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国)爱德华·霍夫曼著//许金声译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斯洛的生平和思想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几乎所有营销大师都想一窥究竟? 为什么几乎每一本严肃的管理著作都必然引用他的见解和洞见? 为什么他的著作和精神遗产一直启发和影响着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为什么他的研究涵盖面如此之广,在全球范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注意? 做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你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珍爱你自己做人的权利! 挖掘你自身沉睡的潜能! 马斯洛是怎样提出自我实现理论的? 马斯洛自己是自我实现的人吗? 如果你曾经读过马斯洛的心理学书,这本传记能够帮助你消化那些美妙而实用的思想,使你举一反三;如果你未曾读过马斯洛的心理学书,这本传记能够带你走进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使你受益无穷。提出影响巨大的自我实现理论的人,自我实现的一生。

内容推荐

一部伟大的心灵传记,人格魅力与智慧魅力的双重发现。在当代,没有一位心理学家像马斯洛那样受到学术界与大众读者双重肯定和推崇,因为,在人的权利、人的尊严、人的发展只有在独自叩开心扉,充分地自我体验、自我透视、自我疏理、自我锻造、自我升华之后才会得到尽情张扬。

目录

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鸣谢

第1章 布鲁克林的童年生活

第2章 追求心智成长的奋斗

第3章 一个心理学家的诞生

第4章 喜欢与猴子打交道的男人

第5章 性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探索者

第6章 在心理学世界的中心

第7章 与印第安人共度田园时光

第8章 在布鲁克林大学的革新

第9章 自我实现之光

第10章 加利福尼亚的插曲

第11章 重返布鲁克林大学

第12章 布兰代斯大学的开拓

第13章 失望与新梦想

第14章 墨西哥的慢节 奏

第15章 开明的管理人、神秘体验论者和企业家

第16章 艰难前行的反传统文化勇士

第17章 加利福尼亚的拯救——“死后”的生涯

附录:马斯洛心理学词汇表

认识马斯洛——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为了保护自己,当马斯洛9岁至10岁时,他决定参加一个自我防御的犹太人帮会。但是,如果要这种组织接纳,他知道必须隐瞒自己读书的爱好。而且,他很快发现还有更难以克服的障碍:我想要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但是我却办不到。他们拒绝接受我,因为我无法下手杀死一只猫。每个想入伙的人,都必须将一只猫吊在晒衣绳上作靶子,然后退后若干步,用石头砸它,直到把它砸死。

另一件事是,他们要我在角落里向女孩子扔石头。现在我知道有些女孩子喜欢这样。然而,当时我却不能向她们扔。我不能向女孩子扔石头,也不能杀死猫,于是,我被排斥于这个帮伙之外,我一直没有可能成为我想成为的那种帮伙成员。

在马斯洛就读的小学的老师中,反犹太人的情绪也很强烈。这些老师大多数都是爱尔兰籍妇女。她们公开表示出对犹太籍学生的敌意和偏见,包括直言不讳地挖苦犹太籍学生。马斯洛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节:有一天,班上的学生进行拼字比赛,他的拼写成绩超过了所有的同学,赢得了比赛的胜利。然而,他的老师,一个名叫多伊尔的“可怕的坏女人”,却叫他站起来,继续让他进行一连串的拼写,一直到他在“平行”这个字上出了错误。然后,她带着一种胜利的表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轻蔑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小滑头,冒牌货!”

