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叔叔的小屋/名著名译插图本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美国)斯陀夫人著//王家湘译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伟大的反对奴隶制的宣言,是抨击美国奴隶制的不朽之作,同时,它又被称为“黑人的《伊利亚特》”、“美国抗议小说的基石”。小说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嘴脸。它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不完全相同的表现。

内容推荐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斯托夫人最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不仅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且对美国历史及世界文明进程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总统林肯曾称此书“导致了一场南北战争”。美国学者道恩斯将《汤姆叔叔的小屋》列入“改变世界的16本书”之中。《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第一个中译本在20世纪初的中国问世后,很快被改编成话剧上演,风靡一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目录

第一章 本章 向读者介绍一位有人性的人

第二章 母亲

第三章 丈夫和父亲

第四章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一晚

第五章 表现了活财产易主时的感情

第六章 发现

第七章 母亲的奋争

第八章 伊莱扎逃亡

第九章 从本章 看来,参议员也是个人

第十章 黑奴上路

第十一章 在本章 中活财产有了非分之想

第十二章 合法贸易的范例

第十三章 教友会新村

第十四章 伊万杰琳

第十五章 汤姆的新主人及其它事项

第十六章 汤姆的女主人及其见解

第十七章 自由人的斗争

第十八章 奥菲利亚小姐的经历及见解

第十九章 奥菲利亚小姐的经历及见解续

第二十章 托普西

第二十一章 肯塔基

第二十二章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

第二十三章 亨利克

第二十四章 预兆

第二十五章 小福音使者

第二十六章 死亡

第二十七章 “这是世界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 团圆

第二十九章 没有保障的人们

第三十章 黑奴货栈

第三十一章 中途

第三十二章 黑暗的地方

第三十三章 凯西

第三十四章 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姑娘的故事

第三十五章 纪念物

第三十六章 埃默林和凯西

第三十七章 自由

第三十八章 胜利

第三十九章 计谋

第四十章 殉难者

第四十一章 小主人

第四十二章 一个确证了的鬼故事

第四十三章 结局

第四十四章 解放者

第四十五章 结束语

试读章节

已经畅饮了当晚主要饮品的黑利开始感到他的道德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发展,——这种现象在类似的情况之下,在性格严肃多思的先生们身上并不少见。

“嗬,汤姆,”他说,“你实在是太糟了,我一直就是这样对你说的;你知道,汤姆,在纳齐兹你和我经常谈论这些事,我总是向你证明,我们对待他们好一点,能赚同样多的钱,在这个世界上日子过得同样舒服,最不济还有一个较好的机会最后能进入天国,你知道,在没有剩下什么别的可以去贪图的时候,可以留条进天国的路啊!”

“呸!”汤姆说,“我难道不知道吗?——别拿你那一套让我太恶心了,——我的胃现在就有点翻呢,”说着汤姆又喝了半杯纯白兰地。

“我说,”黑利说,他向后靠在椅子上,有力地做着手势,“现在我要这么说,我做买卖和任何人一样向来是为了赚钱,这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但是买卖又并不是一切,钱并不是一切,因为我们都有灵魂。好,我不在乎谁听见我这么说,——我根本一点也不在乎,——所以我干脆明说了吧,我信教,等我哪天把日子安排妥帖了,我打算照管我的灵魂上面的事。所以除了不得已,干吗还要做更多的坏事?——我觉得这样也太不谨慎了。”

“照管你的灵魂!'’汤姆轻蔑地学道,“要在你身上找到灵魂需要特别乐观的态度,——在这一点上你就省得麻烦了吧。如果魔鬼用头发丝做的筛子把你过一遍,也不会找到你的灵魂的。”

“怎么,汤姆,你生气了,”黑利说,“当别人说的是为你好的话,你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地听听呢?”

“闭上你那张嘴吧,”汤姆粗暴地说,“你的什么话我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你道貌岸然的虔诚话,——真是要我的老命!说到底,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你并不多一丝的关心,或者多一点的同情——要想欺骗魔鬼以保住自己,这是彻头彻尾、百分之百的卑鄙无赖。我会识不破你吗?而你所谓的‘信教’,实在是对谁来说都太卑鄙无耻了,——一辈子欠魔鬼的账越来越多,可到了该还债的时候想溜掉!呸!”

