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的繁殖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养牛业是应用现代先进繁殖技术最广泛的养殖业。本书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入新的技术为你以后的牛繁殖与改良有更大的帮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牛繁殖与改良新技术 |
分类 | |
作者 | 侯放亮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家畜的繁殖是畜牧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养牛业是应用现代先进繁殖技术最广泛的养殖业。本书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入新的技术为你以后的牛繁殖与改良有更大的帮助!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对牛的繁殖与改良做了具体的讲述!并加入了科学的新技术!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牛的生殖器官……………………………………………………1 第一节公牛的生殖器官………………………………………………1 一、公牛生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1 二、公牛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8 第二节母牛的生殖器官………………………………………………11 一、母牛生殖器官的形态与结构…………………………………11 二、母牛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21 第二章生殖激素及其应用技术…………………………………………24 第一节生殖激素概述…………………………………………………24 一、生殖激素的概念………………………………………………24 二、生殖激素的一般性质…………………………………………25 三、生殖激素的种类………………………………………………26 第二节释放激素………………………………………………………28 一、下丘脑和垂体的关系…………………………………………28 二、下丘脑的释放或抑制激素……………………………………29 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29 四、催产素…………………………………………………………30 五、松果腺激素……………………………………………………31 第三节促性腺激素……………………………………………………31 一、垂体促性腺激素………………………………………………31 二、胎盘促性腺激素………………………………………………33 第四节性腺激素………………………………………………………35 一、雄激素…………………………………………………………35 二、雌激素…………………………………………………………36 三、孕激素…………………………………………………………37 四、松弛素…………………………………………………………37 第五节前列腺素和外激素………………………………………………38 一、前列腺素…………………………………………………………38 二、外激素……………………………………………………………40 第六节生殖激素的调节作用……………………………………………40 一、生殖激素的调节机理……………………………………………40 二、母牛生殖活动的调节……………………………………………41 三、公牛生殖活动的调节……………………………………………43 第七节常用激素的应用…………………………………………………43 一、前列腺素(PG)…………….……………………………………43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IICG)……………………………………44 三、促卵泡素(FSH) …………………………………………………45 四、促黄体素(LH)……………………………………………………45 五、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 …………………………………46 六、雌激素……………………………………………………………47 七、黄体酮……………………………………………………………48 八、催产素……………………………………………………………49 第八节常用激素名称与简称符号………………………………………50 一、激素名称…………………………………………………………50 二、缩写术语…………………………………………………………51 第三章母牛的发情鉴定技术………………………………………………52 第一节母牛的发情与排卵………………………………………………52 一、发情及发情周期…………………………………………………52 二、发情的基本规律…………………………………………………56 三、排卵………………………………………………………………58 第二节母牛发情鉴定的方法……………………………………………59 一、外部观察法………………………………………………………60 二、阴道检查法………………………………………………………61 三、直肠检查法………………………………………………………62 四、发情鉴定的其他方法……………………………………………63 第三节影响母牛发情的因素……………………………………………67 一、品种………………………………………………………………67 二、自然因素…………………………………………………………67 三、营养水平…………………………………………………………68 四、生产水平和管理方式……………………………………………69 第四章牛的人工授精技术…………………………………………………70 第一节人工授精的意义…………………………………………………70 一、人工授精概述……………………………………………………70 二、人工授精的优越性………………………………………………70 第二节公牛的生殖生理…………………………………………………71 一、精液的组成及生理特性…………………………………………71 二、精子的形态及生理特性…………………………………………72 