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是一座如此不寻常的城市,本书作者将许许多多关于威尼斯的人、事和奇闻异趣,连同“威尼斯共和国”多舛的命运,一并向我们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这座海上都市中最有魅力的细节,让我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美丽城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威尼斯逸事(一座奇特城市的故事和逸闻)/西方文化大众精品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奥)格哈德·特青厄尔著//张荣昌译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威尼斯是一座如此不寻常的城市,本书作者将许许多多关于威尼斯的人、事和奇闻异趣,连同“威尼斯共和国”多舛的命运,一并向我们娓娓道来,向我们展示了这座海上都市中最有魅力的细节,让我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美丽城市。 内容推荐 公认的意大利和威尼斯通格哈德·特青厄尔凭借自己与“威尼斯共和国”几十年之久的友好接触,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幅这座水上城市的新的、另样的图画。 在书中,作者将卡桑诺瓦兄弟,将作为志愿消防队队员的乔尔乔内和提香,将妇女划船比赛,将“交易所”——现代历史上第一座国家银行,将马克·吐温,将1902年圣马可教堂钟塔坍塌,将小胡同里的一场捕象闹剧等许许多多关于威尼斯的人、事和奇闻异趣,连同“威尼斯共和国”多舛的命运,一并向我们娓娓道来,让我们重新发现并体验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美丽城市。 目录 前言 人们如何来到威尼斯? 一座迷宫式的城市 Saxa loquuntur 威尼斯的商人 交际花 Cicisbeo,威尼斯的一个特征 和吉阿科莫一起经历威尼斯共和国 钟塔 “我舒展四肢躺在贡多拉里……” 总督典礼船 末代总督 威尼斯死在莱奥本 达尼勒·马宁——“最后的总督” 另一种艺术观 象 奥地利的威尼斯 圣马可及其同伴 Die Foresti 您好,威尼斯(后记) 大事年表 图版目录 试读章节 1806年2月3日,这位新总督在其夫人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塔·阿玛丽娅的陪同下光临威尼斯。这一受到威尼斯城市贵族和尤其是当然受到革命威胁的同路人热烈欢迎的访问意味着威尼斯共和国的众多尊荣的结束。 威尼托被分成七个行政区,弗里奥尔地区也属于其中之一。威尼斯成为这七个行政区中的一个首府,这又是一种侮辱。米兰获得意大利王国首都的称号。 虽然建造了街道,采取了各种措施,疏浚了河道。但是为此也征收了赋税,并且和在所有法国占领或并吞的地区一样也招募了士兵。 一些地方爆发了起义,均被迅速血腥地镇压下去。1807年11月28日,他——拿破仑——亲自来了。 如同历史学家阿尔维瑟·措齐所写的那样,他“让大量法律和规定像一场真正的冰雹那样砸向威尼斯共和国”。措齐继续写道,“拿破仑所采取的措施,就其本身而言,大部分是建设性的,但同时又如此相互矛盾,以至于它们互相抵消。” 某些这样的命令导致严重的后果。规定了建造一座公墓,它应坐落在一个岛上。为此就必须拆除圣克里斯托富洛教堂,一幢15世纪的建筑物。教堂的装饰图画被毁掉。它们是弗兰塞斯科·瓜尔迪[弗兰塞斯科·瓜尔迪(1712-1793):威尼斯画家]的作品。 拿破仑认为,一座城市必须要有座公园。于是为了腾出地方来,就毁掉了卡斯泰洛区的一个重要地段。