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建筑的次要空间一般不被重视,而它具有缓冲气候的潜力,从这一独特视角探讨建筑布局设计的科学规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微气候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内容推荐 建筑次要空间一般不被重视,而恰当的布局能发挥它的热缓冲潜力。本书尝试从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提出一种面向气候的建筑内部布局设计思路——空间层级布局,这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增效途径。 本书归纳了主次空间的常规布局类型,依据提升型和重构型两类思路提出空间层级优化的原型。同时还结合案例说明了这种优化模式在建筑布局设计中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细化了子类型和具体手法,使之具备较广的适用性。 目录 1 一种面向气候的设计思路 001 1.1 建筑的气候设计观 002 1.2 气候缓冲与空间设计 014 1.3 一种空间层级的设计思路 024 2 空间层级布局的类型 029 2.1 主次空间布局的层级类型 030 2.2 空间层级的热缓冲性能初步分析 040 3 空间层级类型的热缓冲性能 043 3.1 核心式空间层级 044 3.2 内廊式空间层级 049 3.3 外廊式空间层级 054 3.4 南北式空间层级 062 3.5 围绕式空间层级 066 3.6 垂直式空间层级 069 4 基于热缓冲的空间层级模式 075 4.1 基于热缓冲的空间层级原型 076 4.2 两种优化思路的可行性 090 4.3 提升型优化 104 4.4 重构型优化 117 5 空间层级优化子模式 127 5.1 附加热缓冲腔体 128 5.2 嵌入热缓冲腔体 139 5.3 次要空间布局调整 151 5.4 圈层式空间层级 156 5.5 内嵌式空间层级 164 5.6 垂直式空间层级 171 6 结语 183 参考文献 188 图片来源 192 附录 193 彩图 211 |