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班主任兵法/大夏书系
分类
作者 万玮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位优秀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充满了爱心、耐心和教育智慧。作者将兵法运用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文章最初发表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论坛——K12教育论坛和白鹿洞教育论坛上,引起极大反响,随即又在《教师博览》、《新教育》等杂志连载。网友评论:“篇篇是美文,招招是良方。”

内容推荐

本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目录

序·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自序

上编:实践篇

一、倒转乾坤

二、黔驴发威

三、以德立威

四、一声叹息

五、当头棒喝

六、敲山震虎

七、以巧敌力

八、围 而不打

九、以毒攻毒

十、顺水推舟

十一、激怒制怒

十二、历苦知甜

十三、刮骨疗毒

十四、一石二鸟

十五、破镜圆镜

十六、直言破狡

十七、打草惊蛇

十八、鸟尽弓藏

十九、扶弱成强

二十、瓮中捉鳖

二十一、一立千钧

二十二、一叶障目

二十三、指鹿为马

二十四、投石问路

二十五、始劳终逸

二十六、一路左跑

二十七、转怒为抚

二十八、遇强更强

二十九、点石成金

三十、乍暖还寒

下篇 理论篇

一、总论

二、自保第一

三、攻心为上

四、战略战术

五、预篇

六、形篇

七、势篇

八、谋攻篇

九、虚实篇

十、阵地战

十一、运动战

十二、游击战

十三、素养篇

十四、赏罚篇

十五、捭阖术

十六、手段与目的

十七、时机篇

十八、刚柔篇

十九、应变篇

二十、个体篇

二十一、集体篇

二十二、天时篇

二十三、地利篇

二十四、人和篇

二十五、无形篇

后记

试读章节

围而不打

303寝室又出事了!一大早,生活部的主管李老师就来到我们办公室,说昨天晚上303寝室的女生对生活老师出言不逊,并且在老师离开之后大吵大闹,还摔坏了一把椅子。这些学生越来越不像话了,李老师说,更棘手的是她们现在还特别团结,专门跟老师作对,老师根本没有办法管理。

原来昨晚303寝室的老师在检查房间时发现有人带了一个电饭煲来,家用电器学校是禁止带的,因此老师就没收了,并且问是谁带来的。没想到女学生们不但不说,还怨恨老师动她们的东西,并出言顶撞老师。老师眼看场面一时无法控制,就暂时回避一下,没想到这些学生余怒未消,就在寝室里发起火来,还摔坏了东西,闹到很晚都没有睡。

这303寝室现在是很有些名气了,这学期以来,每周都要出点事。最主要原因是里面有一个“女大王”,名叫李艳芳。李艳芳生活在单亲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人不信任,而且特别好强,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尤为反感。这学期管理她们寝室的何老师能力偏弱,李艳芳势力逐渐壮大,在寝室里竞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到后来,有几个以前表现还不错的女生,现在也有了点“匪气”。

对付李艳芳这样的学生,不能用常规手段。老师找她谈话的次数够多的了,她非常有经验,而且磨炼得做坏事时更狡猾,更隐蔽。我问李老师,“毛思”研究过吧?什么“毛思”?就是毛泽东思想啊,特别是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真是高明啊。当年毛主席打北平,愣是把北平围了好几个月,围而不打,等到塘沽、大沽、天津一一攻陷之后,傅作义终于被迫投降。打北平要付很大代价,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招厉害不厉害?厉害是厉害,只是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啊?我微微一笑,李老师,你附耳过来,如此这般,不出三日,那李艳芳必主动来找你承认错误。

李老师依计而行。她和班主任一起,马上把这个寝室除李艳芳之外的其余11人列了个名单,按照平时表现及与李艳芳关系的远近,进行排序。谈话是一个一个进行的,先从最外围的人手,大意是这样的,把电饭煲带到学校来想自己尝试做饭的感觉,本身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如果事先跟老师提出来,也不是不能同意。但是后来顶撞老师,又违反宿舍作息时间规定,并且故意破坏公物,造成恶劣影响,就是很严重的错误了。你平时是一个表现还不错的同学,在这件事情上面,老师信任你,希望你把你所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老师,否则,这件事情隐瞒得越久,错误就越大。当然针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还有些别的话,这方面班主任比我要灵活得多。外围的学生很容易就讲出了事情的真相,与我们事先的估计差不多。谈完之后,每一名学生都要把所反映的情况以检查的方式写下来,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写完了就回去上课。

攻守同盟一旦被打破,每一次的谈话就显得异常轻松。我可以想象李艳芳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室友被叫出教室时的表情。对于这个宿舍的学生来说,谈完话对她们也是一种解脱。我没有参与谈话,但是一想到李艳芳可能产生的如坐针毡的神情,我也替她难过。

