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侃年谱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司马朝军//王文晖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黄侃研究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学术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而本谱广泛利用谱主的著述、信札、日记、批注、题跋等第一手材料以及相关报导,谱主的老师、学生和朋友的笔记、回忆文章等,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目录

碑 传……………………………………………………………1

 自序……………………………………………………黄侃/3

 季刚先生生平及其著述(节录)………………………黄焯/6

 季刚公传……………………………………………潘重规/9

 中国大百科全书·黄侃………………………………俞敏/17

 黄季刚墓志铭………………………………………章太炎/19

 蕲春黄君墓表…………………………………………汪东/21

正 谱………………………………………………………… 23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 丙戌) 1岁……………………… 25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丁亥) 2岁……………………… 27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 戊子) 3岁……………………… 27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己丑) 4岁……………………… 27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庚寅) 5岁……………………… 28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辛卯) 6岁……………………… 28

 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 壬辰) 7岁……………………… 29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 癸巳) 8岁……………………… 29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甲午) 9岁……………………… 30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10岁……………………30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11岁……………………30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12岁……………………30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13岁……………………31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14岁……………………31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15岁……………………32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16岁……………………32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17岁……………………33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18岁……………………3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 甲辰)  19岁……………………34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20岁……………………34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21岁……………………35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22岁……………………36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23岁……………………43

 1909年(清宣统元年 己酉) 24岁…………………………46

 1910年(清宣统二年 庚戌) 25岁…………………………51

 1911年(清宣统三年 辛亥) 26岁…………………………56

 1912年(民国元年 壬子) 27岁……………………………59

 1913年(民国二年 癸丑) 28岁……………………………72

 1914年(民国三年 甲寅) 29岁……………………………82

 1915年(民国四年 乙卯) 30岁……………………………93

 1916年(民国五年 丙辰) 31岁……………………………109

 1917年(民国六年 丁巳) 32岁……………………………113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 33岁……………………………123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 34岁……………………………130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 35岁……………………………156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 36岁……………………………158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 37岁…………………………163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 38岁…………………………196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 39岁…………………………204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 40岁…………………………207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 4l岁…………………………215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 42岁…………………………222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 43岁…………………………234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己巳) 44岁…………………………279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庚午) 45岁…………………………306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 46岁…………………………318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47岁………………………347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48岁………………………378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49岁………………………395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50岁………………………410

谱 后……………………………………………………………423

附 录……………………………………………………………445

 1 黄侃笔名别名录………………………………………… 447

 2 黄侃著作目录(已出版部分)…………………………… 448

 3 黄侃研究论著目录……………………………………… 449

参考文献…………………………………………………………465

后 记……………………………………………………………476

试读章节

黄季刚墓志铭

章太炎

季刚讳侃,湖北蕲春人也。余违难居东,而季刚始从余学。年逾冠耳,所为文辞已渊懿异凡俗。因授以小学、经说,时亦作诗相倡和。出入四年,而武昌倡义。其后季刚教于京兆、武昌、南都诸大学,凡二十年,弟子至四五传。余之学不能进以?,而季刚?颖骏发,所得视曩时倍蓰,竞以此终。世多知季刚之学,其志行世莫得闻也。黄氏出宋秘书丞庭坚,自徙蕲春至季刚如干世。考讳云鹄,清四川盐茶道,署按察使事,以学行著。所生母周。季刚生十三岁而孤,蕲春俗轻庶孽,几不逮学,故少时读书艰苦,其锐敏勤学亦绝人。既冠,东游学日本,慨然有光复诸夏之志。尝归集孝义会于蕲春,就深山废社说种族大义及中国危急状,听者累千人,环蕲春八县皆向之,众至数万。称日黄十公子。清宣统三年武昌倡义,季刚与善化黄兴、广济居正往视,皆日兵力薄,不足支北军,乃返蕲春集义,故谋牵制,得三千人。未成军,为降将某所袭,亡去,之九江。未几,清亡。季刚自度不能与时俗谐,不肯求仕宦。尝一为直隶都督赵秉钧所迫,强出任秘书长,非其好也。秉钧死,始专以教授自靖。民国四年秋,仪征刘师培以筹安会招学者称说帝制,季刚雅与师培善,阳应之,语及半,即嗔目曰:“如是,请先生一身任之!”遽引退,诸学士皆随之退。是时微季刚,众几不得脱。初,季刚自始冠已深自负,及壮,学成。好酒,一饮至斗所,俾倪调笑,行止不甚就绳墨,然事亲孝。丧生母哀毁几绝,奉慈母田如母。尝在京兆召宾友会食,北方重蟹羹,庖人奉羹前,季刚自垣一方问母得蟹羹不,母无以应。即如庖人痛诃谴之。世以比茅容、阮籍云。性虽俶异,其为学一依师法,不敢失尺寸。见人持论不合古义,即眙视不与言。又绝类法度士,自师培附帝制,遂与绝,然重其说经有法。师培疾亟,又往执贽称弟子。始与象山陈汉章同充教授,言小学不相中,至欲以刀杖相决,后又善遇焉。世多怪季刚矜克,其能下人又如是。为学务精习,诵四史及群经义疏皆十余周,有所得辄笺识其端,朱墨重沓,或涂?至不可识。有余财,必以购书,或仓猝不能具书簏,即举置革笥中,或委积几席皆满。得书,必字字读之,未尝跳脱。尤精治古韵。始从余问,后自为家法,然不肯轻著书。余数趣之,日:“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答日:“年五十当著纸笔矣。”今正五十,而遽以中酒死。独《三礼通论》、声类目已写定,他皆凌乱,不及第次。岂天不欲存其学耶!于是知良道之不可隐也。

