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宋八大家(文学精释本最新彩图版)/中华国学传世浩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朱右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本书精选了这八家文章中内容较好,艺术水准较高,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书中对每篇古文作逐句直译,目的在于给广大的古文爱好者提供八大家的优秀散文选本,使大家更了解唐宋八大家的佳作,译文通畅达意,说明深入浅出,行文流畅通俗,使读者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不失为一本富有实用价值的好书。

内容推荐

为了向广大普通读者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文章,编者们邀请了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专家,选编了这本“唐宋八大家合集”。在内容安排上,强调突出重点篇章,兼顾个人风格,以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相似点和各自的特点;在体例安排上,编者们为原文做了精练的注释和详尽的译文,以便读者能在领略他们文风的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其中,注释以疏通字句为主,译文以通俗易懂为主。

目录

前言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伯夷颂

 毛颖传

 论佛骨表

 蓝田县丞厅壁记

 送穷文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画记

 读荀子

 感二鸟赋

 原道

 进学解

 师说

 讳辩

 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三戒并序

 临江之麋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

 憎王孙文并序

 童区寄传

 宋清传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蝜版传

 愚溪对

 起废答

 永州铁炉步志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袁家渴记

 罴说

 观八骏图说

 种树郭橐驼传

 封建论

 桐叶封弟辨

 吊屈原文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读李翱文

 王彦章画像记

 苏氏文集序

 六一居士传

 非非堂记

 述梦赋

 朋党论

 醉翁亭记

 贾谊不至公卿论

 秋声赋

 记旧本韩文后

苏轼·决壅蔽

 教战守策

 祭欧阳文忠公文

 醉白堂记

 李氏山房藏书记

 宝绘堂记

 文与可画贫筜谷偃竹记

 答秦太虚书

 与朱鄂州书

 书刘庭式事

 记承天寺夜游

 王安石赠太傅

 六一居士集序

 与李方叔书

 范文正公文集序

 答毛滂书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松风亭

 与参寥子一则

 书谤

 书上元夜游

 与谢民师推官书

 书黄子思诗集后

 前赤壁赋

 屈原庙赋

 亡妻王氏墓志铭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劄子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深父墓志铭

 游褒禅山记

 答司马谏议书

 兴贤

 材论

苏洵·木假山记

 项籍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管仲论

 六国论

 广士

 心术

苏辙·遗老斋记

 为兄轼下狱上书

 丐者赵生传

 东轩记

 武昌九曲亭记

 墨竹赋

 黄州快哉亭记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与王介甫第二书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学舍记

 墨池记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寄欧阳合人书

试读章节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人,谥号文,世称韩文公或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韩愈三岁时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人。少年时代就有读书经世的志向,刻苦好学,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考中进士,之后三次考取博学鸿词科都没有考中,便先后到汴州节度使董晋、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府任职,后来回到京城担任了四门博士。贞元末年任监察御史,因为上书皇帝请求为灾区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宪宗即位后,韩愈回到京城任国子博士、太子右庶子等职。担任刑部侍郎时,又因为上书阻谏皇帝迎佛骨而被贬到地方任刺史,不久之后回京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韩愈在政治上较有作为,但他的突出成就和贡献在文学方面。他与柳宗元共同发起和领导了古文运动,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主张学习秦汉的散文风格,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多样,语言精练生动,气势雄健奔放。论说散文逻辑性,观点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代表作有《师说》、《原毁》、《争臣论》等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抒情浓厚,最著名的有《祭十二郎文》;传记文继承《史记》的传统,在叙述中描写人物,叙述与议论妥帖巧妙,代表作有《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土,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蚊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而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它则又何说!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这天晚上,我和吴郡人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常常自夸文章写得好,他的这篇传记写得十分详细周密,然而文章的某些不足之处我也深感遗憾:没有给许远立传,也没有记载南霁云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智好像不如张巡,可是他打开城门接纳张巡一起守卫睢阳,官位本来比张巡高,却把大权交给了张巡,自己心甘情愿当他的助手而没有任何猜忌,最终和张巡一同守节而死,成就了自己的名声,最后城破被俘,许远只是死的时间跟张巡不同而已。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父辈的大志,认为张巡已死,许远却当了俘虏,怀疑许远怕死而向叛贼投降。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必一定要坚守这座孤城,吃他的亲属的肉,以此与叛贼顽抗到底而不投降呢?当他被围困坚守的时候,外面连一点弱小的援兵也没有,他想要尽忠的只是国家和皇上罢了,可是叛贼却说国家已亡,皇帝已死。许远眼看救兵不到,而贼兵却越来越多,一定会相信他们的话。外无援兵还要死守,人吃人都也快吃光了,即使最愚蠢的人也会数着日子知道自己没有几天可活了。由此可以看出,许远的不怕死也是很明显的事。哪有城池被攻破,部下都死了,自己却独自蒙受耻辱而苟活的道理?即使最愚蠢的人也不肯这么做。唉呀!许远这么贤德的人怎么会做这种事?

