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季松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自1979年起在国外8年多,到过68个国家和地区,著有《看世界》系列游记日本。共220万字。自1[998年起主管全国水资源工作,走遍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看遍国内外主要大江大河。2005年访问台湾地区。以其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从世界的,科技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视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台湾的生态、经济和人文做了生动全面的记述、深刻独到的分析和世界范围的比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世界看台湾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吴季松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吴季松教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访问学者。自1979年起在国外8年多,到过68个国家和地区,著有《看世界》系列游记日本。共220万字。自1[998年起主管全国水资源工作,走遍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看遍国内外主要大江大河。2005年访问台湾地区。以其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知识。从世界的,科技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视角,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台湾的生态、经济和人文做了生动全面的记述、深刻独到的分析和世界范围的比较。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游历中国、游历世界的经历和丰富的知识,通过在台湾的亲身经历,从世界的角度审视台湾的历史、文化、经济,并对比外国、中国内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专门分析了台湾的生态系统的现状。提出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永续发展,必须在大系统内遵循自然规律、优势互补,与自然协调发展,走循环经济道路的思想。本书从世界看台湾的新视角,有助于对台湾的深层次认识。 该书适合台湾问题研究者、关注者及广大群众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从世界看台湾的历史 第1章 从台湾、大陆和世界看台湾的历史 一、从台湾看台湾历史 二、从大陆看台湾历史 三、从世界看台湾历史 第2章 从台湾、大陆和世界看台湾的文化 一、从台湾看台湾的文化 二、从大陆看台湾的文化 三、从世界看台湾的文化 第3章 从台湾、大陆和世界看台湾的生态 一、从台湾看台湾的生态系统 二、从大陆看台湾的生态系统 三、从世界看台湾的生态系统 第4章 从台湾、大陆和世界看台湾的经济 一、从台湾看台湾的经济 二、从大陆看台湾的经济 三、从世界看台湾的经济 第二篇 绿色掩盖下的流失 第1章 从石门水库淤积事件谈起 一、石门水库的兴建 二、考察石门水库 三、石门水库的灾难 四、石门淤库灾害分析 五、看日本与俄罗斯的水库 六、在美国国务院论述生态问题 第2章 阿里山的森林破坏 一、阿里山风景区 二、阿里山的铁路与木材掠夺 三、游阿里山 四、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城市——温哥华 五、加拿大森林砍伐 第3章 台东的河流断流 一、台东县的概况 二、台东县的河流断流 三、台东河流断流的分析 四、印度的恒河已成涓涓细流 五、修水库使美国科罗拉多河断流 六、作者在桂林主持的生态水库规划 第4章 台湾的河流污染 一、台湾西部主要河流污染状况的观察 二、台湾西部主要河流污染的实际监测 三、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史 四、四游泰晤士河 五、台湾河流与泰晤士河的比较 第5章 淡水河湿地的消失 一、淡水河湿地与红树林的消失 二、湿地毁灭和红树林伐尽的生态危害 三、湿地的故事 四、白俄罗斯明斯克湿地 五、荷兰围垦湿地的借鉴 六、佛罗里达湿地毁灭的实例 七、扎龙湿地的问题如何解 第6章 台湾的地面沉降 一、台东的地面沉降 二、台湾的地面沉降 三、印第安人古文明消失的思考 四、日本新的地面沉降 第三篇 繁荣掩盖下的空洞 第1章 经济奇迹、经济空洞与知识经济 一、台湾经济奇迹的延续 二、台湾经济奇迹的中止 三、实施“知识经济”首先要有知识 四、台湾知识经济的基础 第2章 台湾地区的资源制约与永续发展 一、土地资源制约 二、能源制约 三、水资源制约 四、“可持续发展”或“永续发展”概念的由来 五、挪威的一个不可持续发展的实例 六、可持续发展方程的创立 七、台湾的永续发展 第3章 需要竞相争建摩天大厦吗 一、台湾的101大厦 二、世界上现有的摩天大厦 三、站在帝国大厦上看世贸大厦 四、世界上拟建的摩天大厦 五、欧洲为什么不建摩天大厦 六、造价10亿美元的七星级旅馆——酋长国宫 第4章 从花莲县的发展看循环经济 一、秀美的花莲 二、鲤鱼潭治污的成效 