三、影响精子存活的外界因素………………………………………73 第三节 采精……………………………………………………………75 一、采精前的准备……………………………………………………75 二、采精方法…………………………………………………………77 三、采精频率…………………………………………………………77 第四节精液品质评定……………………………………………………78 一、感观评定…………………………………………………………78 二、显微镜评定………………………………………………………78 三、其他检查…………………………………………………………84 第五节精液的稀释………………………………………………………85 一、稀释液成分的基本要求…………………………………………85 二、稀释液的成分及作用……………………………………………85 三、稀释液的配制……………………………………………………87 四、稀释倍数的确定…………………………………………………89 五、稀释方法…………………………………………………………90 第六节精液的保存和运输………………………………………………90 一、精液的保存方法…………………………………………………90 二、精液的运输………………………………………………………93 第七节母牛的输精………………………………………………………94 一、输精前的准备……………………………………………………94 二、输精的基本要求…………………………………………………95 三、母牛的输精方法…………………………………………………98 四、输精容易发生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99 第五章牛精液冷冻技术……………………………………………………102 第一节精液冷冻保存的意义……………………………………………102 一、提高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102 二、促进品种改良,提高牛的生产性能……………………………102 三、冷冻精液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102 四、大幅度减少种公牛数,节省开支………………………………103 第二节种公牛的质量要求………………………………………………103 第三节冷冻精液生产技术………………………………………………103 一、精液的稀释………………………………………………………103 二、精液的冷冻保存理论……………………………………………108 三、精液的冷冻技术…………………………………………………112 四、精液的保存………………………………………………………113 第四节冷冻精液的应用…………………………………………………115 一、冷冻精液的解冻…………………………………………………116 二、冷冻精液的输精…………………………………………………117 第五节液氮与液氮容器的使用…………………………………………117 一、液氮的特性及应用………………………………………………118 二、液氮容器及其使用………………………………………………119 三、液氮容器内液氮消耗的检测方法………………………………123 四、液氮罐的异常变化及其原因……………………………………123 第六章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125 第一节受精………………………………………………………………125 一、配子的运行………………………………………………………125 二、配子受精前的准备………………………………………………127 三、精一卵结合受精…………………………………………………129 四、异常受精…………………………………………………………131 第二节胚胎的早期发育…………………………………………………133 第三节胎膜和胎盘………………………………………………………136 一、胎膜………………………………………………………………136 二、胎盘………………………………………………………………139 第七章牛妊娠诊断与分娩助产技术………………………………………141 第一节牛的妊娠诊断技术………………………………………………141 一、外部观察法………………………………………………………141 二、阴道检查法………………………………………………………142 三、直肠检查法………………………………………………………143 四、实验室诊断法……………………………………………………148 第二节牛的分娩和助产技术……………………………………………149 一、分娩预兆…………………………………………………………149 二、分娩过程…………………………………………………………150 三、助产技术…………………………………………………………152 第八章牛的发情控制技术…………………………………………………160 第一节诱导发情技术……………………………………………………160 一、诱导发情的意义…………………………………………………160 二、诱导发情的机理…………………………………………………161 三、诱导发情的方法…………………………………………………161 第二节同期发情技术……………………………………………………161 一、同期发情的意义…………………………………………………162 二、同期发情的原理…………………………………………………162 三、同期发情的药物…………………………………………………164 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165 第三节超数排卵技术……………………………………………………165 一、超数排卵的意义…………………………………………………166 二、超数排卵的原理…………………………………………………166 三、超数排卵的处理方法……………………………………………166 第九章牛的胚胎移植技术…………………………………………………170 第一节胚胎移植的意义…………………………………………………170 第二节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171 第三节胚胎移植技术……………………………………………………172 一、供体和受体的选择………………………………………………172 二、药品和器械的准备………………………………………………173 三、供体的超数排卵…………………………………………………174 四、受体的同期发情…………………………………………………175 