.8韩国国家119救援队(NRSll9)
13.9中国台湾地区睦邻救援队
13.10新加坡民防部队
第14章 城市应急救援管理机制建设
14.1国际城市应急管理机制与体系建设简述
14.2对现代化城市建设安全的思考
14.3城市灾害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内容的设定及其目标
14.4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路
14.5依法进行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
14.6美国城市应急计划编制的实例
附录A 地震应急救援案例:中国台湾省9.21地震
A.1祖国大陆关注台湾灾情,积极参与抗震救灾
A.2国际援助台湾省救灾的行动
A.3日本救援队的救助工作
A.4美国搜救队的救援工作
附录B 有关国家灾害紧急救援队简表
附录C 有关国家紧急救援组织与救灾信息查询网址
编后语
参考文献
英国皇家国际医疗营救队
英国皇家国际医疗营救队是一种特种部队,由医务、工程技术和通讯运输人员组成,组建于1987年,救助范围是自然灾害、工业灾害、战争灾害和化学泄漏现场。年经费平均为160万美元。在编人数为50人,根据当地情况可吸收当地志愿者团体参与工作。参加了美国惠蒂尔地震、澳大利亚地震、印度地震、尼泊尔地震、美国北岭地震和中国台湾省南投集集地震的人员救助工作。在两伊战争、英国北海油田大火、阿拉伯石油厂大火中,该队的救助活动出色,得到过资助500万美元,添置了飞机、直升机和搜救设备。在与莫斯科合作中,许多队员在俄民防学院获得过专业训练。在美国的几次地震中,英国队员都是快速到达现场,得到过里根、克林顿总统的接见和赞扬,得到过有关技术演练的培训,建立了全球地震国、重要危险工业事故、海难事故、化学事故、全球大火突发事件及部分地质灾害的数据资料库。队员的素质高、训练充分、承受力强、军人指挥能量大,外交通道多,现场工作多。
P16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及人口的高度集中,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趋严重。灾害危险的存在和发生的不确定性,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也是对人类社会的挑战。因此,减轻地震灾害理所当然地受到科学技术界和各国政府的关注,研究自然灾害和制定减轻灾害对策,更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
2000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 思想,提出了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其中建设应急救援体系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参与国际人道主义行动的体现,是国家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是对长期防震减灾工作实践的总结,是在减轻自然灾害领域与国际接轨的具体行动,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防震减灾“ 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展,逐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体系,提高了国家地震应急反应和紧急救援能力。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经过几年的队伍组建、装备配置和技能训练,目前已具备进行国内外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能力,先后出征国内的新疆,参加伽师一巴楚地震和国际上的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家地震的紧急救援行动。
实施地震紧急救援,具有政治性强、收效快、影响大的特点,实施地震紧急救援可以有效减轻人员伤亡,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迅速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和重建家园。
世界上一些多地震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土耳其、新西兰等国家从20世纪中期就陆续出台了有关灾害应急救援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国家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地震应急预案在不断完善,地震灾害救援组织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些国家的灾害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体系,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地震灾害救援队和基地的建设,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在参与国际灾害救援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等,对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建设,提高国家地震应急反应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和推动作用。
本书论述了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新西兰、意大利、印度、菲律宾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应急救援管理机构、体制与发展趋势,国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预案,城市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有关国家和地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组建和技术建设等情况。调研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建设和参加国际重大灾害救援情况及救援案例。介绍了荷兰国际紧急救援技术培训中心的组建、培训内容和技术等,同时还介绍了有关国家和地区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社区培训、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城市应急计划编制工作以及地震应急救援的程序,危机处理的原则和应用等。
由于作者研究和编写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者就开始收集、积累有关国家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的体制与发展趋势、国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进展、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组建和技术建设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不断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介绍有关国家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建设的目标,根据作者的理解和研究思路以及迄今为止的研究文献,编著成本书。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国际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进展,引用了许多作者的研究成果,在此,对引用文献(包括内部资料)的所有作者谨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监测预报司、地震信息中心和河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在此,亦致以诚挚的谢意。
作 者
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