有时,马斯洛在无意中听到其他老师也轻蔑地把他叫作“那个精明的犹太人”。但是,在弗莱特布什第179公立学校时,有一位老师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虽然格里芬小姐不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但是,她能用公平而且友好的态度对待他,这使马斯洛很快对她产生了好感。许多年以后,他回忆道:“当时,我想,我要去爱每一个人了。”

尽管一些老师有反犹太人的情绪,马斯洛还是热爱所学到的知识以及令人兴奋的学校生活。读书是他最爱做的事,在他整个少年时代,他总是手不释卷:在我最早的回忆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我通常很早起床,到学校门口等老师来。她会把我带到一个空教室,给我一本书去读。那通常是一本一年级或者二年级的教科书。于是,我就坐在那里读一个小时左右,直到8点钟第一节早课开始。

尽管有一个比我岁数大的男孩常常在那里“埋伏”等我,但我还是很早就去学校。一旦那个大男孩在什么时候追上我,就找出一些理由踢我、打我。我认为,这是由于我是这个学校首批犹太学生的缘故。

虽然马斯洛的父母并不是文化人,但他们还是很看重教育。他的父亲特别强调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可以使他们的长子在犹太人文化中表现出优越性,亲戚们也鼓励马斯洛成为一个学者。

毫无疑问,他在学问上的兴趣,使他在烦恼的少年生活中能够做到情绪平衡。在他的家中,每隔几年就有一个弟妹降生。作为长子,他充分感受到了家中的忙乱,发现进行自我调整相当困难,妹妹艾迪丝在婴儿期的夭折更使他心烦意乱。在他早年生活中,他的脆弱的自尊心还受到他的家庭常常搬迁的影响。这种情形使这个羞涩的年轻人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友谊方面具有更大的困难。

关于马斯洛的羞涩感,部分原因是由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感觉,即他与别人不同,有些古怪而不可思议。尽管他的许多伙伴都同样来自正在向较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犹太移民家庭,但是,他却很少遇到对学问具有同样爱好的年轻人。由于在智力上早熟,在他的整个小学期间,直到他在10岁时遇到表兄威尔·马斯洛之前,他总是感到与其他同龄人格格不入,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长着两个脑袋的怪人”。

马斯洛对自己的外貌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在童年和青春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对自己瘦弱的身躯和过大的鼻子一直有一种痛苦的羞愧感。那时,青春期的火焰正在心中燃烧,他恨自己没有一副漂亮长相能吸引女孩子们的注意。他幻想自己拥有强壮的体魄,变成美男子阿多尼斯。这样身躯发生了变化,社交生活也同样发生变化。他说道:“我异样地感到,我是一个非常丑陋的年轻人。我天生有一种深刻的感觉,即不知怎么回事我有些不对劲。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任何优越感,只有一种强烈的、令人痛楚的自卑感。”P4-5

序言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一位富有远见的学者。与他相比,大多数同时代的社会科学家都显得眼界狭隘。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方面的创见超越了学院派心理学的局限,跨入了管理和营销等主要企业领域。除此之外,马斯洛喜欢探索那些初生的、刚刚能够感觉到的社会新趋势,并对这些趋势的长期影响提出大胆的推测。尽管马斯洛已经去世,按照对他的基本了解,今天这本关于他的权威性的传记修订后再版,料想他是很高兴的。

自从《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第一版上市以来,已经过了十多年,马斯洛的研究越来越获得重视。他在生前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例如人类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级动机、团队决策以及企业协同作用等等。因此,当他在1970年逝世前,他已经获得了普遍的推崇,并被公认为是开明的人本管理的创始者。

时间又过了这么多年,马斯洛的声誉与重要性并没有衰退,反而在日益增长。马斯洛的思想不仅继续塑造着美国的工作环境,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我所编辑的在他逝世后才出版的文集《洞察未来》,如今已有中文、日文和西班牙文的翻译本相继问世,马斯洛的影响因此可见一斑。

一般说来,从事企业研究的作家们大多数都很严谨,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尊崇马洛斯,甚至称他为“传奇性的”心理学家呢?在当今这个组织与社会快速变化的时代,马斯洛的成果的地位为什么一直没有动摇?在众多的明星都已经在风云变换中没落的时候,马斯洛这颗明星为什么仍然在熠熠发光?关于这些问题,我可以提出三点回应,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

