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市上那些流行的大同小异的“致富宝典”不同,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民情了如指掌,对于“穷人”一改他人平庸的怜悯心态,以独特的视角、冷静的分析,直面贫穷带给人的种种劣势,直面穷人身上的某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和阻挡他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症结所在。在这里,剖析代替了安抚,让我们明白如何摆脱穷人的观念,而且作者的分析视角并不限于穷人群体,而是深入到普通人的内心深处,让窒息我们进取心和创造力的文化、行为、心理因素,统统曝光。已经超越了以简单的财富标准划定穷人身份的视角限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穷人缺什么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古古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市上那些流行的大同小异的“致富宝典”不同,作者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中国的国情民情了如指掌,对于“穷人”一改他人平庸的怜悯心态,以独特的视角、冷静的分析,直面贫穷带给人的种种劣势,直面穷人身上的某种狭隘的思维方式和阻挡他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症结所在。在这里,剖析代替了安抚,让我们明白如何摆脱穷人的观念,而且作者的分析视角并不限于穷人群体,而是深入到普通人的内心深处,让窒息我们进取心和创造力的文化、行为、心理因素,统统曝光。已经超越了以简单的财富标准划定穷人身份的视角限制。 内容推荐 穷人缺什么? 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 穷人怎样才能摆脱厄运?本书分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部分原因,指出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以真诚的态度、尖锐的笔触。探寻穷人的幸福之路。 在世界面前,个人是渺小的,各种天灾人祸随时可能夺去你的财产、权力、健康,甚至亲人。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可能失去,但只要你的雄心还在、你的能力还在,一切就都可以重来。素质创造财富,素质决定人生,穷人最大的资源是你自己。 《穷人缺什么》在连续十四周登上中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的《你为什么是穷人》一书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并增加了三分之二的新内容,是作者凝聚三年心血的又一力作。 目录 前言 穷人的饥饿思维 第1章 穷人缺钱 穷人只有一个鸡蛋 穷人占据不利地形 穷人是永远的弱者 穷人是社会的基础 穷人是一种资源 穷人被支配 穷人不安全 穷人容易上当 穷人劳动不止 穷人恩重如山 穷人是颗螺丝钉 穷人没法不志短 穷人为富人输血 穷人后富起来 穷人不要感恩戴德 穷人幻想现代化 穷人要奋斗 富人优先穷人靠边 富人玩别人的钱 有钱的人更有钱 富人是赢家 穷人被吸引 钱与尊严 富人掌握话语权 富人排斥穷人 上帝遗弃穷人 第2章 穷人缺心计 素养创造财富 靠人推是走不远的 穷人要有思想 穷人要有激情 你是穷人你怕什么 穷人最有革命性 把幻想变成理想 始终保持斗志 发财是件苦差事 穷人混在穷人圈 穷人靠单位 穷人向往年薪 穷人舍不得鸡肋 穷人帮人创业 穷人救济穷人 穷人重视手艺 穷人被选择 穷人梦想当明星 穷人知足常乐 穷人只会跟进 穷人太超前 穷人不识时务 穷人有投资冲动 不要轻易借钱 穷人疏于工计 穷人心态不好 穷人谨小慎微 穷人消费富人投资 穷人买彩票富人当老板 穷人买米富人买碗 穷人唱戏富人搭台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穷人发现富人发扬 穷人接收信息富人传播信息 穷人的工作太具体 早富不如晚富 候鸟式生存 爱钱就像爱自己 享受创业的乐趣 穷人爱说赌一把 穷人想赚大钱 得到财富失去自我 穷人的孩子晚当家 富人一定会没落 第3章 穷人缺方法 事业是最好的投资 投资致富需要素质 有计划地赚钱 抓住支配权 把一件事做透 坚持就是胜利 敢于做大事 敢于反潮流 成功靠日积月累 放弃比抓住更难 不要瞧不起小生意 