议论的人又说许远与张巡分开守城,城池是从许远分守的地带被攻破的,以此来指责他,这种见识和儿童的见识没有什么区别。人将要死的时候,他内脏一定先有损坏的地方;绳子被拉断时,一定先有一个容易断的地方。某些看待这件事的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跟着就横加指责,那也太不通情理了。小人好发议论,不乐意成就别人的好事,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啊!像张巡、许远的功绩这样的突出,还是不能免于被指责,对于别的人或事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张巡、许远刚开始守城的时候,又怎么会料道救兵始终不来救援,因而事先弃城退走呢?假如这里都不能守卫,即使逃到别的地方又有什么用处?等到没有救援,穷困到了极点,带领着那些因为受伤而残废、饥饿而瘦弱的士兵,即使想要转移离开,也肯定不可能了。以张、许二位的贤能,他们考虑的已经非常周密了。守卫一座城池以保卫整个国家,依靠千百名日渐损耗的部下,对付百万日渐增多的敌军,掩护整个江淮,阻止敌人的凶焰,所以国家才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苟活的不只是一两个,手握强兵而坐视不救四周到处都是。议论的人不追究非议这些人,却说张、许二人死守睢阳不对,这也足见他们自己跟乱臣贼子站到了一边,制造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帮助敌人来攻击张巡、许沅。P5-7

序言

我国的散文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到唐宋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唐宋八大家”既是这一时期优秀散文家的代表,还是铸就这一高峰的核心人物。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名家的合称,他们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关于他们,有个顺口溜:韩(韩愈)柳(柳宗元)加欧阳(欧阳修),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并曾(曾巩)王(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这个称号起源于明朝文人朱右。当时,朱右将这八人的散文合编成书,取名《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便从此流传开了。后来,有个叫茅坤的读书人根据朱右的选编方法,编成了《唐宋八大家文钞》,随着这本书的流传,“唐宋八大家”这个名称也就逐渐被确定了。

“唐宋八大家”相隔两个朝代数百年的时间,之所以被后入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的文章有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他们的文章都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散文敢于直言、敢于批评的传统,与先秦的放言不惮和魏晋的师心使气的散文特点相比,他们敢于直谏的特点尤为突出。他们都敢于说出自己心中所知所想且别人不敢说的事实和道理,这其中以韩愈的《论佛骨表》和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最具代表。在《论佛骨表》中,韩愈冒着被杀头的危险直言劝谏,甚至说历代帝王尊佛者都乱亡相继、运祚不长,结果被皇帝贬官。在《与高司谏书》中,欧阳修竟然称,自古以来,凡是禁绝善人为朋的君主都是亡国之君,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要被杀头的。

其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都继承了古代散文直抒胸臆的传统,在文中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类文章以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最具代表。苏轼的很多文章都表达了对父母、兄弟和朋友的深厚感情,即使不像是抒情的文章,在字里行间也透露着浓浓的感情。这样的例子,还有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苏辙的《为兄轼下狱上书》、曾巩的《学舍记》等等。

最后,从文章风格上来看,“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继承和发扬了古代散文讲究词令和重视修辞的特点,都善于遣词造句,语言自然凝练,有很深的文学功底。这其中尤以欧阳修最具代表性。欧阳修的文章自然而平易近人。据说,为追求语言的凝练和风格的自然,欧阳修常常把草稿贴在墙上,时时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苏轼的文章不仅平易自然,而且自由洒脱,看似没有多费功力,但其实是花了大力气的。有评论家说,苏轼的平淡,是绚丽以后的平淡,是更高的境界。

为了向广大普通读者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学习他们的文章,我们邀请了研究中国古代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专家,选编了这本“唐宋八大家合集”。在内容安排上,强调突出重点篇章,兼顾个人风格,以便读者能更好的了解他们的相似点和各自的特点;在体例安排上,我们为原文做了精练的注释和详尽的译文,以便读者能在领略他们文风的同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其中,注释以疏通字句为主,译文以通俗易懂为主。

由于编者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海涵和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