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庐山档案--毛泽东与名人在庐山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作者 马社香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一生爱山。毛泽东的生命和追求亦像一座高山,万人仰慕千古解读。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开创在井冈山,转战于宝塔山,但毛泽东一生难以释怀的是庐山,令世人费解或不乏各种评说则是毛泽东在庐山。

本书作者以毛泽东四上庐山为主线,寻觅了近百位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在领袖和名人身边工作过的知情者,循着历史的记忆,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庐山宏厚的历史文化蕴藏中独具魅力的当代篇章,全面展示了曾在庐山这个政治大舞台登场的众生相,包括领袖和百姓、名人和平民、科学家和普通劳动者、外国友人和当地群众……这些琐细而平常的事情由于岁月的雕琢成为历史。

书中大量珍贵照片,大多来自于普通老百姓的珍藏。这些发黄的陈旧的老照片,随着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记忆一起呈现给广大的读者。

内容推荐

毛泽东在杨尚昆、汪东兴、楼绍明等陪同下直接上了180别墅二楼……汪东兴向毛泽东介绍:“这间原来是蒋介石的起居室。”“哦。”毛泽东神情盎然地说:“哦,久违了,蒋委员长,我未了!”毛泽东的幽默赢得一阵畅笑。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看见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是“久违了,毛润之先生。”想不到14年后毛泽东踏进美庐的第一言,竟是这么一句,针锋相对,轻松幽默,四两拨千斤,与人与史太多的内涵和回味……

目录

第一章 毛泽东初上庐山

1.遥望庐山起夙愿

2.踏进美庐阅方志

3.为余宝山改名

4.畅游仙人洞

5.秘见贺子珍

第二章 1959年庐山会议

1.刘少奇二上庐山

2.周恩来夫妇换房换车

3.五老峰上的笑声

4.七步赛诗咏庐山

5.彭德怀176别墅闭门看文件

6.周小舟六筐竹叶菜

7.“烧蚊帐”和“推车”

第三章 彭德怀交“意见书”

1.彭德怀写信

2.林彪被召上山

3.奉命下山接江青

4.江青三换起居室

5.舞会中的毛泽东和江青

6.毛泽东电站大坝游泳

7.题写《跃进》刊名

8.“革命奶奶”视察幼儿园

第四章 胡志明秘访庐山

1.“兵戈阵阵”飞庐山

2.毛泽东180别墅设宴

3.拜访刘少奇

4.撒糖和看戏

5.指书“庐山好”

第五章 风雨过后的留念

1.毛泽东一到含鄱口

2.刘少奇重游海会寺

3.朱德六到植物园

4.诗词墨宝留庐山

5.周小舟的三等客船票

6.全体合影差了谁?

第六章 一样风景别样情

1.林彪二住美庐

2.贺子珍二上庐山

3.李立三一家

4.十世班禅美庐设佛堂

5.计划经济中的特殊供应

第七章 毛泽东再上庐山

1.芦林一号别墅

2.秘密下山赴杭州

3.常委会上“发大水”

4.芦林湖中的亲情

5.庐山京剧团

第八章 庐山中央工作会议侧影

1.邓小平的四川泡菜

2.邓颖超和“小女儿”

3.喜欢摄影的江青

4.王光美“送礼”

5.毛泽东为李进题照

6.毛泽东和“山长庐绍明”

第九章 庐山共大三周年

1.毛泽东的一封信

2.周恩来视察共大庐山分校

3.朱老总的“共大”情结

4.晦毅庐山“踩点”

第十章 避暑胜地寄思情

1.宋庆龄五上庐山

2.郭沫若的美庐诗

3.贺子珍四上庐山

4.亚非作家访庐山

5.越南留学生大型参观团

第十一章 毛泽东四上庐山

1.蹊跷的庐山机场

2.毛泽东秘密住进175别墅

3.林彪同党含鄱口亮相

4.陈伯达得意和失意

5.叶群摔跤

6.老帅忧思五老峰

7.毛泽东两召叶剑英

8.陈伯达重游仙人洞

第十二章 九届二中全会闭幕

1.推迟了的闭幕

2.夜访芦林一号

3.林彪和江青相继离山

4.毛泽东接见庐山人

5.南昌“八二八”别墅

第十三章 科学家的庐山缘

1.庐山植物园“三老墓”

2.李四光庐山别墅

3.中外科学家造访植物园

4.杨振宁夫妇庐山行

第十四章 风雨庐山总关情

1.赵丹的庐山童心

2.丁玲庐山疗养

3.庐山故人觅旧

4.重寻交芦精舍

5.国学大师魂归庐山

第十五章 今日庐山竞风流

1.牯岭美国学校

2.台湾佛教参拜团庐山礼祖

3.庐山恋电影院

4.美庐研究中心

5.世界地质公园

6.毛泽东诗碑园

主要采访对象

后记

试读章节

一回到山上,曾志就去180看毛泽东。曾志向毛泽东讲了她和贺子珍的南昌见面,特别提到贺子珍记性很好,过去的事情记得清清楚楚。曾志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毛泽东,他沉思片刻,很干脆地对曾志说:“我想见见她,毕竟是十年的夫妻嘛!”

