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转型(用对策略做对事)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美国)拉里·博西迪等著//曹建海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要么转型,要么淘汰,而本书是企业穿过转型与变革“深水区”的跋涉指南!书中通过详细剖析EMC、思科、太阳微系统公司、家居仓储、3M、汤姆森等公司的转型案例,管理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转型的时机、原则、重点、如何思考、如何操作等等关键性的问题。 它指导着什么时候应该变革,什么时候不应该变革,哪些应该改变哪些不应该改变。对于变革中的中国企业起到着极大的参考作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写就的《执行》一书推动了企业家和经理人对执行问题的关注,但通过走访数十个国家、与数千位管理者讨论,作者发现,管理者们经常是带着全心全意的注意力和火势的激情,但所执行的其实是错误的战略,向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做看错误的事情——“将军们往往在准备打过去的战争”。   这种执行与结果的差距源自管理者们如何认识企业面对的现实,以及根据自己的判断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自《执行》出版以来,全球商业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的做法和熟悉的管理办法已经不再灵验,新的商业环境和时代特征要求企业必须转变以往的商业模式,进行根本性的转型。   在《转型》一书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他们开发设计的“商业模式”分析体系。它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可靠的思维框架,用于全方位考虑企业的现实情况,帮助管理者将财务目标(经营利润、现金流、资本密集度、利润增长、投资回报)、外部现实(行业的历史赢利状况、整体的商业环境、客户基础、根源分析)和内部活动(战略、运营、人员、组织机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书中所详细剖析EMC、思科、太阳微系统公司、家居仓储、3M、汤姆森等公司的转型案例,管理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转型的时机、原则、重点、如何思考、如何操作等等关键性的问题。   《转型》一书及其提出的商业模式为处理转型问题带来了理智。它指导着什么时候应该变革,什么时候不应该变革,哪些应该改变哪些不应该改变。

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告别过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转型

第一章 残酷现实——约翰和郭士纳的故事/005

非常不现实的领导人的6个习惯

请别再找借口

第二章 天翻地覆——营商环境的结构性变化,019

全球同步的大市场

投资泛滥的世界

产能严重过剩

买方市场——杀手型中介的兴起

结构上有缺陷的行业

过度管制

腹背受敌

为什么各公司看不到这些变化的来临?

新的游戏规则

第三章 重新定义管理企业的方式/047

十字路口上的制药业

回归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转型的利器:商业模式

第四章 转型的新模式/063

商业模式究竟为何物

商业模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评估外部现实

财务目标

战略、经营活动、人员和组织结构

第五章 商业模式的反复矫正,079

揭开一个秘密

事实的威力

KLM的商业模式

消失的优势

商业头脑:做好商业模式

第三部分有所变,有所不变

第六章 危机转型——EMc和思科之所为,太阳微系

统之所不为/099

EMC

EMC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思科公司

思科公司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太阳微系统公司 

太阳公司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第七章 重整转型——家居仓储的故事门17

家居仓储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第八章 创新转型——新3M的故事/125

3M公司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第九章 前瞻转型——汤姆森公司的故事/135

行业转型的机会

立足于商业模式

全方位增长途径

注重顾客

在变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秘诀

汤姆森的商业模式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如何为转型做准备

第十章 眼观六路,153

变革代理人

保持领先地位的工具

探索者的心态

打造客户链

第十一章 做好准备——如何让企业文化适应现实/1 75

企业的准备工作

你的企业应当采取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如何领导一次主动行动

第十二章 变革的领导作风/195

新领导作风的标准

培养渴求知识的习惯

拨开云雾

变革的勇气

提倡企业内的实事求是精神

识别并开发正确的领导类型

结束语  给简的一封信:从危机到转轨/223

鸣谢/229

作者介绍/233

试读章节

非常不现实的领导人的6个习惯

如果你觉得过去的IBM不过是个别现象,那么你要么没有在公司里工作过,要么没有注意过在你的上、下、左、右所发生的事情。

人们在面对各自的外部现实和内部现实时,常常不能做到位。外部现实通常指可能影响企业产出的他人的行为——客户和市场、传统的行业竞争对手或非传统型的竞争对手(往往来自完全不同的行业),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资本市场的期望,以及作用也许不那么明显的大量其他因素。正是这些因素产生的结果常常完全出乎你的意料。在越来越走向实时化的全球商务世界里,你很容易被快速的变革搞得措手不及:风向的变化能有多快、多强,远远超出掌舵人的想像。

内部现实包括组织的能力和行为。人们常常忽略外部现实,因为大家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内部的程序、政策和计谋上了。可是,这并不能保证他们在判断内部现实时不犯错误。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过低地估计实现目标的难度。他们以为组织内的人都齐心协力,而事实上很多人在各行其是。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观察,我们总结了6种最常见的行为,它们是导致人们不能面对现实的主要原因:

1.片面的信息过滤。大量的信息在商务领域中频繁交流,但令人吃惊的是,人们经常忽略那些能够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关键事实。这也许是因为,许多人仅仅从观点相同的其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当你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世界时——而不是站在世界的角度看待公司,这种现象最为普遍。另一种可能是,有人出于自身的偏好和追求的目标而扭曲了信息。无论是哪种情况,领导人都没有从消息的源头、从深深参与到行动之中的人们那里、或者从非传统渠道那里获得信息。相反,信息经过了多个管理层级的过滤。

