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导读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弗兰西斯·培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本书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的其中一册,是导读版。

内容推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在于造就人。让学生“精神成人”。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外文学经典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一本书能够让一个人受益终身,甚至能激励一代人的成长。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课标”将中小学生的阅读和鉴赏放到重要的位置,并明确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的阅读总量。依循“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2003年和2004年,我社分别推出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第一辑、第二辑,共计92种。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

丛书出版以来,读者朋友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我们深表谢忱!为了更好地打造这个丛书品牌,我们多次邀请教育界、学术界、出版界的专家把脉会诊。在听取各界反馈意见后,我们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对“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作了书目的整合和内容的补充修订。

新推出的这套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选目精当,强调人文精神。我们在收录教育部“新课标”建议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主流教材要求阅读的名篇佳作以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本,从中总括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精髓内涵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审美欣赏中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华。

二、版本精良,体现浙文社优势。这套丛书荟萃了浙文社的“外国文学名著精品丛书”、“中国现代经典作家诗文全编系列”、“世纪文存”、“学者散文系列”等在出版界颇具影响力的丛书的精华,得到了国内一流的作家、翻译家、学者的悉心襄助,保证了图书的上乘品质。

三、增加导读和附录,加强实用功能。为了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更好地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特点,增强阅读与欣赏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与测试的实用程度,我们在新版中增加了导读和附录的内容。导读部分主要涵盖了作家个人生平介绍、作品文本解读、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知识链接、文学常识背景、同类作品比较阅读、学业测试提示等相关内容。

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目录

把一本好书送到读者的手里/1

谈学问/1

谈美/3

谈旅游/5

谈友谊/8

谈父母和子女/13

谈逆境/15

谈利己的聪明/17

谈假聪明/19

谈称赞/21

谈虚荣/24

谈报复/27

谈大胆/29

谈猜疑/32

谈谈吐/34

谈真理/36

谈死亡/39

谈宗教统一/42

谈伪装和掩饰/48

谈嫉妒/52

谈爱情/58

谈高位/61

谈菩和性善/65

谈贵族/68

谈叛乱与动乱/70

谈无神论/78

谈迷信/82

谈君主/84

谈进谏/90

谈时机/95

谈狡猾/97

谈革新/101

谈做事敏捷/103

谈国家的真正强盛/105

谈殖民/113

谈财富/116

谈预言/120

谈野心/125

谈宫廷娱乐活动/128

谈人的本性/131

谈习惯与教育/134

谈运气/137

谈放债/140

谈残疾/144

谈建筑/146

谈交涉/151

谈随从和朋友/153

谈荣耀和名誉/155

谈司法/158

谈愤怒/163

谈变迁/166

谈律师/172

谈党派/175

谈园林/177

谈消费/182

谈礼节和尊敬/184

谈结婚与独身/186

谈保健之道/189

谈青年和老年/191

《培根随笔》导读/194

试读章节

谈学问

学问可以用来自我陶醉、施展才华和增长能力。最主要的是自我陶醉,那存在于独自一人的沉思默想中;施展才华存在于交谈中;增长能力则存在于分析事物和处理事务中。老练的人善于实践,能把每一个细节加以剖析,但要全面考虑、全面策划、全面安排,并取得最好的结果,那就得有学问的人才能办到。在做学问上花费太多的时间,那是一种懒懒散散的表现;过多炫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又难免给人装腔作势的印象;完全用书本的教条分析事物,则又成了迂腐的学究。一个完美的人是靠经验才能完美的。天生的才能也需要学习才能完美,就像天然的植物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学问本身如果不联系实际经验,在指导实践方面就会显得十分空泛。狡猾的人轻视学问,头脑简单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学问本身并不教你如何运用学问,运用学问是一种智慧,一种存在于学问之外又高于学问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才能得到的智慧。读书不是为了故意找作者的碴,但也不要认为作者的话应该全盘接受;读书也不是为了寻找一些夸夸其谈的资本,而是为了让我们用来分析一些事,思考一些事。

有些书是让我们粗粗品尝一下的,有些书是让我们囫囵吞枣的,只有不多的几本书是让我们细细咀嚼加以消化的。有的书只要读其中的几个章节,有的书不必细心地读,只有少数几本书要从头到尾读,读得很用功、很用心。

有些书可以让别人替你读,让他替你做些摘记,不过那得是些无关紧要、价值不高的书,否则的话,做摘记也就像给水蒸馏一样,杂质是去掉了,味道也没有了。读书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而写作使人精确。因此,一个人如果很少动笔,那他就得有很好的记忆力;一个人如果很少跟人交谈,那他就得有些急智;一个人如果读书很少,那他就得很狡猾,掩饰他的不懂装懂。历史使人聪明,数学使人严密,自然哲学使人渊博,伦理学使人稳重,逻辑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这就是所谓“学习形成气质并影响气质”。先天不足后天补,一个人要不是智力方面有什么停滞和阻碍,只要学习得法,是一定能学有所成的。就像一个人有病,可以做些相应的运动。滚球有益于睾丸和肾,射箭有益于胸肺,慢跑有益于肠胃,骑马有益于头脑等等。所以一个人不能专心致志的话,就让他去学习数学,因为演算过程中稍有走神,就得从头再来一遍;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不善于区分或找到差异,那就让他去学习经院哲学家的文章,因为这些人都是很严谨的;要是一个人不善于推敲,不善于用一件事去证实和说明另一件事,那就让他去学习律师的案卷。所以,智力上的种种不足总能找到一个弥补的药方。

