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西藏是一种人生。有人说,西藏是一个谜。还有人说,西藏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更多的人,把西藏装在心里反复回味,却吐不出一个字来。也许,西藏太高,高到让人远远一望便目眩。也许,西藏太远,远到人们的意识之外,便成了神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藏带我飞翔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谢英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有人说,西藏是一种人生。有人说,西藏是一个谜。还有人说,西藏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更多的人,把西藏装在心里反复回味,却吐不出一个字来。也许,西藏太高,高到让人远远一望便目眩。也许,西藏太远,远到人们的意识之外,便成了神秘…… 内容推荐 作者行走在青藏高原上三十年,以有生之涯作西藏无涯之旅。在作者几近半生的三十年间,在西藏长大、求学、工作,点点滴滴的生活都与西藏、与拉萨的变迁紧密相连,一步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三十年的时间,已足够在血液和心脏里,从情感、思想和灵魂深处打下烙印。 目录 第一辑:西藏情结 心中的西藏 西藏,并不只是古老和神秘 油画西藏 寻找香格里拉 感悟青藏高原的山 圣湖心旅 天籁之音 生命之舞 死亡已消失生命在飞翔 转经路与人生路 万物有灵与有情人生 可怜天下父母心 儿子,妈妈想你! 西藏情结 第二辑:美丽拉萨 太阳的宠儿 拉萨四季 美丽的拉萨河 古今布达拉宫 大昭寺里的织女——班丹拉姆 风情万种八廓街 罗布林卡——谁的宝贝? 拉萨有座药王山 磨盘山上的关帝庙 天湖纳木错 鱼与拉萨的渔村 地热羊八井 欢乐的雪顿节 白色崇拜与哈达 青稞酒香 酥油茶——缘分传奇 活在人神之间的牦牛 第三辑:我看拉萨变迁 我家的菜篮子 安居拉萨 行走拉萨 在拉萨上学 在拉萨逛街 薪火不再相传 拉萨有了夜生活 迢迢进藏路 拉萨第一个吃了螃蟹 我经历了三次大庆门 第四辑:历史探寻 从昭君出塞到文成公主进藏 从戊戌变法到张荫棠查办藏事 诗人活佛——仓央嘉措 学者僧人——根敦群培 康藏征诏不辱使命——民国奇女子刘曼卿 国土上一道未愈合的伤痕 吞米·桑布扎故里行 太昭寻古 千年沧桑话古城 试读章节 人,出生时,紧紧攥着拳头,仿佛要抓住一切;人,死去时,两手摊开,似乎已撇开一切。从紧握的手到摊开的手,就是人生。这个过程,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和解脱;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种欣喜和彻悟。不管怎样,这个过程或短暂、或漫长,因人而异,却总是难以捉摸和把握。有时候,对死亡本身的态度,反倒在一个刹那揭示出人生的本真。 死亡,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对于逝者,普遍的做法是埋藏入土,立起墓碑,供人们寄托哀思。古埃及人把逝者精心打理,做成木乃伊,期望可以藉不坏的肉体复生。在过去的中国,人们把逝者生前的喜爱之物,把金银财宝,一同下葬,期望死去的人继续享用。年年清明,人们凭吊逝者,捎去纸钱。所有的一切,都仿佛想把逝者的生命拉长、再拉长,把生者的哀痛延伸、再延伸。 可是,在西藏,在天葬面前,一切是多么不同啊。 西藏原本也实行土葬。在藏民族的发祥地——山南琼结,至今还保留着规模宏大的藏王墓群。选择天葬,让鹰鹫带着逝者飞向高远的天空,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传说,在佛教传人之前,藏族人认为人是天神下凡。人死后,灵魂会顺着来时的天梯升入天堂。一天,一只飞翔的鹰鹫不小心撞断了天梯,人们没有了回归的路。神灵怜悯众生,命鹰鹫托载人的灵魂飞入天堂。鹰鹫,成了飞翔在人与神之间的使者。后来,随着佛教传人西藏并与西藏当地苯教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影响下,人们相信灵魂不死,轮回不息,而肉体只是灵魂的载体类。当一个人死去后,肉体就毫无价值,甚至会影响灵魂的转世。那么,对逝者的肉体如何处理,就直接关系到灵魂的转世。把毫无价值的肉体施舍给其他生命,是人一生中能够做到的最后一件善行,也使得灵魂的转世摆脱了阻碍。或许,这样两个方面的因素一结合,就产生了藏民族的天葬习俗。 天葬的过程,常被无知或好奇的人们渲染。永生灵魂极力摆脱的肉体,却成了他们的认知障碍。许多人在看过天葬的过程后,又常常产生万念俱灰之感,仿佛他们的灵魂已随着别人肉体的湮灭而湮灭。我并没有完整地见过任何一次天葬的过程,不敢说自己能够超脱出具象的东西。实际上,最初看到西藏著名作家马丽华在她的《灵魂像风》中写的,“平素千般珍惜、万般爱护的身体,在这种情形下就这样消失,一无所有了”这句话时,我有一种十分空落和幻灭的感觉。 P29-30 序言 我是哪里人?(自序) 我是哪里人?这似乎不是个问题,每个人都能脱口而答。而我,对此却难下断言。 身份证上,我的籍贯是四川。四川,是我父母的老家,也是我的出生地。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号称“天府之国”。青藏高原,宽广高峻,山湖相伴,是“地球第三极”。四川人常戏称自己生活在“锅底”,而西藏人则说自己生活在“山上”。这两个省区,因为一高一低,历史上都曾交通不便,与四周相对隔绝,而彼此间却一直往来不绝,结下了不解的情缘。 1955年,父亲参军,从老家四川乐山出发,沿川藏线一路进了西藏,开始了他三十四年的西藏生涯。1974年,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也进藏做了随军家属。那年,我一岁,恰会走路。 时轮飞转。转眼间,我在西藏生活了三十年。三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短一瞬;三十年,对一个人,对我,却几近半生。三十年里,我在西藏长大、求学、工作,点点滴滴的生活都与西藏、与拉萨的变迁紧密相连,一步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这片土地的滋养。三十年的时间,已足够在血液和心脏里,从情感、思想和灵魂深处打下烙印。而我的故乡——四川,甚至不在记忆中了。 如今,父母退休后早已回到了四川老家养老。每回休假,回乡探望父母,不会说地道四川话的我,在家乡总被视作外地人。而我,也总要等双脚踏在西藏高原漠漠的沙土上时,才有回家的感觉。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你是哪里人?我总是回答:我是四川人。不过,我更是西藏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