“好了,好了,先生们,我说,这又不是做买卖,”玛克斯说,“你知道,看一切问题都有不同的方法,无疑黑利先生是个很好的人,有他自己的良心,而汤姆,你有你的方法,也是很好的方法,汤姆,可是你知道,吵架不会起任何作用,让咱们谈生意吧。好,黑利先生,你有什么事?——想让我们动手给你抓住这个女人吗?”

“那女人与我无关,——她是谢尔比的,只有那男孩是我的,买这个小捣蛋我真是个笨蛋!”

“一般来说你就是个笨蛋!”汤姆粗暴地说。

“好了,汤姆,你别吹胡子瞪眼的了,”玛克斯舐了舐嘴唇,说道,“你看,黑利先生给了我们一件好差使,别动,——计划安排可是我的长处。这个女人,黑利先生,她长得什么样?是什么人?”

“啊,又白又漂亮——很有教养。我情愿给谢尔比八百或一千元,还能从她身上赚一大笔。”

“又白又漂亮——很有教养!”玛克斯说,他的尖鼻子尖眼尖嘴全都充满了冒险精神。“嗨,我说,洛克,多漂亮的开端。我们给自己来做这桩买卖:——我们把人抓住,男孩当然归黑利先生,——我们把姑娘带到奥尔良去挣上一笔。这不美吗?”

在玛克斯说话时汤姆的沉重的大嘴一直张着,这时他突然把嘴一闭,像只大狗咬下了一块肉,似乎在从容地对这个念头进行消化领会。

“你看,”玛克斯对黑利说,一面搅动着杯里的混合甜饮料,“你看,我们在沿岸各处都认识法官,很方便,花不了几个钱就替我们把小事办了。汤姆负责降服啦等等,该到法庭作证时我才穿戴笔挺地出场——锃亮的皮靴——一切都是头等货。你真该看看,”玛克斯充满了职业的自豪说,“我怎么能说得人人相信的。今天我是新奥尔良的蒂克姆先生,明天我是刚从珍珠河边来的庄园主,在那里我拥有七百个黑奴;后天我又作为亨利·克莱或肯塔基州的某个老兄的远亲出现。你知道,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汤姆在需要拳打脚踢的时候本领大得很,可是在撒谎上不行,汤姆不行,——你知道这事他天生不会,但是上帝啊,如果在这一带有谁能对任何事情、一切事情作证,而且能够更加一本正经地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更好地坚持到底把事情办成,嗨,我倒很想见见他,就这么回事!我相信我的勇气,即使法官比现在更挑剔,我也能应付得了溜得过去。有时候我还真希望他们更挑剔一些,这样才更有味道得多,——你知道,更好说。”

P66-68

序言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陀夫人对美国的蓄奴制所产生的把黑奴当成没有灵魂的牲畜肆意虐待和进行买卖的行为一向深恶痛绝。一八五。年美国联邦议会又通过了《逃奴法案》,规定任何人不得收留逃奴,自由州的居民如协助逃奴,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法律的通过无异于在美国全境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当时相当一批北方的政界与宗教界的领袖竟然为这一法案辩护,认为为了维护联邦统一,不致分成南北两个国家,这个法案是十分必要的。这使得斯陀夫人更为愤怒。她认为只有不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及其残酷性的人才会为蓄奴制与《逃奴法案》进行辩护,于是决心通过文学的形式,把蓄奴制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罪恶公之于世。她心目中的读者主要是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他们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