三、从山国瑞士看循环经济 四、作者创立的新循环经济学 五、以新循环经济学的观点分析花莲的发展 第5章从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看21世纪的新工厂 一、新 竹科技工业园区 二、国际科技园区运动 三、科技工业园区——21世纪的新工厂 四、对新竹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原因分析 五、作者在硅谷 第四篇 特殊掩盖下的共识 第1章 日月潭——湖泊加水库 一、日月潭沧桑 二、日月潭水力发电厂 三、山光水色日月潭 四、游日本的琵琶湖 第2章 太鲁阁国家公园 一、太鲁阁的历史 二、太鲁阁国家公园 三、游历太鲁阁峡谷 四、世界最大的克鲁格国家公园 第3章 中部横贯公路的得失 一、中部横贯通路的历史 二、中部横贯公路的修建 三、一个当代印第安酋长对与自然和谐的认识 四、美国西部开发采取“宜荒则荒”的政策 五、中部横贯公路的得失 第4章 高雄的水和美浓水库 一、美浓湖 二、要不要建美浓水库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2000年悉尼奥运的水 五、以《北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申奥 第五篇 偏激掩盖下的迷茫 第1章 台湾人是谁 一、八仙洞中的原住民 二、卑南海滨的原住民 三、大陆移民的历史 四、台湾人是谁 五、遥望兰屿的联想 第2章 台湾的现代化与英语文化 一、台湾英语学习的成绩 二、英语的滥用 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留英美学生的借鉴 第3章 真理与谎言——道德的底线 一、1933年的德国大选前的国会纵火案 二、希特勒的面目 三、两德统一的历史借鉴 第4章 风水与科学 一、古今中外的风水 二、风水与环境 三、高雄旗津看生态 第六篇 台湾向何处去 第1章 海峡两岸共建循环经济体系 一、两岸经济统一体的基础 二、两岸共建循环经济体系 第2章 海峡两岸共同开发新产业 一、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产业 二、共同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 三、共建科技园区 第3章 海峡两岸共同保护台湾海峡大陆架生态系统 一、两岸统一标准,限制向海峡排污 二、两岸共同制定规划修复台湾海峡近海生态系统 三、两岸共建机构,全面监测、及时处理海峡污染事故 第4章 中国大市场与“亚元” 一、两岸三地外汇储备的状况 二、两岸三地国际贸易的状况 三、中国两岸四地大市场 附录与连战名誉主席谈话记录 试读章节 2005年12月18日,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从台北出发,从3号高速公路向南,经台北县到桃园县的石门水库。向西南行车大约60千米,在1小时后到达海拔500米的石门山区,山路崎岖,盘山而上。司机来自高雄,对这一带都不熟悉,一上山就迷了路。几度盘旋才找到了接待我们的石门农田水利会,误了约会。但是也使我们能在山上多绕几圈,更多地浏览水库上下的风光。 司机来自高雄,迷路也无可厚非。但是,作者发现有的台湾司机也和不少大陆司机一样,不会看图,只能像半个世纪前赶车一样,去到过的地方,找不到路还自言自语:“怎么不安排人来接?”真是好像在大陆旅行。作者在法国生活了6年,驾驶证就是身份证,成年人个个会开车,如果每到一个地方需要人来接,那还叫什么专业司机。法国的专业司机迷路都急得面红耳赤,道歉连连,作者还真没见过反过来抱怨别人的。看来,两岸要携手共同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这既是台湾,也是大陆的未来。 水库在山上,因为水出口处有双峰对峙,状似石门而得名。由坝底公路直上,大坝成为连接库区两岸的通路,可登临大坝眺望水库全景,远处山峦苍翠,库边树木扶疏;库中水色湛蓝,湖面一平如镜;库边一处处红顶白房掩在绿树丛里,水上一艘艘五颜六色的游艇停泊在蓝色的水面上,远山近水,风景如画。饭店、旅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各式的游乐项目相继开业。石门水库已成为台湾北部著名的旅游胜地。 石门水库大坝区集中了主要建筑工程。坝高133米,泄洪道有6座闸门,还设有后池堰、发电厂、石门大圳和环湖道路,是当时东南亚最大的组合水利工程。每遇开闸放水时,奔腾咆哮,浪花飞溅,非常壮观。面对石门水库的后池堰,背依溪州山,是石门水库风景区历史最久的游乐园,叫“亚洲乐园”,也是游客们前来石门水库必游之地。在占地56公顷的园中,游乐设施应有尽有,既有普通的参观游览车,也有惊险刺激的云霄飞车、螺旋飞车、海盗船和太空蜘蛛等机械操控游乐设备。园内水上活动有立体游泳池、碰碰船、后池划船区等。石门山林度假区,是石门水库的第三个景点,邻接亚洲乐园,占地6.6公顷,建设了综合的游乐设施,如轻航机、气垫船、太空电影、美术馆及迪斯科舞厅等。此外,石门库区还有森林浴场、露营烤肉区和书法水准高、内容丰富的碑林。 目前,石门水库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农田水利设施,而且已经成为台湾北部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我们去时,盘山道上车辆穿梭,司机不得不格外小心,否则很容易出事故;水库大坝上游人如织,连摄影留念都得等待时机,否则就会摄人其他游人。 P21-22 序言 生活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小孩,最早的地理概念除家乡以外,第一是北京,第二大概就是台湾了,至少作者是这样。