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故事以九世纪的历史人物、入大唐求密宗佛法的日本高僧空海为主角,以《长恨歌》为主脉,大胆且狂妄地利用李白、高力士、安倍仲麻吕、自居易、柳宗元、韩愈等作为衬托,讲述了因杨贵妃之死而引发的一连串诡异且柔情的事件,抒发作者本人的宇宙观,构成了一幅庞大的历史幻想画卷。
故事的梗概是:一千二百年前,中唐德宗治世,日本僧人空海和贵族子弟橘逸势随遣唐使入大唐留学。空海志在学习密宗佛法。一般日本留学生在大唐完成学业约需二十年的时间,空海却想在两年之内习得佛法归国。密宗佛法的权威是青龙寺的慧果和尚,空海无时不在考虑如何能够引起青龙寺对自己的注意。这时长安城内发生了一系列诡异事件,空海逐渐卷入其中,并决意破解其中的秘密。在事件的解决过程中,空海发现杨贵妃的死是导致妖魅跳梁的根源。在自信破解了秘密之后,空海在华清宫的温泉安排下了一场夜宴。
刘云樵宅邸妖怪所吟唱的诗,正是李白的《清平调词》,追溯其年代,应为六十年前李白为赞颂杨贵妃之美所写的诗曲,揭露此事的是名为“白居易”的官吏。李白因此事而受玄宗所宠遇,却招致宦官高力士之忌而向玄宗进谗言,李白遂被逐出长安城。了解此事来龙去脉的空海,远赴杨贵妃墓地所在的马嵬驿。 空海识破刘家和棉花田的妖怪皆肇因于安禄山之乱时杨贵妃的悲剧死亡,决心挖掘贵妃的坟墓,一探究竟。 在墓园前,空海和白居——也就是后来的大诗人白乐天初相逢。白居易向空海坦承,自己正为诗作而懊恼不已……
[一]
橘逸势从方才起就无精打采地喝着葡萄酒。
酒杯是琉璃杯。
他不时盯着杯内满盛的红色液体,送到唇边,喝下一口后,又望向坐在垆对面的空海。
空海不知是否理解逸势想和他谈话的神情,径自专心沉溺在自己的思考之中。
他几乎未曾碰触到琉璃杯。
此处是胡玉楼一一
以胡姬招揽客人的妓院。
地上铺着波斯地毯。
壁上挂的画、房内摆的壶,也都来自西域。
琉璃杯——就是从西域运到长安的玻璃杯。
他们和刘云樵会面后,归途上,逸势提议到胡玉楼,空海和逸势现在才会成为座上宾。
大猴在途中和空海、逸势分手,打算去探看丽香暂居的道士家动静。
“云想衣裳花想容……”空海低声喃喃自语。
这是那曰从刘云樵口中听来的诗句。
也就是刘云樵的妻子春琴化为老太婆后,边唱边舞时的诗句之一。
空海将纸搁在垆上,盯着纸看,口中喃喃念着这诗句。
纸张上所写的正是老太婆唱出来的诗句。
空海一旁的玉莲,柔顺地坐着,面带微笑,随声附和空海偶尔回过神来时所说的话语。
方才坐在逸势一旁的牡丹,突然不知想到什么,一转眼就不见人影。她离座已有一段时间。
逸势那无精打采的模样,大概和这有关。
“逸势啊,这真是好诗……”
空海陶醉般望着纸片。
这句话,空海已说过三次了。
“我当然知道。”
逸势的回答和前两次一样。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空海方才一直念的诗,是一首歌咏女性容貌的诗句。
看到云想到你天衣飘逸,看到花想到你的容貌,
春风吹拂栏杆,降于花上的露珠,又是多么娇艳呀。
这般美丽的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邂逅,
就一定在瑶台月下相逢。
诗句的涵义,大致如此。
所谓“群玉山”,是传说住着美丽仙女的山。“瑶台”也是传说中的宫殿,由五色玉建筑而成,也住着美丽仙女。
总之,这首诗所歌咏的女性,容貌有如仙女般美丽。
“真是绝妙好辞……”空海赞叹。
“什么?”逸势问。
“就是这首诗。”
“怎么个绝妙好辞?”
“我说的不是巧妙或写得很好的问题。这诗不是以诗理写出,而是以诗才写出的。” “诗才?”
“才华洋溢。是汪洋恣肆的才华。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才华。这般的才华,怕是永不枯竭的。这位才子,大概光是饮个酒或赏个月,就能在一夕之间,如同讲话一般,连续不断写下这样的诗句吧。”
“你赞美得也太过分了。”
“若是普通之才,多少需要些理论,且几杯酒下肚,恐怕就写不出诗了。然而,具有这种才华的人,酒喝得愈多,诗兴愈能源源不绝地涌上来。”
P8-10
空海和大唐
[中文版序]
梦枕獏
空海这个和尚,要说是日本这一国土所产、最早的一位“世界人”也无不可。
“弘法大师”这一別名同为世人所熟知。
公元七七四年出生于赞岐,八。四年渡海人唐,抵达长安,跟随着青龙寺惠果和尚学习密教,返回日本后,创建密教真言宗。
要说是日本最伟大的宗教家,实在也无不可啊!
当时,他已自学完成传人日本的部分密教(杂密),因此也有人认为,空海人唐之前,对于密教早巳大略了然于心了。
他的唐语说得有如唐人般流利。
这也算是一种天才吧!
空海人唐之吋,长安有如即将掉落的果实。
就像即将从树上掉落的果实那样的成熟。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就是以这个时期的空海为主角而写成的小说。
事实上,空海停留长安之际,曾历经两次皇帝更迭。
这部小说,就是有关空海解开皇帝死亡秘密的故事。
与此同时,在长安,还有一位在日本享得大名的诗人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这位白乐天,写出有名的《长限歌》,也是在这个时候。
《长恨歌》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凄美恋情。平安时代起,这首诗就广为日本人所知悉。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也谈到了这首诗是在何种背景之下完成的。
这个时期,长安约有一百万人口。其中,大约有一万是外国人。
既有聂斯脱利派(景教)的基督教徒,也有伊斯兰教徒。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也都流传进来了。
在长安,有专为各种宗教信仰的人所兴建的各式各样寺院,各种信仰也都获得官方保护。
从世界史角度看来,真可说是一个具有优质文化的城市。
深奧的大陆文化,就在长安这个城市开花结果。
对空海而言,无疑地,这个城市远比日本这个国家有趣多了。
与其返回日本,空海毋宁更想留在这一大唐首都吧!
每当我想起空海这一人物时,总觉得他为何不留在此时此刻的大唐,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
呼吸着自由空气的空海,又将如何跟那些使出玄术、妖法的魔道术士有所牵扯纠缠呢?就请大家密切期待,欢心享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