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自孕前准备开始讲述,从惊喜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怀孕十个月,在每一个月份,都详细讲述了胎儿的生长情况和母体的变化,在每个不同时期为准妈妈的生活起居、饮食、衣着、休息、情绪及预防疾病等方面都给予体贴入微的指导。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资料翔实,科学实用,相信每位父母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愿每一对夫妇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愿宝宝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现代科学育儿全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育儿百科 |
作者 | 王永萍//刘莹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自孕前准备开始讲述,从惊喜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怀孕十个月,在每一个月份,都详细讲述了胎儿的生长情况和母体的变化,在每个不同时期为准妈妈的生活起居、饮食、衣着、休息、情绪及预防疾病等方面都给予体贴入微的指导。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资料翔实,科学实用,相信每位父母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愿每一对夫妇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愿宝宝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内容推荐 本书内容涵盖一个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新生儿的哺育、婴幼儿的养育、儿童期的教育,全程关注,倾力关怀,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讲解了宝宝各个时期的生理知识、日常生活知识、饮食营养保健知识、疾病防治知识等,并配有诙谐活泼、亲切生动的漫画,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是科学育儿的指导手册,是父母家庭生活保健的顾问。 目录 十月怀胎 受孕基础与过程 1.孕前准备 2.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 3.近亲结婚与遗传病 4.怀孕的过程 5.生命的起始——精子和卵子 6.高质量的受孕——优生宝宝的前提 7.怀孕的整个过程 怀孕一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新妈妈注意事项 4.孕妈咪一月指南 5.为什么会出现早孕反应 6.叶酸与妊娠 7.补叶酸吃什么 怀孕两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两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二月指南 5.准妈妈感冒怎么办 6.做x光检查会不会伤害宝宝 7.做B超检查会不会伤害宝宝 8.中草药对宝宝有害处吗 9.浓妆艳抹会害了宝宝 10.远离会导致宝宝畸形的药物 怀孕三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三月的注意事项 4.怀孕三月应该了解与准备的事 5.妈妈快乐,宝宝才能健康 6.妊娠早期居家注意事项 7.准妈妈饮食十忌 8.到妇幼保健院为宝宝建立保健卡 9.病毒感染与胎儿畸形 怀孕四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四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四月指南 5.孕妇要多喝牛奶 6.孕妇为什么容易发生腿抽筋 7.孕妈咪需要更多的铁 8.孕妇要适量补锌 怀孕五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五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五月指南 5.月台动 6.妈妈情绪差,宝宝胎动多 7.让腹中的宝宝接受胎教 8.教你几则胎教法 9.有助于优生的食物 10.为宝宝提供一个健康的居住环境 怀孕六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六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六月指南 5.