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谁的父亲在台湾”、“谁的亲戚在台湾”成了这些幼小心灵上的沉重包袱;“台湾又派来了特务”,“台湾又要反攻大陆了”成了所有幼小心灵中的重大事情。这一切激发了当时还是儿童的作者的好奇心:台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那里究竟住着什么人?但是在那时,直至其后的半个世纪去台湾都是不可能的,作者只好先开始祖国其他部分和世界的游历。 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作者的大陆游历开始得也很迟,是在1964年——作者20岁的时候。其后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串联;再以后是在工作中,尤其是自1998年开始主管中国水资源的6年多时间里,作者走遍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中的33个,游历了祖国的名川大河、湖泊湿地。 由于国际政治的原因,作者在35岁时才开始游历世界。其实作者游历世界的梦想始自半个世纪之前,当时作者只有5岁,看了一本小人书《鲁滨逊飘流记》,那是作者第一次看到地图以外的世界。作者游历世界的切实想法始自45年前,1957年作者参加中苏儿童大联欢的时候,很想去看看苏联小朋友鲍里斯的家——那个乌拉尔农村是什么样的。从那时起作者便开始认真地准备:发奋读书,学习外语,遍览游记与史书,锻炼身体和意志。但是直到22年后的1979年——作者35岁时,出国的梦想才成为现实。 激励作者游历世界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的家庭,从作者的姨父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到作者的父亲1936年西赴英国留学;从作者的亲友1959年北去苏联留学,到作者的女儿1994年再去法国留学;作者和亲友经历了自上个世纪初起的中国五次出国留学大潮。整整五代人,92年,几乎一个世纪的时间。 在27年里,作者前后出国43次,在国外住了8年多,度过了3 000多个日日夜夜;飞行了96万千米,绕地球24圈,几乎每年一圈;操着英语、法语和半生不熟的俄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柬埔寨、老挝、科威特、约旦、塞浦路斯、伊朗和土耳其;在欧洲的前苏联或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挪威、瑞典、芬兰、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法国、安道尔、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摩纳哥、梵蒂冈、圣马力诺、意大利和希腊;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拉圭、智利和巴西;非洲的埃及、摩洛哥、南非、莱索托和肯尼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五大洲,还有当时没有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地区共68个今天或历史上存在的国家和地区,或长或短地停留过,接触过100多个国家包括上至总统下到乞丐的各种各样的人。 作者住过瑞典的皇宫,也住过意大利的贫民区;和腰缠万贯的富翁交了朋友,也和沦落街头的乞丐作过长谈;见过世界闻名的大国总统,也邂逅过四处流浪、目不识丁的吉普赛人。作者不愿乘舒适的出租汽车,宁愿挤公共汽车和地铁;不愿有人陪同导游,宁可孤身徘徊街头。作者到过的五大洲主要城市的主要大街和一些阴暗的小巷,都是用自己的双脚走过的。因此,作者是从亲身经历的世界来看台湾的。 在国外的日子里,作为一个掌握四种语言的人,作者首先关注的是人。无论是在繁华的巴黎见到法国总统希拉克先生,还是在非洲密林小屋中见到肯尼亚的穆马小姐,作者都一样地想去了解他们;无论是在纽约公园大道的豪华公寓中见到美国世代富豪梅隆先生,还是在印度孟买街头见到不知名的乞丐,作者都一样地想去理解他们。因此,作者更能理解包括台湾同胞的国人。 在国外的日子里,作为一个从小热爱历史的人,作者看到了历史。无论是在埃及开罗的国家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还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国家艺术博物馆,作者都怀着同样强烈的兴趣逆溯人类历史的长河。作者看到的历史也不是书本上的。 在国外的日子里,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的管理者,作者看到了自然。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你惊叹大自然的威力,但被激流冲刷得年年倒退的岩岸又使你不安;非洲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之间的维多利亚湖浩瀚如海,让你惊叹大自然的广阔,但岸边一望无际的水葫芦污染又让你忧虑;瑞典冬日里的黑昼是自然的奇观,但在那里度过一个冬天又使你郁闷;日本错落有致、花园般的农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奇迹,但在那里待上几天,又会因在原野上都如此拥挤而感觉压抑。作者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理解不是什么感悟,而是触摸。 