多明我会修道士的教堂和修道院被拆除,同样被拆除的还有嘉布遣会的教堂和修道院,神学院和它的圣尼科洛教堂,部分由桑索维诺创作的圣安东尼奥教士教堂,以及许多其他建筑。这样就为一座小公园腾出了地方。由于这样一座公园也必须拥有一座小山,人们便把拿破仑的专断造成的瓦砾堆聚在一起并将泥土倾倒在上面。 P161 序言 “所有的城市都一样,只有威尼斯有点儿不一样。”我们已经把这句出了名的话做了一点儿改动,只是一点儿。弗里德里希’托贝格在一本书里引用这句话,这本书以拥有这句话的“版权”的那个女人的名字为书名:《约莱施姨或西方的灭亡逸事集》。人们可以改变这句话。这句话一再重复,有各种变体。说到底,什么不一再重复呀?恰恰在一个如威尼斯的题目上似乎什么话都已经说过了。 歌德在他的《意大利游记))中写道:“威尼斯人必定是一种新人,人们也只能拿威尼斯与其自身相比。”1787年巴黎出版了戈尔多尼[戈尔多尼(1707~1793),意大利剧作家,《一仆二主》是其代表作]《回忆录》,法语本。这位80岁的诗人再次漫游自己的人生,驰骋想像,并聚精会神地思考他在30年前离开的故乡:“威尼斯是一座如此不寻常的城市,以致只要人们没有见过它,人们就无法确切地了解它。明信片、地图、模型、游记不够用——人们必须见到它。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互相相似,只有这座城市不相似于任何别的城市……” 自戈尔多尼的时代以来,这里的许多东西都已经变了,跟别的城市一样。但是在威尼斯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这一点:这座城市看上去好像卡桑诺瓦[卡桑诺瓦(1725-1798)意大利冒险家,著有极具有文化史价值的《回忆录》]随时都会从一艘“贡多拉”[“贡多拉”:威尼斯独具特色的小游艇的音译]里走出来。 威尼斯人已经撤退了,他们已经从威尼斯迁出,到了梅斯特雷或更远的地方。一如他们在1500年前从陆地逃进潟湖,如今他们为躲避湿气而跑到干燥的地方。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只是白天回来,打开他们的店铺,当服务员,当市政公务人员,出售纪念品。 围绕着旅游业的一切事务都是有组织的。对付弊端没有办法,立刻会有反抗。 圣马可广场的鸽子——它们对于一日游者们以及他们的小孩儿来说是一个美好的照相镜头。摄影师们以此为生,纪念品商贩,出售鸽饲料者,昕有的人全都是有组织的,他们使用其行业联合组织的种种可能的手段进行反抗。所以鸽子没有变少,而历史建筑物上的损伤则变多了。 城市生活在消散——我回忆起卖牛奶的女人、搬运工、鞋匠……今天人们可以长时问地寻找啦。 “出于对我的城市的热爱我收集了这几页材料。”1926年出版的吉乌利奥·洛伦采蒂的《威尼斯导游手册》以这句话开头。“谁有愿望,想追踪,想了解,威尼斯还保存了多少艺术的和往日纪念的见证……谁就能在这里,在我的这本书里找到帮助。但是,除此之外我还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这本书除了作为指示通往各个城市的指路牌任务之外,还应该是一块指示进入时间的指路牌……进入我们伟大民族的千年生活……” 进入这千年生活…… 两个天才影响了主要是来自德语区的旅行者们对威尼斯的印象:托马斯·曼[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小说家,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卢兴诺-维斯孔蒂[卢兴诺·维斯孔蒂(1906-?):意弋利著名电影导演]。 《死于威尼斯》[《死于成尼斯》: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怍于1912年]作为书获得成功,作为电影获得世界性的成功。电影之后还有本亚明·布里顿的歌剧。