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货币政策的思想来源、基本理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基础进行了介绍,将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分为探索、改善、成熟三个阶段,用编年史的方式对1984—2005年各年份的经济背景、主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工具选择和传导机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对中国利率体制及利率市场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对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区域化进行了探讨。还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资本市场、金融稳定及国际的协调展开了讨论。
本书详细地记述了争论的背景、内容和政策思路的形成,总结了实际运行的状态和成果。在这场激动人心的争论和社会实践中,作者一直处于前沿阵地,他在不停地思考、实践、反思和总结。作者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一一地展开进行讨论,有着特殊的意义。
所有这些讨论说明,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以互动方式存在于生活之中,不能把其中任何一项看成是无条件的、先验的和基础性的,本质上要建立在或共存于无限循环和相互依赖的、互动的结构之中。多种因素和多方关系的协调,在宏观层面上并没有直接的冲突,至少说存在的冲突不会伤及相关方的感情和利益。但是,在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中,对政策的冲突会感受得直接、具体。由于作者身居中央银行的第一线,对这些问题的关切是非常自然的。
第一章 货币政策思想来源及基本理论
一、英国古典学派的货币理论
二、瑞典学派的货币政策理论
三、剑桥学派的货币理论
四、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
五、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货币政策主张
六、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七、现代货币主义理论
八、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的内涵
一、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
二、货币政策内容
三、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
四、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五、货币政策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基础
一、经济背景
二、金融背景
三、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以前的信贷资金管理
第四章 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探索阶段(1984—1992)
一、1984年: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
二、1985年: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三、1986年:稳中求松的货币政策
四、1987年: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
五、1988年:从松到紧的货币政策
六、1989年: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
七、1990年:由紧到松,适时调节的货币政策
八、1991年:适时调节,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九、1992年:从严控制,加强调控力度的货币政策
十、1984—1992年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十一、银行体系变革对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改善阶段(1993—1996)
一、1993年: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二、1994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三、1995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四、1996年:继续实施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五、1993—1996年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第六章 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成熟阶段(1997—2005)
一、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经济背景
二、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1997年:由适度从紧到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四、1998年:实施从反通货膨胀、适度从紧到反通货紧缩、适当的货币政策
五、1999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六、2000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七、2001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八、2002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九、2003年:继续实施反通货紧缩、稳健的货币政策
十、2004年:实施反通货膨胀、稳健的货币政策
十一、2005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第七章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一、四大目标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二、四大目标的内涵
三、四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四、22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五、“四大平衡”与四大目标的关系
第八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涵
二、美国、日本及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三、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两个阶段
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新见解
第九章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再贴现
三、公开市场业务
四、再贷款
五、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
六、贷款规模控制
七、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窗口指导”
第十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
一、凯恩斯学派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善的主要过程
三、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思路
第十一章 我国的利率体制及利率市场化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利率体制
二、改革开放以来利率体制的改革
三、我国的主要利率工具
四、我国利率制度及形成机制的基本特征
五、对我国利率管理制度的理性分析
六、实行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第十二章 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基本概念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三、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讨论
第十三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一、有效性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三、货币政策有效性中的几个现实问题
第十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模式
三、改革开放以来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
五、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六、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七、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基点的选择
八、“双稳健”政策的选择及内涵
第十五章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制度性安排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的运作
四、未来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协调的可行性分析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形成和改革
