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荧是我国第一所新闻高等院校——北京广播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用辛劳和汗水哺育了广播学院的成长,把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广播电视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一个用爱与生命拓荒的人,如果说普罗米休斯是人类文明的“盗火者”,左荧无疑是广播电视教育思想的“盗火者”;如果说秋天的收获要归功于辛勤耕耘的“拓荒牛”,左荧无疑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拓荒牛”。本书收录了他的部分遗作和梅益、温济泽、周新武等几位老领导的回忆以及他的一些战友的缅怀文章,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他的开拓精神和奋斗经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范长存(左荧纪念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赵玉明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左荧是我国第一所新闻高等院校——北京广播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用辛劳和汗水哺育了广播学院的成长,把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广播电视事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一个用爱与生命拓荒的人,如果说普罗米休斯是人类文明的“盗火者”,左荧无疑是广播电视教育思想的“盗火者”;如果说秋天的收获要归功于辛勤耕耘的“拓荒牛”,左荧无疑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拓荒牛”。本书收录了他的部分遗作和梅益、温济泽、周新武等几位老领导的回忆以及他的一些战友的缅怀文章,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他的开拓精神和奋斗经历。 目录 题词 照片 序/杨兆麟 (一) 左荧同志逝世 左荧同志生平 左荧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 挽联一束 (二) 怎样做一个广播收音员 从“编播合一”谈到播音应该专业化 关于广播会的若干问题 收音机下乡是开展农村宣传工作的一种好办法 一个典型的工厂有线广播台 唐山地区广播收音工作调查专题报告 改进广播广告的工作 ——在华北五省二市广播广告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发展农村有线广播是建设农村收音网的方向 ——对今明两年在全国有条件的省、区逐步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的指示的说明 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广播的质量 谈广播的特点 ——业务学习笔记之一 播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活动 ——业务学习笔记之二 谈录音报道 组织宝成铁路通车报道杂记 访问莫斯科的一个工厂广播站 苏联的业余无线电运动 访问列宁格勒无线电俱乐部 访问民主德国广播电台 南斯拉夫的广播事业 (三) 怀念左荧同志/《北京广播学院院刊》编辑室 良师益友 风范永存/齐越 ——悼念左荧同志 缅怀左荧同志 ——纪念左荧同志逝世六周年/齐越 悼念左荧同志/张保安 悼念左荧同志挽诗/施旗 难忘的往事 ——悼念老领导左荧同志/徐恒 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学院师生 ——怀念左荧同志/苑子熙 悼左荧副院长/赵凤翔 早把丹心托新声 ——回忆左荧同志领导唱片社工作二三事/牛印文 (四) 用爱与生命拓荒的人 ——记北京广播学院创始人左荧同志/赵琳琳 寇洪亮 (五) 梅益回忆录中的左荧同志 温济泽回忆录中的左荧同志 广播学院初创时期的左荧同志 ——摘自周新武《广播学院初创时期记事》 《北京广播学院大事记》中的左荧同志 (六)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回忆与左荧相伴的日子/黄筠 永生不忘的珍贵友谊/任均 怀念左荧兄/杨兆麟 我的第一个上级/邵燕祥 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开拓者/林青 ——怀念左荧同志 殚精竭虑艰苦创业/刘尔煌 ——深切怀念左荧同志 左荧同志指引我走上了播音道路/葛兰 永记我心中的左荧同志/李宜 满怀敬意的片断回忆/金初高 怀念左荧同志/张文润 实践至理论的升华与超越 ——左荧和他的《谈录音报道》/陈海峰 人民广播业务建设的良师 ——缅怀左荧同志/陆原 忆广院初建时期的左荧同志/倪正义 深切怀念左荧同志/李振水 记左荧同志二三事/金荣号 怀念左荧同志 ——纪念左荧同志逝世20周年/黄惠群 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领导者 ——追忆左荧同志/赵玉明 往事再说 ——忆左荧同志/任远 一个大学领导者的魅力/时煜华 忆左荧同志二三事/吴军 缅怀老院长左荧先生/赵凤翔 左荧同志,我们铭记着您的教诲 ——关于播音第四要素的提出与感念/张颂 从一句不实之词的“口号”说起 ——记忆中的左荧同志/曾庆瑞 忆左荧副院长/白永基 温暖的回忆深情的怀念/黄瑛 执着、坚定的创业者 ——怀念左荧同志/尹廉钊 是师长,更像慈父 ——深切缅怀左荧同志/冯俊英 左荧之功不可没/谢骏 怀念左荧同志/王苏坡 左荧同志在中国唱片社/赵中强 左荧同志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杨正泉 深切怀念博学稳健的领导 ——左荧同志/马元和 父亲的遗产/黄柯可 难忘父亲的教诲/左太行 我心中的丰碑 ——怀念我的爸爸左荧/黄璐璐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出色的宣传员 一个广播收音员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地区的出色的宣传员。