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山西高原的地上文物,滋润我们渐以遗忘了的年代久远的古文明的灵魂,记忆历史文化延续的图景,“人说山西”系列丛书是极为纯正的一种可靠读本,共12册,每册都包括200多张的精彩图片和地方史志、民俗文化等内容的文字介绍,让读者将山西的重要旅游文化景点尽收眼底。本书是系列之一,它的深义在于有关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对美、对古代建筑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判读的能力,能告知读者,这些美好而充满教义感的景观价值从何而来。实实在在的,还有让人心智卧游的可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晋祠寻梦/人说山西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玄武 |
出版社 | 山西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体验山西高原的地上文物,滋润我们渐以遗忘了的年代久远的古文明的灵魂,记忆历史文化延续的图景,“人说山西”系列丛书是极为纯正的一种可靠读本,共12册,每册都包括200多张的精彩图片和地方史志、民俗文化等内容的文字介绍,让读者将山西的重要旅游文化景点尽收眼底。本书是系列之一,它的深义在于有关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对美、对古代建筑艺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判读的能力,能告知读者,这些美好而充满教义感的景观价值从何而来。实实在在的,还有让人心智卧游的可能。 内容推荐 人说山西系列文化旅游丛书第一辑(12种),以时空为经纬,以人迹为动词,尽力呈现蕴含在建筑、山川、植物当中的历史内涵。 《晋祠寻梦》,以独立的冲淡言路彰显了这种历史文化的主语,用具有历史性的演绎方式来阐释山西的历史文化或晋祠。玄武回避了自己擅长的魔幻式语言,返回到收敛而干净的语言状态,冲淡、准确、稳定,阅读的过程不再是被“美女”带往修辞地界的过程,而是进一步敞开历史格局、彰显其峰回路转的过程。 目录 一 溯源 一枚桐叶 高氏父子与晋祠 唐北都 晋国祠堂的颠覆 二 风物 进入 梅兰芳与水镜台 会仙桥,仙人艳遇 金人台,铁人在流言中出走 对越牌坊,高应元得到的神启 鱼沼;飞梁 圣母殿 悬疑 圣母 洞穴 舍利生生塔,一个各尚 水母柳春英 晋祠的鲁班祠堂 傅山祠及其他 晋祠北侧的神词,叔虞、羽、阎王和星辰 三 流水 悬瓮山的行走 难老泉水,祈雨仪式 鱼沼和一个洋人的婚礼 四 古木 雨后青苔 树灵 柏 槐 皂荚、桐、银杏、楸、杄 五 天龙山 1918年,劫难开始 盗跖的反叛激情 山的得名及兴盛 黑鸦兵在天龙山 千佛楼里的祈祷 寂灭 天祸 空间 路上 松抱柏,白龙黑龙 漫山阁 圣寿寺 故事 后记 附录 地方名片 太原市 晋源镇 晋祠·天龙山 名人纪事 泰戈尔与晋祠 诗词歌赋 晋祠之铭并序 唐·李世民 题晋祠 宋·范仲淹 秋游晋祠 宋·欧阳修 晋祠太宗碑题壁 清·朱彝尊 难老泉 清·戴王命 不妨看看 龙山道教石窟 唐碑亭与晋祠铭 晋祠藏风峪华严石经 翰香馆 晋祠馆茂文物及碑刻 名吃物语 晋祠大米 拎回惬意 老陈醋 我陪你游 山西省热点旅游景区示意图 图版索引 试读章节 关于晋祠,由于它经历的时间过于久长,涉及的人物繁杂到让人眼花,所以需要点明一些它曾经过的人事,它曾凝聚的一方人气。一个游古迹的人不知这些,那么来晋祠一趟只是白搭。它并不提供给游人湖光山色,它看你来了又走了仍是缄默,说不上是嘲笑蔑视还是压根儿不想嘲理你。 对晋祠历史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少的游客,仅仅匆匆逛一趟,肤浅印象中存留的那些泥胎木偶,很快便忘掉;那些看上去歪歪扭扭的篆体题字、潦草的字、石碑上漫灭模糊的字,字迹中很多认也认不出来;一股并不大的泉水在那里细细地流,一些大树老到快站不住了,需要人拿木棍铁棍之类把它们的枝干撑起来。 然而,它却是唐宗宋祖都未敢轻视的场所,唐太宗曾在这里跪下祈祷,终如所愿;宋太祖可能曾在这里扎裹战伤;他的弟弟宋太宗畏惧这里凝聚的王气,想方设法把它改头换面。北齐妖冶的王妃冯小怜来过这里,建立大周朝的武则天来过这里,牡丹花一样肥硕的美人杨玉环来过这里。