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芥川奖夺冠作品,日本最受瞩目畅销小说,“80后”新锐女作家青山七惠的第二部力作。描述了20岁的女主人公知寿与71岁的远房亲戚吟子共同生活的一段日子。生动地反映出了许多日本年轻人不愿工作,只想做不担责任的自由职业者“飞特族”,但却饱受生活与情感的困扰。
作者:(日本)青山七惠 译者:竺家荣
青山七惠,作家。1983年生于琦玉县,筑波大学毕业。2005年,处女作《窗灯》获得第42届日本文艺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2007年,《一个人的好天气》荣膺第136届芥川奖。2009年,《碎片》夺得第35届川端康成文学奖。
小说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内容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宁愿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想长大,不愿担负责任,无法独立,害怕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这种恐惧从何而来。
我推荐青山七惠女士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在读这部小说时,我竟然忘记了这是候选的作品,而进入其中,仿佛自己成了主人公。开始的时候,我觉得那些对话写得很真实,渐渐地又为作者的观察力,或者说是眼光的准确性感到惊喜。《一个人的好天气》这部作品的“核心”场所是这样设定的:主人公寄宿的房屋“小院篱笆墙对面就是地铁站,中间只隔着一条小路”。
小说一开始就很不经意地介绍了这个小站。之后它又多次出现在与主人公心情相对应的各种场合,就连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结尾也出现了。这个车站的站台,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眼光和观察力“构筑”的,而且它在整个作品中还具有标志性建筑般的象征意义。主人公以这一场所为媒介,眺望世界,描绘别人眼里的自己。
我想作者并非“有意识地”设定这一场所及其意义的。应该说是凭借直觉捕捉了无意中浮现在脑海里的东西。
——村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