斯陀夫人是最适于担此重任的人。她生长在一个清教徒家庭之中,父亲莱门·比彻是著名的支持废奴主义的传教士,曾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莱恩神学院院长;丈夫卡尔文·斯陀是该神学院教授,三个兄弟也都是传教士。他们全都反对蓄奴制,是著名的废奴主义者。斯陀夫人笃信宗教,关心社会及道德问题。她在与蓄奴制仅一河之隔的辛辛那提生活了十八年之久,并且也去过南方,耳闻目睹了黑奴被奴隶主任意打骂和买卖,以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惨状。斯陀夫人在自己家中收留过许多过往逃奴,也接触了大量逃到自由州获得了自由的黑人,听他们亲口讲述过在奴隶制下的痛苦遭遇。蓄奴制的酷刑与罪恶、形形色色的奴隶主、奴隶贩子、专以追捕逃奴为生的人的形象在她头脑中活灵活现;黑奴在蓄奴制下的生活和为逃离奴隶生活所作的英勇不屈的斗争也在她脑海中栩栩如生。她听到的、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使她无法忘怀。她曾在家中为自己的六个子女办了一个学校,也接受附近的黑人儿童在此学习。一天,一个品学兼优的黑人儿童的母亲来到学校,说自己的儿子属于肯塔基州的一个奴隶主,没有自由文书,如今主人过世,被遗嘱执行人带回拍卖。虽然这个孩子的身价后来由邻居捐款支付而得以回到母亲身边,但发生在身边的这件事仍在斯陀夫人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无数日积月累深埋心中的事件和人物,在她决心创作一部鞭笞蓄奴制的作品时,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喷涌而出,形成了我们今天读到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作品一八五一年六月至一八五二年四月在《民族时代》连载后于一八五二年出版。当时美国南北双方在蓄奴制问题上正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出现不啻是一发重磅炮弹,以其对蓄奴制的血泪控诉震撼了美国社会,在南北战争及美国黑人争取摆脱奴隶制枷锁的斗争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和在此前后大量出现的黑奴自述和传记一起,形成了对美国南方蓄奴制度的有力声讨。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一年中销售了三十万册,并相继被译成四十二种文字。小说出版的当年在美国即被改编成剧本上演,仅一八五三年一年即在百老汇上演了三百二十五场,可谓盛况空前;以后它在许多国家也被改编成剧本上演。小说最早的汉译本由我国文学翻译先驱林琴南与魏易合作,于一九。一年出版,书名为《黑奴吁天录》。最早将此小说改编为剧本在我国上演是一九0七年,改编者是当时留日学生曾孝谷,后来在苏区瑞金也上演过此剧。一九六一年欧阳予倩先生重新将此书改编成剧本《黑奴恨》,在北京上演。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出版以来,在政治上所起的巨大作用是一致公认的,包括当时攻击它的文人,其气急败坏之程度正好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它的巨大社会影响。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以后,至今仍存在争论的是小说的人物刻画及艺术成就。

批评者认为小说宣传性太强,说教过多。斯陀夫人在作品中确实用了大量篇幅写下了人物间就蓄奴制的不同看法进行的讨论。事实上这种大段的谈话往往是在与人物命运相关的重要情节发生后紧接着出现的。讨论的双方可以是文质彬彬对黑奴较为宽容的奴隶主,也可以是惨无人性的奴隶主或黑奴贩子。作者在故事中揭示了蓄奴制下令人发指的桩桩罪行,继而在讨论中剥下一切可能为蓄奴制辩护的借口的虚伪面纱,将蓄奴制的伤天害理、丑恶凶残统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认为斯陀夫人的这部小说有说教性,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儿也许用得着一百年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的一段话来理解为什么不少作家宁可冒“说教性太强”之大不韪。奥威尔在谈到自己所写的《向加泰隆尼亚致敬》一书时说,有评论家批评他在书中大量引用了报刊材料,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性,对此奥威尔写道,“他的话是对的,可我不能不这么做。我恰好了解英国很少人能得知的事实,那就是,无辜的人们正遭人诽谤。要不是我对此事愤愤不平,我根本就不会动笔写此书的。”同样的理由是,斯陀夫人若非出自对蓄奴制的深恶痛绝因而要向世界揭露其本来面目,并驳斥种种谬论的话,她恐怕也不会动笔写《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但是如果如当年攻击此书的人所说,小说的说教性使作品毫无艺术价值可言,那便是蓄意中伤了。斯陀夫人这部作品的力量正在于它的艺术性。她并没有笼统地谴责美国南方,而是通过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命运,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揭示蓄奴制对人的精神的毒化,指出它所造成的对奴隶乃至奴隶主灵魂的扭曲是蓄奴制的最大罪恶。她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奴隶主,由于他们的不同禀性、不同教养、不同出身、不同经历,对黑奴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如看到奴隶制的罪恶但又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对黑奴宽容的圣·克莱尔,暴虐成性的雷格里。她笔下的黑奴也是各不相同,有为了救儿子从俄亥俄河浮冰上冒险跨越的伊莱扎,有受尽屈辱、机智地逃出魔爪的凯西,有宁死不为奴、立志为自由而斗争的乔治·哈里斯,也有笃信宗教、正直善良、虽委曲求全但决不背叛信仰出卖灵魂的汤姆。就连许多“小人物”也令人难忘,如机灵、世故的小托普西,受尽折磨、玩世不恭的老黛娜,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蓄奴制下丧失了本性的黑人工头山宝和昆宝,等等。《汤姆叔叔的小屋》流传近一个半世纪而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所致。