我想,下课的时候,李艳芳她们一定会去问那些谈过话的学生,问情况怎样。可是问了又怎样呢?问了只会让她更绝望。当她发现没有被叫去办公室的室友越来越少的时候,她会更不安的。

谈话很快进入到与李艳芳关系最亲密的两个人。由于前面的铺垫,李老师和班主任没费多大力气就结束战斗。现在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只是使每个细节更清楚而已。对于初犯的和态度诚恳的学生,我们的政策是一律从宽处理,要是负隅顽抗的话,哼哼,那就只有把你家长请来三堂会审了!

李老师和班主任来感谢我。我说,还没完呢。李艳芳今夜回去,必定十分安分,她不是那种硬打硬冲的人。而且,她一定等着老师找她呢。别找她,见到她就像从来没出过什么事一样。她不会问的,要是问的话就说老师已经把事情调查清楚了,正在商量怎么处理呢。明天,最迟后天她会来找你们坦白错误的。她要是问我们为什么不找她只找别人谈怎么办?李老师问。我说,问得好。这样回答,这么做是保护她。因为事先已经问过她,她说不知道,事实上她的错误最大,如果第一个找她谈,根据当时的情况,她一定会矢口否认。你知道的,人一旦开口说了“不”字之后,是会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维护这个字的,那样只会使这件事情更糟,使她的错误更大。我们这么做是对每一个人负责,使整个寝室的人不要再犯更大的错误。你还要反问她,为什么一开始不对老师说实话?当然了,你可以肯定她自己来坦白错误的态度是好的。但是对于她的错误要一五一十地跟她分析清楚。让她写一篇检查,她有什么想法或替自己辩护的什么话也可以写上,根据检查我们再商量具体处理办法。李老师领计而去。

对李艳芳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李艳芳第二天一早就找生活部的李老师承认了错误,态度比较诚恳,她是聪明的,在发现所有可以抵抗的理由都失去时,她只能选择承认错误。

一周以后,李艳芳和另外两个学生在年级学生大会上被点名批评。李艳芳失去了寝室长的职务,还被取消住宿资格一个礼拜,尽管她的家离学校很远。

李艳芳妈妈到学校来的时候,我们拿出所有学生的检查并学校的校规校纪给她看,她也没有话说。母女俩在老师办公室外作了一次长谈,两人泪流满面。  P28-30

序言

《班主任兵法》一书,出自一位教龄仅七年的年轻教师之手。作者在大学毕业后的头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工作经历。然而,正是这段经历,成了作者极富价值、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作者通过对这一段难忘经历的历时一年多的咀嚼、总结、感悟、反思,加之不断地阅读钻研,终于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跃上了一个较高的新层次,不仅在工作上得心应手,还写出了这本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的《班主任兵法》。

之所以说该书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是因为该书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上、理论上都反映了作者自己独到的做法和思考。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基础上擅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这也是作者的教育风格与以往和当今的许多教师的不同之处。看了该书“实践篇”中生动曲折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以及那些不落窠臼、机智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不禁会像孟老夫子一样,发出“教亦多术矣”的感慨。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地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运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尤其是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如“攻心为上”、“克敌无形”、“上兵伐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等等)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运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读《班主任兵法》一书,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对教育很“用心”的人,他用自己的实践、思考、感悟,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

从学生的心理感受来说,教师的教育方式无非有两种:感化式的和震撼式的。我们的教育,总的来说,比较注重、倡导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感化式”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该书“实践篇”部分的“黔驴发威”、“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作者这类的教育事例)。这种教育方法,因其在形式上与“感化式”相对立,往往被视为教育的“禁区”。然而,“震撼式”方式是否就不好,就不能采用呢?其实不然!很多的“问题学生”,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在他们的心理当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许多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对他们收效甚微或几近无效。这时,“震撼式”的教育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人在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时候,那些恶习顽疾才可能崩溃,新的道德规范才能更好地建立,这与治病的“沉疴用猛药”是一个道理。

