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代表着先进、发达、繁华、浪漫……不管你是冲着它的先进科技、发达经济,还是冲着它的迤俪风光、繁荣文化而去,你都会满意而归。本书作者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对西欧诸国,如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进行了一次简单访问。希望读者能从中读出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类从这里走向海洋(西欧)/吴季松看世界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吴季松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欧,代表着先进、发达、繁华、浪漫……不管你是冲着它的先进科技、发达经济,还是冲着它的迤俪风光、繁荣文化而去,你都会满意而归。本书作者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对西欧诸国,如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进行了一次简单访问。希望读者能从中读出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 目录 前言 资本主义首先是从尼德兰产生的吗? 五百字说荷兰 低地国家史 海牙行 在海牙国际大法官家中做客 花房——利西 另一个创造了卫星上看得见的人造奇迹的国家 沧海变桑田——与海夺地 进入海平面以下的低地 小巧玲珑的戴尔夫特城 戴尔夫特水力学实验室 水乡泽国——荷兰 名誉首都——阿姆斯特丹 几个足球场大的鲜花市场 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 昔日争战场,今天联合地 五百字说比利时 古来争战地 “滑铁卢”——战败的代名词 欧洲第二大港——安特卫普 欧洲首都一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印象记 古来争战地,今日联合都 欧洲联合的中心 三大快餐业的竞争 在三个巨人之间——卢森堡 欧洲的袖珍国家 兵家必争之地 千年古城卢森堡市 卢森堡市揽胜 摩泽尔河谷 山中之国——安道耳 在欧美盛行的汽车旅游 蜿蜒盘上比利牛斯山 山国忆旧 崇岭叠嶂安道耳 首都安遭耳城 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地区——伊比利亚半岛 山高海阔、饱经磨难的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国家打破世界隔离 哥伦布的伟大成就 民风强悍的伊比利亚半岛 伊比利亚在新世纪的开拓——科技工业园区 “西班牙男人都是斗牛士” 千字说西班牙 路上斗牛士的国度 七百年苦斗 世界第一海上强国 斗牛士的明珠——巴塞罗那 千年古城——巴塞罗那 多姿多彩的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的体育和斗牛 欧洲最高的首都——马德里 马德里溯源 富丽堂皇的马德里皇宫 红楼大院马约尔广场 马德里的中心——太阳门 塞万提斯立在西班牙广场 两种文化的交汇地——安达声西亚 西班牙的历史渊源 祷秘的安达卢西亚 马拉加港 马拉加科技园区 乘火车历险记 最后的格拉纳达 神秘的格拉纳达 红宫——阿尔汗布拉宫 一代女王伊莎贝拉 花园城市——塞维利亚 塞维翻亚街上的橘子没人吃 塞维利亚大教堂 世界奇宫——要塞宫 西班牙广场 我第一次使用欧元 大西洋畔的山城——里斯本 五百字说葡萄牙 山城港口里斯本 勃莱姆塔——麦哲伦从这里出航 里斯本在地震后重建 葡萄牙国立研究中心 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 世外桃源——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 大西洋中的一串珍珠 首府山城丰沙尔 迷雾、深谷、密林、险峰 几座神秘的山间小城 与大海为伴 五星旅馆——马德拉宫 试读章节 西班牙的山和阿尔卑斯山不同,较少清幽的林木,更多嶙峋的怪石,村落也平添了几分粗犷剽悍的气氛。在树木稀疏的高岗之上,自上而下分布着样式雷同的农舍,一般是两层,也有带个阁楼建成三层的,房屋建在巨大的岩石上,门前平出一块狭小的庭院,院中有几株长不大的小树和一簇簇灌木。房子一般就地取材,用碎石建成,而在门窗处为了增加强度,则用红砖砌成拱环,像一个灰色的大头上长着几只红色的眼睛。 村中街道狭窄,从街上的一线天望去就是远处的高山,山上又是凶恶的怪石,越发显得小街狭长阴森。村中较宏伟的建筑都是富人的宅第,建筑颇具阿拉伯风格,一般在中央有一个圆柱形的塔楼,塔楼有绿色的圆顶,很像清真寺,受阿拉伯文化影响的痕迹明显。但是西班牙的宗教是天主教,甚至在1978年以前是禁止异教的国家,直到1978年才实现了宗教自由。因此,村中的另一类宏伟建筑——教堂是典型的天主教堂,不带异族情调。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巨石的主体,灰瓦的锥顶,显得豪放;风蚀的铁色,斑驳的门窗,显得粗犷。西班牙的教堂也带几分斗牛士的风采。p125 序言 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可以用看来表示。“一见钟情”得益于看,“眉目传情”要会看,“反目成仇”是看出了矛盾。还有“侧目而视”、“目眦尽裂”、“蔑视”、“藐视”、“盼”、“瞪”等等。