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你怎样梳理你的头发,我会说出你是谁”——在本书中,头发成了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趣的对象。该书的两位女性作者,一为欧莱雅集团的化妆品研究专家,一为法兰西学院的历史学家。她们搜集了大量以头发为主角的传说、故事、实例、生化研究成果以及彩画、素描、照片、雕塑、广告,甚至还有图表与显微摄影。在她们的娓娓道来中,头发是常常被人视而不见的秘密,与信仰、习俗、文明有关;头发的清洗、保护和修养,则是一种艺术,甚至是一门不断进化的科学。“我们头上的头发给人类美容带来了最多的荣耀。……从远古时代的神话到现代的想象,无不可通过头发看到人类生活的进步。”
此书囊括了头发研究涉及的所有科学领域,以简要的文字介绍引人入胜地提供了有关头发、头发生命及其象征意义的科学知识。通过阅读此书,您将会踏上神奇的头发之旅。
剃光头也表示谦恭和伤心(《圣经》中,约伯失去财富后剃了光头),而在许多社会中,它是哀悼的标志。在古希腊,寡妇将头发剪得很短,剪下的头发扔在丈夫的火葬柴堆上。在希腊神话中,刀枪不入的阿喀琉斯悲痛失去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剪掉了自己漂亮的头发;而俄瑞斯忒斯则将自己的头发祭奠在父亲的坟上。即使今天在加纳,服丧期内剃光头仍不失为对死者尊敬的表示,或一种祭礼。
然后,从谦恭到屈辱也就一步之遥:剃光头成了一件不名誉之事。对古罗马人来说,剃光头是奴隶身份的证明,表明他是奴隶和被征服者。
在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国,犯通奸罪的女人要剃光头并被禁锢在修道院里二年:同样的一种处置,现在成了她们的羞辱! 1870年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士兵中十分普遍的光头起初被看作男子气概的标记;但是,由于严厉纪律的强制推行,年轻士兵渐渐将其视为一种形式的迫害。在许多国家中,政治犯和习惯法的犯人都被剃光头。
1944至1946年间,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丹麦,约2万名被指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色相取悦德国士兵或从事黑市活动的妇女遭到当众羞辱。她们被剃了光头,架上高台,到公共场所游街,成为陷于混乱时代的所有恐惧的替罪羊。“告诉我,你怎样梳理你的头发,我会说出你是谁。”
如果说一个人头发的性质决定了他的某些特性,那么通过他的发型他也必然会流露出他的社会和文化地位,透露出他的身份。历史上头发一度主要表达一种集体归属感,今天则见证一个人的个人选择、政治的信奉或反叛。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发型,有着与选择穿便服或穿制服一样的重要性。古时候一个国家的法律还可以禁止其居民吸收邻族的风俗为己用。例如,留长发的古代以色列人称非以色列人为那些“鬓角光光的人”;相反,对于希腊人和罗马人来说,外邦异族只能是“毛茸茸的”。
古时,埃及社会的上流都头戴用羊毛或天然头发制的、染成各种颜色的假发套。这些极为精致的发型令法老们顿时生出长生不老的神圣的神气,而对女眷们来说,则不失为是精美优雅的装饰。神职人员剃光头以示纯洁。农夫和奴隶们则将头发剪得短短的。在古代日本,不扎起来的长发是留给宫廷圈内的女子专用的。另一方面,农家的女子则将头发高高挽起,用一根布条扎住。中国清代官员的长辫子表明他们的品级,以后每一个社会阶层都接纳它,直至到了辛亥革命领导人的眼里,它成了旧秩序的象征,对它的“供奉”必须剪掉。P.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