二、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
三、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方向及思路
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区域化的必然性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二、货币政策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我国金融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差异
四、制定与实施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
第十八章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协调
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二、货币政策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四、我国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协调的基本思路
第十九章 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稳定的协调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二、金融稳定的内涵
三、银行业危机理论
四、货币政策与金融风险
五、执行货币政策与维护金融稳定的思路
第二十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开放经济中的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理论
三、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影响
四、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五、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思路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二)“差额包干”的信贷管理体制。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9年以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成立和恢复,我国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由实行多年的“统存统贷”改为“差额包干”,1980年在全国范围试行,1981年正式实行。具体内容就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1.“差额包干”信贷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统一计划:指全国各级银行自下而上按照总行统一的规定编制信贷计划,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平衡,包干的差额由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核定,然后下达贯彻执行。
分级管理:指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明确各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在信贷差额包干范围内管理信贷资金的责任和权限。全国分三级管理:第一级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管理的信贷资金来源和贷款;第二级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分别给各专业银行总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管理的信贷资金来源和贷款;第三级是由各专业银行总行及其分行分配给所属下级银行管理的信贷资金来源和贷款。
存贷挂钩:指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各家银行吸收的存款与发放的贷款挂钩,即在包干项目范围内,当地的信贷资金来源大于运用的差额(存差)上缴总行,信贷资金运用大于来源的差额(借差)由总行弥补。
差额包干:指对核定的信贷差额实行包干使用,存差必须完成,借差不得突破。在差额包干计划内,多吸收的存款和多收回的贷款,可以按照规定多发放贷款;存款计划完不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就得少发放贷款。
2.“差额包干”信贷管理体制的积极作用。实行信贷“差额包干”的管理办法,对于当时的国民经济“新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经济体制和银行体制的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执行国家计划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机结合。“差额包干”在强调集中的同时,适当分散了一部分资金计划管理权限,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各地银行所需的资金,在核定的差额范围内,多存多贷,少存少贷,责任和权限结合,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二是重存轻贷的思想得到了转变。在“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下,存款的运用权在人民银行总行,因此,各级银行不重视存款,“差额包干”以后,多存可以多贷,各级银行组织存款的工作得到了普遍重视。
三是提高了银行工作的地位。地方所需资金要自求平衡,这就促使地方政府既要重视信贷资金的投放,也要重视信贷资金的来源,银行工作成为地方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推进了银行业务与地方经济的结合。要搞好辖区的信贷资金调剂,实现资金运用的综合平衡,银行就必须要关心和研究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资金运用进行预测分析,从而提高了银行对经济工作的关心程度。
五是促进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了积极组织、合理调度资金,各级银行成立了以行长为领导的,计划、信贷、会计、储蓄、出纳等业务部门参加的资金调度组织,并建立了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银行的经营管理也由此提高。
3.“差额包干”信贷管理体制的不足。相对于“统存统贷”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差额包干”的办法有较多的积极之处,但是,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该办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重视了对存贷款量的管理,忽视了对贷款规模的把握。差额控制,多存可以多贷,对存款的派生作用考虑不够,对贷款的规模更是没有控制,差额的控制并不能代替对贷款规模的控制,缺少对金融的宏观控制。二是银行内部占用资金现象普遍。由于没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配套,银行内部实行大联行系统,存在着相互占用资金。三是缺少必要的银行运营风险的控制。因为没有中央银行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银行资金运营的风险没有必要的控制手段,存在流动性风险。 P30-31
150年前,划时代的伟大学者和哲人——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4页。)在研究货币时受到愚弄,不是人们学术上的轻飘和盲动,而是货币有着深不可测的内涵和不可穷尽的魅力。不仅是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奥地利人醉心于货币的研究,就是在航海、贸易、货币和银行业方面捷足先登的荷兰商人,对货币也格外精明。马克思那时就说过,“在货币钻研上早就有‘天使般的机智’的荷兰人,在货币钻研上从来没有失去过他们的机智。”
几百年以来,有关货币问题的研究论著浩如烟海、群芳荟萃、各领风骚。大川名家之中,德国学者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有一本名著《货币哲学》,曾给当时的学术界带来很大的迷惑和震撼。在他的著作中,他认为研究货币的全部意义不仅在于货币自身,而且在于它转化为其他的价值。货币具有实物和功能双重本性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当今人类经济生活中,货币的实体特征已经在人们的意识中湮灭了,而深深扎根于社会的是货币的功能。“货币的本性和效力不仅仅表现在我手中的钱币上面,它的特性还表现在社会组织和超越主体的规范上,这些规范使钱币超越了其质料的有限性、无意义性和僵化性而成为一种具有无限可变性和扩展用途的工具。”([德]西美尔:《货币哲学》中译本,第140页。)货币的利用可能性和无限性,得到了当代经济学家的不断阐发和推崇,货币工具几乎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所不用的开山、创业、富民、镇室之宝。
中国的货币思想史由来久远,对货币工具的运用既书写过许多辉煌,也承受过无数的历史挑战和苦痛。但真正深入认识和全面运用货币、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都要以货币作为纽带和润滑剂,货币、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日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闪闪发光的词汇。货币作为工具日益被强化,货币政策则是日益被强化的工具,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体验就像大江大河一样在不断地奔腾不息。如果说,货币成倍地扩展了个人的力量,延伸了个人的能力并为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那么,货币政策成倍地扩展了社会的力量,延伸了社会的能力并促进了社会的蓬勃发展。