另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是汤姆这个人物的形象。今天即使没有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也大都知道“汤姆叔叔主义”一词,它集中概括了汤姆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身上的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不抵抗主义、寄希望于奴隶主的仁慈、把宗教作为全部精神寄托的特点。这一称谓成了一切具有上述特点的黑人的统称,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汤姆身上确实具有上述特点及与之而来的消极因素,同时也是由于一百多年来在黑人争取自由和种族平等的斗争中更需要呼唤抗争式的英雄人物才有助于斗争取得胜利。但是现实社会不会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而造就出同一个类型的人来,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各色各样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来面对各自的人生、解决各自的问题。汤姆的不抵抗主义在激烈斗争的年代固不可取,但他的刚直不阿、宁被打死也不出卖其他黑奴的这种品质和他的信念及人格力量是不可分的。当“汤姆叔叔主义”已经从文学范畴变成了社会学范畴中的一个概念时,我们不能反转来用社会学的概念替代文学中的人物,把“汤姆叔叔主义”和汤姆完全等同起来。在斯陀夫人创作这部小说时,她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北方信奉基督教的白人的良知,使他们站到同情并支持废除奴隶制的斗争的立场上来,她需要一个能为大多数白人接受的黑奴形象,才能更好地达到此目的,而具有上述品质的汤姆正是一个能为多数白人接受并引起强烈同情的人物,连这样忠厚善良的黑奴都难逃厄运,蓄奴制的罪恶更是可见一斑了。

《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同时代及后世作家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当代著名黑人学者、黑人文学评论家、哈佛大学教授小亨利·路易斯·盖茨在他的一系列专著中一再谈到这一点,许多不同时代的作家或评论家在这一点上也多有论述。和斯陀夫人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在评论斯陀夫人的第二部小说《德雷特》时是这样评价《汤姆叔叔的小屋》的:

斯陀夫人开创了黑人小说这一流派,这种小说不仅在景物及风俗习惯上给人以新鲜感,而且具有奥古斯丁·蒂埃里所指出的构成浪漫传奇的巨大源泉的种族间的差异。

《汤姆叔叔的小屋》使其作者在能把一个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常人与贵族的、幽默与悲剧性的、政治与宗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最优秀的小说家中稳占一席之地。

艾略特本人的小说《丹尼尔·德隆达》就是受《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影响而写的,她就自己这部攻击英国的反犹太人思潮的小说写信给斯陀夫人说:

我感到有一种力量促使我以自己的天性和知识所能及的高度(在作品中)以同情和理解来对待犹太人……如有可能,我最希望做的事就是唤起男男女女对与自己在习俗及信仰上最不相同的人类中的那些种族的想象力,从而认识到这些种族对作为人的权利的要求。

如果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对大洋彼岸的乔治·艾略特都产生了如此巨大的思想影响,那么在美国本土,“黑人小说”则的的确确成了小说中的一个新流派而大量涌现出来。在此后十年间,出版了二十余种“黑人小说”,有反对蓄奴制的,也有为蓄奴制辩护的,使得在同一片国土上生活的黑白两个种族的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在读者心目中产生了深刻印象。美国黑人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克洛泰尔;或总统的女儿:美国黑奴生活记述》出版于一八五三年,其作者威廉·布朗就是在《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启发下写出此书的。

由于作者本人强烈的宗教意识及所处时代的局限,《汤姆叔叔的小屋》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确也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如圣·克莱尔的女儿、小小年纪的伊娃被作者赋予了过重的宗教使命,成了天使的化身。由于这个人物缺乏真实性,失去了作者希望她能具有的感人力量,显然是不成功的人物。作者在发展情节时过多依靠叙述人物的经历和讨论,有时使行文显得拖沓。尽管如此,小说经历了近一百五十年的岁月至今流传不衰,足证其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王家湘

一九九七年六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