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世界摄影史(修订版)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作者 | 顾铮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世界摄影史》(修订版)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由国内知名摄影理论家顾铮所著。 内容推荐 该书系统介绍了摄影术发明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用丰富的资料和经典作品形象描述了史上各摄影流派的发端及特点,并对两百多位著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了精辟分析,是摄影专业学生了解世界摄影史的很好读本。 作者简介 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博士学位(比较文化)。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面:20世纪现代艺术、摄影史、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实践、视觉传播等。著有《世界人体摄影史》、《国外后现代摄影》、《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城市表情-20世纪城市摄影》等。 目录
试读章节 1 摄影的曙光 摄影术前史 摄影术的基本原理来自小孔成像这种光学现象。小孔成像的光学现象在古代东西方都已经被人发现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墨子(公元前4807~3897)的著作《墨经》中就已经有关于小孔成像的文字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也已经发现小孔成像的现象。 1038年,阿拉伯学者阿哈桑(Alhazen,生卒年不详)描述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暗箱(camera obscura)的工作器材。照相机的原理就是在这个叫暗箱的光学器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起来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巨匠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于1490年为我们留下了有关暗箱的文字记载。16世纪,人们已经在暗箱的开孔处装上镜头,由此在暗箱内壁获得了非常鲜明的影像。 在17世纪,暗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现在意义上的照相机的形态。1611年,德国人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发明了一个可携式照相机的原型,一顶可拆卸与运送的帐篷,人可以侧身其中把从外面投射进来的影像描摹在帐篷内壁。到了17世纪中期,开普勒的“帐篷”照相机已经得到改善,人可以站在“帐篷”外看到投射在一个半透明的窗子上的影像。1807年,英国人贺拉斯·沃泊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研制的明箱(Camera Lucida)在他死后问世。人们可以不用钻进暗箱而在暗箱外面通过棱镜在图画纸上看见影像。 暗箱可以认为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照相机的最原始形态。其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当然,人们并不满足于仅仅获得一个不能永久保存的影像。人们梦想中的摄影术就是要把经由暗箱这个成像装置获得的影像通过光学的、化学的方式来加以固定,如此则可达到描绘、模拟、保存形象的目的。在暗箱捕获到了鲜明的影像之后,摆在当时人们面前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将其保存下来。人们意识到,这需要在化学上有所突破。除了以上所说的光学方面的进展以外,人们在运用化学知识固定影像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614年,就有人记录了硝酸银可以将皮革等染黑。但当时还没有人把这一化学现象与固定暗箱得到的影像这个目标联系起来。 ……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