节约是种美德 穷人不要显得穷 穷人要有信用 傻人有傻福 穷人要及时行动 穷人不要咬牙切齿 穷人会挣不会花 穷人不自信 穷人止于幻想 穷人孤注一掷 穷人想发横财 穷人喜欢称兄道弟 穷人轻信名门正派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 经常反省第一次 穷人不理解富人 富人有本血泪账 富人没有安全感 结婚是件危险的事 第4章 穷人缺品位 穷人的弱点说不出口 穷人要忍耐 穷人想当大哥 穷人衣锦还乡 穷人随便出汗 穷人的骨气 穷人的贪婪 穷人的野蛮 穷人的粗糙 穷人容易走极端 穷人最恨不平等 穷人想当暴发户 穷人穷怕了 穷人作秀富人做派 穷人戴黄金 穷人的虚荣 穷人的节俭 穷人的休闲 穷人的名片 穷人吃补品 穷人看电视 穷人走亲戚 穷人聊天 穷人送礼 穷人请客 穷人上网 穷人报仇 穷人没有根基 可恶的实用主义 气质是操练出来的 张狂必然受伤 距离产生美感 穷人和富人打交道 穷人没有富爸爸 人固有一老 富人多疑 嫁给穷人 嫁给富人 富不过三代 第5章 穷人缺帮助 富不光荣穷不可耻 公平是相对的 向机会不均开火 经济学的立场 财富的阴暗面 富人应该多缴税 富人的不义之财 穷人买得起什么 穷人不要生病 穷人不要惹事 规则大于道德 劳心者的价植 合理的按劳分配 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吗 穷人害怕没饭碗 机遇造就富人 富人获益于自由 跑步进入中产阶级 穷人敌视富人 穷人帮助穷人 穷人更重情 善恶与贫富无关 富人和穷人保持距离 富人有功 富人的仁 富人要以法为重 富人要守规矩 富人需要规范 富人要合法致富 富人要管好三巴 第6章 幸福才是硬道理 没有长生不老的人 赚钱是种享受 工作是种生活方式 幸福和金钱有关 穷人不要被吓倒 高薪“穷人”只要快乐 实用主义是可怕的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生活简单就是幸福 后记 穷人不能停止思考 试读章节 穷人只有一个鸡蛋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老婆有一天买回来一个鸡蛋,穷人说,如果用这个鸡蛋孵出一只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再用一群鸡去换一只羊,大羊生小羊;羊再换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买田盖房,再娶一个小老婆……听得入神的老婆勃然大怒,操起鸡蛋往地下一摔,穷人的美梦顿时稀烂。 这是一个经典的穷人寓言。 那穷人可能一辈子都会耿耿于怀,后悔暴露了活思想,让那点宝贵的资本毁于一旦。然而他实在是忍不住! 当年马丁·路德·金一句“我有一个梦想”,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穷人也是人啊,富人的一切欲望,穷人也是有的。食色,性也,他凭什么不想娶一个小老婆!只是鸡蛋还没有变成鸡,连鸡蛋本身也还在老婆手里攥着,就有了如此辉煌的梦想,合不合适,值得商榷。 不能说穷人的前途没有光明,然而道路的曲折性,也确实需要穷人考虑。 从理论上讲,一旦找到赚钱的模式,资本以几何级数增长,也并非不可能。很多财富神话,如比尔·盖茨之类,最初的原始资本也和一个鸡蛋差不多。但是世界上穷人无数,鸡蛋无数,比尔·盖茨却只有一个。下一个会不会是你呢?难说。 资本越小,风险越大,当你手里只有一个鸡蛋的时候,哪怕轻轻一碰,都可能全部玩完。这就是穷人的软肋。 穷人的起点太低,就算你搭上了快车,快得不能再快,资本的增长也像是滚雪球。当雪球还小的时候,你哪怕滚得发疯,比起那些大雪球来,你的发展壮大也是可怜的。基数太小,增长有限,同样是滚动发展,此增加一倍与彼增加一倍,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天气一变,首先融化的必定是你。你的雪球能不能滚大,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穷人总是从做小生意开始,要把小生意变成大生意,就像把一个鸡蛋变成一群牛,中间有太多的因素,太多的环节,如果你没有把整个过程走完,你就没有摸到财富的脾气,你就成不了真正的富人,就算突然发一笔横财,你也消受不了。 很多时候,财富也是一种压力。潜水员都知道,贸然地下到深海,很可能七窍流血。 这绝不是威胁。穷人占据不利地形 中国人吃饭、喝茶、开会,凡是众人聚集的地方,座位都是有讲究的。 尊者坐上首,背靠墙壁,面对大门,有远瞻之利,无后顾之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中军坐帐,局势尽在掌控之中。 卑者当然只能坐下首,形势与上首相反,局势掌控不了,上菜的时候还得小心避让,以免汤油淋头。 