一代名将李世勋来过这里,脚上带着来自阴山、铁山和乌德建山的尘土;成吉思汗的爱将木华黎来过这里,战袍上沾着多瑙河下游的敌人垂死时溅出的血迹;至今令人荡气回肠的杨家将来过这里,或者还祈祷唐叔虞,让自己的家族人丁兴旺。开创文景之治的西汉文帝来过这里,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来过这里,康熙来过这里,在这里想到唐宗宋祖的业绩;狼狈逃亡的慈禧来过这里,在这里想到并州人氏武则天和她的无字碑。在为祭拜举行的庙会上,成千上万宗的生意得以成交,商人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所称的杂胡人,唐时的波斯人、天竺人、东突厥人、高句丽人,鬼鬼祟祟的日本人,五代十国时的土谷浑人、沙陀人,宋时的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明清时的俄罗斯人。成交的物品,有拳头大的珍珠、汗血宝马、金发碧眼的胡女,有我们今天已无法描述其形状的暗器,猛烈而用法诡秘的毒药。有异国的春药、令得见者心跳加快的床第用品、长生不老药。它们被心怀叵测者千金万金购买,献给某个帝王。有恶毒的符咒,后宫争宠的嫔妃们会暗中遣人弄到手。有灵验的吉祥物,以及今日已经灭绝见不到的异兽,又或者还可能有用鹅毛笔写在帛上的拉丁文《荷马史诗》。 [进入] 晋祠由三部分组成,中区、北区和南区。其中圣母殿、鱼沼飞梁和唐碑称作晋祠三宝,宋塑侍女、难老泉、周柏被称作晋祠三绝。沿中轴线是中区,从山门起依次为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牌坊、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北区从山门起往里,分别是文昌宫、关帝庙、贞观宝翰亭、唐叔虞祠、三台阁。南区是傅山纪念馆、晋溪书院、胜瀛楼、水母楼和舍利生生塔。 我们一点一点往里走,最开始看见的是晋祠公园山门,一座木牌坊。牌坊上有西向的匾额,是四个小篆体汉字“唐晋斯原”,意思是古代的晋国和唐朝都发源于这里。匾由姚奠中先生于1986年书写,他曾是章太炎和闻一多的学生。再往里是晋祠公园的正门,同样上有西向匾额,书“宗唐发韧”金文大篆,意思是李渊起事于晋阳、祷于晋阳,唐的建立始于此地。匾由张颔于1989年书写。他是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也需要大略介绍一下。据说当年山西的侯马盟书重大考古发现时,人们请郭沫若来鉴定,郭说你们山西有个张颔,我就不用去啦。 现在到了晋祠大门,旅游购票处正在此地。大门上书写的“晋祠”二字,是陈毅于1959年书写。1952年“晋祠”二字,曾撷取唐太宗《晋祠铭》字放大制成。原晋祠正门叫景清门,取自唐诗“今朝天景清,秋至晋阳城”;又叫惠远门,因北宋时期晋祠一度被改名为“惠远祠”;俗称正门叫“社仓”、“庙门”,原位于今大门南侧,1983年原大门移建于奉圣寺遗址。 走进大门便觉眼睛一凉,觉从太原坐车到晋祠从山门走到现在,突然一下子洁净起来。看到院庭开朗,隐约听到风声飒飒,觉绿意映到人脸上,仰头见大树参天。在一片古树盘立的空阔地上,坐东朝西有一座台阁,这便是水镜台了。 水镜台得名于《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为忠奸善恶尽人皆知,这样的话用来比拟唱戏最佳不过,而水镜台实际上也就是一座戏台。始建于明代,但可能明代以前这里就有戏台,为它命名的人已不可考。它的规模和形状沿袭了元代乐楼,是晋中一带惟一的明代乐楼。 这座建筑有些古怪,因历代的重修加修,它集中了楼台亭阁四种形式的风格,显得错落叠起,像戏文一样铺垫、叠起;显得不同寻常,像戏文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像一座怪兽,静卧在阔大的园林祠院之中。在这样一座戏台上演戏,红脸花脸咿呀呀地唱,小旦的云袖飘来飘去地舞,那感觉想必让人惝恍迷离,嘘然生隔世之叹。 水镜台上亦悬有匾额,一为“水镜台”,清时杨二酉所书。他是乾隆年进士,晋祠土著人。另一匾额为“三晋名泉”,为杨二酉伯父、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叔侄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想必当时令人羡煞。 