孕妇如何选择饮料 怀孕七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七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七月指南 5.妊娠期便秘的预防与治疗 6.孕期可接种的疫苗 7.孕妇怎样对胎儿进行家庭监护 怀孕八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八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八月指南 5.早产 6.妊娠晚期应为母乳喂养做准备 怀孕九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九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九月指南 5.孕妇贫血纠正方法 6.妊娠晚期膳食原则 7.妊娠晚期会出现的异常情况 怀孕十个月 1.小宝宝的发育状况 2.准妈妈身体的变化 3.怀孕十个月的注意事项 4.孕妈咪十月指南 5.分娩前的准备 6.临产征兆 7.产程的三个阶段 8.产妇怎样配合接生 9.自然分娩好 10.宝宝臀位怎么办 11.产前吃巧克力好 12.临产前的准备 产褥期护理 产妇保健 1.产后多长时间为产褥期 2.产褥期注意事项 3.剖宫产后自我护珲 4.产褥期饮食原则 5.适合产妇食用的食物 6.适合产妇食用的蔬菜 7.喝催乳汤的学问 8.产妇不宜多喝茶 9.产妇不宜多吃红糖与黄酒 10.产妇不宦吃炖母鸡 11.患急性乳腺炎要停止母乳喂养吗 12.正确的挤奶方法 13.母乳是否充足的判断方法. 14.什么叫早接触和甲.吸吮 15.初乳对孩子很重要 16.不宜母乳喂养的情况 17.哺乳期禁用药物 18.产后回奶的方法 19.正确的断奶方法 20.产妇产后心理的变化对宝宝的影响 产后滋补食谱 1.薏米红枣汤 2.益母草红枣瘦肉汤 3.养颜燕窝鹌鹑蛋汤 4.桑寄生麦冬蛋茶 5.田七乌鸡汤 6.木耳红枣瘦肉汤 7.美颜苹果汤 8.健脾补肾猪尾汤 9.何首乌海参瘦肉汤 10.何首鸟粥 11.熘炒黄花猪腰 12.花生炖猪蹄 13.健脑养颜汤 14.补血开胃牛肉汤 新生儿生长发育与保健 正常新生儿生理特征 1.新生儿期的概念及特点 2.“阿普加”评分 3.新生儿的呼吸 4.新生儿的血液循环 5.新生儿的小便 6.新生儿的大便 7.新生儿的体温 8.新生儿的睡眠 9.新牛儿的皮肤黏膜 10.新牛儿的脐带 11.1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2.2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3.3周新生儿的牛长发育 14.4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5.新牛儿的视觉 16.新生儿的听觉 17.新生儿的触觉 18.新生儿的味觉和嗅觉 19.新生儿的知觉 20.新生儿的语言能力 21.新生儿的社会关系 22.新生儿的情绪发展 23.新生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24.新生儿的气质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与常见问题处理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3.新生儿假月经 4.生理性乳腺增大 5.“马牙”是怎么回事 6.新生儿鹅口疮 7.新生儿脱水热 8.新生儿尿酸梗塞 9.新生儿青紫 10.新生儿尿布疹 11.毒性新生儿红斑 12.月台记 13.新生儿打嗝 喂养与日常护理 1.新生儿的营养素 2.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品 3.怎样喂哺母乳 4.怎样提高母乳质量 5.乳汁不足的原因 6.增奶的方法和措施 7.给婴儿哺乳时应注意的问题 8.不宜将新生儿包裹成“蜡烛包” 9.不宜哺乳或暂停哺乳的情况 10.新生儿的衣着要求 11.新生儿洗浴 12.新生儿的口常照顾 13.怎样观察新生儿的体温 14.新生儿尿布的选择与使用 15.新生儿尿布的清洗与消毒 16.新生儿脐带的护理 17.新生儿应该睡什么床 18.新生儿不宜看电视 新生儿体格锻炼 1.新生儿的体格锻练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2.怎样为新生儿健身 3.新生儿按摩 4.婴儿按摩操(适于0~3个月的婴儿) 5.双臂交叉运动(适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 6.屈腿运动(适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 7.