书、电影和歌剧使得人们喜欢把威尼斯看做一座19世纪的城市。这是错误的。复兴[复兴:指1815年至1870年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在19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当然,它的结果就是意大利的统一,于是就形成了全国通用的语言、国歌……然而,人们越了解威尼斯共和国,人们在这普遍的意大利氛围中昕发现的巴洛克、文艺复兴、中世纪威尼斯也就越多。 威尼斯无处不在。圣马可的狮子作为一种保证的象征,约翰。施特劳斯的《一夜成尼斯》,美国女作家的侦探小说,但也有杜莫里埃[杜莫里埃(1907-1989)英国小说家和剧怍家]的《当贡多拉戴孝时》,《死于成尼斯》,是呀是呀,死亡和奢侈逸乐…… 于是人们就以为,人们已经了解这座城市了。然而这是一种误解。尽管有着各色体系的种种问题,死亡在成尼斯却并不比在地中海边上别的城市和地区起着更大的作用。 在本书的最后几页上有一份词语注释:汇编一份人名目录、一份大事年表,它们有助于保持概貌。因为这本书不是艺术指南,不是威尼斯历史,不是饭店年鉴,这本书是一种致敬,它讲述故事并使人浮想联翩。人们只看到人们所知道的…… 从与这座城市的几十年之久的友谊经历中汲取着营养,我对接近成尼斯共和国感到高兴,我感激“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在这篇致辞的最后,我感谢这众多的历史学家和作家们,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加深了对这座城市的喜悦之情:海因里希·克雷奇迈尔、马里诺·萨努多、埃马诺埃尔·西科纳、萨姆埃勒·罗马宁、菲利普·莫尼尔、达尼勒·瓦雷、马里诺·卡瓦利、阿尔维瑟·措齐、赖因哈德·莱伯、阿尔弗雷德·阿尔纳斯。 格哈德·特青厄尔 2002年春 后记 您好,威尼斯 这么多的威尼斯人漂泊到世界各地,他们全都无论如何也要重新返回,他们是世界公民,向世界开放,有强烈的怀乡之情——达尼勒·马宁,马可·波罗,吉阿科莫·卡桑诺瓦,沃尔夫·费拉里[沃尔大·费拉罩(1876-1948):意大利作曲家;《小广场》足沃尔夫·费拉里刨作的歌剧],我的理发师皮罗。他在幼年和他的父母一起移居委内瑞拉,这个“小威尼斯”。由于他反复听说家乡多么美好,他在30岁上便返回了家乡。 戈尔多尼死于巴黎,维瓦尔第死于维也纳。经过在外游历多年之后,这位威尼斯作曲家沃尔夫·费拉里回到家乡。他是在威尼斯出生的,1876年1月12日。他的故居纪念碑说他“Buono,saggio),sereno,”也就是——善良,有学识,友好。纪念碑还告诉我们“Come il suo Goldoni/Come la getlteveneziana”[意人利语,大意是:他和戈尔多尼一样,也是威尼斯人]。碑文撰写者——马里奥·吉萨尔贝蒂,足沃尔夫-费拉里的歌剧脚本作者——就这样把这位作曲家、这位伟大的威尼斯诗人和威尼斯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并选择“sereno”这个形容词,人们不妨可以将它译做友好、愉快、清醒,明亮。这个形容词的最高等级“serenissimo”的词义有了转变,这个词被当做“durchlauchtigst”使用[“durchlauchtigst”是德语形容词“durchlauchtig”(尊贵的)的最高等级,即“最尊贵的”之意;而“durchlauchtig”则由名词“Durchlaucht”,转来,名词“Durchlaucht”是对欧洲君侯的称谓,即“殿下”之意]。 这样的话,“Serenlssima”就是“Durchlauchtigste”,就是威尼斯共和国自封的一个头衔了。罗马可能就会与它争这个头衔。 但是如果人们选择用这个词的本意,那么威尼斯就成为“最愉快者”,而这一奇迹的这个特性人们是无法否认的。 