在国外的日子里,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作者看到了科学技术。埃及那高大奇伟的金字塔建造之精准让你怀疑是否是人类所为;法国那耸立入云的埃菲尔铁塔的精巧设计,使你难以想象是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做出的;在美国华盛顿的航空航天博物馆中让你不得不相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出的一小步,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东京的隅田川畔又使你感到从把河流用做下水道到斥巨资还清河流是人类在前进。作者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亲历,而不是作为知识来学习。 作者还看到了国外的未来。西方的科学技术的确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有人估计,本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十倍于以前的历史时期,如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势必会越落越远。与此同时,国外的种族问题、外籍工人问题、妇女问题、青年问题、婚姻和家庭问题、吸毒问题、犯罪问题和社会道德问题等,至今还看不到任何解决的前景,这已为国外舆论所公认。而我们完全有可能大大减少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痛苦和后遗症来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在撒哈拉的荒漠上作者想到了人性,在东京都的大街上作者想起了自然。思想无限的人都生活在有限的生态系统之中,只要人与自然和谐,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比人更高的山,比心更宽的河,比志更广的海。人类奋斗了几千年,只有融入了自然世界,才能想明白你到底要什么。 仅仅在200年前,中国还居于世界最富庶国家的行列。那时东方和西方之间贫穷和富足的对应关系和今天刚好相反。自1771年珍妮纺纱机和1782年瓦特蒸汽机发明并推广使用以后,中国才相形见绌并且日趋衰落。到1900年终于跌入世界上最落后国家的行列。这个事实是严酷的,也发人深省。已习惯了的东西,无论是老的还是新的,并不总是最好的,只有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才是进取之道。我们能够在120年(1780—1900)内从最发达的行列掉到最落后的队伍,为什么不能在100年(1949~2049)内重新跃回最先进国家的行列呢? 世界游历告诉我:我们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引以为荣的东西是我们的民族,我们民族的传统、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念。总之,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切,都是十分宝贵的,但是,它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是前进发展的,但是它必须科学地发展,否则我们会重蹈历史的覆辙。妨碍我们前进的东西,近代以来使我们落后的东西,现代使人们蹒跚的东西,为一己之利而分裂,为一时冲动而独行,则必须改变,也能够改变。作者在走遍世界的同时,还熟读世界历史,的确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伟大民族,在面对自己复兴的百年难逢的伟大历史机遇时,居然会有一些人来搞分裂。 为了子孙万代,我们要下定决心打破自我陶醉的痴迷美梦,停止一意孤行的荒唐行径,踢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一切绊脚石,向愚昧、迷信,向无知、偏见,向不讲求效率、不珍惜时间,向言行不一、高调空谈,向谗言四起和独断专行,向宽以待己和严以待人,向缺乏自信而在排外和媚外之间跳来跳去……向这一切开战!这就是作者作为一个中国人走遍世界的结论。 2005年12月,在距开始祖国游历的41年后,在距开始世界游历的26年以后,作者才到了台湾。在踏上台湾土地的瞬间,真是百感交集。作者已经走遍世界,是什么阻拦了作者来到56年前就向往的台湾呢?自然世界是如此之大,人类历史是如此之长,在其中、在其间是什么“怪事”都可能发生的。但是,人是能积累知识、有所创造,要问个为什么,想做点什么的动物,作者接触过世界上百个民族、上千个个体,无一例外。本书就是在作者行程l 500千米,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游历了台湾岛所有的县,见了连战名誉主席等社会名流、资深的大学教授和街上小店雇员等数以百计的台湾同胞,知道了“是什么”(what)以后,据亲见耳闻,要问的“为什么”(why)和思考的“怎么办”(how)。从世界来看台湾是一个新的视角,作者认为有必要把它奉献给作者的同胞们。 在此,衷心感谢促成、陪同、接待作者这次游历和促成本书出版的所有大陆和台湾的朋友们。感谢他们对此行在各方面的支持以及热情的帮助,恕作者不一一列出。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这本书。 吴季松 于北京工人体育场 2006年3月1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