新生儿的户外活动 8.怎样预防佝偻病 新生儿智能训练 1.新生儿的早期教育 2.影响儿童智力的几种因素 3.新生儿视力的发展 4.新牛儿听觉的训练 5.新生儿触觉的训练 6.新生儿语言训练 7.与新生儿进行情感交流 8.要给予孩子社会的刺激 9.科学地开发新生儿大脑的潜力 10.手指益智法 新生儿常见疾病 1.产伤 2.颅内出血 3.缺氧缺血性脑病 4.先天性感染(TORCH感染) 5.出血性疾病 6.新生儿溶血 7.新生儿黄疸 8.脐炎 9.新生儿硬肿症 10.新牛儿败血症 11.新生儿化脑 12.新生儿窒息 1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4.新生儿破伤风 婴幼儿生长发育与保健 1~3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征 1.婴儿的体重、身长、头罔 和胸围 2.婴儿的视觉和听觉 3.婴儿的运动功能 4.婴儿早期社会行为与语言发育 1~3个月婴儿的喂养 1.母乳喂养 2.母乳不足的判断 3.部分母乳喂养 4.人工喂养 5.人工喂养的量和次数 6.食具的消毒 7.人工喂奶方法 8.辅食的添加 9.水分的补充 1~3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婴儿居室环境 2.婴儿衣着 3.给婴儿洗手和脸 4.给婴儿洗头 5.给婴儿洗澡 6.给婴儿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7.给婴儿理发 8.婴儿流口水的处理方法 9.婴儿昼夜颠倒应纠正 10.夜啼的原因 11.保护婴儿的眼睛 12.保护婴儿的听力 13.保护婴儿的嗓音 14.怎样让宝宝睡得更好 15.怎样给婴儿选择玩具 16.玩具应常消毒 17.婴儿输液时如何护理 18.注意调节体温 19.给婴儿测体温的注意事项 20.婴儿睡觉的枕头 21.含着奶头睡觉有危险 培养1~3个月婴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3.训练把尿 1~3个月婴儿体格锻炼 1.婴儿的户外活动 2.婴儿日光浴 3.婴儿被动操 1~3个月婴儿智能训练 1.婴儿按摩操 2.婴儿俯卧练习 3.婴儿抓握练习 4.婴儿直立蹬脚练习 5.婴儿视觉刺激 6.婴儿听觉练习 7.多与婴儿说话 4~6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征 1.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2.婴儿的运动功能 3.婴儿的心理功能 4~6个月婴儿的喂养 1.断奶过渡时期 2.辅食的添加原则 3.蛋黄的添加方法 4.淀粉类食物的添加方法 5.鱼泥与肝泥的添加方法 6.蔬菜与水果的添加方法 4~6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婴儿居窒环境 2.婴儿衣着 3.婴儿卫生 4.口水增多戴围嘴 5.训练排大小便 6.纠正婴儿吮手指的不良习惯 7.婴儿长牙时的异常现象及护理 8.怎样护理乳牙 9.婴儿患外耳道湿疹怎么办 10.轻轻摇晃婴儿有好处 11.不要抛摇婴儿 12.不要过分逗弄婴儿 4~6个月婴儿体格锻炼 1.婴儿户外活动 2.擦浴 4~6个月婴儿智能训练 1.婴儿爬行练习 2.婴儿直立练习 3.婴儿被动操 4.大人与婴儿起玩 5.教婴儿自己玩 6.婴儿语言训练 7~9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征 1.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2.婴儿的牙齿 3.婴儿的运动功能 4.婴儿的心理功能 7~9个月婴儿的喂养 1.断奶过渡后期 2.辅食的添加 3.婴儿营养不良的表现 4.婴儿食欲不振怎么办 5.婴儿腹泻时应如何喂养 7~9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婴儿在家抽风怎么办 2.婴儿患外耳道疖肿怎么办 3.从入睡状态看婴儿的健康 培养7~9个月婴儿的生活习惯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入睡的好习惯 3.大小便的训练 4.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 5.禁止婴儿做的事情 7~9个月婴儿智能训练 1.婴儿主动操 2.婴儿爬行练习 3.让婴儿学习迈步 4.婴儿手的精细动作练习 5.游戏和玩具 6.语言训练 10~12个月婴儿的生长发育特征 1.婴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2.婴儿的运动功能 3.婴儿的心理功能 10~12个月婴儿的喂养 1.开始断乳 2.婴儿饮食 3.养成好的进食习惯 4.婴儿不要偏食、挑食 5.婴儿应少吃冷饮 6.婴儿不宜吃过多的巧克力 10~12个月婴儿的日常护理 1.