配王,继娶黄。子男八:念华、念楚前卒,念田、念祥、念慈、念勤、念宁、念平。女子二,长适潘。季刚以二十四年八月殁于南都,以十一月返葬蕲春。铭日:

微回也,无以胥附;微由也,无以御侮。?上圣犹恃其人兮,况余之?腐。嗟五十始知命兮,竟绝命于中身;见险征而举翮兮,幸犹免于逋播之民。P19-20

序言

黄侃(1886—1935),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字季刚,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黄侃在小学、经学、文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被公认为清代朴学的殿军。

黄侃生于名门,少承家学,读书多神悟。自启蒙后又得江瀚等训诲。家多藏书,读经之余,叉博览诸子百家,得以大器早成。十五岁中秀才,十七岁入湖北文普通学堂,后东渡扶桑,留学于早稻田大学。1907年开始跟从章太炎学习小学,后又一度拜刘师培为师,学习经学。1914年秋,黄侃北上就北京大学教授之聘,讲授中国文学史。1919年转教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以后又应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之聘,长期在南北各大学执教。黄侃治学严谨,宗风深远。不少及门弟子后来也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范文澜、罗常培、金毓黻、刘赜、黄焯、龙榆生、徐复观、林尹、徐复、杨伯峻、陆宗达、殷孟伦等。日本汉学大家吉川幸次郎早年留学中国时,与黄侃仅有一面之缘,一经点化,即悟治学之道。

清代中叶以降,朴学大家辈出,尤以惠栋、戴震为宗师。相比而言,惠以博洽见长,戴以深邃名世。黄侃作为乾嘉朴学之殿军,可谓兼而有之。若与乃师章太炎相比,“博大该洽,章胜于黄,而精微深入,则黄过于章”。

黄侃学术久为世人所重,但了解其人者却不多见。黄侃的一生,反清、反袁、反日、反蒋,堂堂正正,大节不亏。正学以言,绝不曲学以阿世。黄侃又恰好处在一个新旧时代的转折点上,时代的急剧变化,使他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文化这一持续了数千年的“大传统”一夜之间沦为“小传统”,新旧代序,雅俗易位,传统断裂,天翻地覆。黄侃始终坚守其学术立场——“昌明中华固有之学术”,“量力守故辙”,一生为国故招魂。时人或以为他“开倒车”,笑骂者不乏其人。新文化的领袖们无不将他视为保守派的首脑。在“新即等于进步、旧即等于反动”的简单思维模式下,黄侃长期被误解、被冷落。“背时诗待素心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黄侃斥之为“国粹派”而加以全盘否定,还应该看到他在守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黄侃虽为“国故之魂”,但也“为新国语家张目”,他的学说为钱玄同、罗常培以下的现代语言学家扫清了道路,打开了方便之门。

然而,海内外专门从事黄侃研究者尚为数不多。武汉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黄焯先生乃其族侄,早年追随黄侃治经学、小学,晚年为整理黄氏遗书耗费了巨大的心血。黄焯晚年曾编纂过一部《黄季刚先生年谱》。此谱虽较为简略,但大辂椎轮,功不可没。此外,台北柯淑龄博士在潘重规等的指导下,其博士论文即以黄侃研究为题,该书侧重于对黄侃学术成就的总结,而对其生平资料反映不够全面。近年来,海峡两岸举行了多次章黄学术研讨会,国内曾一度发起成立“黄侃学术研究会”,对于黄侃的研究工作虽有所推进,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未见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黄侃生平与学术的年谱,也缺少一部高质量的《黄侃评传》。

黄侃研究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学术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但是,目前学术界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这是与其学术地位极不相称的。

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为了知人论世,减少误解,首先必须编纂一部信今传后的《黄侃年谱》。在编纂过程中,我们拟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第一,尊重客观性。本谱继承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将客观性作为首要原则。我们的许多老师都以黄侃的再传弟子为荣,提到黄侃,无不肃然起敬;言谈之间,往往喜形于色。虽然我们与谱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在三传之列,但还是选择了“超家法”、“超学派”的学术立场,努力保持“价值中立”,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既不没其长,亦不护其短。黄侃为人通脱不羁,性情乖张,旧时代的文人习气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难免遭到同时代的钱玄同、周作人、吴承仕、杨树达、吴虞、汤国梨、马叙伦、吴梅等名流的非议。本谱无意“为尊者讳”,坚持秉笔直书。