穷人总是占据不利地形,危险来了,他首当其冲,利益当前,他却是最后享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谁都想坐上首,但并不是谁都能坐得上,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硬要去坐,坐是坐上了,但即使不被请下来,最后肯定也会搞得大家都很别扭。 穷人的地位决定了他是个弱者,没有富人的有利条件,所以每一次社会动荡,他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一次机会来临,哪怕是专门为穷人准备的机会,他也只能够分到很小一杯羹。看看历代的变革,除了少数人衣锦还乡,大多数的穷人——作为阶层的穷人——最后还是穷人。 穷人想变富人,想从下首坐到上首,很难靠突发事件取胜,即使成功了,爆富也难以持久。而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漫长努力,真的像大浪淘沙,绝大部分沙子都只能被冲走,留下的极少数才是金子。P2-4 序言 穷人的饥饿思维
据说民间有一种捕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木板后面放一些花生。猴子看见花生,就伸手去抓。结果,抓了花生的手紧握成拳头,无法从洞里再缩回来,木板成了一块活生生的枷锁。猴子就这样紧紧抓着他的花生,被人轻而易举捉去。 可怜的猴子!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太缺食物,把食物看得太重了。 穷人的状况也往往如此。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是钱!缺钱给穷人带来深重的苦难,钱就成了穷人生活的重心,成了一个巨大的诱惑,他没法不看重。然而对钱过分关注,就容易忽视钱以外的东西,结果,穷人所得甚少,失去甚多。 缺钱带来的精神上的损害,往往比物质上的匮乏更加可怕。 杰克·伦敦在小说《热爱生命》里,写了一个迷途者的故事。这个不幸的人独自在荒野挣扎,饥饿,疲劳,孤独,绝望,还有一匹和他同样饥饿、同样疲惫的老狼,一直跟着他,等着他倒下。然而最终不是狼吃掉了他,而是他吃掉了狼。小说的结尾是,这个人终于回到船上,吃了很多,成了胖子,却还惶惶恐恐地储藏面包,以至于已经干瘪的面包塞满了船舱的各个角落,他仍然情不自禁地四处收集。 穷人的生存能力很强,他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确实令人感动,但他竭尽全力得到的,或许只是一堆干瘪的面包而已。 饿怕了的人常常养成饥饿思维,抓住一块面包便不肯松手,即使已经吃饱,还是忍不住囤积,生怕重新回到饥饿的日子。人只有一双手,既然抓满了面包,便腾不出手来抓其他东西,结果再努力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穷人的眼光有限,往往就在于思维的局限。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身居底层,便很难高瞻远瞩,于是穷人总是错过机会,一生都在仰望别人,为别人的事业添砖加瓦。穷人的无奈,只有穷人自己能够体会,缺钱就没有事业的基础,缺钱得不到良好教育,缺钱影响心态,缺钱更进不了上层圈子……总之,缺钱的后果不仅是影响到生计,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心计,影响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影响到人的整个前途。 缺钱就可能导致缺志。只有小算计,而无大志向,眼光盯着琐屑的日常生计,激情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鸡毛蒜皮,婆婆妈妈,得小惠而大喜,还以“知足常乐”自慰。久而久之,穷人不仅缺钱,还缺“钙”,整个人的精神都变软了。 穷人缺志是个普遍现象,对于等米下锅的人来说,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穷就必然受制于人,迫于生计,穷人很多时候只能妥协,这一妥协又埋没了自己的才华,错过了发展的机会,最后只好随波逐流,一直穷下去。 查《说文解字》,穷人的“穷”字,本义“极也”,也就是到了头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缺乏钱财”这层意思,古代叫“贫”。现在往往“贫”和“穷”通用,穷就是贫,贫就是穷,无钱万事休,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特点。 但是仔细揣摩,还是古人用字更确切。缺钱只是人生困境的一部分,走投无路的也并非只有贫者。一切到了头的人,一切困境中的人,无论是财富、事业还是前途,都看不到希望的人,就会有穷人的沮丧和恐慌。 