普通的工具,刺激人们运用它达到某种目的之后,人们可能把这种工具弃之一旁,甚至它的物质性和价值就可能被消耗殆尽而离开尘世。而货币、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工具,它可以一直存在下去,被用于我们还没有想到的各种各样用途之上,被赋予不同的功能,被用于各种复杂的活动目的。即使人们对工具和目标的词语表述上是相似的,但其实质内容和隐含的目标仍然存在着种种差异。这当然不是说,货币政策工具是万能的、捉摸不定的、不可较真的、为所欲为的。然而,事实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货币政策,一个国家如此,不同国家之间更是如此。西美尔说过,“工具表现或凝聚了人们意志的伟大之处,同时,也表现和凝聚了人类的局限之处。”“货币体现和升华了那种实际的关系,即人对于他的意志、他的力量施加的对象以及他无能为力的对象的实际关系。”([德]西美尔:《货币哲学》中译本,第141页。)
如果从货币哲学的角度来阅读、来体察、来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一书,就可以深深地感觉到作者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长河之中,以明净的眼光和精细的观察力,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脉络进行整理、提升和探索,做得如此用心、集中和专业。中国的货币和货币政策,不是从学者书斋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它真真实实地来自于社会生活,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压力、推动和各种力量的组合。离开中国的现实背景和时代需要,抽象地研究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货币政策工具,即使是达到了如数学定理似的严格和数学模式似的严谨,也不会赋予人们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目标的设定源于个性、情绪和志趣,但是通向目标的道路却是由事物的本性决定的。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迈出第一步时是自由的,而迈出第二步时就是奴隶了……但是,无论如何,它并不能妨碍某一种内容以及同一的内容从一种范畴转换为另一种范畴。”(同上,第159页。)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中国自身货币学说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世界货币学说的延续和发展。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包含着中国人自身的智慧,也包含着人类社会的智慧。本书作者把几百年来的货币学说作了简要的梳理,把有代表性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提炼,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这种梳理和提炼不是历史简单重复,而是为了后人奋起而借力于历史。因为,学术思想的肇始和更新,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足迹、烙印和精华,是后人攀登高峰的食粮和梯子。事实上,超越历史结构、超越前人的智慧来独创自己的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运用货币政策理论的一般原理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中国货币政策作了详细的阐述,除了对1984年以前的货币政策作了总括性的表述之外,用编年史的方式,分析了从1984年到2005年的货币经济背景、货币政策内容、货币政策措施和货币政策实施的成果。在这22年中,货币政策的内涵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每年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调控目标和操作力度。这22年,是中国经济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22年,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22年,是中国金融制度重大创新的22年,也是中国货币理论和政策操作经受严峻考验的22年,如果骄傲一点说,是中国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操作逐步成熟的22年。这22年动态的、连续的、起伏不居的轨迹,将是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的一片沃土,它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依赖于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也要服务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改革开放以来争论得最为激烈、最为广泛的领域,也是争论得最有深度、最有成果的领域。本书详细地记述了争论的背景、内容和政策思路的形成,总结了实际运行的状态和成果。在这场激动人心的争论和社会实践中,作者一直处于前沿阵地,他在不停地思考、实践、反思和总结。感触越深、情怀越真、言必有据、心绪坦然。为什么我们不能采用国外现成的理论和经验模式呢?问题不在于中国货币政策和外国货币政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有多大差别,而在于实现最终目标所能运用的工具几乎全然不同。“真正实践的问题是手段的生产问题。这一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终极目标就越容易省却意志力,这可以作为手段之机械结果被完成。”([德]西美尔:《货币哲学》中译本,第160页。)本书不求理论上独树一帜,但在历史事件的陈述上平实朴素,为读者留下了再思考、再评价的广阔空间。
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现实利益的交叉、冲突,必然表现为相关政策的摩擦和对立。我们生活在追求多样性的环境之中,谁也不能脱离货币和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但又会自然地追求某种利益的组合和平衡。所以,在实施货币政策中,货币政策环境的协调性极为重要。本书作者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一一地展开进行讨论,有着特殊的意义。所有这些讨论说明,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以互动方式存在于生活之中,不能把其中任何一项看成是无条件的、先验的和基础性的,本质上要建立在或共存于无限循环和相互依赖的、互动的结构之中。多种因素和多方关系的协调,在宏观层面上并没有直接的冲突,至少说存在的冲突不会伤及相关方的感情和利益。但是,在微观层面的经济活动中,对政策的冲突会感受得直接、具体。由于作者身居中央银行的第一线,对这些问题的关切是非常自然的。
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与发展,是一个经久不息的研究课题和复杂多变的实践平台,中国还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中国乃是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最为宽广的实验基地。经济上的不成熟性必然有着理论上的局限性。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愿更多的志士仁人,以英国人的迷恋、荷兰人的机智、西美尔的沉思、马克思的浩气,续攀货币理论的高峰。姑妄言之,共勉共励!
秦池江
二○○六年元月六日
2003年9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安排,本人在分行举办的《货币政策电视讲座》中担任第三讲《中国货币政策的回顾与实践》,正是由于准备讲座资料,萌发了撰写本书的念头,并在讲座基础上进行了选题、构思,最终完成了书稿的写作。
在此,我要感谢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著名金融专家秦池江教授,秦教授对书的初稿进行了审阅,在书稿的结构、观点和方法上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
在此,我还要感谢中国金融出版社的李苒副社长和第一图书编辑部主任毛春明,在看了初稿以后,欣然同意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毛主任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张驰编辑参与了本书的编辑工作。正是由于他们的大力支持与辛勤劳动,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在书稿的撰写过程中,我学习参阅了许多领导、专家、学者及同行们的书籍、论文,收益颇多,有的已在书中引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对于参阅的文献,尽管我在书后已经做了标注,但深恐会有遗漏,如有发生,敬请原谅!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经济金融基础理论水平不高,中央银行工作实践经验也不够丰富,又长期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层行工作,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效果的研究是管中窥豹、一知半解,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未来发展的思考更是一家之言。因此,虽然勉成此书,但书中的错误与疏漏以及有待商榷之处在所难免,恳请领导和专家学者及同行的指正与批评。
古人云: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作为一名中国中央银行的职员,对于货币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实践与研究责无旁贷,为此,本人今后还将继续努力,以在岗位上更好地履行职责。
孟建华
二○○五年十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