第一,马斯洛关于企业人文关怀的理论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他在对心理高度健康和具有高成就的人的需求、抱负、目标和动机进行探索性研究时,他也一直尽量采用实证资料。如果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马斯洛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在公开场合。另外,马斯洛的阅读范围跨越了许多学科,包括了人类学、社会学、生物学、甚至内分泌学。马斯洛早年接受了严格的实验心理学训练,这一点也在他日后的学术风格中体现出来。马斯洛在引证他人的著作时,他总是非常谨慎。所以,尽管马斯洛可称得是一个优秀的预言家,但他却一直是以一种冷静和负责任的态度来发表自己的想法,他为此而感到自豪。

第二,假如“所有管理理论实际上都是以心理学为依据,也就是以对人性的看法为依据”的说法是成立的,那么,毫不奇怪,马斯洛的学说能够强大有力了。马斯洛研究了所有的动机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行为理论、甚至生物(遗传)理论,他成功地整合了大量片断而矛盾的研究,并将它们融合成一套更完整的学说。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什么时间过了五十多年,他在这方面的成就仍然没有被推翻,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还没有任何其他动机理论具有同样的理论广度和解释力。这种情况也许还将持续下去。

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马斯洛在企业理论方面的学术遗产为什么会有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呢?1965年,他在最主要的企业著作《优心态管理》(Eupsychian Management,后再版时更名为《马斯洛论管理》)中就已富有洞察力地指出,当企业员工的自主性、自尊和教育程度提高之后,包括团体决策、个人实现、组织生产力等所谓开明管理的原则将越来越重要。根据他的观察,这股潮流不仅正在美国兴起,而且终将席卷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他当时也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也就是现在——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冷战的结束将大大加速“新管理风格”的产生。想当年,在东西方世界敌对的紧张时期,他被某些人看成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但马斯洛却一直坚信,不仅在北美和西欧,只要哪儿有人类工作,哪儿的专制主义就终究会让位于人本主义精神。

马斯洛一向喜欢把他那勇敢的理论与自己的精彩人生联系起来。对他来说,个人和社会始终是相互连接、密不可分的。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我也力图说明他的先见之明与当今企业界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关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全球性的工作环境当中,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马斯洛的精彩的人生和丰富的精神遗产,我的目标便算达到了。

爱德华·霍夫曼

后记

认识马斯洛——译者后记

我曾经在1987年根据马斯洛的几本主要著作,编译出版了《自我实现的人》一书。

此书在当时很受欢迎……时间过了将近10年,1996年我接到一位陌生青年辗转打来的电话。他说他对马斯洛心理学很感兴趣,而他的哥哥正是看了《自我实现的人》考上了研究生。他还告诉我,北京大学有的书店正在卖这本书,书还是原版,但是定价上面贴了一个纸条,由一块多钱变成了九块多……当时,我正因病卧床,连接电话说话都感到吃力,没有和他说更多的话,更没有精力去追问这书的事。这本书早已脱销,怎么又开始卖了?但是,他的话却使我感到高兴,我体会到这是自己所做的一件有价值的事。我还预感到,马斯洛心理学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远远没有过时。

如果要列举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无疑应名列前茅。

与弗洛伊德类似,马斯洛是一位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还将产生长久影响的天才心理学家。在今天,他的一些思想,有不少人已经逐渐耳熟能详,例如,“需要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等等。国外有的评论甚至认为,他的有些思想已经成了当今世界上公众意识的一部分。

马斯洛心理学在我国也产生了极大影响。1987年,我国曾经有一次“马斯洛热”,仅据版权页提供的印数统计,在这次热潮中,马斯洛以及有关马斯洛的书至少售出了55万册。

如果说1987年的“马斯洛热”表达了人们在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中渴望发挥自身潜能的意向,那么,今天人们对于马斯洛心理学的兴趣则是出于社会转型后,重新认识自我、对自我重新进行定位的需要。