五、供体的发情鉴定和配种…………………………………………175 六、胚胎采集…………………………………………………………176 七、胚胎保存…………………………………………………………183 八、胚胎移植…………………………………………………………184 第四节牛非手术移植胚胎实例…………………………………………186 一、受体牛的选择……………………………………………………186 二、受体牛的同期发情………………………………………………186 三、受体牛的发情鉴定………………………………………………187 四、受体牛胚胎移植…………………………………………………187 第十章牛胚胎生物工程技术………………………………………………189 第一节体外受精技术……………………………………………………189 一、体外受精的意义…………………………………………………189 二、体外受精技术……………………………………………………190 第二节胚胎性别控制及性别鉴定技术…………………………………191 一、胚胎性别控制技术………………………………………………191 二、胚胎性别鉴定技术………………………………………………192 第三节卵核移植与动物克隆技术………………………………………194 一、核移植和动物克隆的意义………………………………………194 二、核移植和动物克隆的原理………………………………………195 三、操作技术…………………………………………………………195 第四节胚胎分割与嵌合技术……………………………………………196 一、胚胎分割技术……………………………………………………196 二、胚胎嵌合技术……………………………………………………197 第五节基因导入技术……………………………………………………199 一、外源基因导入的主要方法………………………………………199 二、基因导入的应用前景……………………………………………200 第十一章牛的繁殖管理技术………………………………………………201 第一节繁殖力及其表示方法……………………………………………201 一、繁殖力的概念……………………………………………………201 二、正常繁殖力………………………………………………………201 三、繁殖力的表示指标及其统计方法………………………………202 第二节牛的繁殖障碍……………………………………………………204 一、母牛繁殖障碍……………………………………………………204 二、公牛繁殖障碍……………………………………………………207 三、遗传性繁殖障碍…………………………………………………209 四、母牛不孕症的检查和防治技术…………………………………209 五、牛主要产科病的防治……………………………………………224 六、牛主要传染病和常见病的防治…………………………………231 第三节提高牛繁殖力的措施……………………………………………248 一、影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248 二、提高牛繁殖力的措施……………………………………………250 第四节牛围产期的护理…………………………………………………252 一、围产期母牛的生理特点…………………………………………253 二、围产期母牛的饲养………………………………………………254 三、围产期母牛的管理………………………………………………256 四、母牛围产期的保健措施…………………………………………258 第十二章牛的选种与选配技术……………………………………………260 第一节种与品种…………………………………………………………260 一、种与品种的基本概念……………………………………………260 二、品种的分类………………………………………………………261 三、品种的识别………………………………………………………262 第二节选种………………………………………………………………262 一、家畜选种的概念…………………………………………………262 二、家畜的鉴定………………………………………………………263 三、选种的方法………………………………………………………270 第三节选配………………………………………………………………271 一、选配的意义………………………………………………………271 二、选配的种类………………………………………………………271 三、选配计划的拟定…………………………………………………273 四、近交………………………………………………………………273 第四节本品种选育………………………………………………………275 一、本品种选育的概念………………………………………………275 二、本品种选育的措施………………………………………………275 第五节品系繁育…………………………………………………………278 一、品系繁育的概念、作用与类别…………………………………278 二、建立品系的方法…………………………………………………280 第六节奶牛的选种与选配技术…………………………………………283 一、奶牛选种概述……………………………………………………283 二、奶牛选种的名词术语……………………………………………284 三、奶牛育种的基础工作……………………………………………289 四、奶牛选种选配的技术要点………………………………………290 第七节 肉牛的选种与选配技术………………………………………292 一、肉牛的重要经济性状……………………………………………292 二、肉牛的选择方法…………………………………………………294 三、纯种选育…………………………………………………………295 四、杂交繁育…………………………………………………………299 五、综合系的建立……………………………………………………303 六、我国肉用种牛选育与改良………………………………………305 第八节牛的杂交利用技术………………………………………………309 一、杂交的概念………………………………………………………309 二、杂种优势的利用…………………………………………………310 三、制定杂交改良方案的基本原则…………………………………315 四、远缘杂交…………………………………………………………316 附录………………………………………………………………………317 附录一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317 附录二家畜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325 附录三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范…………………………………………329 附录四种畜禽管理条例…………………………………………………334 附录五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38 附录六牛冷冻精液生产质量管理手册…………………………………343 主要参考文献………………………………………………………………376 试读章节 二、公牛生殖器官的生理机能 (一)睾丸的生理机能 1.