所以,只要你还有希望,还有梦想,还满怀着激情在奋斗,只要你还没有走到头,你就不能算是穷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拾荒匠改变命运的报道,把它写进自己的书里,无数人为之感动。 沈阳有个以收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为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 000~18 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 000个就是一吨,这样算下来,卖熔化后的材料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因此,他决定回收易拉罐,进行熔炼后卖材料。 从收易拉罐到熔炼易拉罐,一念之间,不仅改变了他所做的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的人生走上另外一条轨迹。 为了多收到易拉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一周以后,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只见一大片货车在等待他,车上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了13万多个,足足二吨半。 他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一年内,加工厂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三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匠”一跃而为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 一个收破烂的人,能够想到不仅是收,还要改造收来的东西,这已经不简单了。改造之后能够送到科研机构去化验,就更是具有了专业眼光。至于那600元的化验费,得收多少个易拉罐才赚得回来哟,一般的拾荒匠是绝对舍不得的,这就是投资者和打工者的区别。虽然是个拾荒匠,却少有穷人的心态,敢想敢做,而且有一套巧妙的办法,这种人,他难道会永远是穷人吗? 穷人也有穷人的希望,穷人也有穷人的优势。穷人所有的,也许正是富人所缺的。富人富不过三代,穷人也穷不过三代,世界总是在运动中达到平衡。所以,穷人不能放弃希望,穷人不能停止思考,穷人更要知道穷的原因,更要找到路在哪里。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古古 后记 穷人不能停止思考 《你为什么是穷人》2002年5月出版,两年时间里,在中国内地发行的中文简体版加印了九次;在香港、台湾、加拿大等地销售的中文繁体版也颇有影响;并且版权输出到经济较为发达的韩国,韩文版也非常畅销,加印了三次,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原以为,在一个以经济生活为主流的社会里,穷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在穷富的问题上,穷人说的哪怕句句是真理,也没有人听。曾经有股民讥讽股评家,“你自己都看准了,何不自己去炒,还来卖嘴皮子混饭!”穷人的状况也是一样,落泊之人,除了叹气诉苦,是没有资格指导别人的。 然而,这本土生土长的《你为什么是穷人》却在相对发达的海外畅销了,说明天下穷人是一家,问题都是一致的,都需要找到答案。 我不能说我这本书给了穷人答案,但是给了穷人一个思考的角度,给了一种正视的勇气,也给了一种自信。 穷人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但是他们却往往不敢承认自己得出的结论。 穷人不敢正视现实。伤口太血淋淋了,伤者往往会背过脸去。女人被毁了容,家人也常常会善意地藏起镜子,不让她看到真相。所以我们在书店里看到写给穷人的书,除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心灵鸡汤”,就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致富宝典”,读了无害而已。 写书的人忌讳说穷,是怕戳了穷人的痛处,伤了穷人的面子,搞得大家都不好过。再说了,出书总要赚钱,说那些让穷人不高兴的话.唾沫就不能转化为经济,岂不是亏本的事? 一个女人长得丑,旁人一定不能说她丑,这是一种礼貌。所以越没人说你穷,其实你就越穷。只有富人才敢大胆暴露他当年揭不开锅的事,现在他海鲜吃腻了,来告诉你他喜欢野菜了。 