多到户外玩 2.掌握婴儿的肥胖度 3.肥胖的危害及预防 4.宝宝患溃疡性口腔炎怎么办 5.哪些情况可引起婴儿入睡后打鼾 6.不要让宝宝形成“八字脚” 7.1岁还不开口说话不必惊慌 8.宝宝开窗睡眠益处多 10~12个月婴儿智能训练 1.游戏 2.个性的培养 3.语言训练 1~2岁幼儿饮食指导 1.婴儿营养需要量 2.适合婴幼儿的食物 3.婴幼儿食品的合理烹调 4.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5.不宜吃糖太多 6.不宜过多吃冷饮 1~2岁幼儿日常护理与保健 1.合理安排一日生活 2.牙齿的保护 3.前囟及头围 4.独立行走 5.培养孩子安静入睡 6.多进行户外活动 7.学说活的最佳时期 8.培养孩子定期坐盆大小便的习惯 9.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应抓住第一次行为 10.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11.孩子的好朋友——音乐 12.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13.纠正孩子任性的毛病 14.培养孩子入托的欲望 15.正确使用丙种球蛋白(丙球) 16.防止偏食和零食过多 2~3岁幼儿生长发育特征 2~3岁幼儿饮食指导 1.2~3岁幼儿营养需要量 2.食欲不振的原因 3.食欲不振的矫治方法 4.掌握吃零食的原则 5.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孩子吃泥土、纸屑是怎么回事 7.儿种家庭制作辅食的方法 2~3岁幼儿培养教育 1.尽早使用筷子吃饭 2.正确使用牙刷 3.预防沙眼 4.纠正口吃 5.教育孩子时家庭成员的态度要一致 6.自己的事自己做 7.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8.如何培养孩了的兴趣爱好 9.如何给孩子选玩具 10.如何打扮孩子 11.如何启发孩子的观察力 12.要尊重孩子 13.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预防接种与健康查体 1.疫苗的种类 2.预防接种的种类 3.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 5.定期健康查体的意义 6.定期健康查体的具体日期 7.1岁内小儿查体内容 8.1~3岁小儿查体内容 9.3~7岁小儿查体内容 婴幼儿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 1.哭闹 2.多汗 3.腹泻 4.便秘 5.血便 6.不会吸乳头 7.偏食及挑食 8.不会咀嚼 9.边吃边玩 10.体重异常 11.感冒药、烟、洒与母乳 12.头上长痂皮 13.眼屎多 14.耳朵渗液 15.打喷嚏、流涕、鼻塞 16.咳嗽 17.喉鸣 18.发热 19.呕吐 20.腹痛 21.惊厥 22.不良习惯 23.嫉妒心 婴幼儿营养性疾病 1.营养不良 2月巴胖症 3.维生素缺乏症 4.维生素过多症 5.氟与牙齿健康 6.婴幼儿贫血 婴幼儿呼吸道常见疾病 1.感冒 2.肺炎 3.婴幼儿哮喘 婴幼儿消化道常见疾病 1.口角炎 2.鹅口疮 3.地图舌 4.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5.肠套叠 6.腹股沟疝 7.脱肛 8.先天性胆道闭锁 9.腹泻 婴幼儿泌尿系常见疾病 1.尿路感染 2.阴茎头包皮炎 3.鞘膜积液 4.隐睾症 5.急性肾炎 6.肾病综合征 婴幼儿常见传染性疾病 1.幼儿急疹 2.麻疹 3.风疹 4.水痘 5.流行性腮腺炎 6.流行性乙型脑炎 7.百日咳 8.小儿麻痹 9.痢疾 10.流脑 11.病毒性肝炎 12.小儿结核 13.肠道寄生虫感染 婴幼儿常见皮肤病 1.湿疹 2.荨麻疹 3.痱子 婴幼儿常见眼睛疾病 1.倒睫毛 2.麦粒肿 3.沙眼 4.斜视 5.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 6.结膜炎 婴幼儿其他疾病 1.婴幼儿急性巾耳炎 2.婴幼儿心脏病 3.婴幼儿弱智 4.婴幼儿生长激素缺乏症(侏儒症) 婴幼儿心理与行为障碍 1屏气发作 2.遗尿症 3.孤僻症 4.幼儿多动症 遗传与疾病 1.什么是遗传 2.遗传病的特征 3.与遗传有关的常见病 4.试管婴儿 性病对宝宝的影响 1.淋病 2.先天性梅毒 家庭常用护理方法 1.营造舒适的家庭环境 2.怎样测量宝宝体温 3.怎样测鞋宝宝脉搏 4.怎样测量与观察宝宝呼吸 5.怎样测量宝宝血压 6.怎样培养宝宝的牛活习惯 7.怎样洼宝宝进行体格锻炼 8.怎样给宝宝做冷热湿敷 9.怎样进行洒精擦浴 10.怎样包裹宝宝 11.怎样给宝宝换尿布 12.怎样给宝宝用眼、耳、鼻药 13.怎样给宝宝做口腔护理 14.便秘的护理 15.家庭怎样消毒 意外情况处理与家庭急救 1.家庭常备的急救物品 2.皮肤损伤 3.