生精机能精子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不断产生。精细管的生精细胞是直接形成精子的细胞,它经多次分裂后所形成的精子随着精细管的液流输出,并经直细精管、睾丸网、输出管而到达附睾。每克睾丸组织平均日产精子1 300万~l 900万个。 2.分泌雄激素精细管之间的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其主要作用为刺激精子发生,维持附睾精子的存活;促进雄性副性腺和阴茎的发育,以及副性腺的分泌机能;维持雄性第二特征,激发公畜性欲和性行为。如果雄性动物在性成熟前阉割睾丸,则会使生殖道的发育受到抑制,而成年后阉割会发生结构及行为上的退行性变化,所以阉割对管理公牛及改善肉的品味十分重要。 睾丸的功能受脑垂体促性腺激素所调节,促卵泡素(FSH)支配着精细管的生精机能。对于公牛来说,促黄体素(LH)支配着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的活动。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激素又支持促卵泡素对精子的发生作用. (二)附睾的生理机能 1.附睾是精子最后成熟的地方从睾丸曲细精管产生的精子刚进入附睾头时,颈部常有原生质滴存在,即形态尚未发育完全。此时其活动微弱,没有受精能力或受精能力很低。精子在通过附睾过程中,其颈部的原生质滴向尾部移行或脱落,精子也逐渐获得运动能力和受精能力。另外,精子通过附睾管时,附睾管分泌的磷脂质及蛋白质裹在精子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脂蛋白膜,将精子包被起来,它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精子膨胀,也能抵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并且使精子的体表获得负电荷,防止精子之间彼此凝集,这是维持精子正常运动必需的基本条件。 2.附睾是贮藏精子的场所附睾管上皮的分泌作用可供给精子发育所需的养分,并且附睾内呈弱酸性(pH为6.2~6.8),渗透压高,缺乏果糖,温度也较低。因此,精子因处于弱酸环境而使其活动受到抑制;因渗透压高致使精子颈部的原生质滴下行移动时而发生脱落,使精子体内缺乏其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水分而不能运动;况且附睾内的温度较低,缺乏果糖。所有这些因素使精子处于休眠状态,消耗的能量很少,在附睾内可以长期贮存。一般情况下,精子在附睾内贮存60 d以上仍具有受精能力。但若贮存过久,公牛长期不射精,则精子活力降低,最后死亡而被机体吸收。一头公牛两侧附睾可以容纳74.1×1000个精子,相当于睾丸3.6 d的精子产量,其中约有54%贮存在附睾尾部。 3.附睾管有运输精子的作用 精子在附睾内缺乏主动运动,主要是靠纤毛上皮的活动以及附睾管壁平滑肌的收缩作用使其通过附睾管,到达附睾尾。牛精子通过附睾管到达附睾尾的时间约为10 d。 4.附睾管对精子的吞噬和吸收作用 附睾管对精液中可能出现的未成熟、衰老、死亡精子具有分解和吸收作用,这主要由附睾上皮和管腔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来完成。另外,附睾头及体部的细胞具有吸收作用,来自睾丸的稀薄精子悬浮液中的水分可被附睾管上皮细胞吸收,因而使到达附睾尾部的精子悬浮液变成极浓的液体,每毫升悬浮液可容纳400万个以上的精子。 (三)副性腺的生理机能 1.润滑和清洗尿生殖道公牛阴茎勃起时,在爬跨前所排出的少量液体主要是尿道球腺的分泌物,它可以冲洗尿生殖道中的残留尿液,使通过尿生殖道的精子不受尿液的危害,同时对尿生殖道也有润滑作用。 2.加大精液容量附睾排出的精子,其周围只有少量液体,待与副性腺分泌物混合后,精子即被稀释,从而加大了精液容量。精清占精液容量的85%。 3.供给精子营养精液中的精清主要来自副性腺,精子内的某些营养物质是在精子与精清混合后才得到的。副性腺内糖的分解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 4.活化精子。改变其休眠状态 副性腺液一般偏碱性,碱性环境能增强精子的运动能力。由于副性腺的分泌物呈弱碱性,可以中和进入尿道中液体的酸性,吸收精子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精液的偏碱性,改变精子的休眠状态,利于精子运动,加强其活动力。同时,副性腺液的渗透压低于附睾液,可使精子吸收适量水分而得以活动。 5.推动和运送精液到体外精液的射出是借助附睾管、副性腺壁平滑肌及尿生殖道肌肉的收缩作用。但在排出过程中,副性腺分泌物的液流亦有推动作用。副性腺管壁收缩排出的腺体分泌物在与精子混合的同时,随即运送精子排出体外,精液射入母牛生殖道后,精子以一部分精清,还有母牛生殖道的分泌物为媒介而泳动至受精部位。 6.缓冲不良环境对精子的危害副性腺分泌物中含有柠檬酸盐、山梨醇、抗坏血酸和磷酸盐等,这些物质既有缓冲作用,给精子保持以良好的环境,又能刺激精子运动,保证精子的存活和受精能力。 7.防止精液倒流副性腺中的精囊腺可以分泌一种柠檬酸盐,它可以使精清凝结为冻胶状,对射精后防止精液在母牛生殖道内倒流具有一定作用。 序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从事大农业生产的人居多,而畜牧业是农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已成为各地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养牛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地农民发家致富和奔小康的朝阳产业。