2.偏听偏信。再好的信息,在听而不闻的决策者那里也没有用。领导人偏听偏信有多种原因:有的是由于先入为主的雄心和经验,他们老是看后视镜,沉浸在成功带来的自负中;有的时候,面对自己不熟悉的新情况,他们装聋作哑。

3.痴心妄想。这是大量偏听偏信的根源。购并举措能够奏效,因为我们需要它奏效。销售额会上涨,因为我们承诺要提高销售额。对任何与之相反的信息都充耳不闻。……P14-15

序言

两年以前,中文版《执行》正式发行,而今,我们的新作——《转型》——又和读者们见面了。《执行》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了40万册,因此,我们对于《转型》的出版也抱有特别的期望。要知道,这已是本书的第10个外文版本了。市场反应之热烈,使《转型》一问市就登上了《纽约时报》和《华尔街邮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回顾刚刚过去的2002和2003年,我们不难发现,世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面临艰巨挑战的时期。展望未来,商务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于产业界和企业的领导人提出了远远超出过去时代的新的要求。在《执行》一书出版后不久,我们就开始与来自不同产业、不同市场和不同地区的企业家们会面。这些商界人士各自从事的生意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努力“执行”的商业计划所得到的结果却出奇地相似。他们纷纷遭遇挫折,市场份额被蚕食,利润迅速缩水,每个季度的业绩表现都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我们仔细分析了这些企业的商业计划,并且把他们的战略目标与周围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比对,结果发现了同样的糟糕的事实:他们经常是带着全心全意的注意力和火热的激情,但所执行的其实是错误的计划。为了弄清楚错误的由来,我们深入检测了他们在制订计划时所依赖的假设条件,然后发现了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们要么没有真正理解复杂的、精细的市场环境,要么对于自己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的意志和能力缺乏自知之明。还有,他们没有掌握导致消费者购买方式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也丧失了敏感地捕捉预示市场结构细微变化的本能。简单来说,他们没有理解和面对现实,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

这正是我们感觉有必要撰写本书的原因。

英国的著名小说家Henry Major Tomlison说:“将军们往往在准备打过去的战争。”在许多商业领袖身上,我们同样看到,他们正在面向过去的市场、而不是未来的市场进行规划。

另外,中国的企业家们将要面对的未来现实是什么样的呢?在今后,你们的市场是否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你们现在又需要做些什么,以赶在变化和竞争者之前完成自己的“转型”呢?

以下这些就是中国市场将面临的独特现实:

·在令人眩目的GDP增长率最终冷却下来之后,中国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如何改变?整个劳动力市场上的新工作机会的提供速度是否会减慢,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提高是否会受到制约?

·中国的银行体系将如何进行改革,利率制度将如何调整?利率调整又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什么影响?是否会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是否需要升值?如果升值的话会带来何种程度的经济冲击?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目前还不及墨西哥的1/3。但是,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专家的竞争最终必然导致劳动成本的上升,这一情况会在何时发生?上升幅度有多大?速度如何?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哪些新的形势?最近东南沿海出现的劳动力短缺是否会演变为全国性的现象?未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最优秀的低成本劳动力外包基地的地位还能持续多久? (引自《华盏顿邮报》)

·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会刺激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的高技术产业领域?

·2003年,中国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数量第一次压倒了美国。这样持续涌入的资本大潮将给本土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收入的迅猛增长,还是竞争对手的成倍增加? (引自世界银行资料)

以上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成百上千的问题,究竟该如何回答?它们对于你所在的企业未来的增长和繁荣又预示着什么?  简而言之,对于中国的商业领导者来说,未来充满了机会和变数。中国的经济将继续增长,创新活动将更加繁荣,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成功、失败将更为频繁地发生,这就是市场。敬业、创新,成就与风险同在。

恭祝诸位好运。

拉里与拉姆

2004年12月,于纽约

书评(媒体评论)

转型对于中国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今天中国的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准备在

——周伟琨,IBM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

就决定谁沉谁浮。作者毫不妥协地指出企业必须诚实面对现实,并且勇敢地对现实“摊牌”;采用新的商

——叶莺,伊士曼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

在转型经济的条件下,中国企业面对着国际与国内不同舞台的激烈竞争。《转型》作者通过著名公司的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抓住机遇,在变革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及时转变公司的商业模式。这的确是一本值得管理学界与企业界反复阅读的好书。

——徐二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

企业经营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获取竞争优势和赢得长期卓越经营绩效。《转型》及时而有力地指出在革命性市场变革中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性:不要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沦落为“核心僵硬力”。

——马浩,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管理学教授兼EMSA项目主任

“转型”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有经济学理论意味的字眼,不过对于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来说;最关心的可能还是自己企业的转型。。由是,便需要一些有微观指导意义的、实实在在的见解、方法和经验,需要首先实现自身认知的“转型”。读一读这本《转型》,会大有裨益。  

——胡舒立,《财经》杂志主编 

在这个极速变化的商业时代,对转型的关注该是企业领导人的日课。在我看来,《转型》结合了“战

——李甬,《环球企业家》杂志执行主编

在混乱年代,重新想像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首要任务和责任。像他们的上一本书《执行》一样,作者丰富的公司管理经历、敏锐而又富有条理的洞察力,以及对EMC、思科等公司的实证分析,使本书对所有为变革所困的商业人士具有不言而喻的价值——中国的读者自然也将受益良多。

——高昱,《商务周刊》杂志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