烫伤 4.眼内异物 5.耳内异物 6.鼻腔内异物 7.气管异物 8.食道异物 9.食物中毒 10.煤气中毒 11.动物咬伤 12.鼻出血 13.巾暑和晕厥 14.溺水 15.触电 婴幼儿家庭用药常识 1.药物的作用 2.药物的剂量与服药时间 3.用药途径及选择 4.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 5.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6.婴幼儿用药特点 7.成人药能给孩子吃吗 8.乱吃补药有害处 9.合理使用抗牛素 10.家庭药品的保存方法 11.家庭常备的药物 12.怎样煎服中药 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1.儿童期生长发育的规律 2.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3.儿童期身长和体重的增长 4.儿童期骨骼的发育 5.儿童期牙齿的发育 6.儿童期大脑、小脑 和脊髓的发育 7.儿童期周围神经的发育 8.儿童期视觉的发育 9.儿童期听觉的发育 10.儿童期味觉与嗅觉的发育 11.儿童期皮肤感觉的发育 12.儿童期运动能力的发展 13.儿童期语言能力的发展 14.儿童涂绘能力的发展 15.儿童对周围物品的反应能力 16.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能力 17.儿童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18.儿童期思维的发展 19.儿童期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20.儿童期意志的发展 21.儿童期性格的发展 22.儿童期精神心理的发育 23.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环境因素 24.影响儿童心理行为的教养因素 25.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26.学习困难 27.智力低下 28.屏气发作 29.吮拇指癖与咬指甲癖 30.习惯性会阴部摩擦动作 31.遗尿症 儿童期心智发育 1.3岁后儿童的情感需要 2.儿童对母亲的依恋 3.5岁儿童的生活观 4.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5.儿童思维与智力发育的关键期 6.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键期 7.非智力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8.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 9.科学用脑方法 10.智力类型的个体差异 11.什么是真聪明 12.记忆的三种类型 13.记忆的秘诀 14.记忆的方法 15.早慧和大器晚成 16.幼儿期的一般特征 17.幼儿期的学习特点 18.幼儿期的品德教育 19.儿童期的一般特征 20.儿童期的学习特点 21.儿童期的品德教育 22.幼儿期的认同过程 23.儿童撒谎的特征 24.儿童问话中隐藏的意思 25.独生子女的优点 26.独生子女的缺点 27.儿童期的认知过程 28.儿童期的情感过程 29.儿童期的意志过程 30.个性的形成 31.个性的五大因素 32.意志特征 33.父母对子女性格的影响 34.气质的四种类型 35.抑郁质气质的特点 36.多血质气质的特点 37.胆汁质气质的特点 38.黏液质气质的特点 儿童期性欲发育 1.幼儿也有性感 2.幼儿对性别差异的疑问 3.幼儿也有生殖器的快感 4.幼儿性欲发展的过程 5.儿童时期的手淫 6.儿童的性熟路反应 7.男孩女孩独处时,他们会干什么 8.小孩也会谈恋爱吗 9.父母与孩子同室睡弊大于利 10.怎样教育说下流话的孩子 11.怎样对待做下流事的孩子 问题行为与学习障碍症 1.儿童也有心理压力 2.孩子的三个不快乐期 3.什么是问题行为 4.问题行为的表现 5.问题行为的类型 6.什么是不安 7.孤独症 8.孩子轻生的原因 9.怎样预防孩子轻生 10.“差生”的心理状态 11.八点钟头痛症 12.孩子性格孤僻的原因 13.孩子胆怯的原因 14.孩子任性的原因 15.淘气孩子的心理 16.孩子做错事的原因 17.孩子怕黑的原因 18.孩子脾气大的原因 19.儿童的反抗期 20.儿童学习障碍症 21.儿童多动征的特征 22.儿童多动征的治疗 23.儿童抽动征 24.智力低下 25.脆弱儿童 26.知觉障碍 27.学习动机缺乏 28.阅读困难 29.警惕母源性疾病 30.感觉综合失调 儿童期成长需要 1.幼儿园与孩子的成长 2.游戏是儿童的事业 3.常和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 4.成长需要肯定 5.