掌握牛繁殖与改良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牛的繁殖性能,是养牛业走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广大养殖专业户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要将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迅速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要迅速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创造高的经济效益。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地域广阔,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迅速提高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不断适应WTO的关键所在。我国要在本世纪初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其关键是努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在目前党和国家致力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形势下,同时,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要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技型劳动者,而这些劳动者正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这正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运用现代畜牧业的科学理论指导畜牧生产,以期使我国畜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不但满足百姓对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适应wTO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 动物繁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生产实践中,任何动物的生产性能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品种特性,二是繁殖性能。对于品种特性来说,一个物种的优良或低劣主要取决于它的遗传基础,遗传基础的改进和提高,又必须依赖于物种遗传与改良理论和技术的进步,这也是任何一个物种能否继续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一个优良的物种要想发挥其最大的生产性能,繁殖理论与技术又是决定其生产性能能否正常发挥的首要因素。牛的繁殖是养牛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从事牛的人工授精、杂交改良工作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同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这既是保证牛人工授精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举措,又是养牛业长久、高效、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 为了深入搞好我国奶牛和黄牛改良工作,提高基层畜牧兽医站家畜改良人员的素质,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牛繁殖与改良技术的培训情况,尤其是随着人工授精以及目前胚胎移植技术的迅速推广和普及的情况,陕西省家畜改良站的高级技术人员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精心编写而成《牛繁殖与改良新技术》一书,既满足动物繁殖与改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又缓解家畜繁殖改良培训教材缺乏的状况。 本书各章编写分工为:第一章侯放亮、刘文、王立强、郭秀霞,第二章胡建宏、贾永宏、朱大年,第三章侯放亮、胡建宏、张岩、李英茹,第四章贾永宏、王立强、陈辉、杨海涛、鲁建民,第五章王立强、刘文、郭秀霞、朱大年、陈帅,第六章刘文、胡建宏、张岩、朱大年,第七章刘文、胡建宏、贾永宏,第八章胡建宏、王立强、贾永宏,第九章贾永宏、杨海涛、鲁建民、张岩、李英茹、陈辉,第十章胡建宏、贾永宏、侯放亮、郭秀霞,附录由贾永宏、郭秀霞统一整理,制图由胡建宏与王立强共同完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胡建宏博士以及王立强实验师的参与和大力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著名繁殖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渊锡藩教授审阅全书,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适宜于从事畜牧兽医工作者,尤其是人工授精技术员、胚胎移植人员、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等学习参考,是畜牧职业技能鉴定十分合适的培训教材。尽管我们在编写工作中团结协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时间和经验不足,知识面有限,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难免有所遗漏,不尽完善及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我们真诚希望广大读者在使用后多提宝贵意见,使之日臻完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