铁饭碗被打破,潜能发挥从“奢侈品”变成了“生存压力”。关于潜能,不是我们要不要挖掘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挖掘的问题!很简单,你要是不挖掘,你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淘汰。

正如马斯洛所说:“任何人类需要都可以成为涉足科学从事或深人研究科学的原始动机。科学研究可以是一种谋生手段,一种取得威望的途径,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或者是任何神经症需要的满足。”(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3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人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一些“纯”科学家,他们的研究与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没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他们自身的伦理道德、人格修养等不会有特别的兴趣,也没有理由对他们在这方面有所苛求。但是,对于其研究涉及到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科学家,就另当别论了。

对于以自我实现理论著称的马斯洛,人们自然要追问:“马斯洛自己是自我实现的人吗?”“马斯洛自己是怎样发挥潜能的?”

在我国,尽管人们对马斯洛心理学的热情长盛不衰,但对马斯洛本人的情况却知之甚少。爱德华·霍夫曼的这本《马斯洛传——人的权利的沉思》是迄今为止关于马斯洛的最详细的传记。作者本人就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由于热爱马斯洛心理学,他为写作此书,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历时五年多,采访了二百多人。这不仅是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马斯洛传记,也是最具权威性的一本传记。为方便读者阅读这本书,我在此抛砖引玉,谈一谈自己对于各章的体会。

在第1章“布鲁克林的童年”中,霍夫曼写出了马斯洛童年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尽管霍夫曼非常热爱马斯洛心理学,却没有对马斯洛采取一味盲从的态度。在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毫不回避地记录了马斯洛的一些问题,包括这一章中马斯洛与他的母亲的关系问题。也许在对待母亲的问题上,马斯洛可能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甚至责难,但是,正是这样的问题,这就使我们能够逐渐走近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马斯洛。也就是从这一章,我们已经可以醒悟,马斯洛日后何以会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在马斯洛那里的确难以解释。

在第2章“追求心智成长的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开始学习心理学,最早打动他的,竟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初马斯洛是如何认识贝莎的。贝莎是马斯洛第一个约会的女性,也是他白头到老的伴侣。我曾经就马斯洛的恋爱观和婚姻生活向作者霍夫曼提出疑问,他回答说,据他了解,马斯洛的确不像好些著名心理学家那样追逐女性。

在第3章“一个心理学家的诞生”和以下好些章节中,我们可以读到不少关于美国大学的情况。如果是对美国大学的单纯的介绍,也许不会引起人们这样大的兴趣,但是,围绕马斯洛的经历来介绍,读起来就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二战前后的美国,马斯洛在极大的生存压力下,在事业上迅速地成长起来。

马斯洛心理学自身的特点很难使人想到他早年的学术背景,他原来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训练。在第4章“喜欢与猴子打交道的男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对猴子进行实验研究。马斯洛设计的对猴子的研究十分有趣。在这一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为了取得双博士学位,他如何进医学院学习,他学医时的一些感受独特而有趣。

经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测试,当年马斯洛的智商高达1951他当时为此颇有些得意。马斯洛对于性行为的研究,也许会同样出乎人们的意料。在第5章“性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探索者”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马斯洛与著名性学家金西的一段交往。马斯洛原来在性学方面也有着开拓性的建树。马斯洛在性行为研究中乐意以女性作研究对象。他的动机并非完全出自科学研究,多年之后,他曾坦率承认,当时他还很年轻,会见女性能给他一种新鲜而刺激的感觉。

第6章“在心理学世界的中心”,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或者哲学爱好者,你将在这一章中发现众多熟悉的名字,包括霍妮、弗洛姆、阿德勒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纽约,群星灿烂,欧洲的许多著名学者,为逃避纳粹的迫害,集聚在那里,这对于求知欲极强的马斯洛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可以说,马斯洛之所以来日能够硕果累累,与他有机会与这些出类拔萃的智者交流不无关系。