成长需要理想 6.成长需要自由 7.成长需要沟通 8.成长需要付出 9.成长需要尝试 10.成长需要朋友 家长应具备的素质 1.现代好母亲的标准 2.你是哪种类型的家长 3.做好孩子的监护人 4.做一个学习型家长 5.多一点幽默 6.学会控制情绪 7.不做手电筒 8.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 9.善于理解孩子 10.了解孩予的基本方法 11.做一个有耐性的家长 12.善于与孩子沟通 13.做孩子的好朋友 14.请为孩了保密 15.让孩子和丈夫发现自己 16.做孩子的好榜样 17.学会做心理医生 18.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 19.了解孩子的心理语言 20.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 21.建立家长的威信 22.做一个好父亲 23.善于对孩子表达爱心 家长应掌握的教育方法 1.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孩子日后的发展 2.不做唠叨的妈妈 3.克服家长病态心理 4.防止独生子女心理偏异 5.善于诱导 6.营造优良和谐的家庭环境 7.培养自己理想的孩子 8.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 9.善于与老师沟通 10.做一个懂教育的家长 11.家长应掌握的教育方法 12.赏识孩子 13.巧用留言条 14.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15.让孩子学会感受快乐 16.培养孩子的自发性 17.学会拒绝孩子 18.用儿歌教育孩子 19.动静结合地培养孩子 20.教养儿童的途径 21.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22.表扬孩子的技巧 23.批评孩子的技巧 24.几种生活场景下的批评用语 25.几种动员学习的用语 26.学会机会教育 27.常拥抱孩子 28.以问代教 29.对孩子讲话的禁忌 30.讲究谈话的艺术 31.给孩子讲故事的艺术 32.巧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33.对3岁后儿童的教育重点 儿童期保健 1.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2.儿童能量的需要量 3.儿童各种物质代谢的特点 4.主要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5.影响儿童身高的后天因素 6.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7.牛奶是最佳的补钙营养液 8.营养食品少不了豆制品 9.儿童不宜多吃的20种食物 10.儿童盲目进补有三害 11.儿童营养的合理搭配 12.儿童合理膳食的安排 13.儿童肥胖 14.容易导致肥胖的不良习惯 15.从小预防肥胖 16.月巴胖主要是家长造成的 17.儿童减肥三步曲 18.儿童减肥注意事项 19.儿童期锻炼的内容 20.儿童期锻炼持续的时间 21.儿童期锻炼的运动和运动强度 22.儿童期锻炼注意事项 23.儿童锻炼三不宜 24.儿童保健的意义 25.学龄前期儿童保健的原则及重点 26.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保健的重点 27.儿童期保健的具体内容 28.身体免疫力的形成 29.儿童免疫力的形成 30.提高儿童的抵抗力 儿童成长中常见问题 1.儿童验光要敞瞳 2.儿童弱视需戴眼镜 3.遗尿症的防治 4.正确对待儿童口吃 5.隆冬要预防儿童冻疮 6.哪些儿童不宜打防疫针 7.儿童头部外伤不可忽视 8.儿童空腹勿吃糖 9.怎样为儿童代述病情 10.儿童体温的测量方法 11.儿童应慎用感冒药 12.儿童心理障碍可致腹痛 13.儿童睡觉时磨牙的原因 14.预防儿童感目的食物 15.儿童腹泻不应禁食 16.儿童便秘的治疗 17.怎样给儿童煎服中药 18.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9.一般儿童用药常识 20.儿童镇咳药使用原则 21.不要乱服止痛药 22.儿童输液时的护理 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1.冬季儿童久咳不愈怎么办 2.儿童应慎用氨茶碱平喘 3.儿童咳嗽莫大意 4.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5.儿童肺炎 6.儿童支气管哮喘 7.儿童百曰咳 8.麻疹 9.风疹 10.猩红热 11.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12.水痘 13.带状疱疹 14.儿童反复高热惊厥 15.