穷人的穷是说不出口的,要正视自己的真实状况,确实需要勇气。你为什么是穷人?是什么造成了你的穷?你的出路在哪里?人生怎样才算幸福? 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好处。 我这本书之所以受到欢迎,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我说出了真相。说出真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能力。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也没有绝对的真相,所以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我只能努力把事情看清,努力把看清的事情准确地说出来。 说真相不仅需要有说真相的嘴巴,还要有听真相的耳朵。 2003年底,我在吉林大学演讲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高举着一本绿皮书质问道:“你讲得很好,但是你的很多内容为什么都和这本书相同?!”他手里举着的是一本名为《富人凭什么》的精装书,署有“[美]迈克尔·伯利斯坦著”,封面上赫然印着“投资大师巴菲特推荐”。不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他亲自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热情洋溢地赞道:“我相信迈克尔·伯利斯坦比我说得更好,他在书中已经把富人的秘密全部揭示出来啦!” 在那个鸦雀无声的场合,我笑了,问那个学生:“你是不是觉得我抄袭?” 学生说:“是!” “你是不是觉得只有中国人抄袭外国人?” 学生点点头。 “你是不是觉得只有穷人抄袭富人?” 我的语气有点激动了。学生茫然,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 是啊,难道事情会相反?一边是默默无闻的中国穷人古古,一边是放射着神话光芒的美国富人伯利斯坦,还有大名鼎鼎的世界级富人巴菲特推荐。除了我抄袭他,难道还有其他可能? 但事实的真相恐怕令人毛骨悚然,抄袭者正是那个美国富人伯利斯坦!而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连那个美国富人也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伯利斯坦,更没有什么巴菲特推荐,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抄袭了我的书,还编造出伯利斯坦的名字,搞出这样一个辉煌的排场! 《富人凭什么》根本就是一本伪书!但是它却有市场!我的东西不仅被人偷了去卖钱,我本人还被置于剽窃者的境地遭人质问!穷人可悲啊。 但转而一想,富人的霸道也不能全怪富人,富人的话语权常常是穷人亲手给的。穷人总是按照惯性思维,穷人的判断力往往被不自信所毁掉。很多事情穷人不容易明白,富人正是利用穷人的自卑,制造着他们所希望的时尚——无论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富人大摇大摆赚着穷人的钱,穷人还对他顶礼膜拜。 伪书的制造者之所以要给作者冠以如此大的来头,是看准了穷人的软肋。穷人不相信自己,穷人不相信穷人。所以书市上如此多的书,打着富人的旗号,说着富人的主张,穷人却听得如醉如痴。 2005年,一大批打着洋人名字的伪书被清理了,此时古古再来解释当年的“抄袭”之事,想来那个学生的茫然可能会少一些。但愿更多的本土作者,可以自信地署上自己的名字。不过,这并不取决于作者本人。需求产生市场,没有听真话的耳朵,就没有人能把真话大声地说出来。 《庄子·徐无鬼》中有个故事,郢人将白灰涂在鼻子上,叫石匠用斧头削去。石匠运斧如风,斧过灰尽。再看郢人,面不改色心不跳,鼻子毫毛未损。郢人死后,石匠的绝技再也无法表演,不是石匠的手艺倒退了,而是再也找不到相配的合作者。运斧的石匠固然神勇,涂灰的郢人更值得敬佩。“郢人逝矣,谁与尽言?”惠子死了,庄子便再无灵感,作为庄子的对手,惠子的价值无可替代。 这本《穷人缺什么》在2002年版《你为什么是穷人》的基础上,作了精心修改,并增加了近一倍的新内容,是我三年心血的又一结晶。没有读者的关注,我这本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更没有再深入写下去的必要。所以,我要向读者致敬,向表扬者和批判者致敬。在这本新书出版之际,请允许我向天下所有的穷人和富人真诚地说声谢谢。 古古 2005/7/30 gugu889889@sina.co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