但是,震撼式的教育方式的运用必须避免一个副作用,即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疤痕”,因为这会在学生今后人格的健康成长上造成隐患。在和我的交谈中,作者对此问题是有深刻认识的。他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做到“教育无痕”;在对学生教育方式的选择、运用上,作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充分说明了“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重要财富。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感悟的人,人生的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就像用便宜的原材料能制造出价格不菲的产品一样,关键是后者加入了思想和技术的因素。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过:“我们往往认为,教龄是成为教育工作行家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学校工作年限很长的人才能称作教育工作的行家。这难道不是我们的错误认识吗?有这样的人,他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并为自己的教龄长而引为自豪。但他每一学年的工作都是上一学年工作的重复。他没有热情,没有灵感地工作着,忠实仔细地完成每天的工作……在他的工作中没有疑问,没有矛盾,他对新经验漠不关心,害怕改革,他自始至终这样地在学校工作着,直到退休。为止。他还为自己谋取到了奖章和荣誉称号。然而,这样的‘行家,却早已对学校、对儿童、对日益复杂化的教师工作感到厌倦了。,,而另一种人,“从初为人师之日起,他就贪婪地汲取同事们的经验,深入研究儿童和勤奋钻研教育科学。每一堂课,每一次与自己学生的会面,他都要作为在教育事业上自我完善的过程加以精心设计……他工作细心周到,对学生富有同情心,不能容忍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有形式主义的存在余地,他大胆勇敢和信心百倍地致力于教育探索。就这样,他也在学校工作了三四十年,积累了什么?教龄吗?不!——一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活动的经验”。因此,阿莫纳什维利认为:“重复同一内容的十年经验与创造性探索的十年经验,这是两种不同质的教龄!”(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一经验+反思”这样一个公式。肖川先生在其《教育探索:从自我反思开始》一文中也说过一段精辟的话:“许多的教育探索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与设备,它只需要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只需要我们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只需要我们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只需要我们试图去改变那些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大多如此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该书作者的成长经历,就很好地说明了上述道理。

教育反思,实际上是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在这里,反思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固然重要,然而,反思者相关的眼光、悟性、学识和知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他们必然会参与到反思当中去,并最终决定反思者反思的结果。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发酵过程的话,那么,反思者自身的经历就相当于原料,上述其他因素就相当于促进反思并决定反思质量和结果的酵母。这就像苹果落地的现象司空见惯,但只有牛顿从中得出了最有价值的成果——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反思成果一样。

实践一学习一反思,这既是年轻作者的成长印记,又何尝不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呢?

后记

感谢k12教育教学论坛的老版主红霞老师。我最初上教育教学论坛,就是受到了她的关照与鼓励,《班主任兵法》每一篇都是在k12教育教学论坛首先贴出来的,红霞老师也总是在第一时间给我以热情的回复。

感谢《教师博览》杂志的主编薛农基老师。我至今还记得他从南昌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准备连载《我的故事》系列时的情景,当时我还只写了十来篇故事,《班主任兵法》理论篇也还没有动笔。薛老师的赏识给了我巨大的动力,我因此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二十多万字的创作。

感谢论坛上所有关注《班主任兵法》的朋友们,时常在办公室写作到很晚,但是阅读到你们的回帖,感受到你们遥远的热情,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仰望满天的繁星,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动与激情,我对新的一天又充满了渴望。

感谢我所在的学校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给我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和空间。在我从一名新手变成有经验的教师的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巨大的帮助。感谢前任校长吴法、中学部主任王传红,现任校长恽昭世、孙锡禄,感谢我的同事与朋友吴新贤老师、卜明智老师,在这本书写成的前后,他们都给我提出了极有益的建议。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感谢吴法源先生,感谢他为这本书的最终出版所做的大量辛苦而细致的工作。没有他,这本书不会这么快就面世。

把这本书献给敬爱的毛蓓蕾老师,永远地缅怀她。

书评(媒体评论)

红水草:我今年是第一年做班主任,因此,学校领导、同事都很“关注”,而却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担心自己没办法把工作做好。看了和平老师的兵法,受益匪浅,以后一定要向你多请教、多学习,希望自己很努力很努力之后能有所进步。

ZMLIJM:真厉害,我什么时候也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到这样游刃有余呢?

XJGHXYJ:平和老师的文章文风朴实,但充满睿智,读后令人深思。顺便说一句,当我将平和老师的《班主任兵法》转发给新疆私立华学校的部分老师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赞叹不已。在此,我代所有同仁向平和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闫桂华:很喜欢平和,又幽默又有办法,还很得意!

无心快语:平和老师,真的不好意思,我一直偷偷摸摸地COPY您的大作后与同行研读,受益颇深。学习之后再运用魏书生老师的方法管理班级,近90人的超级大班如今班风学风无我胜有我。看来形似真不如神似呀!永久感谢平和老师的兵法和案例!!!

五柳门客:在你的故事中,我读到了:爱心,耐心,细心,良苦用心!

晨虹:一口气看完平和老师的教育手扎,感触颇多。他是一个神吗?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在他手中个性都能得到充分飞扬?我只能是望文兴叹,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火候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