在第7章“与黑脚印第安人共度田园时光”中,你将随着马斯洛走进加拿大土著印第安人的家园,聆听他们悠长的牧歌,体会他们善良而淳朴的心灵。这是马斯洛的职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次实地调查。看了这一章,你或许会对马斯洛心理学所具有的某些微妙而明朗的气质有所感悟。

在第8章“布鲁克林大学的革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既教书,又教人,既搞研究,又搞咨询。马斯洛为何会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不光是思想,他的行为也能够给人以许多启迪。现在,中国的大学几乎都有了心理咨询机构,马斯洛看来是大学里最早搞这种活动的老师之一。

在第9章“自我实现之光”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论,如何萌发了研究自我实现者的灵感。马斯洛的两位老师露丝·本尼迪克特和马克斯·韦特海默如何影响了他。

在我国,“文人下海”曾经是热闹一时的话题。也许出乎读者意料的是,由于身体欠佳,马斯洛也曾经有过一年时间的“下岗”。在第10章“加利福尼亚的插曲”中,我们可以读到马斯洛在普里山顿制桶公司时的一些独特感受。面对商界的尔虞我诈,一位思想家似乎也可以做到大事清楚,小事也不糊涂。这一段“插曲”出人预料,但又使人感到新颖而贴近。

第11章“重返布鲁克林大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是如何发表他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的。本章关于自我实现理论发表前后的介绍,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理论。与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相应,马斯洛还深刻地批判了权力主义。

在第12章“布兰代斯大学的开拓”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如何当上了心理系系主任,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与赫伯特·马尔库塞、刘易斯·科塞等著名学者的交往。根据他的理论,如果能够使自尊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将有利于自我实现,因此,他常常有意夸奖他的朋友们。

马斯洛受到指责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认为他具有“精英意识”。在第13章“失望与新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与自己研究生之间的微妙关系。马斯洛错了吗?是他功成名就之后发生了变化?或者,这里体现了人类的两难境地?其实,马斯洛体验到的矛盾,我们好多人都有所体验。

在第14章“墨西哥的慢节奏”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的惟一的一次出国生活。与墨西哥学者的交往,使他思考在不同文化下自我实现的不同途径问题。在墨西哥的生活的节奏虽慢,但他那天才的头脑仍然在不停地运转。

在第15章“开明的管理人、神秘体验论者和企业家”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是如何关心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的。从马斯洛与美国实业界的关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抽象的学术理论如何也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另外,在我国,气功热、特异功能热等曾经历久不衰,在美国,也有类似情况,那么,马斯洛对此又是持什么态度呢?

在第16章“艰难前行的反传统文化勇士”中,马斯洛与格式塔心理治疗大师皮尔斯短兵相接,面对面地发生了戏剧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冲突?谁是谁非?

由于对传统科学的激烈批评,马斯洛多次梦见自己被心理学学会开除,然而,他却被选举为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

在第17章“加利福尼亚的拯救:‘死后’的生涯”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斯洛对于死亡的独特看法,以及关于“死后生涯”的特异感受。尽管死亡临近,马斯洛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和思考,仍然不断有闪光的东西。他赞同安乐死,自己刚好是因心脏病猝发而突然倒下。

我研究马斯洛心理学多年,从他的著作中获益非浅。我是后来才读到这本传记的,读后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加了对马斯洛思想的了解,至于马斯洛这个人,我想起了他在1970年5月7日写的一篇日记,这也许是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日记,过了不久,1970年6月8日他就与世长辞。他写道:

“我从我的自我实现的研究对象那里,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超越性动机中所获甚多,他们的优点现在我也具有。”

马斯洛这段话,几乎可以用来概括他的一生。这段话也给人以乐观精神与信心。的确,自我实现是每个人都有的“做人的权利”,是马斯洛的权利,也是我们大家的权利。我毫不怀疑地认为,任何愿意了解马斯洛的人,都会从这本传记中得到宝贵的启示。

许金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