毛泽东知道这是个难题,接着对曾志说,“你跟汪东兴同志讲一下,乘江青还没上山之前,将贺子珍接来,晚上两点,小封(封耀松)值班时来。”曾志在她的回忆录中写过那日之事。曾志将毛泽东所嘱之言告诉了汪东兴。汪东兴一知道此事,找来庐山会议江西省接待委员会主任方志纯商量,因“乘江青还没有上山以前,将贺子珍接来”,时间比较紧,当即决定了“严格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的策略,初步决定曾志、朱旦华等人承担这个工作。可能主要是考虑朱旦华和毛泽东家族关系比较亲近,在南昌和贺子珍关系比较友善;曾志和贺子珍关系悠久,刚刚看过贺子珍,两人去请贺子珍上山比较合适。

由于“都不是外人”,毛泽东下午请曾志、朱旦华在180二楼客厅里吃了一餐便饭,只有四个菜,朱旦华记得有一盘青椒炒肉丝,毛泽东自己有一小碟炸辣椒,江西人嗜辣,毛泽东吃的还要辣。毛泽东看着朱旦华无从下筷子,笑着说:“你这个上海人也要学吃一点儿辣。”接着宽慰地说,“江青是怎么也不吃辣。”毛泽东大笑,旁边人跟着笑起来。

那天毛泽东的心情很好,但好半天没有提到贺子珍,直至饭快吃完了,毛泽东才问:“很想和贺子珍见最后一面,怎么搞好?”曾志没有说话,她的目光望着朱旦华,她是了解朱旦华和毛泽民的姻缘,朱旦华也没有讲话。

毛泽东的目光也转向朱旦华。毛泽东是不是希望朱旦华和曾志一起下山接贺子珍呢?这其中有一个朱旦华和毛泽东一直共同保守的秘密。1949年6月,贺怡陪同贺子珍从沈阳辗转至天津,准备进京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发现不妥,是要朱旦华和方志纯陪同贺子珍两姊妹离开天津直下上海的。(参见拙著《一个女革命者的历史见证》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1月版)那件事朱旦华夫妇处置得比较妥善。毛泽东蓦地单刀直入:“旦华同志,你看呢?”

朱旦华表态:“我听主席的。”

毛泽东点点头。但事情又起波澜,由于陶铸的阻止,曾志没有继续介入此事。汪东兴向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作了汇报,最后商量由水静下山接贺子珍,朱旦华在山上陪同。

P21-22

后记

毛泽东一生爱山。毛泽东的生命和追求亦像一座高山,万人仰慕千古解读。毛泽东出生地是韶山,开创地在井冈山,转战于宝塔山,但毛泽东一生难以释怀的是庐山,令世人费解或不乏各种评说的则是毛泽东在庐山。

毛泽东在庐山,不是一个伟人政治生涯的简单注释,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集注的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和折射。历史的真实,在于事实的真实和细节的真实,在于不同人物、不同视角的共同回顾与印证,在于历史大背景大趋势的准确把握。基于这一点,多年来我寻觅了近百位熟知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活动的亲历者知情者,将他们的口述回忆一点点整理出来,相互印证,试图以庐山宏厚的历史文化和新中国艰难发展的历史进程为背景,以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活动亲历者知情者口述为主干,全景式展示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庐山重大历史事件中鲜为人知的个性侧面;客观地再现建国后文化名人、科学家、外国友人在庐山的真情实貌,将“亲历者口述”与史事本末有机地融为一体,探索学术创新之路。

纵观古今,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庐山活动无疑是共和国史册中重要的章节,是民族自主创新的艰难投影;庐山的历史文化和风云聚焦无疑是当今中部崛起宝贵的精神财富。本书希冀在探索中部和中华民族崛起历史内涵方面,作一点初浅尝试。

在庐山面前,在伟人们深邃目光注视之下,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史学工作者一种责任。由此,深深感谢每一位口述者,感谢拍摄、珍藏、提供原始图片的每一位前辈,感谢庐山管理局党委、管理局及美庐文史研究室、庐山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庐山会议纪念馆、庐山植物园、九江市党办等相关单位,没有他们的帮助,不可能有这部书稿。本书作为武汉市2004年社科基金项目,得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的关注和支持。本书实际上是众多前辈众多老师众多单位共同帮助的结果,我难以一一表达镌刻心泊的谢忱。

恳请读者对本书不当和失误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马社香

                      2006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7: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