因为他每天最先了解新发生的国内外大事,时常接触政府的一些政策法令。如果他肯用功钻研的话,他就可以很方便地从收听中了解到每一时期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政府的重要措施乃至一定时期的宣传要点。根据这些材料,他应该利用一切可能进行更广泛的宣传,通过油印报、壁报、黑板报、屋顶广播、队前宣布等形式尽量传播,使自己成为出色的宣传员之一。不少地区的收音员已经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除了上面所说的几项宣传方法之外,有的收音员利用干部集会的空闲,向干部们介绍时事。有的收音员把收音机放置在大厅中,把房子打扫干净,准备了座位和开水,邀请各机关人员听广播。有的还在听众听完广播之后组织讨论。前些天许多收音员在进行和平签名运动宣传时,就是这样做的j效果很好。有的收音员根据收听的战报,画出了地图供大家参看。有的收音员还动员会画的同志在壁报上、黑板报上用漫画配合,很受欢迎。有的收音员为了解决干部和群众听不懂北京话的困难,把收音机的低放部分接上麦克风当扩大器用,等广播了一段之后,收音员就通过自造的扩大器用方言加以解说。以上所举一些收音员的工作方法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宣传的效果。我们可以确信,只要收音员肯开动脑筋想办法,是可以创造许多好的适合于宣传鼓动的办法的。 除此之外,收音员还应该随时随地宣传收听广播的好处。应该用适当的方法把群众从爱听唱戏听歌曲,逐渐转移到爱听新闻,爱听各种讲座或演讲。我们不能一味迁就某些人的兴趣,仅收娱乐节目;同时也不可专门收听文字节目,几分钟适当的休息也不给大家听听戏。但是收音员在思想上应该弄清楚,我们究竟要把听众的兴趣带到什么地方去。在宣传收听广播的好处的时候,应该着重用事实去说明,切忌空洞的生硬的说教。 P11-12 序言 1984年冬,左荧同志驾鹤西去,至今已20年。当时他还不是古稀之人,虽然已过了离休年龄,但是,本应还有很多事情可做。遗憾的是,天不假年。我每念及此,非常惋惜。 左荧同志长期工作在广播战线和教育战线,是一位可敬的“老广播”,对广播事业有很大的贡献,北京广播学院的几届毕业生都成为全国广播工作的骨干。这本文集收入的他的部分遗作和梅益、温济泽、周新武几位老领导的回忆,只反映了他的劳绩的一小部分。他的一些战友的缅怀文章,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也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他的开拓精神和奋斗经历。 左荧和黄药夫妇都比我年长两三岁,我心中把他们尊为兄嫂。黄药同志也是一位“老广播”,晚年擅长绘画,曾以一幅牡丹条幅相赠,我装裱好,悬于壁上,每每驻足观赏,总是回忆起我和他们二人多年交往的种种情景,还是那么生动。心中默默祝福她健康、长寿。 2005年4月 后记 2004年春天,在筹备庆祝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为缅怀学院的创业者,学校领导决定继《周新武纪念文集》之后,再编印一本《左荧纪念文集》。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有关各方面和左荧生前友人、广播学院师生,特别是左荧亲属的大力支持下,《文集》终于问世。全书题词、照片、序言之后分为六个部分,现将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收入了左荧同志逝世消息及其生平简介等,并附有若干挽联。 第二部分收入了我们收集到的新中国成立后左荧同志在报刊上发表的部分文稿。我们对少数文章作了技术上的删节、订正工作。 第三部分收入了左荧同志逝世后,《北京广播学院院刊》于1985年初刊登的悼念文章,另有齐越同志纪念左荧逝世六周年诗一首。 第四部分收入了2000年应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要求而写的一篇记载左荧同志创建广播学院的专文,该文曾收入陆钦仪主编的《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一书,后刊登于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2001年第l期,又载于为庆祝北京广播学院建校50周年而出版的《奋进的脚步——治校方略》一秽。 第五部分收入了左荧同志的老领导梅益、温济泽和周新武司志回忆录和日记中有关左荧的内容,借以弥补因他们去世无去撰写回忆左荧文章的遗憾。同时还收入了黄勇主编的《北京广播学院大事记》中有关左荧事迹的记载。 第六部分收人了这次征集到的左荧同志的老战友、老同事、广播学院早期毕业生以及左荧亲属撰写的回忆文章30篇,首篇为左荧夫人黄药同志的回忆文章,其余主要依据文章内容涉及的时间大体上分为革命战争年代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期间、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期间以及此后在中国唱片社和广电部国际联络部工作期间三组,最后为左荧子女写的回忆文章。 朱穆之、曾建徽同志等应邀为本书题词,杨兆麟同志为本书作序。担任本书顾问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党委书记苏志武,左荧夫人黄药同志,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冯克庄同志分管本书的编选、出版工作。本书主编为原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广院创建时期的老教师赵玉明同志,副主编为左荧同志之女、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任播音员黄璐璐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编辑、原北京广播学院硕士毕业生孙伶俐。在征集史料的过程中得到国家广电总局档案室的大力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张旭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编辑组 2005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