高热惊厥的防治 16.儿童发烧查查尿 17.儿童发烧慎打针 18.严防儿童狂犬病 19.儿童肝炎 20.儿童急性阑尾炎 21.儿童蛲虫病 22.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 23.儿童腹股沟疝气 24.轻微腹泻不一定是坏事 25.泌尿道感染 26.儿童包茎 27.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28.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29.儿童癫痫 30.儿童病毒性脑炎 31.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2.儿童惊厥 33.儿童弱智症 34.儿童多动综合征 35.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保健菜谱 1.虾皮紫菜蛋汤 2.骨菇汤 3.猪肝鸡蛋汤 4.鸡蛋面片汤 5.胡萝卜甜粥 6.肉末菜粥 7.猪肝绿豆粥 8.冰糖薏米粥 9.土豆肉末粥 10.拌双泥 11.蛋黄羹 12.肝糕鸡泥 13.红枣葡萄干土豆泥 14.清蒸肝泥 15.鱼片蒸蛋 16.葱油虾仁面 17.腐乳排骨 18.炒素什锦 19.咸菜肉丝毛豆 20.肉松香饭 21.什锦蛋羹 22.番茄煮牛肉 23.鸡粒椰汁烩南瓜蓉 24.墨鱼黄瓜 25.蜜红萝卜 26.番茄鳜鱼泥 27.虾仁豆腐 28.海米炒菠菜 29.炸胡萝卜盒 30.蒸鱼片 31.蚕豆炒虾仁 32.沙茶葱段爆鸡球 33.蜜汁鲜果 34.糟香素三丝 35.蚝油双花 36.香菇素片 37.一口香番茄色拉 38.炒蔬菜五宝 39.十八鲜 40.菠萝鸡块 41.针菇鸡丝 42.银耳陈皮炖乳鸽 43.鲜莲银耳汤 44.美味双耳 45.松子香蘑 46.金针肉丝香菇 47.木耳清蒸鲫鱼 48.莲子核桃鸡丁 49.山药凉糕 50.什锦豆腐丁 51.香肠炒蛋 52.珍珠丸子 53.烩熟鸡丝 54.肉末炒西红柿 55.煎西红柿 56.熘鱼片 57.米粉蒸肉 58.炒虾仁 59.赛螃蟹 60.鱼松 61.苹果色拉 62.肉卷 63.鸡蛋饼 64.翡翠蛋饼 试读章节 近亲结婚与遗传病 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者互相婚配,如姨表、姑舅亲等。事实证明,近亲结婚并非“亲上加亲”,而是“错上加错”。近亲结婚可造成后代死亡率较高,素质差,常出现弱智、痴呆、畸形、多病、夭折和遗传病。据统计,近亲结婚的新生儿死亡率是非近亲结婚新生儿死亡率的3倍以上,而其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新生儿高150倍。由此可见,为了家庭幸福,下一代的聪明健康,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兴旺,一定要禁止近亲结婚。 怀孕的过程 一个生命的形成由无数个偶然成分构成。 女子进入性成熟期后,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出卵子,排卵通常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确切地说,是在下次月经来潮前拘14天左右。排卵后卵子进入输卵管最粗的壶腹部,在此等待精子。男方一次射精能排出数亿个精子,但能到达输卵管壶腹部的一般不超过200个。在众多精子中,只有一个精子能和等待在输卵管内的卵子结合完成受精作用。精子进入卵子,两性原核融合形成一个新细胞的过程称为受精。新的细胞称为受精卵,又称孕卵,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许多因素影响。卵巢需排出正常的卵子,精液中要有活动能力较好的正常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为受精卵,即形成了“种子”,受精卵能被输送到子宫腔中,子宫内膜必须适合孕卵着床,就像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一样。这些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正常,便会影响怀孕。卵子从卵巢排出后15-18个小时受精最好,如果24小时内未受精则开始变性,失去受精能力。精子一般在女性生殖道中可存活3~5天,这段时间内具有授精能力。P5-6 序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优生、优育、优教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有了许多新的内容。尤其是家庭独生子女的增多,科学育儿正在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怎样才能让宝宝正常发育,顺利出世,健康成长,是每一对夫妇普遍关心的问题。