P20-22 后记 一些事、一些决断,相对于我所书写的历史而言,渺小得令人失笑;但对个人而言,却足以惊心动魄。我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完这小书,书中也自然流露出内心的惊悸和不安。这些情绪隐藏在笔下那些历史夹缝中,深夜校阅书稿时,我重新发现它们。在疲惫而破碎的生活中,我看到一只奋力伸出的手,它攫住飘渺的字,将其固定下来。在某一刹那,我几乎觉得自己是勇猛的。 这也许只是一册微不足道的小书。有些朋友,甚至怀疑它能否称得上是一部作品。但我不掩饰我在写作时受到的煎熬。我也有必要表明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求部分地纠正我所遇到的、在我看来属于狭隘和无知的那些偏见。 首先,我需要指出自己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兴趣。地方历史文化在人无意识的情况下,部分地形成人的性格及命运。对我个人而言,它们也多少造就我行文的价值趋向。模糊地感知到这些之后,我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汲取所谓地脉的营养成分。 从另一方面讲,我以为恰恰是地方性的内容,具有整个东方式美学的广阔而深远的背景。而弘扬、彰显东方式的审美,正是我竭力想要做的事。在与谢大光先生交流时,我谈到《百年孤独》。在我看来,马尔克斯将时间在一个家族身上展开。而这个小书稿的写作内容,是将三千年的时间浓缩在一个极为有限的空间之中。 下笔时我有意剔除了一些恶俗、取巧和轻薄的文风,即愈来愈滥的“文化散文”类的文风。我不希望自己写成电视解说词一样的东西——貌似很有文化,通俗亲切、朗朗上口,带一些识相的聪明的、适可而止的感喟。那不属于文学。我保留了自己一贯的放纵的、跳跃性的、恍惚多变的行文风格。 其次,这一次我没有排斥实用性。一则随着年齿增长,我感触到东方文化中缭绕于实用性物事之上的强烈美感,而日渐醉心于此。二则,这小书本身是人文地理丛书的一册,我需要兼顾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我会以这个理由,来反对一些朋友所斥“你是在为景点鼓吹”的说法。景点只给了我一个容器,而我将众多事物倾注其中。那些事物,与我平素在文章中所表现的,并无本质区别,相反更为集中。 综上所述,就形成了这样的尴尬局面:我在试图以怪异的行文,来驾驭带有实用性目的的写作内容。这样的困难令我苦恼,这样的挑战令我兴奋不已。在写作上,这当然只属于个人行为、属于对个人有意义的行为。——偶尔我想,如果以一向排他性很强的行文,满意完成现在的写作内容,那么我会得到极大突破,我便可以接纳任意题材的东西。 而我在创作中始终固执地,保留自己必要的原则和妥协底限。恰恰与一些朋友所说的相反——他们认为,我一向的创作是躲藏在历史背后,对现实回避和高蹈——我采取的方式是以饱满的激情,贯穿所述及的历史;令个体经验与历史经验结合,强烈个性与沉重历史结合;以想像令杂乱纷陈的历史丰满彰显,以激情令个人凸现在浩漫的历史之上。 我需要在大量枯燥的史籍中腾挪闪跳,需要时不时考虑读者和出版社的接受能力。我不能恣意地写下去,随时需要克制,仿佛刚刚奔跑起来就有小绳子在后面拽,脚下还有不知何时会出现的绊子。 从文本上讲,我以所谓的散文体裁、在当下被叫得很滥的散文体裁,来驾驭和整合各种体裁的文字。其中有必要的说明文体例,有记叙、抒情、议论,有貌似一本正经的考据;要讲故事,也就同时具备了小说因素;还有戏剧式的独白或呓语。在语言上,我要将引用的文言、现行官话及完全当代式的口语表述糅合在一起。 我雄心勃勃地做着这些。有时候又感到惶惑:我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我看到在笔下显现的文字,它像一头怪物。它会令众多的人感到陌生和不可理喻。 同时因为时间仓促和篇幅所限,我远没有说出我要说的事物,表述也远不够精到。我原本想将这册小书写成三部分:城、祠、山,但是它现在就成了这个样子,只有后两个部分。它在很多地方暴露出令我难堪却莫能奈何的破绽。这时候我感到沮丧,内心忐忑。 尽管如此,我仍然坚信这本小书,有着优秀的成分和坚硬的质地。我坚信我所做的这件事所拥有的微小价值。在这里,我向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便利的李钢先生及武鸿女士、连颖俊女士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