人类看的方式很多,看的学问很大,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是离不开看的。看——是交流和沟通:看——使这个世界有了色彩。世间的许多美诞生于看的需要,如建筑、装潢、服饰、电影、书籍等等。看见了——更是一种缘分,世间的许多故事因看见而发生了…… 在一次偶然参加的经济学界的战略研讨会上,我看见了技术经济学博士吴季松先生。不知别人是怎样看他的,或许根本没有看见他,或许看见了并未特别留心。我却看他不同一般:风度严整,温文尔雅。发言时却速度很快,用词准确,信息量大,并时有惊人之语。比如:现在敢说外国话的人很多,真正合格的好翻译很少;人类非常聪明,又很无知;市场已经饱和,又有许多空白;等等。现在单引这些结论似乎并无惊人之处,当时他有许多根据和例证来论述自己的结论,相当精到。 “出国热”、“旅游热”,是看的诱惑。看是眼睛的饥渴,看得过瘾叫“一饱眼福”,有幸看得多见得广被认为是一种福气。同时,看又是精神的和情感的饥渴,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蒙住眼睛,或关在不见光的与世隔绝的房子里,一定会发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看世界”则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门开开关关,半开半关,直到完全敞开,恐怕已有千百万人涌出国门去看世界。回来后作报告,写文章,有的甚至改编成影视作品,很是热闹过一阵。现在则渐渐冷落下来,甚而还有点尴尬——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看不到外面世界的时候,那些先行一步的人描写在国外看到的热闹、看到的新鲜,以及炫耀自己如何大饱眼福、大饱口福的作品,能满足读者一时的好奇心。现在,外面的世界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神秘,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国内外的差别也不像过去那样悬殊,原来新鲜的事物已不再新鲜。即便一时还没有走出国门的人,从大量翻译过来的影视作品、报刊书籍中,从商店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也不难见到正牌的“外国货”。对外面的世界有了自己的感觉,谁还愿意看那些肤浅的“二手货”呢? 人有看的需要,也有被看的需要。姑娘着华服外出,追求在大街上的“回头率”。中国人就像这些爱漂亮的姑娘,对别人怎样看自己是非常重视、格外敏感的。尤其对那些高看我们和看好我们的眼光更为欢迎。想想我们是怎样推销尼克松、布热津斯基、托夫勒、约翰·奈斯比特等人的著作的?即使是在这些世界名人的著作里,不过有那么一两章谈到了中国的事情,中国人心里最清楚,他们谈不到点子上,甚至可以说还相当粗浅。 在大街上我们还可以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看我干什么?” “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看你?”反问得有理,看是双方的,双向的。中国人看世界,世界人也在看中国。由于中国人多,眼睛多,在看上就占优势,占便宜。但是不知道被看的人家有什么样的感觉:被我们看得很舒服?不大自在?满不在乎?还是压根就没有看见我们正在看他?后两种,特别是最后一种的可能性恐怕更大些。我们出版了那么多访外游记,也爆炒过“留学生文学”,但被我们看的一方却反应冷淡,甚至根本没有反应。 倒是身为科学家的吴季松博士写的海外游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出版了一本又一本,而且还会一集一集地继续出版下去。这就是俗话常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外行”用半月、二十天,最长不过几个月,到海外一些国家走马看花,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既无法沉入海外世界的深处,又不可能看遍整个世界,甚至连大半个世界也看不到,这就局限了他们的眼光。另外,语言的障碍阻隔了心灵的交流,也只能写一些“刘姥姥走进大观园”式的感想。有些留学生和学者在海外的时间长,沉是沉下去了,却又出不来,缺乏横和纵的比较。吴博士则得益于他的专业,负有专业使命出国,是非要深入进去不可的。因此他在海外既能沉下去,又能走出来,用了八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世界。在一个国家长了要待上几年,短了也要几个月,有些国家和地区反复去过多次。他去过的国家有发达的、半发达的,也有不发达的。他以科学家的严谨进行比较、求证,提出问题,并尽力找出答案。因此他的游记就显出一种能看出“门道”的厚重。也许不够轻灵活泼,缺少炫奇弄怪的鬼魅感,但能激人思索,活跃心智,经得住咀嚼。 世界是一个世界,但看跟看大不一样。人们叮嘱要格外注意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说:“要用心看”。看明明是眼睛的事,为什么还要用心呢?看的时候用心不用心,有心跟没有心可大不一样——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人很多,惟牛顿看出了一个“万有引力定律”,因此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许多看法。牛顿的“心”体现了一个天才的敏感和学识。 中国的海外游记作品,也到了该“用心看世界”的时候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