优生优育应从受孕前的准备开始,科学孕育,直到宝宝顺利降生。 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发育得正常不正常?初为父母应为宝宝做些什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腹泻该怎么办?发烧该如何应对?孩子不爱吃饭是不是病等类似问题,常常使年轻父母焦急不安。 婴幼儿有某种不适时,往往无法像成人那样用语言来准确地表达,使识别婴幼儿的病症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时即使是小小的问题,也足以让全家人束手无策。还有,孩子的一些常见病症不一定都需要到医院处理,只要家长掌握一些简单的医疗常识就能应对自如。有些孩子在患病时,早期症状不典型,如父母懂得一些疾病常识,观察仔细,就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病情。 家庭是儿童生长的摇篮,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孩子在这里生活、成长,习惯在这里养成,教育从这里开始,对人的感情从这里培养,是非、好坏、善恶的观念从这里奠定。父母和家庭成员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进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老师,因此,需要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编写了这本《现代科学育儿全书》。内容涵盖一个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新生儿的哺育、婴幼儿的养育、儿童期的教育,全程关注,倾力关怀,以专题的形式分别讲解了宝宝各个时期的生理知识、日常生活知识、饮食营养保健知识、疾病防治知识等,并配有诙谐活泼、亲切生动的漫画,语言通俗易懂,体现了知识性、科学性、系统性与实用性,是科学育儿的指导手册,是父母家庭生活保健的顾问。 本书自孕前准备开始讲述,从惊喜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怀孕十个月,在每一个月份,都详细讲述了胎儿的生长情况和母体的变化,在每个不同时期为准妈妈的生活起居、饮食、衣着、休息、情绪及预防疾病等方面都给予体贴入微的指导。 产妇保健部分破除传统坐月子的各种陋习,详细介绍了新妈妈在产褥期身体变化和科学的生活护理方法,列出了新妈妈产后健美操和滋补食谱,介绍预防产后疾病的方法,仔细讲解了新生儿的正确哺育方法。 新生儿哺育部分主要讲解了新生儿生长发育、保健护理、喂养、疾病防治、启蒙教育与交流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年轻的父母们在短时间内即可掌握婴儿哺育、保健、护理及教育方面的知识。 婴幼儿养育部分为年轻的父母们讲解了0~3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保健知识、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常见疾病的防治与护理方法、意外情况处理与家庭急救、家庭用药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保健部分围绕儿童期生长发育、心智发育、性欲发育、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行为问题与学习问题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解决方法,并对儿童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和卫生保健做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阐述。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资料翔实,科学实用,相信每位父母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的帮助,愿每一对夫妇都能拥有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愿宝宝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因为时间仓促,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及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 2004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