第二,力求准确性。相关史料一一经过缜密考证,尽量避免张冠李戴或以讹传讹。“其文直,其事核”,也是本谱所追求的目标。

第三,重视学术性。以谱主的学术活动为主,力图完整反映其学术观点;以谱主的师承授受为主线。突出谱主在“章黄之学”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反映谱主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突出资料性。本谱广泛利用谱主的著述、信札、日记、批注、题跋等第一手材料以及相关报导,谱主的老师、学生和朋友的笔记、回忆文章等。

第五,注意可读性。本谱力求以通畅的叙述记载谱主行事,注意剪裁与衔接,对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不惜笔墨,对于比较次要的事情则一笔带过,试图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谱主曾自拟一联,感悟人生,颇能传其精神,兹录作为前言之结语——

世事若波澜 忽上忽下 汹涌终须归大海

人生非雀鼠 自贤自圣 昂藏不必问青山

司马朝军

2004年12月26日

(时值女儿司马艺十周岁)

后记

这部年谱凝聚了很多学界前辈的心血。武汉大学周大璞教授、李格非教授、黄孝德教授、黄景熙教授、宗福邦教授、陈美兰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周秉钧教授、何泽翰教授、马积高教授、王大年教授,湖南文史馆陈云章教授,四川社会科学研究院赵幼文教授,四川大学赵振铎教授,湖北省图书馆徐孝宓先生,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等,或耳提面命,或贻以翰墨,使我获得了大量书面以外的活资料。吾生虽晚,犹及见典型。1989年春夏之交,我在南京拜访程千帆、徐复两位先生。程千帆先生当时大病初愈,欣然接见,指示我一定要将黄侃的诗文编年问题考证清楚。徐复先生愉快地回忆起追随季刚先生学习的往事,鼓励我尽快编好年谱。近年,我又四到白下,五访徐复先生。徐老年愈九秩,还逐字逐句审阅全稿,并提供了具体补充材料。他肯定拙稿材料丰富,并许为“精心之作”。业师曹之先生也非常关注本书的进展。台湾师范大学陈新雄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对笔者寄予殷切期望,勉励我“不要丢了学问”,早日将年谱推出。华中师范大学黄建中教授热情邀请我出席1993年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们大多知道我一直在研究黄侃,也曾热情邀请我参加1995年海峡两岸黄侃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黄侃研究所卢烈红教授、杨逢彬教授多年来一直关注此书的编纂,今又惠赐嘉序。武汉大学古籍所肖毅教授精心摹写书中所需古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领导高度重视此书,将它列为该社重点出版项目。刘道清社长、李尔钢副总编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工作。谢嘉星编审担任责任编辑,春节期间放弃休息,审读拙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王皓先生曾为本书的出版多方联络,为本书的顺利面世打下了基础。谨向上述各位先生致以衷心的谢意!

近年来,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潜心从事四库学研究。在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之后,又投入到《四库全书总目汇考》的浩大工程之中,因而常感分身乏术,力不从心。为了弥补我在时间上的不足,在黄侃研究方面实力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特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文晖博士参加了后期的定稿工作,她在补充资料、润色文稿方面费尽心力。如果没有文晖学兄的加盟,不知等到何年才能杀青。

由于谱主日记残缺不全,又无保存著作习惯,目前流行的几种文集存在大量的问题,还有若干手稿未能公开问世,因此编纂本谱难度极大。谱主一生交游极广,囿于见闻,无法全部反映。其生平事迹、零散文章,谱中所载也多所缺漏。由于所得材料多寡不均,本书还存在各年之间或一年之中详略悬殊的状况。本谱数易其稿,由简而繁,又由繁而简。虽欲集千腋成一裘,仍然难免挂漏之讥。我们恳请读者赐正,更热切期待海内外有识之士惠赐与本谱有关的材料,或者提供有关线索,以便他日修订此谱时更臻完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谱的另外一个版本《黄侃编年》成于2002年上半年,要比此本详细,既是事迹编年,也对诗文进行了编年。原武汉大学物理系教授黄念宁先生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播了此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辛亥革命先驱、国学大师——黄侃传》也充分利用了《黄侃编年》。如果本谱能为真正埋头苦干的学者(不包括形形色色的骗子)提供若干铺路石子,我们会引以为荣。

元儒戴表元云:“穷经学古之彦,不以世故动心,怡然自守师说于山林草泽间,宜举一世不好之而不变,声熏气染之久,而亦或为人所采拾。”当今之时,学人大多以世故动心。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传统学术早已弃若敝屣。怡然自守师说于山林草泽间举一世不好之而不变者,求之国中,可谓凤毛麟角。黄侃量力守故辙,终成国故之魂。薪尽火传,吾侪亦当为弘扬国学竭尽绵薄之力。黄焯先生曾自拟一联:

治学教人,辨是非,勿计利害;

立身行己,明正谊,不图近功。

我辈当终身引为座右铭,朝乾夕惕,甘为绝学传薪火,甘为乾嘉作殿军。年届不惑,心气转平,非敢再发少年狂气,谨书此以明志云尔。

司马朝军

2003年7月16日初稿于复旦大学

2005年4月7日定稿于武汉大学

E—mail:Simachaojun 505@sina.com.cn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6: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