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消渴病中医药古今文献研究专著。祖国医学对于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历代中医药文献均有阐述。书中以古今文献对消渴病诊治论述为基础、古今医家对消渴病诊治经验为主线,从消渴病古代文献论述、消渴病古今医家医案、消渴病治疗常用方剂、消渴病治疗常用药物等四部分对消渴病病因病机、诊断、分型论治、临床常用中医方药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本书可为读者提供消渴病全面的诊疗思路,对于弘扬祖国传统医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古代消渴病文献论述001 《黄帝内经·素问》001 《黄帝内经·灵枢》005 《伤寒论》(汉·张仲景)008 《金匮要略》(汉·张仲景)018 《中藏经》(汉·华佗)025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026 《脉经》(西晋·王叔和)026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026 《外台秘要》(唐·王焘)027 《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027 《普济本事方》(宋·许叔微)02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029 《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029 《圣济总录》(宋·宋徽宗敕撰)029 《卫生家宝方》(宋·朱端章)030 《扁鹊心书》(宋·窦材)030 《仁斋直指》(宋·杨士瀛)030 《河间六书》(金·刘完素)031 《兰室秘藏》(金·李东垣)032 《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032 《活法机要》(元·朱震亨)033 《儒门事亲》(金·张子和)033 《东垣十书》(元·李杲)034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035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035 《卫生易简方》(明·胡濙)036 消渴病中医药文献研究002 《证治要诀》(明·戴思恭)036 《医学纲目》(明·楼英)036 《医学入门》(明·李梃)037 《医贯》(明·赵献可)037 《东医宝鉴》(朝鲜·许浚)037 《明医指掌》(明·皇甫中)038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038 《普济方》(明·朱棉)038 《慎斋遗书》(明·周慎斋)039 《医学正传》(明·虞抟)039 《症因脉治》(明·秦景明)040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041 《医林绳墨》(明·方隅)0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明·戴原礼)043 《杂病证治准绳》(明·王肯堂)043 《名医类案》(明·江瓘)045 《张氏医通》(清·张璐)046 《医彻》(清·怀远)046 《医门法律》(清·喻昌)047 《石室秘录》(清·陈士铎)048 《医学心悟》(清·程国彭)048 《医学从众录》(清·陈修园)049 《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050 《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052 《医碥》(清·何梦瑶)053 《证治汇补》(清·李用粹)054 《辨证录》(清·陈士铎)055 《伤寒瘟疫条辨》(清·杨栗山)055 《类证治裁》(清·林珮琴)056 《黄氏医书八种》(清·黄元御)056 《金匮翼》(清·尤怡)057 《重庆堂随笔》(清·王秉衡)057 《杂症会心录》(清·汪文绮)058 《医学实在易》(清·陈修园)058 《侣山堂类辩》(清·张志聪)058 《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清·叶天士)059 《医学传灯》(清·陈歧)059 《医法圆通》(清·郑钦安)060 《履霜集》(清·藏达德)060 《罗氏会约医镜》(清·罗国纲)060 《辨证冰鉴》(清·陈士铎)061 《研经言》(清·莫文泉)062 《医宗己任编》(清·杨乘六)062 《病机汇论》(清·沈朗仲)062 《医学衷中参西录》(清·张锡纯)063 第二章消渴病治疗古今医案064 第一节消渴病古代医案064 第二节近现代医案073 第三章消渴病常用治疗方剂137 第四章消渴病常用治疗中药172 第一节补益剂172 第二节清热剂208 第三节利水渗湿药228 第四节化湿药239 第五节活血化瘀药243 第六节消食药251 第七节理气药255 第八节化痰止咳药260 第九节收涩药268 第十节解表药278 第十一节温里药292 第十二节安神药295 第十三节泻下药297 第十四节开窍药301 第十五节平肝息风药304 第十六节其他药307 参考文献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