P1-2

序言

把一本好书送到读者的手里

随笔属于散文中的一种,跟抒情散文不同自不待言,它跟鲁迅的杂文、跟小品文也不同,相当于一些杂感,跟我国众多的诗话词话形式上有些相同,但内容也不同。培根的随笔更接近于论说文,涉及哲学、宗教、政治制度以及处世、修身、养性等等方面。其实《论语》、《孟子》也是这样的随笔,只是它们是孔子、孟子的门徒记下的随感语录,因为时代不同,它们过于言简意赅,后人更多的是去穿凿附会。但是在这方面过分详尽的说教,又使人厌烦。培根的随笔能成为名篇,流传至今,就因为它们篇幅适中,又时常用一些生动的小故事和引言、富于诗意的比喻来说明一些哲理,把丰富的思想浓缩成名言警句,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在世界文化的积累中有着许多瑰宝,一旦你接触到,必然会醍醐灌顶、大开眼界。比如对流行音乐痴迷也不能说有什么不好,但一旦你接触到古典音乐,你欣赏音乐的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你也就能鉴别流行音乐中的好坏了。“文化大革命”否定一切古今中外的文化,甚至大言不惭要焚书坑儒,实在是大谬其行。这里也涉及一种读书的态度。过去开卷之初就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殊不知批判是自然而然进行的,把这把刀砥砺得过于锋利,你去掉的就不光是糟粕了,一些精华也难免会玉石俱焚。

素质教育一向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但现在差不多被应试教育淹没了。这一点也使出版界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教辅读物一枝独秀,其他出版物都在苦苦挣扎。家长们在开学期间可以推着车子去买教辅读物,而其他读物很少能送到青少年的手中。更何况在当前,影视快餐成了生活的主流,读书的风气渐渐消失,人们心目中的读书只是为了文凭和资格,为了进一所好学校,毕业后求得一个好职位,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办教育的也开始迷失了方向。

面对这种现状,在我国仍有一些有识之士在锲而不舍地做着工作。比如本书的出版,也算是这种默默的努力之一。我们希望能把这本书送到青少年手中,送到一切想提高文化修养的人手中。当然,我们也不相信光读几本好书就能使一个人脱胎换骨,但至少能让他意识到想获得一块敲开名利的敲门砖,他走的只是一座独木桥,想要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成为国家有用之材,另有一条康庄大道。

培根的随笔中有一篇《谈学问》,让我们得到许多启迪,特别是他提到如何运用学问,如何学习得法。他认为运用学问是一种智慧,那是学问之外高于学问的智慧,只有靠观察才能得到的智慧。他还教我们如何弥补智力不足学习得法的方法。实际上学习方法是一种根本性的学习,那也是一种智慧,只有靠不断琢磨总结才能得到的智慧。我国学习英语的少说也有近亿人,但真正能用英语的人却很少,高级翻译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通过英语四级、六级、八级的人不少,但他们仍然不会说、不会翻译,更不会写作,学得又苦,效果又差。参加工作以后,跟英语没有什么关系的,很快就把英语忘了,这是最大的浪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是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在哲学方面他提出归纳法,批判当时的演绎法,这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认识方法,他提出一要自由观察宇宙,二要以事实的实现为理论,三要注重经验所实证的结果,而不以诡辩为尚。这些科学原理在当今非常平凡,但在那时却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培根虽说没有什么科学的新发明,但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对科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据说他就是因为在露天试验时受了寒而得病死的。他的随笔1597年首先发表10篇,1612年扩至38篇,1625年才扩至58篇。

培根在官场上几经起伏。因为他父亲是英国的掌玺大臣,伊丽莎白女王初期最信任的政治家,他从小就出入宫廷,后来学习法律,成为名声赫赫的律师,但刚涉足政治,就坏了自己的名声。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位,他又出山,受到宠遇,做过掌玺大臣、国务总理,先后被封为男爵、子爵。1621年被控受贿,从此脱离政治,专心研究文学和科学。所以世人认为他有双重性格,一方面他是冷酷、吝啬、偏私的政治家,另一方面却是富于文学和科学知识、追求真理的学者。

他的哲学著作有《论学术的进展》、《求学的新方法》、《纯正哲学大全》等等。其中《纯正哲学大全》是用拉丁文写的。

徐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