沃尔夫。费拉里于1947年回家。从此他就住在圣马可区,住在马利皮罗宫。1948年1月12日,作曲家在那里去世。 他曾最后创作了一部交响乐作品:Le campane di Venezia,威尼斯的教堂钟声。据传说,人们曾看见他在创作,膝头放着总谱,手中握着笔。说是沃尔夫·费拉里在自己一生中写下的最后一个词是“spegnendosi”意为“熄灭”。 几天后,运尸贡多拉从通常的运河道驶来。当已故音乐家最后一次离开他的城市的时候,等候他的人群动了起来。人群的头顶上响起由威尼斯人歌唱的、沃尔夫·费拉里赠送给他的城市及其居民的那支曲子:《您好,威尼斯……》 这是根据戈尔多尼的一部最美的作品改编的歌剧《小广场》的终曲。船只在这首献给一个居民点的恋歌的乐声中晃晃悠悠地驶向圣米歇莱公墓,伴随着众人的爱和哀悼。 如果人们想祭扫墓地并向公墓园艺工人问路,那么他将不必查阅什么资料。在这里人们知道大人物们的最后居住地,这些大人物让人满足了自己的这一最后的愿望。 在公墓主要入口处旁边,人们回忆起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多普勒。他在萨尔茨堡出生,1853年死于威尼斯,他继续活在“多普勒效应”中。 在公墓的信奉正教的部分,人们能祭扫谢尔盖·迪阿基莱夫墓。不管人们什么时候来扫墓。人们总看到鲜花装饰着坟墓。这位传奇的芭蕾舞舞蹈动作设计者吸引着许多扫墓者——他们带来红玫瑰、颜色鲜艳的花束、他们的芭蕾舞鞋。 他身旁躺着那位作曲家,这位作曲家的名字因一长串获得巨大成功的芭蕾舞而与他的名字紧密相联: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国作曲家,1945年入美国籍,旁边还有一座墓是斯特拉文斯基的妻子韦拉的。 散步的人、扫墓的人还会在这里找到许多著名的名字,全世界著名的名字,如艾兹拉·庞德;在威尼斯著名的名字,如法利尔、莫罗西尼、米希尔、皮萨尼、贝姆博。 广阔的、有无数鲜花点缀其间的旷野,从稍远处看去它们根本就不再像一座公墓;神职人员和修女小区,水手和士兵们的墓群……甚至连这里的公墓也有点儿不一般。 一种告别,向圣米歇莱行驶,永远……死在威尼斯的理查·瓦格纳驶往反方向,从文德拉明·卡莱尔基宫驶往公墓。加布里勒-安嫩齐奥可能当时在场,他的长篇小说《火》以对理查·瓦格纳这段最后的威尼斯路程的一段精彩的描绘而告终。灵柩被人从桑塔·卢西阿火车站运往拜罗伊特[拜罗伊特:德国地名]。 许多人,大多数人,选择这条路线到威尼斯,坐火车离开威尼斯。这样人们就有一个最后宽容期限,或者选择坐船越过大运河这条路线,或者步行,横穿过桑塔·克罗塞区、圣保罗区,或者沿大运河穿过卡纳雷吉奥区。不管是坐船还是步行,人们总之都是按威尼斯速度辞别。针对这节奏、针对威尼斯共和国的这种速度的种种说辞,都是不合适的。这速度由水决定。即使这种水速,落潮和涨潮,上上下下,受到扰乱,甚至破坏——这节奏已经给这座岛城,给它的风格打上了烙印。 所以急急忙忙穿过街道和小广场的旅游团是不自觉地引人发笑的。 只有当在童话中发生了不寻常的事,只有当青髯王骑马进来,灰姑娘离去——王子追她的时候,宫殿里的人才会慌里慌张的。已经成为宫殿的梦幻城市威尼斯要求威严并成为试金石、学校、机遇。 威尼斯让人感到亲切。这是它的居民的一个性格特点。这可能与这有关系:这城市不会受到街道交通灾害的困扰,其原因肯定在于水的节奏。不管人们在哪儿行走,人们都不会感到无聊。 所以人们就有瘾。就一再地来,或者也许就最终留下…… 书评(媒体评论) 威尼斯是一座如此不寻常的城市,以致只要人们没有见过它,人们就无法确切地了解它。明信片、地图、模型、游记不够用——人们必须见到它。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互相相似,只有这座城市不相似于任何别的城市…… ——戈尔多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